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治疗踝关节骨折116例的疗效分析
2011-01-23杨和春
杨和春
(邵东县人民医院 湖南邵阳 422800)
临床治疗踝关节骨折116例的疗效分析
杨和春
(邵东县人民医院 湖南邵阳 422800)
目的 探讨治疗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1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比较,在疼痛程度、踝关节稳定性、运动能力、活动范围X线测量距骨移位,及踝穴关节间隙的变化等方面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手术治疗较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有其明显优势,在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其运动能力及踝关节稳定性、减少并发症发生和增大其活动范围方面疗效显著,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积极意义。
踝关节 骨折 临床
踝关节由胫骨远端、腓骨远端和距骨体构成,是人体主要负重关节之一,其在不同时期受到的压力大约为体质量的2~5倍,所以易出现一系列病变,如扭伤、骨折等,多由间接外力所造成,治疗主要分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1~2]。目的均是为恢复踝关节功能,但因该部位损伤的机理和分类比较复杂,如不熟悉损伤的机理和由此造成各种组织的损伤情况而盲目处理,往往导致终生伤残,因此选择安全有效治疗方法和时机[3]非常重要。笔者通过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的对比试验研究,探讨手术治疗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入住本院并已确诊踝关节骨折患者116例,男70例,女46例,23~64岁,平均46.3岁;左踝骨折72例,右踝骨折44例,扭伤66例,压砸伤22例,挤压伤28例,均为新鲜骨折,选择对象具有均一性。
1.2 分类依据
踝关节骨折的分类方法按伤力、伤力及损伤时足的位置、外踝骨折部位与胫腓下联合关系、姓名命名方式分类。本实验选择常用的Iauge-Hansen分类方法,以试验前X线片为依据。(1)旋后(内翻)内收损伤型:全部为Ⅱ度共18例,外踝骨折或外侧韧带撕裂,附加内踝骨折;(2)旋后(内翻)外旋骨折:Ⅲ度20例,韧带在腓骨后结节附着点撕脱或在腓骨附着点撕脱骨折;Ⅳ度16例,在Ⅲ度损伤的基础上附加内踝撕脱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裂;(3)旋前(外翻)外旋损伤:Ⅱ度12例,内踝损伤外,胫腓下联合前韧带和骨间韧带或韧带附着点撕脱骨折;Ⅲ度10例,除Ⅱ度损伤外,还伴有腓骨干螺旋形骨折;IV度8例,除Ⅲ度损伤外,还伴有胫腓下联合后韧带撕裂;(4)旋前(外翻)外展损伤:Ⅱ度14例,内踝撕脱骨折或三角韧带损伤,下胫腓韧带损伤;Ⅱ度12例,Ⅱ度加外踝在胫腓联合上部短斜形骨折;(5)旋前(外翻)背屈损伤:Ⅳ度6例,胫骨远端粉碎骨折,骨折线进入踝关节关节腔。
1.3 试验方法
(1)手术原则。踝穴要求解剖对位;内固定必须坚强以便早期功能锻炼;彻底清除关节内骨与软骨碎片;手术应尽早施行。(2)试验组采取手术治疗方法(内踝撕脱骨折采用螺丝钉固定,螺丝钉达不到固定要求可用克氏针于行“8”字张力节加压固定;外踝骨折可用螺丝钉固定,如腓骨骨折面高于下胫腓联合以及骨折面斜行者,可用钢板或加压钢板固定;后踝骨折波及胫骨下端关节面的1/4或1/3,复位较困难且不稳定,一般应开放复位螺丝钉内固定),干预组采取常规的非手术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资料数据中率的比较用检验,统计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P<0.05表示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实验结果。2组患者随访84例,最短5个月,最长33个月,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是10~22周。治疗效果根据患者主观感觉、功能检查、X线检查予以评定,见表1。(2)结果分析。试验组与干预组比较,在踝关节的稳定性、活动范围、X线测量距骨移位和运动能力恢复情况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证明手术疗法较常规的非手术疗法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3 讨论
踝关节主要功能是负重,他的运动仅限于前后方向,因此在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时,都必须考虑到踝关节既要稳固地负重,又能灵活运动,忽视一方都会影响踝关节功能恢复。踝关节骨折的发病率占各个关节内骨折首位。在决定踝关节骨折治疗前,需作仔细临床检查,全面认真检查全身及思处,注意畸形、肿胀异常区域及其程度;压痛部位及X线所显示的损伤区域是否吻合,正确诊断骨折、脱位及韧带损伤,必要时应进一步作应力摄片以明确诊断。踝关节骨折脱位,一旦确诊后,在全身情况允许条件下,应尽早治疗,及时复位。需要手术治疗因故暂不能立即手术者,也应该作初步闭合复位,临时外固定。总之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剖是目前比较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1] 姜尊平,孙仁光,梁彬彬,等.112例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分析[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09,4(2):176~178.
[2]张汉中.踝关节骨折135例手术治疗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09,15(7):536~537.
[3]卢炜,向阳.踝关节骨折手术时机及方式的选择探讨[J].贵州医药,2009,33(5):441~443.
R687
A
1674-0742(2011)05(c)-0097-0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201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