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蛇”探源
2011-01-18谷斌
谷 斌
(恩施州电视台,湖北 恩施 445000)
要研究巴人的历史,首先要弄清“巴”字的由来,对这个问题,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诸种解说中,“巴蛇说”是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但将“巴”释为“食象蛇”或“蟒蛇”后,就到此为止了,很少有人再对“巴蛇”深究下去。
根据《山海经》、《说文解字》、《本草纲目》等古籍记载,笔者发现“巴”的本义并不是指一种“巨蛇”,而是指中国南方山区特有的一种毒蛇——“五步蛇”,这种蛇极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巴蛇”原型。笔者据此进一步推断,“五步蛇”最初是清江流域一个著名的早期巴人部落的姓氏和图腾。后来,随着这个部落的发展、壮大和迁徙,与其他民族交流融合,“巴”逐渐演变为地名、族称和国名。
一、古籍中对“巴”的解释
由于“巴”字蕴含着重要的文化信息,长期以来,研究巴文化的学者对此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试图揭开字面下隐藏的秘密。
(一)“巴”字的本义为 “蛇”,这是流传最早、最广的一种说法,其主要根据来源于《山海经·海内南经》的记载:“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1]207这段文字对“巴蛇”有非常明确的描述:“这种蛇的颜色是青色、黄色、红色、黑色混合在一起的,另一种说法是巴蛇有黑色身体和青色脑袋”。 但事实上,人们印象最深的还是头两句:“巴蛇能吞下大象,吞吃三年后才吐出象骨”。显然,《山海经》描述的巴蛇是一种十分巨大的蛇。
(二)“巴”字因水而得名,这也是起源较早的一种说法。汉代谯周在所著《三巴记》中说:“阆、白二水合流,自汉中至始宁城下入武陵,曲折三曲有如巴字,亦曰巴江”。
(三)巴的含义指的是一种植物,即苴,苴古音与巴相同,这是一种类似于芦苇的植物,盛产于川东河谷地带,当地人称之为芭茅,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巴”字就是由这种植物的名称引申而来的。
(四)“巴”是一种地形的称呼,徐中舒在《论巴蜀文化》中说道,巴的本义为坝,山间平地为坝,巴人即是居住在坝子中间的人。
此外,“巴”的本义还有虎、鱼、石等说法,不一而足。以上解释,除了第一种说法,其余几种解释多为川籍或在川工作多年的学者提出,其观点均与四川盆地东部的山水物产有关。史料和近年来的清江考古发现证明,廪君巴人起源于清江流域,廪君(巴氏之子)先辈的姓氏为“巴”,用上述观点解释巴氏的由来和巴人的起源,显然难以让人信服。相比而言,笔者认为 “释巴为蛇”更为合理一些,但问题是,将“巴蛇”等同于“巨蛇”则有些讲不通,这无疑是受到了《山海经》的误导。
二、“巴”之本义——“五步蛇”
古籍中,对“巴”的解释众说纷纭,使“巴”的本义更加扑朔迷离。研究巴文化,首先要探究“巴”之本义。
(一)“食象蛇”是一种误导。《山海经》是我们研究上古文明的一部百科全书,文中既有大量真实的记载,也夹杂有很多荒诞的神话,其内容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巴蛇食象”显然是一个神话,现实中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蛇,如果将其理解为蛇部落与象部落之间的战争,巴蛇的本义仍然混沌不清。或许是“食象蛇”的暗示太强烈,人们一开始就将巴蛇想象成一种“长千寻”的巨蛇。此后,有学者干脆认为,“巴”指的就是南方体形庞大的蟒蛇。
