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现场:新闻报道的空间叙事策略
2011-01-18操慧
操慧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一、新闻现场与现场新闻:新闻报道的空间面向
(一)重识新闻现场:“第一时间”的空间化。提及新闻现场,人们会默认为它与新闻的现场同义,即指新闻报道中“5W”要素中的地点(where),它既包括新闻发生的具体地点,又包括新闻与这个地点的关系;换言之,新闻现场所包含的是在特定的地点或场所中新近发生的事实,这个特定的地点或场所我们可以称之为一定的空间,它孕育着特定时间点的事实,此即我们所说的新闻。新闻的新近性是相对于事实的完整发展链条中的一个点,这个点就是时间点,无数的时间点上的事实构成了新闻的整体和全貌,而时间点的单向不可逆性就使新与旧区分开来,所谓的新闻,其实就是在发展的时空链条中对比较趋新的事实不断发现和传播。更进一步讲,现场中还有许多类别的事实,而只有在特定的时空中形成的那个坐标点上的新近事实才是我们所指称的新闻现场和新闻,这两者是互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新闻与新闻现场的互构关系
新闻现场的形成本身就含有空间和时间要素,事实是特定时空要素上发展的产物,新闻现场犹如新闻存在的土壤和条件,它既是新闻时效特性的表征,又是新闻变动的起点,更是我们认知新闻的背景与语境。对受众理解新闻来讲,它是激活其认知预判经验的桥梁,受众对新闻现场的快速反应是接受新闻报道的重要基础,也是传播者叙事成为可能的必备前提。因此,我们可以视新闻现场为新闻报道中新闻叙事的空间表征,对不同媒体来讲,不论诉诸怎样的传播符号,如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新闻现场都意味着从新闻发生地发回的及时报道,也就是在第一现场发回第一时间的报道。这里所言的双重“第一”,其实只是新闻报道的理想和职业追求,实践中的多重局限往往使“第一”成为相对的概念和状态。此即我们认识新闻现场这一客体本身所具有的时空要素的基点,“第一时间”的空间化使新闻的快报、速报嵌合在特定的现场空间范围中。因此,对新闻现场的正确理解还应该重视其对新闻现场的报道以及在新闻现场做报道的空间面向与时间表达。
(二)现场新闻(现场报道):时空重叠中的还原选择。
1.现场新闻的报道语境——新闻易碎与时空压缩。新闻是易碎品,这是人们从普泛层面对新闻时效性的评说,新闻从发生到被认知就是一种有时限的社会动态书写与传播。因为新鲜的事实需要及时传播,要确保它被迅速传播就必须在特定的规范和程序化采写中快速完成,超过一定的时效范围,新闻的新鲜性就会下降,其新闻价值也会随之降低。这个以某一时间点的新鲜事实为核心的社会信息的传播构成了新闻报道要始终围绕“时间竞争”的运作原则。时间优势似乎压过了空间表现,在被许多媒体机构称为“速度拼抢”的“速读时代”,变化的时间点上的瞬时新闻满足越发成为受众需求的契合点,这与全球化语境带来的时空关系的巨大转变息息相关。正如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 (Zygmunt Bauman)2000年提出的“流动的现代性”概念所言,他认为液态 (liquid)或“流动的”这个词“不仅因为液体所具有的渗入、涌流等易变与快速移动特性更直观形象地反映了当今的社会现实,而且还因为它暗示了时空关系的重大转变。对于当代西方的社会现实来说,空间已丧失了它的重要意义,相反,与时间维度相关的速度日益显示出其优势地位,这种快速移动的能力不仅将全球居民区分为全球精英与地方大众,或者说全球性的富人与地区性的穷人,而且导致了全景权力关系模式的终结”[1]。鲍曼认为,进入流动 (也作液态)现代性时,社会整体及个体层面的转变在于流动易变的社会本质使人们对瞬时与快速的追求取代了对连续持久的期待,流动性与速度成为社会分层的决定性因素。他比较了沉重的固态现代性与轻快的流动现代性,前者中的空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以“福特主义工厂”为代表的管理模式追求大型工厂建筑、重型机械和大规模的劳动力,体现了早期现代性的沉重、庞大、静止、固态的特征。征服空间是它的最高目标,但随着软件资本主义 (Software Capitalism)的到来和轻快的现代性的出现,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在轻快的现代性中,谁运动和行动得更快,更为接近瞬时,谁就可以统治别人。