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创新中技术知识整合框架研究
2011-01-16刘国新李大帅罗建原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刘国新,李大帅,罗建原(武汉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一、引 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企业日益强调知识作为战略资产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技术创新理论也逐渐集中研究分散性创新活动的协调或整合,将分布式创新中技术开发活动网络视如全球整体网络进行管理。Chris Kelly(2006)认为全球化意味着分布式创新①。Cummings认为分布式创新是通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员工成功执行创意、任务或程序的创新②。从分散资源角度,Mohanbir Sawhney和Emauela Prandelli (2000)③指出:“在网络经济的商业背景下,公司本不是孤岛,公司不能独自产生管理知识,它们需要与它们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合作以创造知识,而分布式创新正好能够使公司从合作伙伴和客户那里获得创造力和知识。”Coombs和Metcalfe(2002)④认为,分布式创新是指创新所需要的技术以及相关能力在多个公司和其他知识生产结构之间分布实现的情形。他们特别强调,分布式创新一个显著特点是要涉及事先存在的关系,通过这些关系的安排来实现创新。从合作机会角度,Coombs(2001)⑤认为,企业为了快速寻找商机,与其他公司合作创新,并从中学习、交换知识,这种组织间的合作创新就是分布式创新。一般地认为,企业分布式创新是指企业内和具有合作关系(上下游)的企业之间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在不同地域,依据共同的网络平台进行的创新活动。它既是核心企业主导下的企业内部创新活动的分布式组织,又是企业外部(企业之间)创新活动的分布式合作。由此可见,分布式创新活动涉及诸多类型知识。有三种形式的知识明显非常重要,科学与技术知识、市场知识和组织知识。这些类型知识不是毫不相干,而是内在地相互关联。在全球化背景下,技术驱动型的跨国公司必须注重在跨组织、跨地域条件下开发和累积新能力。如果拥有和利用独特技术资源及能力是经济租金来源,那么获取或积累这种资源(无论它们出现在何处)显得同等重要,甚至后者更重要。不少文献研究认为,从竞争优势角度看,整合分布式技术创新中的技术开发是必要的,尤其在技术知识起关键作用的行业。从特定任务或角色的角度看,一些研究关注技术开发的组织活动,如卓越中心⑥。跨国公司存在四种创新类型:全球研发中心、本土研发中心、开发本土知识研发和全球供应链式研发。因此,本文选择技术知识为研究对象,探讨分布式创新操作层面的现行技术知识整合问题,或者说,协调全球分散技术知识开发的整体运行能力。
二、研究应用的相关理论及概念
本文基于三个相关理论框架理解企业资源和能力:一是企业演化理论;二是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点;三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观点。这些观点都认为,企业是提供资源及能力(保持其持续竞争力)的集合。
1.演化和资源基础的企业观点
企业理论学者强调企业增长的动态性,企业的生存环境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变化。在一些行业,技术不断革新导致竞争日益加剧。因此,如何赢得竞争优势是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产业组织理论提供的路径是关注企业所处的行业(产品/市场),被称为“竞争力路径”。另一个路径,基于演化和资源基础的观点,关注企业对特有资源及能力的利用和积累。
演化理论认为企业是在相对狭窄范围内特定能力的集合。在经营企业所需信息隐藏运行惯例中,大部分基础知识是隐性的(不知道或不能清晰描述)。基于现有的惯例和资产,企业具备有限范围的技术能力。企业这样的“技术仓库”,可以满足行业内所有参与者对技术的需求。企业创新能力被定义为其曾经所做的积累。
从演化角度看,企业从事创新活动强烈地受到其历史影响。企业独特技术能力和技能可以成为竞争优势来源(超级租金和绩效)。关于战略选择,公司的灵活性受限制于它过去不可逆转投资和过去行动及活动形成的惯例范围。在全球竞争中,高科技公司利用内部积累和极具价值技术资产势在必行,即共享不浪费。
