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减水剂在泵送混凝土中的应用
2011-01-24钱诗饶
钱诗饶
浅谈减水剂在泵送混凝土中的应用
钱诗饶
结合聚羧酸减水剂作用特点和粉煤灰混凝土特点,以连云港伊山华庭工程为例,介绍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在泵送混凝土中的应用,指出使用减水剂后混凝土早期强度高,坍落度损失小,对水泥适应性良好。
减水剂,混凝土,水灰比
0 引言
混凝土减水剂是配制混凝土的重要组分。其品种较多,为改善混凝土的技术性质起了关键作用。聚羧酸减水剂是减水剂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也是近年来研究的新型高效减水剂,在混凝土工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本文通过浅述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在 C30泵送混凝土中的应用,说明聚羧酸减水剂在普通混凝土施工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 聚羧酸减水剂的作用特点
聚羧酸减水剂为浅褐色液体,较常用萘系减水剂的机理有所不同,其超分散性强。聚羧酸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作用,从而形成亲水性保护膜,起着立体位阻的作用,保持了水泥浆体流动度。由于极性基因较多,空间分子结构庞大,从而对水泥粒子具有良好的分散、减水、稳定作用,使得水泥浆体流动度好、粘聚性大、不易离析。常用掺量下,混凝土含气量为 2%~5%,这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泌水,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抗渗等性能。
2 粉煤灰混凝土的特点
掺用粉煤灰的混凝土,其性能得到改善。由于粉煤灰中含有Al2O3和SiO2化学成分,可以替代部分水泥。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掺粉煤灰后,大大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增加了混凝土的流动性。同时替代水泥部分降低了水化热,减小了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有效预防了裂缝的产生,保证了泵送质量。但掺粉煤灰的早期强度较低,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一般采用双掺,即采用高效减水剂解决。
3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1)原材料选用:水泥:山东中联水泥厂生产的P.O 42.5,外加剂:镇江特密斯 TMS-1,粉煤灰:连云港新海电厂Ⅱ级,拌合用水:地下淡水 pH值为 7.11,砂:洛马湖天然砂细度为 2.6Ⅱ区,碎石:连云港大刀山生产5mm~31.5mm。
2)性能检测:a.因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高、坍损小节约了水泥用量,降低了内外温差。b.混凝土和易性好,便于泵送,施工过程中基本无泌水现象。c.混凝土流动性好,浇筑过程中无堵管现象。
混凝土强度均符合设计要求,梁、板、柱回弹检测全部合格。2009年连云港市灌云县的伊山华庭顺利通过了建设单位的验收。
3)强度与水灰比对照见表 1。
表 1 混凝土强度与水灰比对照表
4 值得注意的问题
1)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聚羧酸减水剂种类较多,但它们的合成方法不一定相同,原材料在各方面也有差别,所以在使用前必须做外加剂的适应性试验。
2)有时在搅拌站测得拌合物坍落度符合设计要求,经过运输至现场坍落度突然变大、泌水。主要原因为水泥与减水剂适应性好,加之搅拌时间不够,易导致上述现象的发生。
应对措施:外加剂掺量适当,计量精度提高,延长搅拌时间(最短60 s以上)。
3)聚羧酸减水剂引入我国时间不长,它的作用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对其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不断的在试验实践中总结。
5 结语
使用新一代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其产品具有高减水性、混凝土早期强度高、坍落度损失小,对水泥适应性好等特点。但不能盲目使用,一切均应通过各项试验确定,特别是在进行试配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现象均应记录翔实,以便充分发挥外加剂在实际施工中的效益和作用。
[1] 徐 华,汪志勇.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酯化大单体合成工艺研究[J].山西建筑,2010,36(4):193-194.
Application of water reducing agent in pumping concrete
QIAN Shi-rao
Combining with theaction features of polyocarboxy acid water-reducer(NOF-AS)and the features of fly-ash concrete,taking Lianyungang Yishanhuating project as the case,it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polyocarboxy acid water-reducer(NOF-AS)in pumping concrete,and points out that early concrete strength increases,collapse damage reduces,and has a good adaptability for cement after using water reducing agent.
water reducing agent,concrete,water cement ratio
钱诗饶(1979-),男,助理工程师,华信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 222200
TU528.042
A
1009-6825(2011)09-0120-01
2010-12-18
·水·暖·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