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战略打击力量体系发展及其影响与启示

2011-01-16梁熠罗小明蔡业泉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2011年4期
关键词:力量常规战略

梁熠,罗小明,蔡业泉

(1.装备学院,北京101416;2.复杂系统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实验室,北京100101)

发展新型战略打击力量是美国实现军事转型,在2030年前抵消其主要或潜在对手日益增长的反进入/拒止能力,保持军事绝对优势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美国摈弃了追求装备体系全面发展的做法,转而实施成本更低、资源配置更优化、能力生成更显成效的装备系统发展计划。根据美国近些年来的《国防部转型计划指南》、各军种的转型路线图、《核态势评估报告》、《四年防务审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美国国家军事战略》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以及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可以分析得知美国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在建设立项之初,根据力量规模、达成的能力、时间和经济成本等需求和限制条件进行规划设计,以保证战略打击力量体系的发展能符合未来的需要。本文将从力量体系建设规划筹划的角度分析美国战略打击力量的构成与特征、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能力所要达到的目标,并进一步探讨其影响与启示。

1 美国战略打击力量装备体系构成及特征

1.1 战略打击力量体系的构成

美国的战略打击力量体系是美国用以维护和拓展其在全球范围内国家战略利益,具有达成一定战略目的作战能力的装备系统和人员的综合集成。“战略打击是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周期内,决定性地改变对手行为过程的军事行动”[1]。2001年美国《核态势评估报告》[2]指出,战略打击力量体系包括“前沿部署的地对地弹道导弹和发射潜射弹道导弹的战略核潜艇、洲际弹道导弹、空军远征力量(即远程轰炸机)和前沿部署的航母战斗群”。战略打击的目标包括“大规模杀伤武器(摧毁力量、库存和生产设施)、领导层、其它资产(如指挥、控制和空、海军基地)、特殊目标(如快速移动目标、生化战剂)、已知对领导层有重大价值的特殊资产或功能”[1]。

随着科学技术和世界军事力量的发展,美国战略打击力量发展使命目的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和越来越具体。2010年,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在《空海一体战:一种创新的作战概念》[3]报告指出需要发展和部署更强大的突防和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来“保持西太平洋战区的军事平衡,抵消中国迅速增长的反进入/区域拒止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美国不断调整装备体系的发展策略,大力发展常规远程打击武器。2010年,奥巴马政府在《核态势评估报告》[4]中明确地指出,将大幅削减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作用,同时为保持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将发展非核全球快速打击能力。同年,《削减战略性进攻武器》条约颁布实施,奥巴马政府加快推进构建常规型战略力量,特别是提出建立和发展“常规快速全球打击”(CPGS)能力。

因此,可以认为,美国战略打击力量包括传统和新型两个部分。传统部分由旧“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常规远程轰炸机和航母战斗群组成;新型战略打击力量仍将包括核与非核两部分,预计新型常规打击力量将由常规洲际弹道导弹、新型远程轰炸机、超声速高超声速飞行器、太空对地打击飞行器和空天往返飞行器组成。

1.2 美国战略打击力量体系特征

战略打击力量的目的是直接或间接改变对手的决策,作用于具有战略价值的目标。从2001年美国军队转型开始,经过10年的发展,当前美国战略打击力量体系具有以下特征。

1.2.1 战略打击力量体系以核力量为主体,不影响能力的情况下逐步削减核武器数量

《未来战略打击力量》[1]报告指出,2030年前美国战略打击力量发展的目标是使美国在反恐战争中取胜、阻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吓阻美国的潜在大国对手和防止意外事件发生。“美国拥有核武器的根本作用是威慑对美国、盟国和伙伴的核袭击”[4]。虽然,美国政府也认识到核力量的作用开始大幅降低,并承诺“美国政府将致力于零核武器时代”。2010年,《削减战略性进攻武器》条约颁布实施,美国海军提出在未来3年内使潜射型“战斧”核巡航导弹退出现役。但奥巴马在2011年2月颁布的《美国国家军事战略》[5]中仍强调:“只要核武器存在,美国就需维持安全有效的核威慑力量”。美国在削减战略弹道导弹的数量的同时将核弹头全部换装成威力更大的核弹头,并为其加装GPS制导组件以提高精度,从而确保核打击能力不下降。

