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
2011-01-22范志忠姜荣文
范志忠, 姜荣文
(浙江大学 广播电影电视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07)
2010年是中国电视剧产业深化发展的一年,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加强了对影视文化产业创作生产的引导,9月26日,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在京召开全国影视创作座谈会,与会者普遍认为:目前我国影视创作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影视作品产量大幅提升,质量不断提高,作品类型更加多样化,投资创作主体日益多元。在电视剧产业方面,中国电视剧已然成为现今国内文化产业化程度最高的大众娱乐艺术,中国也成为电视剧生产排名世界第一的大国。
一、2010年中国电视剧创作概况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发布的数字显示:2010年度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计436部14 685集,比2009年度多生产了77部3 000多集。为近五年来最高。在业已获准发行的电视剧题材中,当代题材比例最高,共有256部,占据全年国产电视剧总量的58.72%;近代剧次之,共105集,占据全年电视剧总量的24.08%;古代剧53部,占全年电视剧总量的12.16%;现代剧15部,占全年总量的3.44%(见表1、图1)。
2010年我国电视剧在数量回升的同时,也出现了一批收视和口碑不错的电视剧作品。在电视频道收视排行榜上,《尖刀》、《内线》、《小姨多鹤》高居新闻综合频道收视榜前三甲,《娘妻》、《婆婆来了》、《大西南剿匪记》等剧在收视方面同样也贡献不菲。2010年上海地区收视排行榜和品质榜上,位列收视榜一等奖的为新闻综合频道的《尖刀》、电视剧频道的《娘妻》、东方卫视的《杜拉拉升职记》,《内线》、《小姨多鹤》、《婆婆来了》、《铁梨花》、《媳妇的美好时代》、《手机》等获得二至五等奖。获得收视贡献奖的为《真情错爱》、《你是我的生命》、《月嫂》、《雪豹》、《老牛家的战争》和《黎明之前》。此外,影视剧中心还颁布了各类品质大奖,其中国产电视剧品质大奖为《新三国》,国产电视剧人文情怀奖为《小姨多鹤》,国产电视剧题材创新奖为《杜拉拉升职记》,国产电视剧风格拓展奖则由《黎明之前》获得。
1.红色题材蔚然成风
处于建国6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建党90周年之间的2010年,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题材电视剧成为了年度创作热点。涌现出了诸如《解放》、《毛岸英》、《解放大西南》、《奠基者》、《新安家族》等一批注重宏大叙事的主旋律作品。2010年初播出的《解放》堪称是全景式地再现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历史的一部荧屏史诗性作品。《毛岸英》展示了领袖之子、人民之子毛岸英短暂而伟大的一生,反映出领袖的家国爱、父子情,感人至深。《奠基者》谱写了中国石油大军在松辽地区历时3年的石油大会战的伟大篇章,剧中王进喜的“铁人”形象、“独臂将军”余秋里的艺术形象塑造都堪称栩栩如生。《新安家族》则在广阔的近现代历史背景下,通过一对姊妹花、两段绝世情,生动演绎了徽商巨擘艰难创业的传家人生,讴歌了诚信敬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精神。
表1 2010年全国获准发行的国产电视剧题材统计表
图1 2010年获准发行的国产电视剧题材分布
由于新中国成立是通过革命的方式而完成对旧政权的颠覆,因此,红色经典题材电视剧中军旅题材始终是一个热点。2010年同比增长逾90%,达到427集。而革命题材电视剧2010年的占比高达11.2%,总计为49部1 559集。艺恩enbase对全国12个城市的收视率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各地收视率排名前十的剧集中近半数为军事革命题材,其中,《特战先锋》等剧集的收视率超过了7%。
2.谍战题材势头不减
