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PC时代的HPC
2011-01-16
后PC时代的HPC
2011年8月,发生了两件可能影响未来IT格局的事件,一是Google购买了摩托罗拉的移动部门,一是目前最大的PC厂商HP宣布剥离PC业务。也许后PC时代,正如IBM所预见的、Apple所宣称的,已悄然来临。
HPC与PC看似一个阳春白雪,一个下里巴人,实则根出同源,相濡以沫。
后PC时代中云计算和异构众核计算无疑将在HPC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云计算带来的低成本及资源的高利用率将极大地影响HPC系统整体的构建方式,而异构众核计算由于其超越摩尔定律的高速增长必然将成为HPC系统中的计算引擎。
各高校的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风生水起,然而要建一个实用且受欢迎的高性能计算中心,无法回避三个问题:1.与学校的云平台如何融合?2.如何应对当前异构平台的挑战?3.人才问题怎么解决?
首先,云计算以对资源的灵活调度而受到欢迎,尽管云计算的关键技术虚拟化在不同程度上会降低计算的速度,但人们还是希望能借用“云”来对高性能计算中心进行弹性、灵活的管理。怎么让高性能计算与“云”很好地融合?
其次,异构平台成为未来趋势,导致新的算法必须注重对内存的利用,这与以往对好算法的评判标准不同。所以,软件的设计与过去大相径庭,必须重新思考以适应在异构平台上的编程方式。
最后,应用与人才的问题。“应用”在前头牵引,“人才”在后推动,将成为助力高性能弹性计算中心可持续发展的前后轮。因此高校高性能计算中心建成之后应当想方设法吸引学科来用,同时应当着力培养交叉学科人才。
本期中我们对云计算和HPC融合、异构众核计算和HPC应用进行了逐一探讨。上海交大罗萱、金耀辉教授首创的高性能弹性计算与IBM周立论及的高性能计算云HPC有异曲同工之妙。AMD刘文卓总监对异构众核计算中“融合”的技术路线进行了深入的阐述,美国田纳西大学Jack Dongarra教授及上海交大计算机系林新华展望了异构计算的未来前景。南京大学周会群教授则指出了高性能计算人才的培养之道——与其他学科深入融合,并且要重视基础理论的教育。
本期专辑希望通过邀请学术界和工业界人士进行有益探讨,为准备筹建HPC的高校在“怎么建,建什么和怎么用”这些问题上提供一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