1.2.2 非核战略打击力量在体系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美国国家军事战略》[5]指出:“美国需要具备在威慑失效时打赢战争的能力”,“必须保持强有力的常规威慑,建立快速的全球打击能力”。近几场战争显示,在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下,美国主要依靠运用常规力量来完成战略打击任务。由于常规力量被赋予瓦解最高政治和军事领导层,削弱关键指挥、控制、通讯和情报网络,打击对手空、海军基地等任务,且不会引发核危机,在使用时更易获得批准。尽管一些项目已经取消,但美国已把一些核弹道导弹改装成常规弹道导弹,以便实现全球快速打击。

1.2.3 常规力量前沿部署为主,打击速度快、精度高

前沿部署的航母战斗群、位于美军海外基地的常规远程轰炸机构成了主要的非核战略打击力量。特别是,美国认为关乎国家安全和利益相关的地区数量众多,从本土远程奔袭无法满足快速打击的需要,必须在热点地区的基地部署远程轰炸机和航母战斗群。

战略打击力量打击速度快,从美国本土发射常规洲际弹道导弹打击10000km以外目标只需30分钟左右,潜射弹道导弹从发射到命中目标在15分钟左右。同时,战略打击力量的命中精度高。“民兵-III”的命中精度在90m以内,AGM-86B命中精度在30m以内,而BGM-109A命中精度在10m以内,最新的“三叉戟-II”延寿型D5LE导弹加装了全球定位系统,将打击精度提高到10m以内。美国空军开始对B-52H和B-1B进行升级,加装“蓝盾”和“狙击手”先进瞄准吊舱。升级后的B-52H和B-1B将具有精确打击移动目标的能力。

2 美国战略打击力量体系发展现状与趋势

2.1 美国战略打击力量体系发展现状

截止到2010年10月,美国有11支航母战斗群,5个远程打击飞行联队,10个太空与电子网络空间连队,12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7]。其中,“里根”、“尼米兹”、“林肯”“斯坦尼斯”和“小鹰”航母大队属于太平洋舰队;“华盛顿”、“艾森豪威尔”、“企业”、“杜鲁门”、“肯尼迪”、“罗斯福”航母大队属于大西洋舰队。美国空军共拥有93架航程16100km的B-52H轰炸机、66架航程12000km的B-1B轰炸机和20架航程10400km的B-2轰炸机,其中44架B-52和18架B-2担负核任务[6]。目前,仅保留了450枚“民兵-III”陆基战略弹道导弹和2040枚“三叉戟-Ⅱ”潜射弹道导弹。7艘“俄亥俄”战略核潜艇部署在太平洋班戈基地,5艘部署在大西洋沿岸基地。

从2001到2011年间,通过研发关键技术和进行总体论证规划,美国不断研发能够耐高温、适合主动冷却,适合飞行器高速、隐形飞行的新型材料。采用新型空气动力学设计和放热结构与主体结构一体化的热结构设计。并借助X-43、X-51等项目验证了超音速燃烧冲压发动机技术、新型助推-滑翔技术。截止到2011年6月,利用上述技术,美国军方成功试飞了X-43A、X-51A、X-37B和X-47B等新型空天飞行器。X-43系列设计目标为验证Ma7至Ma10的飞行。2004年X-43A试飞成功,以近Ma7的速度飞行6分钟。2006年,X-43被X-51所取代。X-51A前身是“超燃冲压发动机验证机一乘波者”(SED-WR)。2010年5月,X-51A成功进行了首次试飞,据称最大速度可达Ma7。2011年X-51A第二次试飞失败。X-37B是波音公司研制的可重复使用轨道飞行器,2010和2011年X-37B进行了2次试飞均取得成功。X-47B是美国海军研发的一种无人作战飞机。2011年,X-47B试飞成功。2006年,美陆军斥资1.8亿的经费发展陆军“先进高超音速武器”(AAHW)项目,拟于2011财年第3季度试验。

2.2 美国战略打击力量体系发展趋势

美国在研制、列装、改造、试验或演示验证武器/平台装备期间,陆续放弃了风险大、成本高、对能力建设回报低的一些项目,并没有按照全面发展新一代力量的思路进行发展,而是提出未来力量建设规划框架,并根据此框架制定多种发展策略,择优而用,科学发展。其力量体系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2.2.1 对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等现役武器装备进行延寿和升级改造

美国采取最优化的装备发展策略,用少量投资对现役战略打击力量一些现役和即将退役的装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其作战能力,延长其服役时间。美国已拆除洲际导弹上原有的W62型核弹头,全部换装为威力更大的W87/Mk-21型。通过更换“民兵-III”的部分元件,加装GPS制导元件等,提高飞行稳定性和打击精度的同时将其服役延至2030年。同样升级延寿的还有B-52H,将服役至2044年,B-1B将服役至2047年,B-2A将服役至2058年。此外,2010年美海军采购了24枚“三叉戟-Ⅱ”延寿型号D5LE,计划2012年再采购108枚以替换现有导弹。