2010年,谍战题材剧依然风头不减,其中《黎明之前》和《延安锄奸》等剧可谓佼佼者。《黎明之前》的确让人耳目一新,丝丝入扣的情节设置,自然而有层次,镜头切换和镜头闪回干净而利落,有评论者认为已经具有了美剧本土化的艺术品质。
谍战剧源自20世纪50年代流行的国产反特片。在当年世界局势并不太平的风云际会之时,新生的人民政权对外要时刻严防外敌入侵和国民党叫嚣打回大陆,对内大讲“以阶级斗争为纲”,反特片肩负着的为政治服务的时代使命,使得“特务”和“间谍”均成为被否定的反面人物,甚至需要演员去脸谱化地尽可能地去丑化表演,“抓特务”成为了当时颇为流行的意识形态话语。谍战剧因袭了反特片那种敌我双方斗智斗勇的叙事模式,因袭了反特片张扬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这也是谍战戏在国内目前基本上归类于主旋律影视剧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谍战剧显然不同于反特片那种鲜明的宣教色彩,摆脱了反特片那种脸谱化的塑造,剧作也因此而更加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和人性的描写,从而更容易让观众接受、认同,并最终获得强烈的共鸣。
在这个意义上,从反特片到谍战片,将意识形态内容以一种通俗的方式讲解,既体现出了产业化大潮下中国特色的电视文化生态的变迁,也符合和平年代的审美特质。
3.现实题材已成主流
当宏大壮观的正面战争题材影片与扣人心弦的谍战题材影片,在屏幕上逐渐弥散之时,一批反映现实酸甜苦辣、人情世故的电视剧悄然出现,吸引着观众眼球,并成为2010年国产电视剧的主流作品。从《老大的幸福》到《张小五的春天》,从《和空姐一起的日子》到《媳妇的美好时代》,还有《鲜花朵朵》、《婚姻保卫战》、《全家福》以及《金婚风雨情》等,情节轻松、写身边故事的现实题材电视剧日益赢得观众的喜爱。
值得注意的是,现实题材中的优秀剧作在贴近百姓世俗趣味的同时,敢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从而容易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如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直面物质时代人们的生存百态,引发了人们对“幸福观”的热议。《金婚风雨情》的叙事强化了对特殊年代的记忆,张扬了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真情和常情。《蜗居》敏锐地把握了高房价的压力下都市人的生存困境,《小姨多鹤》则回溯了苦难历史的沧桑命运,《女人的村庄》通过一群农村留守妇女的视角来表现农村的另一种现实,给观众以现实农村的别样感受……
4.古装剧重新回潮
2006年广电总局下达文件规定卫视台每年只能播两部古装剧,央视一套、八套的播出数量也有限制。古装剧的收购价格曾经一路狂跌,古装剧制作也因此陷入低潮。2010年随着有关政策的松动,古装剧的数量明显增加。2010年初荧屏上最耀眼的古装剧,当属讲述清宫秘史的中日合拍大戏《苍穹之昴》,该剧镜头画面华丽精致,具有一种电视大片的品格。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古装剧题材风格不再仅仅局限于武侠江湖和庙堂官场。《神话》掀起了穿越热,《仙剑3》出身网络游戏,《神探狄仁杰前传》就是古代版的《名侦探柯南》,《活佛·济公》、《天师钟馗》等一大批古装题材电视剧,摩肩接踵,粉墨登场。一些几乎要成为仓底货的古装剧如《八仙过海》、《侠骨丹心》等也纷纷重见天日。
古装剧的回潮,固然标志着国产电视剧风格日趋多元,但是“穿越”题材的流行,以及大量古装剧历史知识的匮乏,同样暴露出在古装剧题材类型的开掘上尚存在着严重的局限。
5.名著改编再兴热潮
2010年电视剧热点话题,绕不过去的就是对经典名著的改编。名著改编成为当今影视创作生产的热门现象。“红楼”、“三国”、《新水浒传》、新版《西游记》等四大名著你方唱罢我登场;《四世同堂》、《茶馆》等新文学名著也纷纷被改写重现在电视屏幕。一时间,名著改编在社会上引发了人们的广泛争议,弄得“板砖”漫天飞舞。
2010年的新版《红楼梦》可以说是“剧外红楼”比剧中红楼更受到关注,先是选秀选角,后是更换导演,再是造型亮相,但是最终出台的电视剧《红楼梦》却难如人意,否定意见几乎一面倒,从表演到镜头,虽不乏精致之处,却失去了《红楼梦》的神韵和电视剧的基本形态,很像是一部文字版的解说和图示。与此相比,《三国》的情况则要好得多,虽然还谈不上“精美之作”,主创人员的表演和女性角色作用的夸大也尚存诸多争议。但对故事性、节奏性、受众兴奋点的调动等可视性的重视以及文武戏并重,使得本剧在一定程度上拍出了历史的厚重与深沉。