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认为,企业具有的稀缺资源是提高租金的源泉(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或产品性能)。资源是公司现在控制的可用“库存”要素。企业通过使用其他公司资产和技术的各种耦合机制,资源“转化为最终的产品或服务”⑦。能力通常被描述为在联合使用和协调及控制过程中,企业为达到预期目的,整合利用资源的才能。
按照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利用的异质资源集合及能力的观点,独特技术资源的管理对企业经济增长和盈利至关重要。因此,必须着眼于配置用于创新的互补及专门资源和能力。这些战略性资产属于稀少、持久耐用、不容易经过交易获得及难以模仿的资产,能持续地提供竞争优势和创造经济租金。这样的技术资源将可能会越来越需要全球性探索。
2.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观点
技术知识历来被视为重要资源,是创新及技术管理的核心。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观点重视知识及知识管理,这种观点已被纳入战略管理的主流思想。在战略管理中,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点重点关注资源和能力如何影响绩效和战略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强调知识是最重要资源;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观点与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具有一定的相似度。但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超越了战略管理原则内的战略选择和竞争优势的传统领域。它还解决了企业理论的基本问题:企业内协作的性质及其对公司结构影响、管理作用和决策权力配置、企业边界的决定因素及创新理论。
对企业产生重要影响的知识特征包括:知识转让、聚合知识的能力、知识独占、知识专门化及生产所需知识。经综合考虑这些特征,鉴于通过跨市场不能有效实施这种整合,所以,企业存在实质就是整合一些个人的特殊知识,企业的主要作用是共享、利用和积累技术知识,为知识再创造提供必要条件(无论技术知识位于任何地方,都能将不同个体拥有的各专门知识整合到产品和服务中)。
3.分布式创新中知识、创新、技术和研发
今天,许多企业不是在资本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运作,而是在知识密集的产业中取得良好发展。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日益认识到知识是一种资源、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形成了人们对技术知识管理作为创造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新认识。目前,知识、技术和创新在全球竞争环境中越来越重要。
(1)知识概念。知识有多种描述方法,也称为知识的维度。其中一些知识维度与知识转移的容易或困难有关。例如,四个维度(每个都是连续的统一体)分析:隐性的/清晰的、不可见/可见的、复杂/简单的及要素的系统/独立的⑧;与知识转移有关的五个维度:编码可能性、可传授性、复杂性、系统依赖性及产品可观测性。这些维度可衡量企业内部知识的不同品质⑨。
其他划分:首次知识,二次知识;原知识,衍生知识。原知识、产品或技术是创新的目标,表现为不同的技术知识,如技术本身、技术性能指标;衍生知识服务于原知识获取、扩展以及与其他知识整合,一般指制度、惯例、规则、组织结构等。
知识也被描述为与任务或执行有关的程序或与信息、内容、事实和陈述有关的说明,也被称为技术诀窍和事实知识。最后,知识被描述为个人的和集体的资源,或个人的、团体的、企业的和网络的。然而,正如Nonaka指出,知识是个体创造的。没有个体,公司无法创造知识。因此,应把公司创造、运营和积累知识理解为社会性质的互动过程。
传统研究一直从认知论视角认识知识:隐性(很难转移,在使用中观察不到,复杂)或明晰(可交流,使用中可观察,简单)。大多数着重于知识转移研究的学者采用这种知识界定。但我们认为,使用这种传统观点,会限制理解技术开发中的知识分享。在全球化背景下,界定知识概念应根据其内容和考虑公司背景。在研究中,重点应放在与技术开发相关的知识维度方面。我们提出了按照知识形态、内容和背景关系对知识进行分类,如图1。
