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蔗蓟马发生特点及色板诱杀的初步研究

2011-01-25周曼青林兆里徐金汉

武夷科学 2011年0期
关键词:粘虫蓟马甘蔗

余 玲, 周曼青, 林兆里, 徐金汉*

(1.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2.福建农林大学甘蔗研究所, 福建 福州 350002)

甘蔗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是甘蔗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若虫隐蔽在心叶中锉吸汁液为害,受害叶片呈黄白色褪绿斑痕,严重时叶片变成黄褐色、叶尖卷缩干枯,甚者顶端几个叶片卷在一起不能展开。甘蔗蓟马严重发生时甘蔗受害株率可达100%,植株矮黄,影响光合作用,从而影响甘蔗的产量和糖分的提高[1],加大农民的种蔗成本,使蔗农、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给蔗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新的威胁。目前国内对甘蔗蓟马的发生为害、生活习性及防治方面研究较多,而对该虫的种群动态及其监测研究较少。使用粘虫板监测飞行昆虫的种类、数量是普遍提倡的温室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关键[2]。国内外对粘虫板诱杀技术的研究已取得重大成果,粘虫板的颜色、大小、形状,设置方式、方向、高度、间距、密度及粘着剂均会影响对蓟马的诱捕效果[3-6],但此技术在蔗田的应用很少,而粘虫板的设置模式对甘蔗蓟马诱捕影响的报道几乎没有。

本试验于2011年4-7月在福建农林大学甘蔗研究所甘蔗试验田中进行,对甘蔗蓟马的为害特点、田间种群数量变动情况进行调查,用不同颜色、挂置高度和位置的粘虫板对蔗田的优势蓟马种群数量进行监测,调查粘虫板的诱捕效果,旨在对蔗田甘蔗蓟马的预测预报及其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甘蔗蓟马采集自福建农林大学甘蔗研究所甘蔗试验区。调查地点设在福建农林大学甘蔗研究所甘蔗试验田。

1.2 甘蔗蓟马的种类及其识别

1.2.1 制作方法 将田间采集的甘蔗蓟马及时保存在AGA溶液4 h,然后用清水清洗2-3次,再用10% NaOH软化7-8 h,用清水清洗2-3次后保存在70%的酒精中用于制片。

1.2.2 鉴定方法 已制片的蓟马标本在显微镜下按已编排好的编号逐一观察、鉴定。按文献[7-8]的方法鉴定如下项目:触角节数,各节颜色、形状及感觉锥的长短或有无;单眼间鬃的有无、位置及长短;前胸背板的长宽及前、后缘角鬃的有无及长短;前翅前、后脉鬃的排列和数量;第8腹节后缘疏的有无及长短等。

1.3 甘蔗蓟马田间种群数量的调查

选取种植单一品种甘蔗的田块1个,共挂置蓝色粘虫板4块,粘虫板固定垂直悬挂在蔗株旁的竹竿上。调查期间粘虫板每周更换1次,并统计甘蔗蓟马的数量,同时随机调查并统计50株蔗株上甘蔗蓟马的数量。通过田间调查与室内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蔗蓟马的为害状况及特点、田间种群数量变动情况、蓟马种类等进行调查和鉴定。在田间,进行定株定点观察并记录数据;在室内,种植若干批健康的甘蔗,每批20盆,将田间采集的虫子接到健康的蔗株上,每天观察蔗株的长势及甘蔗蓟马的发育繁殖情况。

1.4 不同颜色粘虫板对蔗田昆虫种类诱集效果的调查

选取有代表性的田块调查所有品种甘蔗昆虫的种类及其数量,每个品种调查3畦,即每3畦为一个调查点,同时在田块中悬挂市售的蓝、黄、绿和白色粘虫板,每种颜色各4片,共16片。粘虫板固定垂直悬挂在蔗株旁的竹竿上,调查期间粘虫板每周更换1次,统计蔗田昆虫的种类及其数量。