本来,电视剧改编名著,目的在于汲取名著中厚重的艺术人生感悟;但值得警惕的是,2010年名著改编热,却暴露出部分电视制作人的急功近利和原创力的日趋匮乏。
二、2010年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在中国电视剧产业中,电视剧作为产品,受到市场环境中多种元素的影响,对于市场中的各种变化,我们称之为“市场信号”,中国电视剧供给和需求就是在这些信号的影响下不断进行调整的。2010年中国电视剧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1.国产剧“亿元时代”到来
在当下中国,比房地产涨幅更为惊人的是明星身价的暴涨。随着制作费用的水涨船高,不少现代剧单集破百万已成为家常便饭,而古装剧却是更加惊人地进入电视剧“亿元时代”,一部大型的古装剧的成本已经和很多电影大片的投资旗鼓相当。2010年是四大名著年,新四大名著电视版《三国》、《西游记》、《红楼梦》、《水浒》的投资额分别是1.5亿、1.3亿、1.18亿和超过1亿,成为内地电视史上首批投资过亿的大剧。回过头来看看,2009年播出的重头大戏《我的团长我的团》,共40集,总投资不过3 700万,已属当年的巨制。张纪中的古装戏,一直是业内投资最大、卖片最贵的剧,2006年41集的《神雕侠侣》成本3 000多万,2008年50集的《鹿鼎记》投资4 000万,由此可见,两三年间的涨幅绝对赶得上房价了。
在这些天文数字背后,有制片人和导演不为人知的艰难和重压。拍《三国》时,高希希每天都睡不着觉,因为一睁眼,就会烧掉60多万。拍摄《红楼梦》时,制片人李小婉顶着8 000万的投资空缺,带着小演员们四处拉广告、找赞助,东拼西凑地把钱补上。而《西游记》开拍前,张纪中更成了祥林嫂,逢记者便感叹,还缺多少多少钱……
正如房价高涨而不得不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出台强力调控的举措,如何控制电视剧制作成本,特别是控制明星的漫天要价,业已成为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所必须直面的问题。
2.影视公司重新洗牌
动辄上千万、上亿的投资,国产电视剧俨然已成了“烧钱”买卖。不过,制片方们至少现在还可以不必悲观。跻身“亿元俱乐部”的四大名著全部收回成本,烧钱最厉害的《三国》赚钱也最厉害,内地一集267万元人民币的售价,海内外卖片收入超过3.4亿元。业内人士认为,从2010年市场结果来看,只有大制作,才有关注度,才能卖出好价钱。《完美丈夫》的制片人张先生指出,“虽然这两年投资在增大,但是我们的利润却只增不减”,道理很简单,物价飞涨也好,演员片酬飙升也罢,总有人“买统账”。
近年来各地卫视为争夺影视剧资源,你争我夺,无形之中也让好的电视剧价格水涨船高。制片人们将大制作电视剧高价卖给电视台,电视台凭该剧高价招募广告商,最后由市场即收视率来负责最后“买单”。这种由于高成本而衍生的高售价,到最后的高广告费,被许多业内人士称之为“良性竞争”。这就使得制片人敢于花大力气、大资金去打造高质量的电视剧。一方面优秀剧目价格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平庸之作的销路越来越窄。一批没有实力的影视剧制作公司,将会被市场淘汰。有业内人士预估,目前全国超过3 000家的影视公司,在两年内至少会有一半将彻底消失,此后,中国影视制作水准将有一次整体攀升,对观众、制作公司、电视台来说是三赢的局面。
3.植入广告太“雷”人
广告无疑是这一季电视荧屏上最热的关键词,某些观众对于《乡村爱情故事》里究竟植入了多少个广告的兴趣,有时候甚至都大于剧中主人公们的插科打诨。而即便是认真坐在电视机前欣赏《老大的幸福》的观众,也完全有可能沉溺于发现新的植入产品这项游戏当中。当然对于制片方和电视台来说,这或许并不是坏事,甚至在广告植入上大做文章一度成了他们宣传的利器。