在以光速移动的软体科技伴随下,电子讯号可瞬间穿越空间的时代,空间不再束缚人的行动或影响行动结果,其优越性与特殊价值因可瞬时到达而消弭,改由时间占有优势地位。台湾学者将此社会结构转型对新闻传播语境的影响与特征称之为“液态新闻”[2],即在这样的流动的现代性社会中,新闻报道如何满足人们的需求,速度是首要条件,虽然传播技术能使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但拼抢第一时间的报道仍然是媒体竞争的制胜利器和受众信息诉求的重心。速度带来的新闻即时满足效应反过来又激化了社会与受众的即时回报心理期待,难怪乎社会学家称我们进入了一个“快时代”,一切都追求快些、快些、再快些,这样的社会心理必然投射到社会运行的各个领域,新闻报道自然也被吸纳进入这样一个普遍性的时空压缩的运行轨道。
如今,在新闻现场,“场”这个物理的空间要素在形式上逐步让位于“现”这个速度与时间要素,空间逐步略化、弱化为一个地点或者场合,尤其在电视新闻的直播中,记者出镜会一句话介绍发生地,“地点”只是在事件发生的过程中通过图像的切换为受众所自然感知,记者与受众同样关注的是此刻发生的事实,事实是整个报道的核心,因此,报道中涉及的空间要素若是本身就构成报道的新闻价值,那这个“where”会得到相应强化,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只是事实发生的必要场地交待的高度简化,因为从认知经验上讲,我们可以透过多重符号以及所调动的经验判断而跳跃叙述,尤其是在那些非事件性报道中,更多的报道是着眼于新闻人物的思想、观点以及语言;所以,空间相对被弱化或者被遮蔽、潜隐,事实得以凸现。这一方面与上述分析的时空变化的社会结构转型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新闻本身所内在需要的报道语境有关,在速报中,新闻报道的叙事策略必然选择一种简明、快速以及重点突出的方式,空间逐步成为报道所展示的语境和帮助受众尽快“在场”的感知桥梁,在有限的时间中,记者需要在一种压缩的时空中(此为报道语境和叙事构架)传递他们认为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也因此,新闻的时效性得以保证,我们对现场新闻的认识可如图2所示:
图2 现场新闻的形构
2.现场新闻的报道空间建构。在新闻现场进行报道,我们将其文本称为现场新闻。现场新闻中的时空包含多重时空要素,我们在报道的过程中,同时又在建构认知与理解的时空,因此,现场新闻是在静态和动态结合的时空重叠中的一种还原选择,还原的是新闻的实际情况,包括新闻发生和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同时又囿于主客观因素造成的到达现场的迟滞等矛盾而使事实的还原只能成为一种相对还原和有选择的还原;换言之,新闻的原生状态无法实现无缝还原。由前文对新闻与新闻现场以及现场报道的逻辑生成分析可知,所有的现场新闻都更强调记者对新闻现场时空要素的判断与选择,以及在时空判断中确定新闻的价值并由此选择重要的新闻事实,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现场新闻的叙事原则与功能:它是记者在新闻发生或接近新闻事实的特定时空中对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性播报,是一个快速的夹杂着职业化的经验运作的选择过程和外化过程,其间,报道空间的构建直接为受众接触与理解事实服务,它建立在新闻本身所包含的事实空间与报道者所置身的社会语境空间基础上,如图3所示:
图3 现场新闻的报道空间形构
图3表现的是报道空间建构中传者与受众两大主体间如何作用于新闻客观事实空间的结构及作用原理,语境空间不仅是传受双方的时代空间与生活空间,也是两者互动感知与理解的认知空间的重叠,本文所侧重的是从报道流程起点出发的传者主导,所以语境空间偏重传者对新闻报道的社会合法化、合理化、情理化的空间背景强调,而认知空间则偏重受众的经验判断和感知、理解事实空间的能力,这两大空间客观上都包含传受两大认知主体,在两者作用于两类空间的基础上,它生成了新闻报道的空间叙事构架与策略,于是建构起了现场新闻的报道空间。可见,新闻的报道空间是一种关乎时间与事实的叙述构架,建构的过程伴随着我们对新闻诉求的认知以及做出的相应取舍,在建构报道空间的过程中,新闻报道的时空表现始终围绕着对新闻价值判断和被表达的有效化,即对新闻现场的现场感传播是可以在报道空间的建构中灵活实践的。这种现场感是建立在新闻事实发生的实体空间基础上的媒介“拟态”空间,它源于客观存在,但又不局限于客观存在,这两类空间聚合为报道空间,使新闻报道文本的真实性、客观性、指导性在时效范围内高效呈现。