2.2.2 继续改造核力量装备,特别注重发展适应作战要求的武器

美国认为,对手日益发展的新型综合防空体系给战略打击力量的突防能力带来巨大挑战。美国迫切需要发展具有航程远、续航时间长、突防打击一体、能自主作战、生存力强和能完成多样化任务的常规战略打击力量。美国要求陆基攻击平台的航程达约为7408~9260km,舰载攻击平台约为5556km,保证能够打击对手的腹地目标。由于对手的反介入/拒止能力日益增强,美国还要求发展具有可进入高危险区域作战的全方位、宽频段、低可探测性的隐身、无人与自主作战能力的飞机[7],能在指挥控制、场外情报、监视与侦察和GPS定位、导航和授时不畅环境中,进行自主作战。美国海军新近试飞成功了航程约2778km的X-47B隐形无人飞行器,预计2018年服役后将极大增强航母战斗群的打击能力。此外,开始研发新型空射巡航导弹,还将发展射程约1600km的极增程型“联合空对地防区外导弹”(JASSM-XR),将增强B-52H、B-1B的防区外精确打击能力。

美国拟定的未来战略打击力量武器系统均要求具有精确制导能力,要求命中精度在米级,能够控制附带伤亡。例如,美国PGS能力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要通过发展弹道轨迹最小误差修正提高各武器末段精度,新发展的PGS武器系统的命中精度要求为3m。计划发展的常规战略打击武器系统将具有钻地、侵彻、高爆等多种能力。例如,通过垂直弹着气动机动实现打击坚固或深埋目标;通过远程滑翔实现增程和弹药布撒;通过低角度再入实现快速突防打击时敏目标。

2.2.3 发展少量新型常规战略打击武器,追求对高价值目标的全球快速响应

为提升全球打击速度,美国开始演示验证可将打击时间控制在1~2小时的多种新型常规手段,来弥补常规洲际弹道导弹响应时间至战略轰炸机响应时间之间的能力缺陷,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先后实施不同计划探索发展平流层甚至更高的高超音速巡航飞行器、亚轨道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等。包括CSM、X-51、通用航空飞行器(CAV)、增程型通用航空飞行器(ECAV)和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HCV)等。美国还在研发利用中程距离外的空基或海基平台发射助推、滑翔或巡航导弹,并大幅提高战略核潜艇机动能力以实现打击力量的快速部署。此外,奥巴马政府新近提交国会审议一项空军核常兼顾的过渡型隐形轰炸机计划。另外有消息称,俄亥俄州帕特森空军基地正在设计B-3隐形战略轰炸机。美国还改进瞄准系统中的数据链系统,大大缩短了武器作战反应时间,并使远征机动的战略打击武器可以得到更可靠、更快捷的控制和指挥。由于新型常规战略打击武器价格昂贵,美国将少量采购用以打击高价值的时间敏感目标。

3 美国未来战略打击力量体系能力目标

综合考虑武器装备技术的可行性、经济承受能力、机会成本、价值和对其他新技术支持性等,美国战略打击力量将继续实施战略核武器延寿升级计划,加强现役战略核武器系统信息化程度,提升武器命中精度,缓解新型武器需求压力,确保战略威慑连续性,弥补设计缺陷,增强系统可靠性,降低系统全寿命成本。继续通过战略核武器系统常规化改造,减少对核武器依赖和对前沿部署依赖。创新作战概念、作战理论,使现有武器装备发挥最大的作战效能。继续按照全球、快速、精确的要求,实现作战能力的快速发展。计划通过发展多样化的新式武器装备,扩大作战半径,扩展任务高度范围,提升响应和打击速度,提高命中精度,从而不断增强作战能力,拉大与其他国家的差距,确保美军军事优势。根据上述分析,可将未来战略打击力量发展分为近期、中期、中远期和远期四个阶段。

3.1 近期

近期为2011-2015年,继续实施战略核武器延寿和改造计划,减少对核武器的依赖,向常规远程精确打击威慑扩展,依托新型潜射常规弹道导弹、X-37、HTV-2等项目基本实现CPGS能力。