2010年暑期档,湖南卫视和江苏卫视都先后推出为洗发水广告专门定制的两部戏《丝丝心动》和《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虽然观众对植入广告的反应是“雷人”,但其最终收获的高利润受到了业内认可,一种新的电视剧商业模式就此开启。现代都市题材电视剧、尤其是偶像剧在植入广告方面有便利条件,而家庭剧也植入广告,就多少有点生硬了。比如《金婚风雨情》,某冰箱、食用油和保险公司的广告就受到了观众的强烈批评。但如果碰上的不是《乡村》和《老大》这样有扎实内容和质量撑腰的作品,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还真说不定就容易阴沟里翻了船。
4.编剧地位日显认同
据维基百科调查,电视台的编剧培训往往为3个月,而要培养一个资深编剧,往往需要平均3-4年的时间,如果领悟力低的话,时间可能会更长。香港地区的编剧新人一般月薪为2万港元,逐步可提升至3-4万,有好作品的话更多,而美国的编剧年薪约为20万美元。而中国大陆地区新人则约为一个月3 000元。
中国电视剧编剧收入低廉,这是由于长期以来业界过于强调电视剧是影像的艺术,过于推崇演员和导演的作用,而忽视了编剧的地位。如曾经创作过《玉观音》、《永不瞑目》等优秀剧作的编剧海岩就曾表示过,“不要说导演和演员,编剧现在就连一些技术人员都不如。”但是,近年来,随着《潜伏》、《我的青春谁做主》、《我的兄弟叫顺溜》的热播,在“青春热”、“谍战热”、“兄弟热”等题材纷纷涌现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幕后的编剧。2010年腾讯网做的网友调查里,有55%的网友认为,在一部好的电视剧中,编剧是最重要的人。其次是演员、导演、投资。许多影视制作公司愿意出接近一线演员的价格签约名编剧,曾经担任《闯关东》、《北风那个吹》等电视剧编剧的高满堂认为,从2007年开始,中国的编剧地位逐渐上升,“一线编剧每年稿酬收入几百万元很简单,更好一点的可以达到上千万。”[1]
5.话题营销渐成“主角”
电视剧看什么?——当然是剧情!如果你现在还是抱着这样看法,那么估计你有点落伍了,于是“雷”也就成为2010年电视荧屏关键词。从《神话》的穿越bug到浙版《西游记》的孙悟空谈恋爱;从《乡村爱情故事》和《老大的幸福》的广告植入到《媳妇的美好时代》的准媳妇宝典;此外,还有两位“白娘子”、四个“孙悟空”及四位“关公”……观众讨论最多的不是剧情的发展或者演员的表演,而是几乎完全被这些“外在因素”吸引了眼球。应该说,这些由制片方制作的“话题”营销,成了2010年电视剧的新“主角”。
《神话》的穿越被称作雷,《西游记》的胡编乱造被称作雷,《仙剑3》的后现代网络精神也被称作雷,而越雷收视越高似乎也已经成了真理。另外本季还有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婆媳关系。《媳妇的美好时代》顶着《双面胶》的帽子,唱的却是合家欢的戏码。于是准媳妇修炼宝典、80后幸福婚姻手册、婆媳关系生存指南等等新话题扑面而来……几乎所有热播的剧作,制片方都在靠“话题”二字吸引观众和支撑收视,并因此成为2010年国产电视剧产业的一大特点。
6.自制剧成卫视大战法宝
2007年以来,来自经济发达地区、有着集团雄厚实力的省级电视台如湖南、江苏、浙江等都加大力度改革,纷纷把卫视频道作为集团从地方走向全国和实现经营效益增长的重要载体,各地卫视在抢“出奇招”时,也不约而同地举起了“自制剧”和“定制剧”两面大旗。行动最早的是湖南卫视和东方卫视。湖南卫视在2008年以一部《丑女无敌》拉开了自制剧序幕。随后,《一起来看流星雨》、新《还珠格格》更是让自制剧成为香饽饽。东方卫视也有《网球王子》、《加油!优雅》,浙江卫视则率先打造了名著自制剧《西游记》,2010年又为当家主持朱丹量身打造了《爱上女主播》。
自制剧的最大优势是保证了电视台资源的独享性,避免恶性竞争,同时还可根据本台的品牌形象进行打造。谈到各大卫视争打“自制牌”、“定制牌”的原因,安徽卫视广告中心主任查道存认为,电视台参与投资和制作,能保证手里拥有足够的电视剧资源,还能依据电视台自身的定位和风格来量身打造,对于巩固观众群、保证资源的独家性也有好处。
但是,自制剧、定制剧的出现,也让业界人士担忧将冲击现行电视界制播分离体制。毕竟,在媒体播出平台尚属稀缺的中国内地,卫视频道大力打造自制剧,客观上有可能使得各民营影视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从而严重危及中国电视剧产业的市场生态。
7.播出渠道多媒体传播
