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蔬菜生产布局演变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2011-01-25陈俊兰吴永兴

长江蔬菜 2011年3期
关键词:播种面积冷藏劳动力

陈俊兰 吴永兴

上海市蔬菜生产布局演变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陈俊兰 吴永兴

上海市的蔬菜产业是其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对蔬菜产业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其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利用上海市统计年鉴上的数据进行画图,再对图进行分析,得出上海市蔬菜生产布局的演变趋势,并研究其动力机制,以求为其他类似地区蔬菜布局提供参考。这种变化趋势基本符合“逆杜能圈”模式,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即动力机制主要是城市化速度、地租、交通方式的变革及对劳动力、技术、环境质量等要求的变化。

1 上海市蔬菜生产现状

“十一五”上海农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推动了市郊种植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促进了市郊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和完善,扩大了设施蔬菜生产面积,加快了蔬菜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了蔬菜龙头企业,带动了蔬菜的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使得蔬菜产销更趋活跃,生产相对稳定,供求基本平衡,上市品种增加,产品质量不断上升。到2008年市郊常年菜田面积近3万hm2,季节性蔬菜4万hm2,全年蔬菜播种面积为13万hm2,市郊地产蔬菜357万t,总产值52亿元,占全市蔬菜市场供应量的59%。从事蔬菜生产的劳动力42.5万人,其中本地菜农36.5万人(包括兼业菜农),外地来沪菜农6.0万人。蔬菜业在促进上海农业增效、农民就业和增收,以及郊区服务于城市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 上海市蔬菜生产布局演变

2.1 上海市蔬菜生产的历史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上海市常住人口的增多,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也在逐渐增加,近几年的增长状况比较平稳。

2.2 上海市蔬菜生产的空间演变

“民以食为天,食以菜为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上海及全国经济迅速发展,改革逐步进行。这以后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把改善人民生活、抓好副食品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的计划,作为“民心工程”来抓,副食品当中第一位就是蔬菜。30年来,历届的市长都亲自着手狠抓蔬菜质量,确保蔬菜安全。

蔬菜种植方面的相关重要指标有固定菜地面积、季节菜地面积、蔬菜播种面积及总产量等,这里主要选取蔬菜播种面积指标,因为此指标与蔬菜布局演变的相关性较大。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其中蔬菜产业的发展占据重要地位。图3~6明显地反映了1980-2008年上海市蔬菜产业发展的轨迹。之所以选择这4个不等间隔的时间节点,是结合相关事件并经过大量分析得出的。

图1 1980-2008年上海市蔬菜播种总面积变化趋势

图2 1990-2008年上海市蔬菜产量变化趋势

2.3 “逆杜能圈”模式

“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即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第二圈林业圈、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第六圈畜牧业圈。

其中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的典型代表是蔬菜和鲜奶。从图3可以明显看到,1980年上海市的蔬菜种植基本符合杜能的模型,蔬菜播种面积基本围绕上海市中心呈圈状分布。而到了1993年的时候(图4),上海市的蔬菜种植已开始出现向远郊扩散的趋势,且“杜能圈”的第一圈层开始变形。图5所反映的2001年的蔬菜种植状况更是发生了巨大改变,可谓是遍地开花,已完全没有甚至是打破了“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格局,而此时“逆杜能圈”正在逐渐形成。图6中“逆杜能圈”已正式形成。

3 动力机制

图3 1980年上海市分乡镇蔬菜播种面积分布

图4 1993年上海市分乡镇蔬菜播种面积分布

上海市蔬菜产业“逆杜能圈”模式形成的动力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城市化速度、地租、交通方式的变革,劳动力、技术的发展及环境质量要求等。

3.1 城市化速度在加快,城区范围在扩大

上海城市化步伐在加快,城区范围不断地在扩大。城市扩建首先占用的就是近郊土地,这就会迫使近郊区的某些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近郊农民多数都在期待土地升值,一般不会对土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农业生产。

3.2 近郊地租的快速攀升

近郊地租的快速攀升也可以理解为城市化速度的加快。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杜能圈”的第一圈层可能被划定为城市范围,随时可能被开发,而农民的信息获得滞后,对未来的城市发展、政府决策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导致拥有第一圈层土地的农民不敢精耕细作,这时的农民持观望态度。另外,随着中国土地价格的日益上涨,房地产商开发力度加强,投机商不停地炒作,城市外围的土地不停地升值,有些农民会选择闲置拥有的土地,从事非农行业,在所拥有的土地升值到某个适当时候抛出,获得超额利润的现象非常普遍。

