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黄野生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2011-01-25李实李国峰刘瑰琦

中国林副特产 2011年3期
关键词:孔菌豆饼菌袋

李实,李国峰,刘瑰琦

(1.牡丹江林业管理局种子站,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9;2.大海林林业局;3.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

杨黄(Phellinus vaniniiLjup.),又名杨树桑黄,分类学研究表明:广义上的“杨黄”包括生长在杨树上7种真菌,它们分属于担子菌门、担子菌纲,锈革孔菌目、锈革孔菌科的4个属中,分别是光核纤孔菌、团核纤孔菌、辐射纤孔菌、华木层孔菌、窄盖木层孔菌、瓦尼木层孔菌和肿红皮孔菌[1]。

20世纪90年代中期,韩国与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其天然提取物对肿瘤等有出色的抑制作用,体外实验证实,杨黄提取物可诱导癌细胞进入细胞死亡程序,同时具有较强的抑制癌细胞转移作用[2]。更令人振奋的是其提取物长期大量服用对人体无毒无害。其水浸物主要是多糖类物质,其致癌机理尚不明确,由于天然数量稀少,难以形成来源供货,而日本韩国将其PL2、PL5等菌丝进行发酵提取物冻干后用于医用[3]。我省杨黄等这些珍稀功能性药用菌数量逐渐减少,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及药源提供的连续,笔者开展了杨黄的人工栽培试验,历时3年对野生资源、菌种分离、纯化、栽培试验等相关技术进行系列研究。

1 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点

野生杨黄子实体为多年生,平伏至无柄盖形,鲜时无特殊气味,干后变为坚硬木质,菌盖均为蹄形,子实体大小不均,厚度3~5cm,最大幅宽达10cm左右。菌盖表面红褐色至灰褐色,略粗糙,后期光滑,上有不规则的同心环带。杨黄孔口表面黄褐色至褐色,有折光效应,菌肉呈褐色至暗褐色,木栓质,管口每毫米6~8个。菌盖上表面近期形成一层黑色薄壳,厚度为1~1.5mm,菌管多层且分层明显。实层中通常有大量刚毛存在,刚毛锥形,黑褐色;担孢子卵形至广椭圆形,淡黄色,厚壁,光滑。杨黄为二系菌丝系统,菌丝无锁状联合,生殖菌丝不常见,无色,薄壁,偶尔分枝,常简单分隔,骨架菌丝占多数,金黄色及黄褐色,很少分枝。

1.2 生态习性

野生杨黄多发生在封闭度较高,近水源的天然林或林间阴湿草甸丛中,在自然界只生长在山杨和香杨活立木、树桩或倒木上,生长于树干胸往上8~50cm,倒伏在林区或草丛中3年以上的杨树树干背阴侧面,发生地多位于山的中下腹缓坡地带,阴坡阳坡均分布,但阳坡地子实体较大。

1.3 菌丝形态及生长条件

菌丝生长淡白色,略带黄色,适生温度范围 15~23℃,适宜 pH 值在 6.0~7.0,生长周期较短,生长20d后出现黄褐色细绒状菌丝,而生长3周的菌种,代谢丰富而出现黄褐色斑点。

2 杨黄袋料人工栽培试验

2.1 引种地点

地点选择大海林市太平沟林场,当地农民购置一支菌管(杨黄1#),笔者从野生(兴凯湖采集)分离组织培养得到杨黄2#。母种试管于2006年分离纯化后得到。50支用于接种生产,配方为PDA培养基。

2.2 原种的栽培袋的营养

2.2.1 原料配方

阔叶树木屑78%、麦麸子20%、石膏1%、pH值自然、含水量55%~65%,装高瓶。

2.2.2 栽培袋配方

(1)硬杂木屑78%、米糠17.5%、豆饼粉2.5%、石灰0.5%、石膏1%、pH值自然、含水量60%左右;

(2)硬杂木屑50%、杨树木屑28%、玉米粉18%、豆饼粉2%、蔗糖1%、石膏1%。

2.2.3 栽培袋的营养

每年3月末,将以上培养料搅拌均匀,加水使含水量达到60%~65%,采用17cm×33cm的聚乙烯塑料袋,用无棉盖及棉花球封口。常压100℃灭菌8~10h,出锅后冷却在30℃以下转移至接种箱接种。接种时用量加大,利用菌丝快速封面,防止污染发生。接完菌后将袋转入培养室培养40~50天后,菌丝全部长满菌袋,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26℃,菌袋长满后,不用加温,棚内建设完成后进行割口出黄管理阶段。具体试验情况见表1:

表1 栽培袋培养情况统计

由表1综合分析,这两种品种在袋料期培养没有明显的长势差别形态特异,但在培养料的选择不同时略表现不同,硬阔加豆饼长势最好并且生长快,而硬阔加麸皮相对较差,生长速度较慢且周期相差3~5d。

2.3 入棚及子实体管理试验

由于选择地段在林下空地,气温条件较为低温、湿润,5月到6月下地割口进入棚内开始出黄阶段。割口之前将菌袋表面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每袋割2~3个月牙形长3~5cm、宽1.5~2.5cm左右的口,脱去环盖,将口扎好倒置或直立在棚内预先做好的菌架上,注意保持温度,3~5d后等待菌丝愈合即可喷细水保湿。下地15~20d左右开始出现黄色基质。为了便于黄体之间的通风,要求摆放袋料之间行距30cm,袋距30cm。前期子实体原基生长较慢,待室外温度达到25~30℃时,棚内温度25℃左右时子实体的生长速度加快。为了保持湿度我们在棚内进行适度喷水,使相对湿度控制80%以上,早晚各通风0.5~1h,等到室内温度超过30℃时就开始在棚上浇水,用水泵浇冷水,这时注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菌袋,检查菌袋是否有污染或倒状、褐变现象,棚内控制在遮阴网双层75%遮阴条件下,并且湿度、温度、光线能维持良好的控制。经过管理2个月就进入采收阶段。其试验结果统计见表2:

表2 栽培出黄及积温试验统计表

从表2可以看出 2007年和 2008年杨黄产量较高,平均产量达到24g/袋干,而2009年产量较少,平均产量约为20g/袋干,而从不同母种来源来看,杨黄1#和杨黄2#在产量上没有太大差别,从表1和表2综合来看,阔叶20%+豆饼的培养料为最佳选择,并且从菌袋进棚到最终出黄都记录了每天的平均气温,从积温情况来看,积温的高低并不是影响杨黄产量的最大因素,而气温波动性可能是影响其产量因素中的一个。

[1] 戴玉成.对药用真菌杨黄种类的再认识[J].菌物学报,2007,26(增刊):1-6.

[2] 秦俊哲.桑黄功效成份研究的新进展[J].食用菌,2008(5):1-2.

[3] 葛青.桑黄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单糖组成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9):291-294.

猜你喜欢

孔菌豆饼菌袋
桦褐孔菌的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研究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桦褐孔菌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祖传秘方(短篇小说)
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研发“袋顶出耳技术”
固定菌袋插杆
一块豆饼的给予方式
一块豆饼的给予方式
拟黄薄孔菌菌丝体的固体培养条件及CAT和SOD活力动态研究
红缘拟层孔菌发酵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