在三网融合态势下,国产电视剧产业迎来多媒体传播时代。随着正版化的要求,各视频网站也加入了对电视剧版权的争抢。2010年有多部电视剧的视频网络点播量都突破1亿大关,网站播出电视剧单集价格从过去的几乎免费或者最多不过几千元上涨到几万元、几十万元。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2010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超过4亿,视频用户规模则高达2.9亿,其中超过4 000万人是所谓“网络视频独占群体”,他们只使用网络视频而不收看传统电视。
因此,视频网站逐渐成为电视剧资源的主要需求方。2010年,视频网站乐视网斥巨资买下清宫大剧《后宫》(全称《后宫甄嬛传》)的网络版权,实现与电视台同步播出,版权价格高达每集30多万元,整部剧价格超过2 000万元,高于国内一线卫视的购买价格。搜狐也大手笔买下了《杜拉拉升职记》、《手机》、《媳妇的美好时代》、《乡村爱情故事》、《婚姻保卫战》等近40部独家播出优质影视剧,以及《三国》、《红楼梦》等120部热播剧。奇艺则注重围绕影视剧进行资源整合和周边产品的开发,电视剧《爱上女主播》在奇艺上首播之时,娱乐频道会进行全程热点跟踪,《头号人物》、《娱乐大事件》两档栏目,将配合热播电视剧建立多层次的影视娱乐网络生态圈。
对于电视台而言,渠道的多元化和消费的终端化不仅意味着对优秀电视剧资源的竞争会更加的白热化,造成电视剧交易价格连年上涨,更意味着电视剧在省级卫视的播出比重逐渐上升的同时,资源使用效率却在逐年递减。电视剧市场将从过去单一的电视频道扩展为多媒体市场。
三、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2010年我国国内电视剧产量约1.47万集,为5年来最高,稳居世界第一。但广电总局同期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的电视剧产量和播出比为5:3,近三年来电视剧审批数目和已播出数目比为10:1。
一边是年产量世界第一,一边是产播比例、进出口比例严重失衡,虽然从《潜伏》到《黎明之前》再到《借枪》,各大卫视仍在变本加厉地抢夺年度热门题材中的顶尖作品,但不能掩盖“塔底”大多数中国电视剧的“杯具”命运,以及中国电视剧市场“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
2010年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计436部14 685集,随着整个电视剧产能的回升,严重过剩的问题也越发引人关注。中国由此位列世界电视剧生产第一大国。但是,虽然每年有高达1万余集的产量,但真正能在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仅仅8 000集左右。据CTR市场研究公司副总裁田涛透露,仅有20%的电视剧能够进入黄金档播出,“2010年主产量是14 685集,……有6 000集左右没有播出。播出的8 000集当中仅有3 000集进入黄金时段,热门剧只有600集左右。也就是说只有20%的剧能够进入黄金档播出,而能够成为热播剧集只有5%,大概400集左右。”对此,SMG影视剧中心主任兼SMG尚世影业总经理苏晓表示,“去年电视剧产量的确惊人,但是好剧屈指可数。”
相关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投入到电视剧上的资金达63亿多元,但创造的产值不足17亿元,这样的产业现状已经维持了三年。并且,虽然国内目前从事电视剧制作的机构近2 500家,但真正盈利的只有10多家。整个电视剧行业的风光仅靠几部电视剧做支撑,更多的钱打了水漂,看似“巨无霸”的电视剧行业,不得不正视“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
1.播出平台缺失使得市场需求趋于饱和
酒香也怕巷子深,电视剧也如此,光拍出好剧还不行,还要有一个影响力较大、观众忠诚度较高、收视份额较多的播出平台,才能吸引足够多的观众。2010年初,名编剧严歌苓的《小姨多鹤》在十多个省市地面频道播出,收视极其红火,由于仅仅是在地面频道播出,虽然收视火爆,但是在经济效果和收视份额这两项内容上成绩一般。与此相比,到了年底,她的另一部电视剧《铁梨花》一“上星”,立即进入年度中国电视剧收视三甲。同样严歌苓作品,《小姨多鹤》和《铁梨花》两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出现了迥然不同的情况,这与“上星”和地面这两平台密不可分。
近三年来,广电总局平均每年通过申报的电视剧数目都在千部左右,但每年实际生产量为400至500部,即一半的电视剧在申报备案后并没有按时生产出来。