这就要求对报道时效的可操作性提出内在规导,即空间叙事中的时空转换必然成为还原现场的有效策略与应对。所以,在看似速度压倒一切、时间优于空间的新闻叙事要求下,新闻报道的实践创新仍然在寻求最佳的叙事策略,这就是基于事实发生载体的空间表现的“现场”重构,此现场绝非单纯的新闻现场,而是上述图示的对现场的理解与建构。聚焦现场与新闻报道的关系,尤其是在新媒体语境下,我们检视现存报道中的空间叙事策略,将为新闻报道创新成为易读的亲和文本提供参照。除此之外,我们还将从新闻传播的动态角度,诠释报道空间作为一种社会语境的呈现与感知方式的可能及实践价值,我们对空间的表现是在积极的社会建构中完成的一种生活叙事,它的或明或暗地存在与出场,以及在实态(新闻存在的实际空间)、拟态 (新闻报道营造的感知空间)中的能动转换不仅是着眼现场的还原选择,最终还是通过事实来满足受众信息需求从而完成其心灵空间建构的审美路径,更是新闻叙事的人文关怀的体验与超越。
二、现场的还原与超越:新闻报道中的空间叙事策略
新闻报道中的空间表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对现场的聚焦和表现,现场既标志了新闻的时效特征,还能作为叙事文本的感知桥梁,将受众快速带入报道的情景,以便接触、选择、感知和理解新闻事实,可以说,“现场”的出场与表现方式就是新闻报道中对其新闻价值的判断和表达选择,它依托于其空间叙事的策略来实现与实践,从而帮助受众以一种“身临其境”的在线状态了解事实并参与体验,因此,新闻报道中对现场的还原是叙事的原初动机和目标。但是从传播的有效性追求来衡量,又需要超越现场的还原,帮助受众参与建构,最终形成具有互动对话感的开放文本,从而实现认知的延伸即价值诉求的多维满足,这样事实的实体空间便跃升成为社会共鸣的审美空间。从新闻报道的文本及表现形态出发,我们可以从两个主要方面来解析关于现场的空间叙事策略。
(一)新闻报道的结构表征:作为报道要素的空间仪式化呈现。新闻报道从生成的文本来讲,是很有规律的一种单向的时间性事实告知文本,它通常有倒金字塔式的叙事框架,即按照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告知受众新近发生了什么,这种报道结构能够保证记者、编辑、受众高效获知信息,而5W要素: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 (who)、何事 (what)以及何因(why)就会构成报道的内容主体。只是在实际报道中会根据传播者的判断来取舍和突出其中的要素,因为这些要素能够直接体现新闻价值的大小。当一则新闻需要突出现场或地点要素时,新闻叙事会在标题和导语 (即新闻消息的开头部分)中予以简明和强化的表达,同时,还会在新闻播报的流程中再次强化与突出这个要素。比如在杨利伟实现我国载人航天梦的新闻报道中,标题与导语中通常会突出“太空”这个最鲜明的空间要素,接着会以版面空间的头条、电视播报时段的头条以及网页头条的编排来共同突出它,这样的编排手段,就是对报道内容的空间排序,使受众能够透过这些事实内外的空间要素来体味新闻报道的重点、倾向以及价值。无论是一则报道的内容部署还是一组报道的编排部署,这种报道内容的结构性安排都是叙事框架的一种呈现;同时它也成为还原现场、营造现场氛围的惯用策略,会对受众的事实接收起到叙事的烘托、感染以及增加吸引力的积极作用。空间要素以地点和范围为核心,作为报道要素紧紧围绕新闻事件的叙事而出场,在见闻式报道、亲历式报道、体验式报道中经常使用,尤以重大新闻事件的电视直播为最。如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式现场报道、香港回归祖国现场报道等。在一些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记者赶到现场时已不是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了,但是对场景的再现是连续的过程报道,它与事件发展的动态结合,共同构成空间全景,如2008年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全天直播,时空元素紧密结合,凸现了特定情景下新闻的价值,在还原现场的同时,报道转换灾难内外的场景,由近及远,由外在环境到受灾群众及援建者和志愿者的内心,从物化实在走向构建人们心灵的共鸣空间,报道凝聚了抗震救灾的伟大民族精神以及灾后重建美好家园的精神感召。
