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医师资格考试看精神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

2011-01-17陈允恩李建明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3期
关键词:医师资格执业医师

陈允恩 彭 焱 王 莹 李 凌 李建明

(河北联合大学心理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0)

从医师资格考试看精神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

陈允恩 彭 焱 王 莹 李 凌 李建明*

(河北联合大学心理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0)

医师资格考试 精神医学 教学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自 1999年 5月 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开始实行医师资格的准入考试制度,这一制度以法律形式规范医师的“准入”,对提高医师队伍的素质及对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起到了巨大的导向作用。同时也对我国医学教育也提出新的要求,因为全国统一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检验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试金石,而且将成为衡量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准,所以国内各医学院校均采取了相应的教学改革,但多是临床医学的方面,针对精神医学专业的较少,笔者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角度对精神医学本科专业的整体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1 医师资格考试的现状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实践技能考试未通过,无资格参加医学综合笔试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分三站:第一站,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第二站,体格检查和基本技能操作。第三站,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测试,心肺听诊、影像 (X线、CT)诊断、心电图诊断和医德医风。医学综合笔试主要测试基础医学的综合、专业科目和公共科目 3部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涉及面广、题量大,且分析应用题较多,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这就要求医学生不仅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且有较强的实践经验,能较全面反映考生的临床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专业技术人员依法独立工作或从业所必需的、由国家认可和授予的个人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资质证明。笔者根据一生部新闻中心的通告对历年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度通过率,情况进行汇总。见表 1。

表1 历年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统计结果

可以看出,执业医师报名人数逐年增加,但总的通过率在逐年下降。随着历年扩招致新毕业学生增加,连同往年未通过考试的考生,报考人数会越来越多,加上社会对医疗卫生水平要求的提高,医师资格的准入门槛必然逐年提高。精神医学专业作为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因起步晚是一个年轻的专业,同样存在医师考试通过率低的问题,甚至更加严重。

2 医师资格考试低通过率的原因

目前国内有精神医学专业的医学院校较少,自 2009年卫生部组织“全国高等学校精神医学专业教材”的统一编写,虽有统编教材,但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规范,各医学院校的精神医学专业教学都是“各自为阵,自成体系”。由于受办学条件、学生来源等因素的影响,毕业生水平参差不齐。

2.1 招生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增加较快 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出现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紧张、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缺乏等问题。

2.2 部分教学主管部门和授课教师不重视精神医学专业 他们认为只要学好本专业的课程就可以,导致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知识掌握不佳。

2.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一些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对现代教育技术和先进的教学模型不会应用,多媒体的使用仅起着板书作用,影响了教学质量[1]。

2.4 学校考核教师重科研、轻教学 许多院校对教师的考核侧重于科研,由于其晋升、工资定级、奖励以论文、科研成果为主要参考标准,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重科研、轻教学,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2.5 医学院校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所教授课程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科考试 一些院校往往只测试教材、讲义中的内容,多为记忆的内容,只要背下来就能得高分,这势必导致了部分学生的高分低能。而且记忆是有时效性的,部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的短期记忆,等到实际工作需要的时候早已遗忘[2]。

2.6 综合医院实习时间短 由于带教的医师少,医师日常工作忙,实习生多,使实习生动手机会更少,且实习时间短,平均每个科室只实习 2周,可以说实习生刚有点入门就转科了。学生在精神病院专科实习时间较长,但执业医师考试内容涉及精神病学的内容反而较少。

2.7 患者对实习医生的抵触情绪和不配合现象越来越明显《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实习生实施临床诊疗活动,必须有带教老师指导,并经患者或患者家属同意后才能进行,这使实习学生参与临床实践教学活动更加雪上加霜[3]。所以用于教学的病例明显减少,实习生动手机会也会减少,他们只能看不能亲自操作,实践操作能力不足,导致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脱节,不利于学生临床综合能力以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2.8 毕业实习 很多学生将复习考取研究生或寻找就业机会,由于时间上的冲突,使很多实习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工作中[4],同样导致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脱节。

2.9 精神医学专业学生很少到综合医院进修 学生毕业后主要到精神病院工作,一般会在本院各科室轮转学习,很少会到综合医院进修学习,而精神疾病患者同样会得其他躯体疾病,这时精神科医生多是请综合医院医生会诊,可见其临床相关科室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不足。

