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恶变的危险因素研究①
2011-01-23马海峰周福金许芝林
马海峰 周福金 许芝林
(1.沈阳市儿童医院 沈阳 110082; 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哈尔滨 150001)
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恶变的危险因素研究①
马海峰1周福金1许芝林2
(1.沈阳市儿童医院 沈阳 110082; 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哈尔滨 150001)
目的 分析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恶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2年至2009年沈阳儿童医院外科收治的小儿骶尾部畸胎瘤32例,及1991年至2009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小儿骶尾部畸胎瘤41例,对诊断时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囊实性,肿瘤大小,临床分型,血清AFP值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证实患儿诊断时的年龄、性别、临床分型、肿瘤囊实性是小儿恶性骶尾部畸胎瘤相关的危险因素,而与肿瘤的大小,血清AFP值无关。结论 年龄小,男孩,实性肿瘤,临床分型为III型或IV型的是小儿恶性骶尾部畸胎瘤的危险因素,术后根据病理结果进行药物辅助化疗,并长期严密随访。
小儿 骶尾部畸胎瘤 恶变
畸胎瘤是由3种原始胚层组织演变而来的先天性肿瘤[1],骶尾部畸胎瘤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实体瘤,有时巨大,但大多为良性,然而约17%呈现恶性组织学特性或临床特征。临床上根据肿瘤在骨盆内和骨盆外延伸的程度将骶尾部畸胎瘤分为四型[2]。I型为显著外露型,仅有很小部分向骶前延伸;II型的肿瘤主要部分外露,骶前盆腔内也有部分肿瘤;III型原发于盆腔和腹腔,但有明显的外凸部分;IV型为骶前肿瘤没有外露的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2年至2009年间我院收治小儿骶尾部畸胎瘤共32例。男性14例,女性18例,临床分型,I型15例,II型11例,III型3例,IV型3例,年龄0~5岁,平均1.4岁,良性27例,恶性5例。1991年至2009年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收治小儿骶尾部畸胎瘤共41例。男性17例,女性24例,临床分型,I型18例,II型14例,III型4例,IV型5例。年龄0~5岁,平均2.2岁,良性34例,恶性7例。一般资料见表1。
1.2 统计学处理方法
将诊断时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囊实性、肿瘤大小、临床分型、血清AFP值这些危险因素进行赋值,见表2。
采用SAS统计软件8.2版本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将数据输入软件后得出的结果见表3。
2 结果
从表3中可以看出,最终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危险因素有4个,他们分别是诊断时的年龄(X1)、性别(X2)、临床分型(X3)、肿瘤囊实性(X4)。表中给出的标准回归系数可以比较出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按照重要性的先后顺序排列分别是临床分型、肿瘤囊实性、性别、年龄。没有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危险因素有肿瘤的大小和血中AFP值,说明它们不是小儿恶性骶尾部畸胎瘤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骶尾部畸胎瘤是小儿最常见的胚芽细胞肿瘤[3],而肿瘤的良恶性直接关系到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预后,那么研究小儿恶性骶尾部畸胎瘤的相关危险因素变得尤为重要。了解了相关的危险因素,对术前准备,术中切除范围,术后抗肿瘤的辅助治疗及术后的长期随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诊断年龄和性别与恶变的关系
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是一种显性畸胎瘤[4],是胎儿和新生儿最常见的肿瘤,发生率为每2~4万活产儿中有1例,女性居多,男女比例为1∶2~1∶4。Altman等报告[5],骶尾部畸胎瘤2个月以内恶变率为10%,2个月以上高达67%。恶变在男孩更为常见。本组恶性16例,诊断年龄均分布在6个月~4岁年龄组,从临床质料说明,诊断年龄越大恶变率越高。因此,骶尾部畸胎瘤一经确诊,就应该积极手术治疗,而且应提倡产前检查和新生儿筛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3.2 临床分型和囊实性与恶变的关系
本组资料I型33例,其中恶性4例,占12.1%,II型25例,其中恶性3例,占12.0%,III型7例,恶性3例,占42.8%,IV型8例,其中恶性4例,占50.0%。从资料中看出I型II型中的恶性比例明显低于III型IV型,这说明临床分型越高恶变率也越高。临床分型是按照畸胎瘤位于骶前的多少而分的,那么,随着骶前的流体逐渐增多,而外显部分逐渐减小,也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III型IV型的畸胎瘤的诊断年龄明显大于I型II型,这也与诊断年龄与恶变的关系相符。与囊性骶尾部畸胎瘤相比实性或囊实混合性骶尾部畸胎瘤中恶变更为多见。囊性肿瘤一般来说是成熟的肿瘤,预后较好。涉及出血、肿瘤窃血和恶变的并发症在实体瘤患者中更常见。
表1 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一般资料
3.3 AFP值及肿瘤大小与恶变的关系
AFP最早被认为是一种肝脏肿瘤的血清标志物,是一种主要的胎儿血清结合蛋白。胎儿和新生儿肝脏可分泌大量的AFP。在妊娠12~14周时AFP达到高峰值,直至8个月~1岁时逐渐下降到正常成人水平。所以从本组资料来看,骶尾部畸胎瘤的血清AFP值受其生理特性的影响,并未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但是,如果AFP明显高与特定年龄的正常范围则有临床意义。AFP水平升高或针对AFP的胚芽细胞肿瘤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表明存在恶性成分,尤其是卵黄囊瘤和胚胎癌。手术切除肿瘤通常可使血清AFP恢复到正常。因此,在术后检测AFP水平有助于在出现临床症状前早期发现肿瘤复发。然而,AFP升高并不一定提示肿瘤进展。化疗导致肿瘤减小,能引起短暂的AFP突然升高。肝功能异常也可伴有AFP异常,如良性肝脏病变、肝脏和胃肠道恶性肿瘤、病毒性肝炎、麻醉后继发胆汁瘀滞或药物引起的肝脏胆汁瘀滞均可导致持续性AFP水平升高[6]。本组质料最大的肿瘤直径15cm,最大的3例畸胎瘤均为良性,回归模型也给出,肿瘤的良恶性与肿瘤的大小无关。参考文献
[1] 李正,王慧贞,吉士俊.实用小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1:965.
表2 小儿骶尾部恶性畸胎瘤6个可能的危险因素与赋值
[2]吴晔明.小儿外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575.
[3]陈肖鸣,李仲荣,刘平.血AFP测定对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诊断价值[J].温州医学院学报,1999,29(2):122.
[4]Schropp KP,Lobe TE,Rao B,et al.Sacrococcygeal teratoma:The experience of four decades[J].J Pediatr Surg,1992,27:1075.
[5] Altman RP,Randolpy JG,Lilly JR.Sacrococcygeal teratoma: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Surgical Section Survey-1973[J].J Pediatr Surg,1974,9:389.
[6] Kamoto T,Satomura S,Yoshiki T,et al.Lection-reactive alpha-fetoprotein (AFP-L3%)curability and prediction of clinical course after treatment of non-seminomatous germ cell tumors[J].Jpn J Clin Oncol,2002,32:472.
R739.93
A
1674-0742(2011)05(c)-0090-02
①通讯作者:马海峰(1975年~):男,黑龙江双鸭山市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小儿普外,E-mail:mahaifeng1975yahoo.com.cn。
表3 进入方程中的自变量及有关参数的估计值
201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