新闻报道的叙事结构虽然总体上相对稳定和固化,这与事实的快速简明告知的时效要求有内在关联,但是对空间要素的把握是以现场还原为初衷,并力图在还原再现的感性呈现中形成特定的场景,使受众能够快速进入新闻进行情境体验,从而感知新闻的价值与意义,这种空间叙事的结构性处理对报道者的叙事动机、目的也是一种生动体现。所谓情景交融,就是在现场的还原中,叙事要为受众感知、体验新闻的内涵创造认知与审美超越的条件。
更进一步说,“现场”在新闻报道中的空间叙事往往是紧密结合时间要素的压缩性的空间仪式描写,尤其在重大新闻的报道中,“现场”是跨越性的,是在实地和心理之间的一种交叉描写,因为此时此刻此地,新闻价值在于新闻要素中的意义 (how与meaning)要素的发掘与呈现,新闻现场的移步换景总是在时间点与空间点的交叉坐标中完成对“历史瞬间”的记录和书写。需要强调的是,实地空间本身也是丰富多点的,凡是涉及到新闻事实及发展的多个地点、地域范围的,都可能进入叙事的报道空间,在一种过程全景的展现中通过跨越地点的穿插,形成与相应时间点的结构呼应,从而帮助受众实现自然的“情境在线”和“节奏起伏”的心理体验,并由此和心理空间构成有张力的审美空间,我们可以把这样的由新闻实体空间转化与交织的拟态空间的进程描述为叙事的仪式。这种空间仪式化即是一种有选择的事实的有序组合过程,它同时意味着新闻叙事中始终要依赖时空结合的交叉来表达并复合成感知的互动空间,最终让言外之意巧妙传递,进而实现新闻报道“让事实说话”独特的叙事目标。
我们以《南方周末》2003年10月18日的报道《十三亿人看见你回家——神舟五号飞船回归目击记》[3]为例进行简要分析。目击记是重大新闻的现场报道的常用叙事框架。该报道详细记录了神州五号飞船成功回归着陆的过程。文中的现场以主降落区内蒙古乌拉察布盟四子王旗为核心。报道的电头与开头如下:
本报记者张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孙崇峰发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乌兰花镇
在围绕地球飞行20多个小时后,中国首位宇航员将降落在哪?此前官方公布的说法是“内蒙古中部地区”。10月14日,记者获悉主降落区设在内蒙古乌拉察布盟四子王旗,随即赶赴当地。
四子王旗处呼和浩特市北100多公里,旗是蒙古族的称谓,其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四子王旗政设在乌兰花镇,这是一个人口仅3万多人的小镇,一条简陋的长街,两边一溜的平房。几栋稍高的楼房,属于旗政府和旁边的宾馆,宾馆前停满了军车,气氛显得颇为紧张而有序。记者入住时仅剩最后一间房,接待小姐告诉记者,“半个多月前军队就过来人,对面贵宾楼早就住满啦。”
记者在电头中直接出场,报道主体沿着读者的期待心理将读者带入新闻的现场,有选择地描述了现场中的具体场景与细节,烘托出这个回收地的不同寻常性。
报道的第二部分以倒叙穿插的方式介绍了探访回收基地的情况,时间和空间发生了转移,但是与开头奔赴现场所引发的阅读兴趣起到了巧妙的结构呼应。这部分的时空穿插与转换很有代表性,报道的事实涉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大时空,明显的相对应的时间和地点就有四个,它们在叙事中能够不断激发读者的阅读兴奋。
10月15日上午9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五号飞船成功点火升空。
同一时间,内蒙古四子王旗宾馆大门口,警察云集,回收的搜救准备工作已经展开。记者看到警衔较高的人手中,都拿着一份安排表,上面列出了“护送航天员、现场戒严”等任务的人员及时间安排。
在闲谈中,记者得知出城道路即将封锁,10时30分,记者包乘一辆出租车,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前往红格尔苏木 (苏木即乡的称谓),红格尔距乌兰花镇65公里,一位军官曾告诉记者,回收基地就设在那里。
向导告诉记者,红格尔苏木中心地带又称大庙,当地曾建有大量的喇嘛庙,全盛时足有3000多僧侣,称为“希拉穆仁庙”,现在仅存两三座。
11时40分,抵达大庙附近时,路边用铁丝网围着的简易坪上,停着5架黄绿相间的直升机,不远处的半山腰,就是大庙的军事基地,旁边山上还有七八个类似雷达站的设备,在太阳下闪闪发光。
“5架直升机就是用来搜索的,”副苏木长巴特尔告诉记者,“还有一个搜索车,可以显示飞船的具体着陆地点。”基地始建于2000年,平时只有12人值守,但现在达到300多人。