此外,综合近三年来电视剧审批数目和已播出的数目不难看出,审批数目与实际播出的电视剧的比例约为10:1,这意味着,每年审批立项的电视剧中,10部中只有一部制作出来后有了播出平台。广电总局发布的官方数据也显示,实际每年的电视剧产量和播出的比例为5:3,即40%已经生产出来的电视剧是没有播出平台的。
中北电视艺术中心总经理陶玲玲指出:“电视圈内流行一句话:一个公司一年拍一部剧只够持平,一年拍两部略有盈余,拍三部又赔了。因为电视台容纳量有限。”虽然视频网站购买正版电视剧的数量在加大,但电视台仍是电视剧的主要播出窗口,除此之外,电视剧并没有其他环节可以播出和回收成本。
2.原创力量薄弱导致跟风严重
现在打开电视,各种各样的改编剧已经占据了屏幕的半壁江山。近几年,改编自电影的有《一江春水向东流》、《我的兄弟姐妹》、《搭错车》、《向左走向右走》、《夜半歌声》、《宝莲灯》等,改编自小说的有《尘埃落定》、《京华烟云》、《我这一辈子》、《林海雪原》、《吕梁英雄传》、《长恨歌》等,以及今年最热门的《三国》、《西游》、《红楼》、《水浒》等名著的改编,一时间,改编之风风起云涌。
国内电视剧产业目前可谓山寨横行、题材扎堆,出炉不到十年的剧也加入了回炉重拍的大军。荧屏上热热闹闹的古装戏、侦破剧、都市言情片大多大同小异,除了看明星在各种戏里谈恋爱,具有号召力的因素越来越少。于是,“改编”经典名著倒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同时,对小说、电影和经典名著进行改编,风险较少,一些翻拍剧还能省下一大笔营销宣传成本。
抛开“改编”的话题之余,我们倒是要真的想想,为什么近些年“改编”之风会愈演愈烈,从根本上还是由于原创力量的薄弱。对此,一名业内人士表示:“改编成为近年电视剧市场的主打,这恰恰说明目前电视剧原创力量的薄弱,整个行业太保守。”[2]
“原创力弱”、“行业保守”,是目前我国电视产业的一个症结,而满目跟风、节目同质化严重,也是目前电视剧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一部影视剧的成功会引来大量跟风模仿,利益驱动之下的投资非常盲目,题材“撞车”屡见不鲜。在2010年广电总局公布的影视拍摄许可立项中发现,今年古装片将出现“5个关云长”、“4个孙悟空”、“3个穆桂英”、“3条白蛇”、“3桌鸿门宴”,这一问题在电视剧生产领域尤为突出,广受业内人士诟病。[3]
最典型的当属《士兵突击》,这部当初连投资都险些拉不到的作品一炮而红,迅速催生了《我的团长我的团》和《我的兄弟叫顺溜》。审美疲劳不可避免,有观众甚至感慨:“《士兵突击》这口剩汤,究竟要喝到什么时候?”而一些专家指出,跟风创作的表象背后,实际上是我国电视剧产业在诸多环节上的“低幼”状态。
3.盲目投资导致市场泡沫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许多企业和个人都想加入进来,他们看到了一部电视剧可能带来的效益。
2009年,华谊兄弟登陆创业板,开启了国内影视企业上市的破冰之旅。2010年10月中国电视剧第一股“华策影视”登陆创业板。2010年12月,“博纳影业”在纽约纳斯达克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了第一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影视公司。有消息称,2011年将有中影集团、上影集团等近十家影视企业在国内或海外上市。投融资渠道多了之后,各路的资金投入到了影视产业中。
于是,在“传媒暴利说”的鼓噪中,在国产电视剧有巨大的缺口和市场容量的预言下,电视剧市场掀起了空前的热潮,形形色色的投资商们都把电视剧投资作为一场盛宴。从2000年起这几年间,社会各种闲散资金进入电视剧生产制作领域的不计其数,加上中信、保利、横店等超大型企业集团的高调介入,估计有几十亿、近百亿元的资金涌入这个市场。一些房地产企业和其他产业纷纷斥巨资,拓展文化产业的一般都是从电视剧切入。
另外,电视剧的制作过程必然要经历一个严格的流程,而现在这个流程被越来越多的投资商所忽视,直接导致很多“盲投”现象。电视剧投资的一拥而上造成了电视剧产品的过多、过滥。过多是从目前全国各级电视台的播出、消化能力看,电视剧已经供大于求,呈过剩之势。投资多,匆忙上马的项目多,也造成了粗制滥造的现象。“跟风戏”、“烂戏”层出不穷,在污染荧屏的同时也在消耗着投资人的钱。而且电视剧的销售和播出往往也是“马太效应”,好的精品剧各个台都在播,而那些“烂戏”却少人问津,即使偶尔靠“回扣”等暗箱操作卖掉一些也并非长久之计。这还算好的,还有很多劣质的电视剧根本就卖不出去,也播不出来,几百万、上千万的资金就这样打了水漂。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苗棣认为,我国电视剧虽然数量多,但质量上却供不应求。在已经播出的电视剧中,有将近一半的电视剧都是烂剧,“每年1.4万多集的电视剧,其中最多只有三四千集是精品”。