《淮南子·本经篇》中的记载,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误导, “羿断修蛇于洞庭”, “修蛇”通常解释为“长蛇”,六朝宋人庾仲雍在《江记》中说:“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曰巴陵也。”这段记述同样带有神话的色彩,也是将巴蛇归于一种巨蛇。
正是因为“巴蛇”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致使博学多识的屈原都感到疑惑,他在《楚辞·天问》中写道:“一蛇吞象,厥大何如?”屈原是湖北秭归人,这一带曾经也属于巴域,他肯定是没有见过这样大的蛇,也无法想象有这样大的巨蛇,因此才发出这样的疑问。
著名古文字学家徐中舒先生认为:“甲骨文虫、它初为一字。”[4]现在的蛇是后起字,按清代段玉裁的解释:“(它)乃又加虫左旁,是俗字也”。也就是说,今天的“蛇”是当时的“民间俗字”。
在中国南方,古人最早的问候语是“无它乎?”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们认为,在我们的祖先还没有学会造房的时候,居住条件原始、简陋,他们大都住在天然洞穴,在这样的居住条件下,爬行动物,尤其是蛇就成了人们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最大威胁。许多人常会在熟睡中被咬致伤,甚至丧失生命。“无它乎”的意思就是说“这里没有蛇吧”。《后汉书·马援传》中就有“望见吉,欲问百春无它否”之句。句中的“它”已与蛇无关,但我们仍可以从中窥见古人对蛇的恐惧程度。后来人们学会了建房,基本上控制了蛇的威胁,再问“无它乎”已无必要。但还是会经常受到野兽的侵袭,这时,人类才开始谈“虎”色变。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拂去“食象蛇”的神话色彩,回归到字义解释,无论是将“巴”释为“虫”还是释为“它”,指的都是一种毒蛇。
(三)初识“巴蛇”——“鼻褰蛇”。巴蛇是一种什么样的毒蛇呢?最接近谜底的应该是著名民族学家潘光旦先生,他根据史料记载认为: “大概巴人所在之地以前出过一种大头的蛇,巴人与这种蛇既出同一地方,传说就把巴人比作蛇了。”[5]39潘先生的分析很有道理,但遗憾的是,他也没有具体指明这是什么蛇。
潘先生在《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附录一》中,提到了一种被称为“巴蛇”的物名——鼻褰蛇,这种蛇出自中唐诗人元稹的《长庆集》(卷四),此诗的总序中说:“予司马通州郡,通之地,丛秽卑褊,蒸瘴阴郁,焰为虫蛇,备有辛螫。蛇之毒百,而鼻褰者尤之。”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元稹遭贬任通州(今四川达州)司马,达州上古时属巴地。元稹在7篇《虫豸诗》中,有3篇咏巴蛇,开篇两句为:“巴蛇千种毒,其最鼻褰蛇”,认为巴域最厉害的毒蛇当属鼻褰蛇。在别首诗中,元稹又再三提到这种蛇,有时写成“鼻褰”,有时亦写成“褰鼻”,前后6次提到这种蛇,潘先生初步推测:“这种蛇本无确定的名称,在附近的汉人看来,只是产生在自称为‘鼻褰’人或‘比兹’人中间的一种毒蛇,”[5]58也就是说,“鼻褰”二字不成意义。
“褰鼻”就是“翘鼻”的意思,巧合的是,段玉裁引述郭璞对“虫”的解释时,曾称之为反鼻蛇。《说文解字注》释“虫”:“此自一种蛇,人自名为蝮虺,今蝮蛇,细颈大头焦尾,鼻上有针,一名反鼻。”[2]663“反鼻”与“翘鼻”意义想通,世上真有这种长相奇特的毒蛇吗?