近期美国为保持“核态势均衡”,在削减战略核武器数量的同时为保证其核威慑能力不被削弱,将陆续实施对现役战略核武器的延寿和改造。2010年,美国海军提出在未来3年内使潜射型“战斧”核巡航导弹退出现役。此外,还开始对部署在欧洲的B-61核航弹进行延寿改造。由于具有近期便可提供使用、研制成本低、机会成本低、技术风险低等优点,美国加紧研制新型潜射远程常规弹道导弹(CTM-1、2),计划于2014~2015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同时,大力推进“助推-滑翔式”武器/平台的研发。美国防部计划从2011年4月到2016财年为CPGS系统拨款20亿美元。其中计划2012财年申请2.048亿美元预算,用于高超音速滑翔试验、HTV-2和CSM的概念验证及研制等,并明确提出部署通用空天飞机(CAV)。2012财年计划实现的目标包括:HTV-2的关键设计评审,CSM载荷投送器和投送动能弹头能力的技术成熟度评审。CSM将在2013财年进行武器化演示验证。

3.2 中期

中期为2016-2020年,CPGS武器系统被广泛应用,进行亚/超音速隐形远程轰炸机研发工作,空军远征力量可实现全球快速到达、全球摧毁。

为满足多种任务的需要,战略打击力量中的CPGS系统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基本实现在同一时间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对分散的多个目标实施打击,在2个小时内将5000kg以上的载荷投送到既定目标。预计将具有消除急迫或正在形成的威胁、达成威慑、打击坚固或移动目标,实施毁灭性打击等。

2007年,空军副总参谋长布里德拉夫称,空军将采购100架左右的新型远程轰炸机,该型轰炸机将于2016年首飞,2018年服役。该轰炸机为亚音速隐形飞机,航程3200km,核常兼顾型,载弹量6.3~12.7T,并称将开发在2037年服役的未来超音速轰炸机。2011年1月,时任国防部长盖茨称,空军将开发一款能够基本航程在9000km、4000km不需加油、能在敌防空状态下执行情报收集、监视以及轰炸的高度隐形轰炸机,能够满足全球快速到达,全球摧毁的能力需求。

3.3 中远期

中远期为2021-2030年,推进武器装备更新换代,追求实现更快、更精确、更灵活的全球打击能力。

美国在2021-2030年的中远期计划通过建造新型战略核潜艇,列装多种型号的临空飞行器和新型空射核巡航弹等来推进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2011年2月,美国海军公布《未来30年造舰计划》,宣布计划建造12艘第五代弹道导弹核潜艇,现役的第四代也是唯一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将在2027年后退出现役。下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将在2028年服役,并继续装备“三叉戟Ⅱ”型潜射弹道导弹,并计划于2042年后加装新型潜射弹道导弹[9]。到2020年前后,美军可能利用“猎鹰”计划(FALCON)等成果(HTV-1/2/3X等),研发由小型运载火箭(SLV)和通用空天飞行器(CAV)组合的远程助推滑翔式导弹,实现“常规快速全球打击”系统确定的中期目标。2025年前后,利用美国空军(X-51A计划)、海军(HyFly计划)等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技术成果,形成多平台高超音速巡航导弹能力。此外,美国空军计划斥资8亿研制空射型核巡航导弹,即“第二代远程防区外飞行器”,取代将于2030年退役的AGM-86空射巡航导弹。计划于2020年后采购80~100架新型远程轰炸机,这些轰炸机将服役至2045年。

3.4 远期

远期为2031-2050年,通过研制新型武器装备,发展更先进的战略打击力量,保持军事优势。

美国计划2030年前后,利用“猎鹰”计划以及美国空军小型重复使用空天运载飞行器验证计划(X-37B)和“快速响应空间发射”计划中太空作战飞行器(SOV)、太空机动飞行器(SMV)、轨道转移飞行器(OTV)等成果,形成天对地(海)打击能力,实现“常规快速全球打击”系统计划确定的远期目标。2003年的《空军转型飞行计划》[10]在其天基武器发展纲要中提出远期要发展一种超高速集束棒(hypervelocity rod bundles)。预计在2030年后,美国将推行对该类武器的研发、服役以保证美国继续保持其军事上的优势。

4 未来战略打击力量装备体系建设的影响与启示

4.1 影响

4.1.1 进一步改变世界军事力量平衡,有可能导致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由于美国新型战略打击力量可以抵消其他国家“反介入/拒止”能力,必然导致其他国家除发展新型防御系统外,还要大力研发本国的新型战略威慑和反击力量。“确保相互摧毁”这一思维将因世界军事力量平衡的打破而重新死灰复燃。由于美国以武器和技术“领先对手1~2代”为发展思想,很可能导致其他国家为寻求力量平衡而发展军备,从而导致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4.1.2 新型战略打击力量将改变战争的面貌