回收基地虽然定点在此,但神舟五号的主降落场,却离此还有60多公里,记者从当地居民处了解到,吉尔嘎郎图苏木的阿玛吾素大队,才是最可能的降落点,此前的神舟一号、三号、四号,均在当地降落。而当地的一位牧民徐冠峰,还曾帮助部队寻找神舟一号。报道的第三部分,记者把读者带到曾经三次亲历回收的徐冠锋的家——格根塔拉草原,并再一次穿插进徐冠锋与飞船回收的有趣故事。第四部分,记者把读者拉回回收基地现场,通过3点30分、5点30分、6点23分、7点10分这四个关键时刻描述了回收的完整过程,飞船与地面的变化关系以及杨利伟行动的地点转移都在这几个时刻点上综合描述出来,读者与记者一道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瞬间;同时,也在这一时空交织的更广阔的感知空间中完成了一次仪式化的记录。围绕核心新闻事实,报道在时间点的变化中以顺叙、倒叙的穿插方式带领读者游走于相应的不同地点,在时空交织的报道空间中营造出历史瞬间定格的永恒感体验的共鸣空间,即新闻报道的空间叙事策略的仪式化使新闻的价值得到递进的感知与深化,受众在报道空间中得以建构与审美经验契合的心灵空间,从而实现超越现场的对事实的深入理解。
由此可见,新闻报道中的结构要素,如消息头或电头 (一般为报道发回地)、导语、主体部分的时间点与具体地点的结构组织承担着空间仪式化的功能,记者的现场报道其实是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中完成的,受众在跟随其报道场景的转换中不仅目击与见证,而且还会留下深刻的记忆,并激发其浓厚的阅读兴趣。这种由记者现场看和通过叙事带领受众“看”的过程离不开新闻报道的叙事结构设计,但更需要记者内在的空间报道意识的创造性转化来实现对现场的重构,当代媒体经常使用的连线采访就使这种转化式重构更加便捷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的重大新闻报道都是时空交织的仪式化报道,空间并未被遮蔽和弱化,它总是和时间形影相随,共建完整的意义,仪式化其实就是空间叙事设计的有序表征与结构方式。
(二)新闻报道的进入表征:作为感知要素的空间想象力激发。“进入”是叙事文本策略实现互动的要求与标志。报纸新闻报道在借鉴和融合其他媒体叙事手段方面,做出了许多帮助读者走入现场、感知体验的尝试。如获得第14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的作品《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4],就在文字叙事中借鉴使用了广播现场“同期声”的描述方法,使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成功着陆这一历史瞬间定格于读者心中,实现了“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5]。报道还同步把天安门升国旗的现场与杨利伟成功着陆的现场平行叙事,在6点25分这一时间点上,对比了两个现场的氛围,形成了对时空的转换和超越,其新闻价值的深层含义为受众感知、体味与想象,从而在情境互动中实现了知觉场的共建与体验。
网络媒体时代使新闻报道进入了开放文本的创新时代,比起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网络媒体的多媒体特征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交互性得到实质性推进。新闻报道的空间要素逐步通过超文本链接技术不断延展,相同空间、不同空间在一种同一性的事实要素的逻辑关联下纵横交错,受众不仅可以获得现场的视频、音频的在线感知,还可以通过链接,跳转到类似现场中去感知体验,从而激发一种关于事实的想象,以此获得超越性的新闻审美感受。这就是以纽约时报网站中的互动新闻 (interactive news)为代表的参与体验的新闻现场重构。每逢重大新闻或者年终新闻,纽约时报网站都会推出互动新闻。这种新闻的特点就是充分利用网络的技术特点,将新闻事件拆分为可以参与的细节新闻,也就是通过时间和空间的拆分,或者是时间先后或者是空间变化来组织新闻事实,让受众能够身临其境,通过任意的时间与空间点来点击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或者有兴趣的新闻进行阅听。以奥巴马竞选总统的报道为例,它不仅整合了奥巴马的家族谱事实作为人物背景新闻,还将他的选举团的筹备和活动链接进去作为花絮,还有奥巴马的每一场竞选的演讲视频,还开通了受众参与助选的视频上传互动通道等,这些信息在一个新的事实由头的串联下构成了非常有趣的参与体验的开放文本,受众不仅可以全方位了解这位总统候选人,还可以了解他的家族发展以及表达对他的看法、祝愿或者建议。