(四)“鼻褰蛇”即“五步蛇”。实际上,还真有一种“翘鼻”的毒蛇叫“褰鼻蛇”,笔者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鳞部·白花蛇》中找到了答案:“白花蛇又称褰鼻蛇、蕲蛇。即五步蛇的干燥全体。”[6]李时珍引寇宗奭释名:“诸蛇鼻向下,独此鼻向上,背有方胜花纹,以此得名。李时珍说:白花蛇,湖南、湖北、四川都有,只有蕲蛇著名,然而这种蛇蕲地也出产不多,市面上店里卖的,官府得到的,都是从江南兴国州的齐地山里采捕来的。”[7]
只有毒蛇才能对早期人类的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有专家统计,《山海经》中所记载的454个人物中与蛇形有关的人物就达到138个,在《山海经·南山经》不长的篇幅中,有三处提到此地“多蝮虫”[1]2、8、14,可见南方山区“蝮虫”之多。译者将其释为“反鼻虫”,指一种“鼻上带刺”的毒蛇。前文已经论述,鼻上“有针”或“带刺”的毒蛇世上只有一种,那就是五步蛇。从这一特点分析,“反鼻虫”应该就是“褰鼻蛇”,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五步蛇。
五步蛇正是一种大头蛇,李时珍将其形容为“龙头虎口”,这的确是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毒蛇;也是古代巴域毒性最大、名头最响、分布最广的毒蛇。
三、 “五步蛇”探源
剧毒的五步蛇之存在已有数千万年的历史,对人类尤其是早期巴人的影响非常大。伴随巴人生存与繁衍的整个历史进程,五步蛇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一)五步蛇的起源与分布。五步蛇起源于我国东南部。古地理的研究表明,从早第三纪到晚第三纪,我国东南、南部、西南部,地势平坦,起伏不大,为干燥的亚热带气候,适宜于五步蛇的生活,五步蛇在始新世起源后,由于受高纬度气候的限制,它只能在低纬度地区扩散。到渐新世,由于印度板块与中国大陆的碰撞,引起了青藏高原的隆升,随后的某一时期,当五步蛇扩散至此时,隆升的高原阻止了它进一步向西扩散,形成了五步蛇在大陆现今的分布格局。资料显示,五步蛇在我国分布的范围大致在东经104°以东,北纬25°到31°之间,生活在海拔100m~1,400m的山区或丘陵地带。笔者按图索骥,发现这一区域涵盖了大部分的古巴人分布区,其中,武陵山区处于这一区域的核心地带,清江流域是廪君巴人的发祥地,可称作是早期巴域了。
(二)考古资料中之“五步蛇”。清江河谷至今还有五步蛇,尽管这种蛇已濒临灭绝,属国家二级濒危保护动物,但其伤人事件还是时有发生。早期巴域的五步蛇对人类造成多大影响?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如果细心的话,我们从清江中游地区出土的考古材料中,仍然可以看到它的踪迹。
著名学者任乃强先生说:“人类文化总是从产盐的地方发展起来的”。在巴东和长阳交界处,有一个曾经产盐的小镇叫盐井寺,相传这里就是廪君射杀盐水神女的盐阳,在与盐井寺隔清江相望处,有一个叫桅杆坪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由于这里“鱼盐所出”,“所以从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直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这里一直是人类的聚居之地” ,在这里出土的大溪文化晚期器物中,有大量墨石制成的工艺品,除了有穿山甲、石羊等动物石雕外,还有一件没有命名的头呈三角形爬行小动物的石雕,“体表饰有人字形刻划纹,似蜥蜴又似尖头兽,很难定名”。
另外两件没有命名的小动物的石雕,身体呈盘卧状,“身体的首尾呈环状相连,头较大,似猴似蛇又非猴非蛇,躯体刻饰有人字纹或鳞片。”[8]63
发掘者王善才教授介绍,当时考古队里没人认出这是什么动物,故未命名。笔者认为,从这三件石雕的外型特征看,其原型极有可能就是“五步蛇”。
(三)“五步蛇”是巴人早期图腾。《辞海》释图腾:“原始社会的人认为跟本氏族有血缘关系而加以崇拜并用做本氏族标志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3]1900