图1 知识特征
在分布式创新背景下,技术知识既输出也输入。技术知识是各类专家集体努力的输出。如在电信行业,高科技公司生产先进产品,需要把信息和经验转化为知识的专家。从资源角度来看,技术知识也被视为输入。作为战略资产,技术知识甚至可能是公司最重要的输入。
基于知识流动性,知识区分为:储存知识(如仓库)、知识转移(如流动)及知识转化(如相互作用)。存储表明保留在特定代理/人的知识仓库。转移就是指知识从一个代理传达到另一个代理:包括从一个人到另外一个人,从一个组到另一个组。转化表明知识被补充、重组、适应新背景和重新诠释等的过程,或依此过程产生新知识。
从资源视角分析,企业特有的资产,如技术知识及技能是随时间推移得到积累和存在,甚至是嵌入在特定环境中。企业选择适当工艺路径后,随着时间推移积累了战略资产库存。虽然工艺路径可以瞬间调整,但知识库存不能调整。为积累需要的战略资产,企业需要采用一贯资源模式。最佳时间工艺路径的选择反映企业当前战略。企业竞争位置及赢利水平取决于其知识库水平,以及企业如何跨越地理距离和产品市场利用它们。通过丰富现有知识库(资产效率)或增加互补知识库(与其他知识库相连接),以提升企业战略的可持续性。
技术知识可以是无形的技能和隐性知识,或有形的专利和数据库等。主体理解如何同时使用和积累技术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既定战略条件下,技术知识正确组合或许具有更重要意义。
(2)创新概念。创新是技术知识的核心。创新也往往从技术方面进行划分。Rogers(1983)在研究创新扩散时介绍了创新的五个维度:相对优势(盈利能力)、可交流性、可观测性、复杂性和兼容性。兼容性表明与当前的经验、知识和价值观相类似。创新的维数与描述知识的维数相似。按照来源和创新类型,创新源可以来自于内部或外部。关于创新类型,创新通常描述为渐进创新(主要是适应现有产品或工艺)或激进创新(创造全新的东西)。一些创新能准确地描述为组件集成到系统中造成方式改变的结构化,或组件有改变但体系结构没有变化的模块化。
有些创新是新技术知识的应用结果。其他创新是重新配置现有技术知识的结果(结构创新)。跨国公司实施分布式创新,由于其产品和地域延伸,尤其擅长跨越不同技术和地点的知识组合。一般地,组合能力是企业“利用自己潜在的技术的知识”和“产生现有知识的新组合”的能力。
从创新的演化角度,Van de Ven把创新定义为: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下及随着时间推移,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活动或任务)的人们开发和应用新思想的过程⑩。他的创新定义具有广泛性,包括新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创新以及新的程序、政策和组织形式的企业创新。在他看来,技术创新和企业创新是共同发展。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管理创新非常重要。在现实中,跨国企业具备了信息管理技术、协调和控制机制、共同企业文化等必要条件,往往能卓有成效地构建技术能力。
(3) 技术概念。技术通常被描述为知识或组合信息。技术往往是企业特有的、在企业内部累积起来、很大程度上有区别的、具体应用知识和通过经验获得的知识。例如,跨国公司制定一套规则,或更高秩序的组织原则,以便创建、完善、转移能力;同时,能力来自于不同的个体及小团体。
技术创新的本质是技术知识的转化,要经历复杂的过程。如原创技术知识综合了技术、市场及客户知识的创意而创造。创造往往涉及引入新的数据类型、重新解释旧知识、数据重组和有形产出新的整体概念。跨国公司其自身作为网络和外部网络参与者,尤其适合进行这样的转化。
互补或合作专业资产的价值通过不同类型创新活动得到提升,会直接引导公司资源按照特定路径发展。20世纪80年代,Teece在石油公司实证研究中已经发现,公司的研发和运营模式与服务经济相一致,归因于互补性技术知识。 Helfat也发现和解释了在可替代产品中的互补技术知识和研发之间关系的实例。这种现象与经营多种产品、地域分散的公司有内在联系。
技术创新能力产生于技术本质及利用和积累方式。Cantwell的基本主张是,部分技术是隐性的,嵌入到技术创造或改造公司地点的背景中。Cantwell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累积和渐进的过程;不同公司和地点之间的技术是有差异的;技术变革是部分地不可逆的;创新路径受限于企业和活动类型之间的技术相互关联系统;潜在的技术增长机会主导着企业搜索创新过程和创新效率。