3 精神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对策与思考

3.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和关键,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新老教师、基础医学教师、临床带教老师同样的重要,目前一些教师只懂得自己教的课程内容,缺乏对医学的整体认识,作为教师除须加强自身修养,刻苦钻研业务知识,还要密切注意医学新发展,同时应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指南,坚持教师集体备课、各学科轮流讲解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最新研究进展,举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与实践操作比赛等,促进各学科间的相互交流,使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提高,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3.2 修订精神医学人才培养方案精神医学专业把人才培养定位在“专业”培养上,毕业生“强专业,弱综合,人文知识缺乏,创造力差”的现象比较突出[5]。经过实践和总结,我们更新了教育观念,同时以精神医学专业学生将来面临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就业服务的对象为依据,将人才培养定位于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其目标为:“适应 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和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的,具有扎实理论、实践能力强、医德高尚、医患关系和谐、综合素质高的医生,在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以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面突出的应用型高级医学专门人才。”培养方案是制定教学计划、确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组织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因此,整个教学改革要从人才培养方案开始。

3.3 设置新的课程体系 从执业医师考试体系看,医师资格考试是多维度、多视角的考试,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综合水平的测试,但一些医学院校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有些出入,且医学课程体系学科界限过于分明,存在许多交叉和重复现象,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存在互相脱节等现象。因此,应该科学、合理地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重组、优化,打破学科体系,注意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临床专业课的融合、各专业课之间的沟通,最大限度地涵盖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所有内容,设置新的适应执业医师的精神医学课程体系。

3.4 针对执业医师考试科目修订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 12门课程按执业医师考试要求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为实践技能操作考试、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这就要求教学大纲既要包含理论教学的要求又要包含实践技能的要求,防止重理论教学轻技能教学模式,因为实践技能操作考试未通过,不能参加医学综合笔试考试。在修订的过程中要求大纲明确本课程各章节的内容和深度,既要保证达到一定的培养目标,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负担,要贯彻“少、精、新”的原则。课程教学大纲要涵盖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所有内容,去适应执业医师的考试体系,真正培养出符合医师资格考试要求的执业医师;同时力求反映科学研究的新成果,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将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教书和育人的完美统一。

3.5 与执业医师考试衔接,加强学生临床操作技能 实践技能考试在医师资格考试中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医学生能否参加医学综合笔试,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水平。应当:①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加强仿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中心配备标准的多媒体临床技能训练实验室、各种先进的教学模型及综合模拟人。②建立实习前培训制度,在实习前安排一周时间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临床技能集中强化训练,进一步熟练、规范学生的操作。③实行导师制指导学生的临床实习,导师对学生实习期间学习、思想、就业进行指导,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目标和要求,制定出实习计划并实施,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实习氛围,提高实习质量。④与执业医师考试衔接,加强学生实践技能考核。实习前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再进行集中培训,直到考核合格才能到实习医院实习;毕业考试是理论与实践考试各占 50%,实践技能考试按照执业医师考试方法进行,实践技能考试不及格者,不允许毕业。

3.6 改革教师晋职晋级考核制度,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 教师在晋职晋级时多注重科研工作,而教学方面只看工作量的多少,应重视教学效果同时实行奖励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讲课与临床带教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

3.7 建设执业考试模拟题库 成立执业考试课题组,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设置考试题库,并每年更新题库。

3.8 毕业后继续教育医学生毕业后分配在不同条件的医院工作,水平参差不齐,特别广大基层医院,临床能力锻炼机会很不相同,加上对自己缺乏严格要求[6],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就低,所以必须要有计划、系统地对他们进行正规的医学继续教育和临床培训,提高执业医师考试的通过率。

[1] 习 正.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改革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6):1085

[2] 席 峥,郑耀光,柳 雯,等.从执业医师考试看医学教育改革[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1):125

[3] 樊国康.新《规定》背景下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106

[4] 李秀敏.执业医师考试与医学生临床技能考核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4,(8):33

[5] 陈 敏,翟金国,聂继雷,等.精神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1):39

[6] 陈玉兰,李 青.执业医师考试与临床教学改革[J].中外医疗,2009,(15):118

G 642.0

A

1008-6633(2011)03-439-03

*通讯作者。

(2010-12-23 收稿)(王一伊 编辑)

猜你喜欢

医师资格执业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从医师资格考试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推进成效
医师多点执业松绑
说说护士多点执业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医师怎么看多点执业?
医师多点执业:2014再升温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