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011-01-25郭桂叶李斌
郭桂叶,李斌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设备工程系,河南郑州450064)
“电工电子技术”是各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相关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实践的技能需要[1]。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工作实践的需要,本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几点体会,望与读者分享。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是教学实践中不可忽视的关键一环[2]。本人面对的是高职高专一年级新生,他们的基础知识为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掌握程度一般,但由于是新生入校,到处充满新鲜感和幻想,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关注的对象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并有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1 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课堂教学导入教育功能,在于激发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情感,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中去[3]。
如在单相交流电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已掌握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的性质和特点,可进一步在讲解R-L串联电路、R-C串联电路、R-L-C串联电路时,从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的性质、特点入手,在总结旧知识的同时采用类比的方法,推导引入新课。
再如学生掌握了电阻串、并、混联电路等简单电路的解题方法后,在讲授基尔霍夫定律一节时,可先复习混联电路(见图1)相关计算,然后再在电路中加入一个电源,则电路变成如图2所示复杂电路。这种电路无法用电阻串、并、混联电路的解题方法解决,学生在多方求解无果而迷茫时,教师提出复杂电路的概念,进而引出基尔霍夫定律。这种设疑引出问题,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吸引着学生积极思维和主动学习。
演示实验是展示电工教学魅力的手段,它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例如:“自感”一节,教师先安排两个演示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学生往往由实验产生一系列的疑惑,至此,教师适时引入课题:为什么电路中开关动作的一瞬间灯泡会亮,而动作后灯泡又会自动熄灭呢?从而引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地融入到你所创设的课堂情境中。
2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让学生学有所获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真正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在学习电子技术部分时,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适时地增加了电子产品组装的实践课程。其中有一个项目是“低功耗断线式防盗报警器的组装”(见图3),项目中只给出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和所需器材,并提出要求:在报警器报警时(A处断线)红灯亮且扬声器发声,不报警时绿灯亮扬声器不发声。而图中没有给出红灯和绿灯的连接方法,这就要求学生自主思考,自由发挥。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既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等综合职业能力,挖掘了学生连自己也不知道的创造潜能,全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3 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保证课程的连续性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系统的专业基础课,保证知识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高职高专的学生,虽然专业技能的掌握是在校期间学习的最终目标,但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他们以后解决重大问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做练习是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必要程序之一,没有适当的练习学生对该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就不能深入,对前后课程的连贯性学习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本人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对学生的课后练习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一个是做练习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前后联系做到对知识的系统性认识;另一个是练习的数量,一定量的练习对前后知识的贯通和衔接都是有好处的。随堂实验也是作者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理论知识跟实践操作相结合,既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又能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课程学习的连续性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课堂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对相关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学生将来的工作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电工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上总结了一系列的方法和经验,总体安排上逐渐趋向合理,既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了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教学内容,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1] 李文,王庆良.电工与电子技术[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 张永志.《电工基础》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职业教育研究,2009,(2):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