3.3 交通方式的变革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铁路、公路、空运和海运等交通工具的发展,“门口到门口”的运输已成为现实,交通费用与成本的比值越来越小。“杜能农业区位理论”考虑的主要是地租收入与距市场距离增加的运费之间的关系,当交通费用与成本的比值已越来越小时,距离市场的距离增加的运费这一因素已可以忽略。虽说蔬菜是一种时鲜性要求很高的产品,但现在已经不是马车毛驴时代,加上道路条件的改善,相对于上海市中心来说,蔬菜产业的布局扩大了,已延伸到上海远郊地区。

3.4 保鲜储藏技术的快速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多种蔬菜冷藏保鲜技术。目前常见的鲜切蔬菜保鲜技术主要有低温冷藏、气调贮藏、保鲜剂处理、涂膜处理、植物激素保鲜、辐射处理保鲜等。为适应日益严格的食品安全要求,一些安全无毒的保鲜剂现已问世,如以苦豆子生物碱、SM-SG果品涂膜剂、单硬脂酸甘油酯为主要配方的保鲜剂,能有效控制蔬菜的品质,延长货架期。

其中,冷藏链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预冷却、包装、环境控制、运输传送平台、配送和冷藏。将HACCP应用到冷链中来,根据蔬菜流通中影响因素、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措施等制定可行性方案,如Jan E.Duiven等介绍了欧洲蔬菜冷藏链系统的构建,包括基础设施、选用的冷藏设备建设及冷链各环节采用的技术,采用HACCP、GPM、ISO9000系列及其他质量管理系统确保食品安全。这些保鲜剂的发明与冷藏技术的发展均有利于蔬菜的长距离运输和长时间贮藏。

3.5 近郊劳动力价格高

上海市近郊的劳动力价格比远郊高,而农业本身的比较效益就比较低,这就迫使劳动密集型的蔬菜产业迁移远郊,去那里寻找廉价的劳动力。

3.6 近郊劳动力数量的急剧减少

虽然都市农业的基础保障地位是值得肯定的,但与非农业相比,农业的比较收益较低。近郊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基本都已进城务工。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大量涌入,给城市带来巨大的负担。上海市积极出台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扶持创业政策和就业援助机制,继续扩大就业规模。至2008年末,上海市从业人员 945万人,比2007年末增加35.92万人。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9.5万个。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非农就业11.8万个,而这其中多数为近郊劳动力。蔬菜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近郊劳动力数量的急剧减少迫使蔬菜种植业向远郊迁移。

3.7 近郊环境质量不好

蔬菜的污染主要来自工业“三废”、城市垃圾、未经处理的医院排出物、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过量的氮素化肥、农药,以及在运、销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有毒物质。这些有害、有毒物质对蔬菜的污染主要有直接污染(如农药污染,大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的污染等)与间接污染。间接污染主要是通过污染水体和菜田土壤后再污染蔬菜。而上海市近郊的污染较严重,环境质量较远郊要差很多,这不利于某些蔬菜种植与安全生长。

4 结论与讨论

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上海市蔬菜产业的布局由近郊向远郊推移。

上海市蔬菜产业发展的“逆杜能圈”布局演变模式是显著的,也是值得其他省市区借鉴与参考的。其他地方可参考这种规律来预测其相关方面的未来发展状况,进而更好地指导农业健康、有效、快速、安全地发展。比如条件成熟的地方可提前在市郊区或者远郊建立稳定的蔬菜生产基地,从而避免一些基础设施的浪费等,获得一个更稳定的蔬菜生产供应市场。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人文地理学”(编号:B410)及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上海市农业布局规划”(编号:48603650)的部分研究成果

陈俊兰,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吴永兴,通信作者,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062

2010-09-06

图5 2001年上海市部分乡镇蔬菜播种面积

图6 2008年上海市部分乡镇蔬菜播种面积

猜你喜欢

播种面积冷藏劳动力
土库曼斯坦土豆播种面积创纪录
2021年俄罗斯油籽播种面积或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美国大事和玉米播种面积将提高
2017年玉米播种面积将减少
哪些应该放冷藏?哪些应该放冷冻?哪些不用放冰箱?
冷藏保温车发展潜力被激发
再谈冷藏保温车:市场已升温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