APP下载

出口绿芦笋有机栽培技术

2011-01-25周国

长江蔬菜 2011年3期
关键词:芦笋田间有机肥

周国

出口绿芦笋有机栽培技术

周国

绿芦笋因采收出土且顶芽未展开的嫩茎而得名,其鲜嫩味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特别是大量的天门冬酰胺和天门冬氨酸,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长期食用有独特的抗癌作用,对心脏病、高血压等也有一定的疗效,被列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被誉为高档名贵蔬菜。绿芦笋是有机蔬菜栽培中一个理想品种,深受欧美和日本市场的青睐。种植有机绿芦笋是一种出口创汇的好方法。

1 种植前的准备

1.1 栽培地的选择

有机栽培地应远离城市且附近没有化工厂矿,没有大气和水资源污染 (大气环境符合国家一级标准GB3095-82,灌溉用水符合国家地表一类用水标准GB3833-88),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以微酸性至微碱性(pH值6.5~7.5)土壤为宜,土壤中铜、铅、铬、砷、汞、镉六大金属不得超标,有机磷、有机氯残留不得检出。

1.2 有机肥料沤制和配制

有机肥料种类主要有畜禽、鸟类、鱼类粪便及残体,农作物秸秆、绿肥、草木灰、豆饼及花生饼等。易腐熟的肥料,如人畜禽粪便,直接堆在地面,外用泥土或塑料布密封沤制;难腐熟的肥料,如玉米小麦秸秆和蔬菜残体,用沤肥池或微生物分解发酵腐熟,秸秆类需一年左右才能彻底腐熟,标准为黑褐色、无臭味、松软、易握碎;饼类肥料,如豆饼、花生饼,粉碎后加水,用大缸或水泥池密闭发酵,在绿芦笋生长期用作追肥。沤制时间,夏季不少于一个半月,冬季不少于6个月。绿芦笋有机肥料混配,动物肥与植物肥数量比1∶1为好,施肥总量的80%作底肥,追肥使用饼肥或有机专用肥。绿芦笋栽培生产上使用的有机基肥和追肥配制方法见表1~2。

1.3 绿芦笋品种

绿芦笋一次种植可以连续收获10年左右,因此要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生长快的杂交品种。目前有机栽培品种主要有UC157、UC800、阿波罗等。

1.4 育苗

山东4月中旬至8月上旬育苗,育苗地不能选在果园等茬口地,要求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翻耕前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4 000 kg,作畦宽1~1.5 m,畦长10~15 m,一般每667 m2生产地需育苗地35 m2。播种前,首先晒种一天,打破休眠,用清水漂出秕粒,在29~30℃温水中浸泡2~3天(早晚各换一次水)后,再在25~30℃下催芽,待3~5天后露白时即可播种。单粒播种,行距25 cm,株距10 cm,沟深2~3 cm,细土覆盖;炎热多雨季节,在苗床上盖一层蒲草,出苗后移走。为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及时做好中耕除草、追施肥料、浇水和排涝工作。

2 栽培季节与方式

2.1 栽培季节

绿芦笋须在苗子休眠期定植。山东境内可在春季3月中下旬,秋季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定植,定植过早或过晚会因温度不适导致苗子成活率低。

2.2 栽培方式

绿芦笋是多年生蔬菜,露地大田栽培时,施足底肥,开定植沟。为方便以后田间管理,分级起苗(肉质根20条以上为大苗,10条以下为小苗,余者为中苗)后再定植。

3 栽培管理措施

3.1 整地和定植

定植前,每667 m2施用3 000 kg优质有机肥,深耕30 cm,整平耙细,按行距160 cm开沟,沟深40 cm,宽40 cm。每667 m2再施用3 000 kg优质有机肥,肥土拌匀回填到沟内,整平沟面。绿芦笋起苗分级后,根系连泥浆按株距35 cm在沟内定植,注意幼苗地下茎着生鳞芽的一侧顺着沟的走向排列,定植完毕及时浇水。根据幼茎生长每15~20天培土一次,每次覆土4~5 cm厚,最终将地下茎埋至土下15 cm处。

