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主联合政府:从提出到建立

2011-01-17罗平汉

共产党员(辽宁) 2011年15期
关键词:新政协联合政府人士

早在1940年,中共就对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进行了探索,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了“三三制”。所谓“三三制”,就是各抗日根据地政府和各级参议会中,共产党员、非党进步分子和中间分子(主要是开明绅士,即拥护抗日民主政府的地主富农)各占三分之一。

中共明确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则是在中共六届七中全会(1944年5月21日至1945年4月20日)期间。1944年8月17日,毛泽东在董必武给周恩来的一份关于如何对待增补国民参政员问题的请示报告上批示道:“应与张(澜)、左(舜生)商各党派联合政府。”首次明确提出联合政府的问题。

9月15日,在第三届第三次国民参政会上,林伯渠代表中共中央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正式向全国公布了中共关于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按照毛泽东的设计,国民党一党掌控的国民政府将改组为联合政府,联合政府中必须有中共和其他民主党派参加。对此,毛泽东形象地称之为“入股”。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蒋介石以全面内战来回应中共的联合政府口号。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中国共产党没有放弃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不过,这时及此后所设想的联合政府,已是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排除在外、另起炉灶的新政府。而且,在这个政府中,中共将不再是“入股”,而是“控股”了。中共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对于争取广大中间党派和中间人士,无疑起到了别的口号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1949年9月21日,新政治协商会议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新政协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组建中央人民政府。新政协选举产生主席和副主席共7人,其中非中共人士3人,分别是副主席宋庆龄、李济深和张澜;委员56人,其中非中共人士27人。在随后组建的政务院及其所属机关中,政务院副总理共4人,其中非中共人士2人;各部、委、署主官中,非中共人士超过三分之一。21个部的部长、副部长中,非中共人士达26人。

新中国成立之初,非中共人士不但在政府中担任要职,而且真正做到了有职有权。当时,政务院的政务会议每星期召开一次,有关文件均交非党人士审查,一切指示、法令也要其修改。中共兑现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承诺。

猜你喜欢

新政协联合政府人士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智慧谷”搭建海外人士创新创业“新”桥梁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趋势、挑战及组织策略
陈漫远参加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前夕
WHEELS IN MOTION
多党合作在旧政协和新政协中的比较研究
尼泊尔毛派退出联合政府
尼泊尔22政党要建联合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能简称为“新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