古人对动物的崇拜中,对蛇的崇拜是最普遍的,相传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的形象就是人首蛇身。《山海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这是迄今有关巴人最早的文字记录,太皞就是伏羲,作为伏羲之后,早期巴人极有可能出自蛇系氏族。
从姓氏的起源来看,上古时期人们的姓氏大多与部落的图腾有关系,有些姓氏就直接来源于部落图腾。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只有强悍的民族才能生存下去,廪君率领的巴氏部落以“五步蛇”为姓氏,将“五步蛇”奉为氏族图腾不足为奇,这与美洲部分印第安人将响尾蛇作为部落图腾是一个道理。
图腾的产生,往往和巴人的生活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后汉书·南蛮西蛮夷列传》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出于赤穴,其余四姓之子皆出于黑穴”[9]2840。从这段史料中,我们知道早期巴人是一个喜穴居的民族,而蛇也是一种穴居动物,相同的习性让巴人对蛇多了一份亲切感。不过,二者的冲突也在所难免,时常有人因被蛇咬而丧命,巴人对这些邻居怀有一种既畏惧又崇敬的心情,而图腾崇拜往往就是从恐惧逐渐转变为敬畏的,这或许也是“五步蛇”成为巴人早期图腾的一个缘由。
应该指出的是,白虎只是巴人晚期图腾,“廪君死,魂魄化为白虎,巴人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9]2840直到廪君死后,白虎才开始真正成为巴人崇拜的图腾。
(四)土司时期的“五步蛇”称“老蛇”。事实上,直到300多年前,武陵山区仍然是蛇虎横行的蛮荒之地。
在清代诗人顾彩撰写的《容美纪游》中,土民称五步蛇为“老蛇”,顾彩第一次听到“老蛇”的名字是在枝江县署,公元1704年,顾彩正准备前往位于武陵山区腹地的容美土司(今湖北鹤峰),行前,署中有一位家丁对他说:“容美路极险远,多蛇虎,难行。”[10]7原来,这位家丁曾经奉差到容美,结果迷了路,在大山里转了几个月,差点丢了性命。顾彩听后,心里一度打起了退堂鼓。
经不住容美的诱惑,顾彩最后还是去了,而且一呆就是5个多月,“老蛇”也在他的笔下揭开了谜底:“老蛇最毒。长不过二尺,秃尾扁身,脊间作金色,口中吐丝,啮人即死。”[10]87虽然老蛇“长不过二尺”,但蛇身短粗,体重远超大多数无毒蛇。因此,在当地土语中,老蛇也可以理解为大蛇,能够和老虎相提并论,可见当时五步蛇的威慑力有多大。
四、“巴”之演变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词的意位也产生了一些变化。“巴”从其本义“五步蛇”也引申、演变出多种意义。
(一)“巴方”与“虎方”同为地名。当我们明白“巴”因五步蛇而得名后,那么,“巴”作为一个地域的替代名称就显得顺理成章了。除了五步蛇,武陵山区还以虎闻名。清代诗人顾彩游历容美时,最初几天的日记里,几乎每天都有虎的记载,他途经湖南宜沙时,老虎竟然就在他住宿的屋后咬死了一头驴,顾彩在日记里写道:“分明虎豹前山过,只做寻常鹿豕看”。一点都不夸张,他在这里看到的老虎,和他以往看到的家畜一样多,顾彩在土司中府居住时,“虎从楼下往来无碍”,以至每晚“寝则去梯,以板盖之”。[10]79
《韩非子》五蠹篇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由于受气候、地形,人口等因素影响,武陵山区古代的生态环境要比现在好得多,这里是华南虎和五步蛇的老巢,它们的数量,远比当时居住在这里的人多,人类这时反倒成了弱势群体。因此,在殷商甲骨文中,巴人生活的区域又被称为“巴方”或“虎方”就不难理解了。
(二)“巴”演变为族称。早期巴人向外迁徙,并不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短时期的行为,他们多以氏族、部落或家庭为单位,沿长江和汉水寻找新的家园,由于他们来自同一地域,而这一地域又以“巴蛇”闻名,因此他们自称或被其他族群称为“巴人”。
商代中期,由于廪君巴人的人口急剧增加,为了寻找更好的生存空间,他们自清江流域进入江汉大平原,在江陵一带遇到北方南下的商人后,受到商王朝的遏制和多次征伐,难以继续向东北方向发展,只好转向西北方向扩展,并与来自巴域的其他族群一道,在汉水流域、陕南及豫西南一带建立了多个新的国家,正是因为与商人结了仇,武王伐纣时,巴人积极响应,因此,《华阳国志·巴志》就有了:“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11]的记载。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史料中记载的: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国联军中为什么没有巴的名字。按照著名学者张良皋先生的观点,“这八国中不仅有巴人,甚至全部都是巴人”[12]。换个说法,从巴域迁出的族群仍然叫巴人,他们建立的军队当然可以称为“巴师”。