表1 农作物秸秆沤制肥料配方

表2 绿芦笋有机专用肥配方

3.2 田间周年管理

①1~3月 中耕除草,松土7 cm深,提高地温和通气性,利于芦笋生长。施春肥,山东境内3月中旬,每667 m2施用有机肥3 000 kg;在离植株30 cm处开沟,沟深15 cm(注意防止伤根),均匀撒入肥料后填平,及时灌溉。绿芦笋地块整理时采笋面宽40 cm,高10 cm,行中间低20 cm,利于浇水和排涝。

②4~6月 除常规田间管理外,在绿芦笋定植第三年,就进入60余天的采笋季节。为了防止地下部储存的养分消耗,造成产量下降,要把好笋与次笋一起采下。收获完毕,每株选留10~15根健壮幼茎,其余的全部除掉。施夏肥掌握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每667 m2施用2 000 kg有机肥或复配有机肥500 kg,方法与施春肥相同。收获季节只要土壤不过于干旱,就可以少浇水。

③7~9月 北方7月雨水增多,做好排水工作,以防茎枯病的发生。7月上旬,行间适当培稀沙土,厚4~5 cm。注意拔除田间病株,特别是茎枯病病株连根带土一块清除,病穴灌5%石灰水杀菌,以后补栽。根据试验,每株选留10~15根主茎,第二年芦笋产量最高。7月中旬,第一次割尖头,定高80 cm,超高的全部割除。施秋肥掌握在8月中旬前,时间过晚易造成芦笋后期徒长,影响第二年的产量。

④10~12月北方进入10月后,芦笋植株趋向衰老,待其枯萎后及时割掉,彻底清理田园,平松土壤,促进绿芦笋来年早发芽。

3.3 杂草防治

抓住“早、少、小”三个关键期防治,除草与排涝散墒相结合。杂草密度大时使用铁锄等工具;不能使用工具的,只能人工拔除,绝不能使用除草剂。

3.4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茎枯病、根腐病、褐斑病、锈病、枯梢病等;主要害虫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地老虎、蛴螬、蝼蛄、甲虫、蚜虫、蓟马等。遵循“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原则。

①绿芦笋栽培中选用抗病、优质高产的品种,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

②种子精选后,用55~60℃热水浸泡消毒杀菌,选用无病土育苗,定植时选用壮苗,避免苗株带病进入大田。

③栽植时施足有机基肥,及时追肥。开沟排水,合理灌溉,及时中耕松土,清除杂草,保持土壤疏松湿润;要疏枝打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定植2年后不套种任何作物,以促进芦笋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虫能力。

④采笋结束后,挖开根部周围土壤,清除根部以上病残体,集中烧毁。每667 m2用草木灰100 kg、生石灰20 kg充分拌匀施在芦笋根部周围,培土3~5 cm厚,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⑤夏季高温多雨,为防治茎枯病,发病初期使用1∶1∶300波尔多液喷洒植株与灌根,7~10天1次,连喷2~3次;芽孢杆菌制剂对芦笋茎枯病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尤其田间的灌根处理防效更好。

⑥安装黄板诱杀蚜虫、蓝板诱杀蓟马,利用糖醋液、性引诱剂和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夜蛾成虫,释放天敌捕杀蚜虫、粉虱等。

⑦绿芦笋生长期安装20~32目 (孔径0.495~0.833 mm)白色或银灰色的防虫网,防虫效果较好。

⑧夜蛾等初孵幼虫期,喷洒Bt乳剂200倍液防治;也可将Bt致死的发黑变烂的虫体收集起来,用纱布袋包好,在水中揉搓,每50 g虫尸洗液加水50~100 kg喷雾,有很好的防效。

⑨叶甲害虫在越冬前和入土化蛹前,及时中耕消灭部分成虫。田间虫口数量少时,结合日常管理,人工捕杀;在虫口数量大时,可在田间放养鸡等家禽,捕捉害虫。

⑩利用害虫的嗜食性,如地老虎喜食野生薇菜,蛴螬和金针虫喜欢新鲜青草,于傍晚在菜地沟内堆放新鲜薇菜等诱集幼虫,早上集中捉拿处理。

周国,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工程系,山东泰安,271000,

电话:0538-8628134,13156979762,E-mail:8911869@163.com

2010-06-12

猜你喜欢

芦笋田间有机肥
绿芦笋结出“绿笋情”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欧洲“芦笋季”
田间地头“惠”果农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无公害芦笋栽培技术
传统or新型 有机肥发展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