(4)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产出。技术的创新具有两方面作用。研发不仅创造了新信息,而且还提高公司吸收和利用现有信息的能力。企业投资R&D,不仅仅是为产品创新,也是使它们能够利用内部或外部的可用信息。技术吸收能力是识别、吸收和充分利用科技知识的能力。公司长期形成习惯的成本是巨大的。这个成本与公司前期技术知识库(吸收能力)的形成有关;研发受益于技术知识基础的贡献。积累的资产存量或占有不能防止其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贬值。积累需要持续的努力和资源配置。因此,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产出是技术创新两方面互动的结果。
(5)分布式的知识流动。从战略层次来看,跨国公司的各个差异性子公司被视为一个包括资本流、产品流和知识流的交易网络。一般情况下,因为企业内部贸易数据容易获得,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资金流动和产品流动环节。Gupta等研究了不同地域单位之间的知识流,是基于交易的两个维度“量级”(数量和临界)和“方向”(接收者或供应商),研究不同地域单位之间的知识流。他们的工作目的是研究知识流动、管理协调和控制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标志着迈出探索知识交易的第一步。
三、技术知识的整合、结构及其执行
现有的研究强调企业科技知识的重要性,重点是如何加以利用和积累技术以取得竞争优势。研究主要探讨科技知识的创造和企业R&D活动之间的关系,即构建以知识整合、共享和互动为中心的企业技术能力。
1.技术知识整合概念
企业学习和研究的重点是信息的获取、处理、储存以及学习如何在企业中发挥作用。Nonaka提出了知识创造理论,重点是知识转移的两个维度,隐性和显性知识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Spender提出了一个“知识生产和应用系统。”换句话说,企业既参与知识创造,也参与知识应用。一些个体长期专注于特定领域,其专业化的知识可以提高知识创造或获取的效率。企业通过整合技术知识,进而转化为专业技术知识,生产商品或服务。
现在,有很多关于共享、利用和积累技术知识集成的研究。大部分研究集中于新产品开发背景下的技术知识的整合。一般地,对知识形成的共识有:①知识是企业的主要生产资源;②在显性及隐性知识类型中,只能有限转移的隐性知识特别重要;③个人高度专业化形式是获取或储存隐性知识的主要途径;④生产需要广博的知识。
企业能力的本质和能力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如下:首先,企业最根本的作用是整合个人专业知识(企业能力的创造)。其次,公司按照整合知识范围进行层级式能力构建。有效地创造和管理更广泛范围的能力,要求知识范围及管理与整合所需结构相适应。因此,分布式创新有特定结构。再次,是关于整合机制。两个主要机制是方向(范围,趋势)性和惯例。就范围而言,随着活动复杂性、执行活动地点数量以及执行严格性的增加,需要知识范围增加。在常规情况下,分布式创新跨越了多个地点、涵盖各国文化和制度以及跨国公司政策和程序,甚至它的非正式规范能控制和指导公司行为。分布式创新的优点是节约通信,并允许对不断变化的情况产生灵活反应。
2.技术知识结构的概念
在研发活动中,创新比较适合处理技术知识整合问题。Iansiti从采用新产品是新知识与现有技术知识融合(组合)的视角,引入“由一系列知识建设活动组成”的技术整合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探索、评估和改进新概念,以提供产品开发基础”。他提出,因为新老技术知识之间关系的管理需要组合不同来源的科学信息,这是一个整合的过程。这意味着,它是基于现有整个系统范围的技术知识基础,以系统为重点的过程。
从技术知识结构视角,创新研究强调广阔背景下的问题,不仅是关于产品物理结构问题,更强调专业技术知识和组件设计之间的联系。产品不应简单地作为部件聚集,而应该是作为复杂技术知识系统的综合结果。
伴随新的和现有学科专长之间的关系转移,研发任务中的关键“体系结构”影响着产品技术知识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技术知识基础和信息处理能力必须适应其研发活动。在技术整合过程中,技术知识如何管理取决于技术知识基础的演化。技术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整个技术知识基础的结构或潜在要求。
在前期开发程序(发生在研发任务概念化和规范化阶段)和执行过程中,技术知识结构可以而且应该主动管理。即使研发任务仅涉及对上一代产品或程序的微小变化,这些变动能导致彻底重构产品必要的技术知识基础。研发任务能改变:①技术结构知识以及它是如何分布;②技术知识的专业化;③决策。