1.5 粘虫板对甘蔗蓟马诱集效果的调查

1.5.1 不同颜色及挂置高度的诱集效果 选取种植单一品种甘蔗的田块一个,在田块中选取36个调查点(9排畦,每畦4个点),在各个调查点旁插上一个约1 m高的竹竿。将市售的蓝、黄、绿和白色粘虫板固定垂直悬挂在蔗株旁的竹竿上,高度和色板颜色均随机排列。前3畦粘虫板悬挂的高度为色板的下缘距甘蔗苗顶端的距离,分别为0、10、20 cm;中间3畦粘虫板悬挂的高度为色板的下缘距甘蔗苗顶端的距离,分别为10、0、20 cm;后3畦粘虫板悬挂的高度为色板的下缘距甘蔗苗顶端的距离,分别为20、10、0 cm。每处理重复3次。挂板24 h后观察、记录粘虫板上甘蔗蓟马的成虫量,每7 d调查1次。

1.5.2 不同挂置位置的诱集效果 选取蓝色粘虫板,卷成筒状固定垂直悬挂在蔗株旁的竹竿上,粘虫板分别挂置在东西方向(迎风面)和南北方向(背风面),每处理重复4次。挂板24 h后观察、记录粘虫板上甘蔗蓟马的成虫量,每7 d调查1次。

1.6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用单因素方差(ANOVA)分析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蔗蓟马的种类及其识别

经田间采集及色板诱集,共获得甘蔗蓟马标本1124头。经鉴定,甘蔗蓟马的种类主要有两种,分别是蔗蓟马Fulmekiolaserratus和华简管蓟马Haplothripschinensis。其中,蔗蓟马为优势种,占所采集蓟马总量的99.64%。蔗蓟马雌虫的形态特征为:触角7节,第2节端角不向外伸长,第3、4节有感觉锥叉状;上脉基鬃4+3根,端鬃3根,下脉鬃12根;下颚须3节;前胸背板前缘无长鬃,不呈梯形状;中胸内骨无小刺;腹部第2-8节后缘着生不整齐的栉齿,末端呈锥形;产卵器腹向弯曲,呈锯齿状。雄虫的形态与雌虫相似,但体较细小,色较淡,腹部腹片3-7节有横腺域。

2.2 甘蔗蓟马田间为害特点

调查发现,甘蔗蓟马主要集中在甘蔗的心叶及心叶外的一到两片叶的叶尖为害。成虫主要在心叶中活动取食,为害初期造成叶尖卷曲且叶片呈斑白状,为害稍微严重时叶片呈锈状斑,发生严重时整块蔗田的叶尖枯焦。甘蔗不同品种甘蔗蓟马的为害程度有所差异。调查表明:粤甘35和ROC16品种受甘蔗蓟马为害较重,云蔗05-51品种受害较轻;田间甘蔗蓟马有虫叶片率达20%,平均每片叶的成虫量为2.24头,平均每片叶的幼虫量为6.72头。

2.3 甘蔗蓟马田间种群数量变动

粘虫板诱集及田间实地调查结果(图1)表明,甘蔗蓟马种群消长变动规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图1 甘蔗蓟马的田间种群数量变动(2011年)Figure 1 The population dynamic of sugarcane thrips in field

甘蔗蓟马在4月份零星出现;5月初有少量出现;5月中旬后,数量开始迅速增加,且各种虫态在蔗田均可见到;6月下旬种群数量达到高峰,呈爆发状态,色板诱集的数量甚至可达到上千头,并且在所采集的成虫标本中,雌雄比例达33∶1,因此可以初步认定为孤雌生殖;7月末以后数量开始慢慢减少。

2.4 不同颜色粘虫板对蔗田昆虫种类诱集效果的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粘虫板所诱集的主要害虫的种类有甘蔗蓟马、蚜虫、叶甲类、叶蝉、蛾类等,中性昆虫的种类有蚊类、蝇类,天敌昆虫的种类有瓢虫类、蜂类。粘虫板诱集的害虫、中性昆虫与天敌昆虫的比例为109∶16∶1。其中,黄板上害虫、中性昆虫与天敌昆虫的比例为172∶23∶1,蓝板、绿板、白板上的比例分别为68∶13∶1、103∶10∶1、21∶5∶1。可见,黄板诱集昆虫的数量最多,所诱集昆虫的种类也较多,诱集到的蚜虫数量明显高于甘蔗蓟马的数量。在比例相近的情况下,蓝板诱集甘蔗蓟马的效果最为显著,绿板、白板的诱集效果比蓝板、黄板差。

表1 不同颜色粘虫板诱集的昆虫种类及数量 Table 1 Insect species and quantity by the attractiveness of coloured sticky