4.植入广告管理有待规范
近年来,植入式广告在电视产业中异军突起,电视剧作为电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成为了植入式广告融合的重要载体。《乡村爱情故事》成了雪佛兰家族新车大聚会;隔着荧屏,《杜拉拉升职记》也能让人闻到“麦斯威尔”咖啡浓浓的醇香;《一起来看流星雨》剧中长达8分钟的上海汽车名爵广告,打破了软性广告在影视作品中植入时间的纪录;《佳期如梦》广告植入高达千万元,一张被称为“史上最牛广告植入剧照”中,手机、洋酒、食品等品牌比照片中的演员还要出风头。
不可否认,植入式广告的大规模整合运用,为中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机遇;但是,植入式广告也是把双刃剑,一旦泛滥同样容易造成电视剧审美的伤害。例如在《金婚风雨情》20多集之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物质生活的丰富,剧中出现了不少产品的植入广告,从食用油到保险公司,引起一些观众的不满。难怪有网友调侃:“哥看的不是电视剧,是广告。”著名编剧王宛平,曾直言不讳地说:广告植入毁了《金婚风雨情》。
有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付费电视植入广告的市场规模达到3 100万美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面对植入式广告的爆发式增长,我国在立法、监管、税收等方面存在缺失现象,植入广告的价格、植入广告的数量、植入广告的效果评估等行业标准都远未得到规范。[4]
综上所述,2010年中国电视剧产业在产量与质量上均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先后诞生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俱佳的精品之作,但是仍然存在着产能严重过剩、原创力匮乏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从国家文化产业建设这一战略高度来看,虽然中国由于“大国崛起”而在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上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但是其文化影响力显然仍无法与之匹配。《我国文化产品及服务进出口状况年度报告(2009)》显示,美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高达42.6%,我国只占1.5%;2008年美国海外票房收入183亿美元(全球票房收入280亿美元),而我国仅3.6亿美元。为了改变这一格局,“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将分别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长阶段”和“国际化阶段”。毋庸置疑,从出口物质产品,到出口文化产品,再到输出价值观,无疑是一条更艰难的“结构调整”之路。在这个意义上,处于“结构调整”历程中的中国电视剧产业,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都是空前的,其深化发展则可谓任重而道远。
[1]宁珈.专访高满堂:两极分化的编剧界[J].综艺报,2010(21):15-16.
[2]骆俊澎.“片酬飙涨,都在为演员打工”[N].东方早报·文化·电视,2011-02-03(B3).
[3]陈扬渲.影视剧跟风模仿怎解困[N].浙江日报,2010-02-03(17).
[4]安立国,刘贵梅.我国通俗商业剧的发展趋势[J].北方传媒研究,2011(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