3.技术创新任务执行
关于技术知识集成和技术知识结构对技术创新任务执行的影响,有这样的研究结论,在研发任务开始阶段,产品的整体概念能影响研发执行。成功的创新者在定义研发任务的初始阶段投入大量的时间,以构建一个完整的产品定义。失败的创新者研究伴随不完整或部分产品的定义。即使初始概念似乎还不清楚,但它可以构建产品属性可行集。随着时间推移,创新者澄清集合边界,完善产品细节,使其成为一个具体属性结构。
Iansiti的实证研究扩展了这些想法。除了观察技术知识集成和技术知识结构,他重点调查技术整合程序对不连续变化环境下R&D活动执行的影响。研发任务执行的衡量措施有交货时间、研发生产率及技术产品改善(使用公司的记录和访谈数据)。他的结论是,“研发执行的情况与技术整合的技能和惯例相关”。技术整合过程中必须包含任务开发早期阶段所构建的技术知识特定集合,必须包括汇集推出相关产品、有直接经验的个人。因此,技术创新要形成项目框架,提供指导设计和开发活动的关键线路图。同时,创新活动确立了知识进化的方向和为技术演进管理提供关键机会。
四、技术知识共享分析
本节采用演进、资源为基础和知识为基础视角,综合分析了技术知识共享(包括利用和积累)的相关观点。
1.作为程序知识的企业惯例
本文焦点是不同研发项目小组共享技术知识的类型。根据演化理论,程序知识主要是适合于执行程序的技术知识。程序可具体体现如何执行特定的与研发任务相关的科学信息,以及行为或贯彻行为的综合规则。
从演进角度来看,公司的技术知识是储存在其工作及作业程序中。企业程序是企业的技能;它们是“经常的和可预测的行为模式”,能区别于其他“稳定的、继承的和选择性行为。”通常,程序是“活动模式”,一个“过程”和“组织执行。”
企业与个人的技术知识之间有明显区别。企业程序体现在企业能力或技能。然而,企业技术知识不仅仅是个体技术知识聚合,更是基于经验共享的增加价值。经验共享是个体与企业技术知识之间区分的重要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技术知识产生于人们转移、共享和贡献知识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在研发活动中相互之间解释科技信息或技术知识。
组织学习表现在企业内部技术知识共享(各个附属单位、公司之间共享),或企业内部参与一个研发项目的人们从另一个研发项目获得技术知识。但在单位之间复制程序(即内部复制问题)有时候比较困难,称为转移的“内部黏性。”
2.作为公开技术知识的企业资产
技术知识资产存量通常可以描述为说明性技术知识、个人和团体专业知识(尤其科学或技术专业)本质上是“事实知识”。
按照资源基础理论观点,技术知识是一种资产,取决于个人和群体的专业能力。当技术知识资产是隐性的、复杂的和属于大系统的要素时,它们不容易被模仿。那些涉及企业以智慧方式实施的技能,形成可持续优势的来源。对于在智力资产上竞争的企业,在跨国公司的许多单位中不同技术和地点之间的知识共享非常重要。跨单位的协调是必要的,因为许多能力是分散在不同子单位中。因此,为实现技术知识的利用和积累,企业需要构建促进子单位之间的科学信息共享的内部机制。
3.企业作为技术知识的集成者
从以知识为基础观点分析,企业的主要作用是整合专业知识。其前提是,在科技信息转移和集成方面,以及在理解跨国公司内部技术知识共享的重要性方面,公司比市场更有效。
企业整合知识的效率是基于它在何种程度上能够“获取和利用储存在个别成员那里的专业知识”,这取决于两个因素:整合机制的效率和知识能力运用的程度(范围,深度)。例如,实施软件外包的企业(包括直接采购和定制),积极协助整个企业分布在不同地域的研发人员分享科学信息。长期以来,跨国公司一直在努力发挥技术知识的杠杆作用。
瑞典的爱立信跨国通信公司雇员实施轮换政策,自觉地结合不同的地点的技术研发活动以确保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在不同地点接触各种技能;爱立信与任何单个研发活动和劳动部门合作,推动企业跨越边界、实现技术知识共享。最后,如果效率体现在以专门企业的形式获得或储存知识,但其应用需要汇集多种类型的知识,那么知识整合机制必须存在。
五、小 结
基于演化理论、以资源为基础理论及以知识为基础理论,本文研究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跨国公司为例的分布式创新技术知识共享。前人研究提供了认识技术知识共享重要途径。技术知识共享对构建企业独特创新能力非常重要,也是企业增长的动力。“库存”和“流动”资源的概念具有非常的指导意义。科技信息既是积累也是应用和获得的观点,能充分解释分布式创新的时间加速、知识积累、知识共享等多种效应。这些研究观点说明,可控制的管理过程应重点放在技术知识共享方面。