由此可见,早期巴人离开巴域,与其他民族交流融合以后,巴才开始演变成一种族称。
(三)“巴国”之变迁。巴人的足迹遍布长江流域,他们在这一区域建立了许多新的国家,但以“巴”命名的国家并不多见。
早期巴国:大约4000年前,巴务相(廪君)建立了第一个巴国,他以自己的姓氏和部落图腾为这个国家命名,地望在清江中游地区。不过,有专家认为,这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只是一个比较大的酋帮或部落联盟。
中期巴国:商代中晚期,巴人进入汉水流域以后,跟随周武王伐纣,西周王朝封其宗姬于巴,为巴子国。此后的史料中,这个巴国时隐时现,它与楚时而关系密切,时而反目,其地望大约在汉水中上游地区。
晚期巴国:战国时期,巴人在川东建立了最后的巴国,巴与蜀曾联合伐楚。公元前316年,秦师攻巴,俘巴王,巴亡,巴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巴国消亡后,数量庞大的巴人族群依然存在,他们有的生活在巴域,成为今天土家族的先民;有的成为各诸侯国的“基本群众”,被汉族同化。在楚国,人数最多的族群无疑是巴人,笔者认为,《下里巴人》之所以成为楚国的“流行歌曲”,并不仅仅因为“巴歌”通俗悦耳,主要原因在于,在楚都郢城,最大的居民群体本来就是巴人,他们当然会唱本民族的歌曲。
结语
当我们重新理清“巴”字的发展脉络后,会发现在古巴域生活的族群不止一个,其中最有名的无疑是廪君巴人,廪君带领五姓部落在夷城建立了巴国后,势力空前强大,因而被清江流域及长江三峡地区的多个族群认可,这里的土著人都以自己是廪君巴人为荣,廪君因此被尊为巴人始祖。史料及考古材料证明,巴人不仅最早开发清江流域,而且成为开发长江流域、汉水流域甚至黄河流域最早的族群之一,并最终成为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巴文化研究者来说,“巴”字的由来是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如果对“巴”字的理解出现偏差,就有可能将巴人的起源、迁徙、分布等研究课题引入歧途。从字义解释来看,“巴蛇”的本义应为五步蛇,更为重要的是,用巴蛇(五步蛇)引出巴域、巴人、巴国等概念,得到的解释更合理一些。
[1] 山海经[M].方韬,译注.上海:中华书局,2009.
[2] 许慎,说文解字注[M].段玉裁,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3] 辞海:第六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4]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下篇[M].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1430.
[5] 呼岩.精编本草纲目彩色图集[M].内蒙古: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493
[6]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256.
[7] 王善才.清江考古[M].上海:科学出版社,2004.
[8] 范晔.后汉书·南蛮西蛮夷列传[M].上海:中华书局,1965.
[9] 高润身.容美纪游注释[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10]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任乃强,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4.
[11] 张良皋.巴师八国考[J].江汉考古,1996(1).
[12] 王善才.我国古代早期巴人历史考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