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井喷”:“微众时代”的话语亢奋
2011-01-19郭巍青
2010年被称作“中国微博崛起年”。其影响力日趋扩大,成为这一年网络世界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据互联网监测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微博注册用户只有800万,2010年达到7500万的规模,增速高达837.5%,到2011年,中国互联网不重复的微博独立用户数将达1亿,2013年底将达到2.53亿左右。
微博,并非仅仅是博客的简化版。每条140字,用电脑、手机随时能上,这样简单的技术设定,直接带来了“平等”的效应。无论百姓还是和机构,抑或社会名人,都被拉到了同一发言平台上。
一些地方的党政机关和干部越来越意识到微博的重要性,开始用不同方式尝试利用微博听取民意、汇集民智。2010年2月,广东开设我国首批公安微博群,此后,河北公安微博群、济南公安微博群等相继浮出水面。8月1日,北京公安正式开通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后,20天内访问量突破210万人次,“粉丝”近5万人。随后,各地公安机关的微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微博即时、广泛、互动的传播优势,屡屡产生力不“微”、势不“薄”的问政力度。
“每条消息都是有尊严的”“围观就是力量”,人们这样总结微博对现实的推动作用。22岁的江西女孩钟如九因微博一夜成名。在江西宜黄拆迁事件中,钟如九用手机微博发出求救信号,引来广泛关注。目前她的微博已有近3万“粉丝”。她认为,“在这里,每个人都是一个媒体”。
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中,19岁男孩王凯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呈现灾情,被媒体称为“一个人的通讯社”。上海静安区公寓大火后,许多百姓通过微博哀悼遇难者,对灾难进行追问与反思……
一些原本弱小的声音,在口口相传中被放大,持续的声援让众人的观点立场迅速集结。在“滚雪球”过程中,个体的价值得到尊重,不断积聚的力量能撼动事件本身走向及未来发展趋势。
微博的发展给传播领域带来了颠覆式的变化。从报纸到广播、电视,到门户网站,一直还停留在单向传播层面,而微博则开创了一对一双向互动的新时代。有人将其概括为从“受众时代”向“微众时代”的转变。
同时,这一年,由微博引发的激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种种乱相让人深思:表达更自由的“微众时代”,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其中,“假”的问题令人迷惘。2010年以来,因微博信息失真、粗疏甚至故意造假而引发的事件一再刺激人们的神经。商业利益驱动的微博推手,更使人们真伪莫辨。显然,个人微博作为资讯平台本身缺乏权威性,如果利用不当很容易变成谣言的温床。
现在看来,“微博问政”要注意情绪化和偏激化表达的问题。“沉默的大多数”可能导致真实民意被忽略,言辞激烈的“少数民意”可能被放大;特别是通过商业化专业化发帖、删帖,可能形成的虚假民意等等。
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微博在推动民众参政议政、加强政府与民众交流方面的平台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对“微博问政”的局限性保持清醒认识,建立科学的舆情评判机制。
时评人物:郭巍青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教授,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理事,教育部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担任美国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其评论《网络共识为基层治理变革探路》、《严峻的污染与新的社会分化》、《不戴“公共利益”的面具说话》、《用工荒”与农民工的问题》、《中国市长如何说话》等产生极大反响。出版有《现代公共政策分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