我们将知识交易描述为知识技术共享。对知识交易概念(或一系列重复交易)的正确理解是非常重要。技术知识交易的划分可以基于活动的次数和持续时间、互动的重要性、互动发生的层次(个人,小组和企业)、机制(正式或非正式)及技术开发任务的阶段。
未来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从事分布式创新企业内不同地点和不同技术项目小组之间的技术知识共享(各个群体间交流科技信息)。在文献回顾基础上,还没有针对此问题的专门研究。
注释:
①Kelly Chris. Does distributed innovation fit with current innovation theory and policy [J]. PUBP6803- Technology, Regions, and Policy, 2006,(2):1-13.
②Cummings Jonathon N. Initiative for distributed innovation (IDI). Http://www. Distributed innovation. Org /index. php? p= overview.
③Sawhney Mohanbi, Prandeli Emauel. Communities of creation: management distributed innovation turbulent markets[C].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00, (42): 24-49.
④Coombs R, Metcalfe J S. Organizing for Innovation: Co-ordinating Distributed Innovation Capabilities[M].In Foss, N. and Mahnke, V. (eds.), Competence, Governance, and Entrepreneurship.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⑤Coomb R, Metcalfe S. Organizing for innovation: co-ordinating Distributed Innovation Capabilities[M]. In Foss, N. J. and Mahnke, V. Competence, Governance, and Entrepreneurship[J].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⑥Ensign P C, Birkinshaw J M, Frost T S. R&D centres of excellence in Canada. In U. Holm & T. Pedersen (Eds.), The emergence and impact of MNC centres of excellence: A subsidiary perspective. London, UK: Macmillan Press. 2000.
⑦Amit R, Schoemaker P J H. Strategic assets and organizational r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14(1),33-46.
⑧Winter S G. Knowledge and competence as strategic assets. In D.J. Teece (Ed.), The competitive challenge: Strategies for 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renewal. Cambridge, MA: Ballinger Publishing,1987.
⑨Zander U, Kogut B. Knowledge and the speed of the transfer and imit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an empirical test[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5,6(1), 76-92.
⑩Van de Ven A H. Central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J]. Management Science, 1986,32(5):59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