这种互动新闻的报道空间既有特定事实呈现中的场景,也有不断参与体验的情景的感知,受众不再被动地接受既有信息,而是在丰富的各类信息中实现自由跳转,即进入到新闻报道的语境和场景中;这种跳转可以是旁观式的,也可以是参与式的,实际的接受空间被不断延展扩大,受众的认知想象力也随之激发和扩展,它拉近了与报道对象的距离,构建起了全新的接收空间。这种情景体验的超时空性既符合人们越来越追求感官满足的即时回报需要,在审美需求层面,也使得新闻报道的现场重构真正实现超越,所谓互动的空间,就是接近和逼近人际间的交流实态,让一种既定的专业的叙事突破框架的局限,成为能够参与和对话的互动文本,也就是拉进传受双方感知距离的亲和文本。新闻报道在新媒体语境下面临最大的转型就是对这种距离感的深度理解和适应,可以说,报道内容的呈现方式除了依托原有的有效叙事策略以外,对报道如何进行的符号化探索与拟态超越,即界面的创新与适应就是今天我们探索新闻报道的有效叙事和创新的大前提。“现场”在此意义上是由一场信息接受界面所改变的叙事革命的重要环节,也因此, “现场”的还原有了更多的叙事选择。但是这种表面的还原不能满足受众对信息的深层次多样化需要,所以我们必须清醒而深刻地意识到,重视并有效发掘、应用那些能够激发受众感知的想象力的空间要素,这才是新闻报道未来创新的必由方向。比如中央电视台近年来推出的“新闻直播间”、“新闻会客厅”、“新闻地图”等新闻栏目,都突出了时空要素,追求新闻报道的第一落点,同时也试图拓新报道空间的认知视野, “间”、“会客厅”、“地图”等空间表征,体现出从有限实在走向无限想象的创新努力,报道勾画的“经纬”实际上就是人们认知审美不断延展的指南,可以说,这些空间要素的定位赋予了新闻报道的空间概念更深广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它绝不再局限于现场的还原,空间的重构也绝非是媒介技术提供的拟态逼真,而是有所超越、合乎受众认知需求与审美体验的空间实践,是叙事的社会参与,也是心灵对话空间的共建。
此外,网络文学在叙事传统的空间突破中也给新闻叙事很多启示,新闻报道可以在纪实的原则下进行借鉴,事实空间中的观点空间、情绪空间也都将成为新闻叙事转向开放互动的文本过程中值得探索的领域。新闻报道的空间叙事,与其说是一种策略,不如说是一种书写时代和我们自己的“在场”重构,它从来都没有离开时间要素,并且与时间要素重叠互动,构成了新的话语时空,这种重构不是事实的机械还原,而是一种社会实践的特定参与和心灵共建,正如莫里斯·梅洛-庞蒂所言: “按照前后顺序被构成的时间,可能的一系列关系不是时间本身,而是时间的最后记录,是客观思维始终假定的和不能理解的时间的流逝的结果。时间属于空间,因为时间的时刻在思维前共存,时间属于现在,因为意识是与所有时间同时的。”[5]社会学者郑震将莫里斯·梅洛-庞蒂的时空观概述为,“时间是空间的,它是一个现在 (present),时间与空间并不排斥,因为原初的空间性正是我们在世界之中的在场 (presence)的抽象形式”。[6]无论是新闻现场还是现场新闻,在社会空间的视域下,都不过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内生互动的知觉场建设与实践场的时代建构。
[1]郑莉.理解鲍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38.
[2]华婉伶,臧国仁.液态新闻:新一代记者与当前媒介境况——以Zygmunt Bauman液态现代性概念为理论基础[C/OL]//中华传播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2010-07-0)[2011-01-07].http://ccs.nccu.edu.tw/ history_paper_list.php?P_YEAR=2010.
[3]张立,孙崇峰.十三亿人看见你回家——神舟五号飞船回归目击记[N].南方周末,2003-10-18.
[4]范炬炜,孙阳,唐振宇.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N].解放军报,2003-10-17(5).
[5]刘保全.一篇具有“同期声”的现场新闻佳作——评获奖作品《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J].新闻爱好者,2005,(6).
[6]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519.
[7]郑震.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J].社会学研究,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