2.5 粘虫板对甘蔗蓟马诱集效果的比较

从图2可以看出,不同颜色粘虫板对甘蔗蓟马诱集效果的差异极显著(F=8.907,P<0.01)。蓝板诱集甘蔗蓟马的数量最多,其余依次为黄板、绿板、白板,表明蓝板诱集的效果最好,白板的效果最差。田间3种挂置高度粘虫板诱集效果的差异不显著(F=0.853,P>0.05)(图3);东西方向挂置粘虫板的诱集效果比南北方向挂置好(图4)。

3 小结与讨论

本次调查表明:田间挂置不同颜色的粘虫板可诱集到多种昆虫,各色版诱集到害虫的种类及其数量明显多于中性昆虫和天敌昆虫;不同颜色粘虫板对甘蔗蓟马均有一定的诱集效果,以蓝板的诱集效果最佳,诱集数量明显多于黄板、绿板和白板;挂置不同高度的粘虫板在诱集甘蔗蓟马效果方面的差异不显著,东西方向挂置的诱集效果比南北方向挂置好。本次调查结果可为甘蔗苗期甘蔗蓟马的虫情调查及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图2不同颜色粘虫板对甘蔗蓟马的诱集效果(2011年)
Figure 2 The trapping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colour sticky to sugarcane thrips

图3不同挂置高度粘虫板对甘蔗蓟马的诱集效果(2011年)
Figure 3 The trapping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height sticky to sugarcane thrips

图4不同挂置方向粘虫板对甘蔗蓟马的诱集效果(2011年)
Figure 4 The trapping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position sticky to sugarcane thrips

本次田间调查发现,两种甘蔗蓟马分别是蔗蓟马和华简管蓟马。其中,蔗蓟马为优势种,占所采集甘蔗蓟马总量的90%以上。标本鉴别结果表明,甘蔗蓟马雌雄比例为33∶1,因此可以初步认为甘蔗蓟马的生殖方式属于孤雌生殖。种群数量变动调查表明,在甘蔗苗期(5-7月份),甘蔗蓟马田间种群消长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甘蔗蓟马一般在4月份零星出现;5月初有少量出现;5月中旬后数量开始迅速增加,且各虫态在蔗田均可见到;6月下旬种群数量达到高峰,呈暴发状态,色板诱集的数量甚至可达到上千头;7月末以后数量便开始慢慢减少。因此,在甘蔗苗期防治甘蔗蓟马是关键,应抓好对甘蔗蓟马等害虫的控制,从而降低对甘蔗的为害程度。在对蔗田害虫为害程度调查时发现,甘蔗蓟马多数时间生活在甘蔗未展开的心叶中,且主要集中在心叶及心叶外的一到两片叶的叶尖为害,为害初期造成叶尖卷曲且叶片呈斑白状,为害稍微严重时叶片呈锈状斑,发生严重时整块蔗田的叶尖枯焦。

[1] 张跃彬.云南甘蔗科技与新时期发展方向[J].云南科技管理,2007(1):18-21.

[2] Broedsgaard H F. Coloured sticky traps for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Pergannde) (Thysanoptera: Thripidae) in glasshouses [J]. 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ie, 1989,107(2):136-140.

[3] 任洁,雷仲仁,花蕾.色卡对西花蓟马诱捕作用的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08,28(4):34-35.

[4] 祝前根.白色板涂油诱杀棉蓟马的初步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1982(5):272-273.

[5] Broedsgaard H F. Coloured sticky traps for thrips (Thysanoptera: Thripidae) monitoring in glasshouses cucumbers [J]. Bulletin of Entomology, 1993,16:19-22.

[6] Gillespie D R, Vernonr S. Trap catches of western flower thrips (Thysanoptera: Thripidae) as affected by color and height of sticky traps in mature greenhouse cucumber crops [J]. 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1990,83:971-975.

[7] 朝运发.中国经济昆虫志(第55册 缨翅目)[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216-255.

[8] Mound L A, Ibbyg K. Thysanoptera, an Identifications Guide[M]. 2nd ed. UK : CAB International, 1998.

猜你喜欢

粘虫蓟马甘蔗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临汾:抓紧防治玉米蓟马
甘蔗的问题
太原植保站:开展查治二代粘虫
昔阳县:积极防治二代粘虫
文水县:积极查治二代粘虫
爱咬甘蔗的百岁爷爷
辣椒蓟马防治技术
23个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测定
黑熊吃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