新型战略打击力量是升级后的传统战略打击力量与新发展的部分空天进攻力量融合的结果。其作战部队仍隶属于各军种,但由战略打击司令部统一指挥。新型战略打击力量不但会在心理上给予对手强大的常规威慑,更可在威慑失效后采取迅速精确的打击,是一种负面效应小、效果更强大的高端力量。此外,虽然美国新型战略打击力量的作战目标不是获取、保持制空天权,但其作战任务的达成必然依赖制空天权获取和保持。因此,美国的新型战略打击力量必然要求从“全球攻击”、“精确打击”和“自由使用空间”等能力转型拓展为“压制敌方防空”、“快速全球打击”、取得“航空航天优势”[10]和“保持空间控制,必要时阻止对手使用空间”[11]等能力。新技术和装备的出现必然使得作战思想发生改变,从而逐步导致作战目标、作战样式和作战理论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最终扩大为整个战争面貌的改变。

4.1.3 新型装备的出现将反向推动新型技术的进步

伴随核心技术突破出现的新型装备使得美国继续保持其军事优势,同时也促使其他国家研究同类和相关技术。例如,美国的隐形技术,导致其他国家在研制隐形技术的同时也不断改进本国的雷达技术,用以反隐形。其他国家的反隐形技术发展必然促使美国进一步提高其隐形技术。同时,美国在新技术、新装备方面取得突破,可为其赢得新的采购经费以用于技术研发。

4.2 作战能力生成模式的几点启示

通过研究能力转型下的美国战略打击力量发展问题,得出对战略打击力量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几点启示。

4.2.1 研究新型作战概念、作战理论,确保核心能力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

各国应根据自身安全环境,综合考虑装备体系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各组成部分性能、可能出现的新任务要求、未来战争的各种可能模式和潜在对手的能力发展。因此进行概念创新、作战理论创新,需要具有极强的前瞻性、创新性和探索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新型作战概念、作战理论,并提出相应主战装备及配套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及性能指标,有利于保证装备体系整体的先进性,从而确保核心军事能力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

4.2.2 结合国家战略和国情,集中力量进行技术创新,发展多种手段武器装备

各国根据现有装备体系情况,借助信息系统提升现役装备的信息化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武器/平台系统的任务距离、打击精度。集中力量进行技术创新,特别是对结构材料、热防护技术、飞行通信技术、推进系统技术、空气动力学技术等通用项目优先进行研究。大力发展新型多样化的手段,发展研发成本低、污染小、保障方便、维护时间短的武器/平台装备,进一步提高武器平台的机动性、速度和隐蔽性以及反探测、反拦截能力。

4.2.3 分步走、有重点地发展战略打击装备

各国应在战略打击装备体系能力生成的总体要求指导下,科学谋划单个系统和单件装备的发展。推进军兵种装备互联互通,深化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降低研发风险。根据发展目标,优化配置资源,合理统筹,制定近期、中期和远期发展计划。围绕自身核心军事能力需要,从装备建设的规划论证着手,自上而下进行战略筹划和顶层设计,有重点地发展核心武器装备,以适应现代战争的变化,满足国防安全需要。

5 结束语

纵观美国战略打击力量的发展战略规划,除了继续追求“行动自由”目标之外,美国在发展中将未来的战略需求、军队建设计划与国防资源有效结合起来,并针对形势变化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尽管美国的战略打击力量装备体系的建设受到政治环境、经济因素和技术困难等多方面的制约,但仍在迅速地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布什政治提出的“无可匹敌的压倒性军事优势”已成为美国决策层潜在的思维方式,它帮助军队不断加强战略集权,建立健全了联合规划体系,并将制定出的规划计划有力地执行;二是新型战略打击力量受到了美国国家军事战略、国防战略和美国国家太空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上的支持,为其申请新的财政拨款和技术支持铺平了道路;三是美国在空天技术领域已取得了一大批包括材料技术、再入技术和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等研究成果,为继续发展新型武器装备提供了技术保障。总之,美国战略打击力量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得益于其相对完善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强对美国战略打击力量装备系统全寿命分析和发展路线图的研究,可以为加快战略打击力量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提供有益的借鉴。

1 US Defense science Committee.Future Strategic Strike Force[R/OL].(2004-02)http://www.bits.de/NRANEU/docs/fssf.pdf.

2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Nuclear Posture Review[R/OL].(2001-04)http://www.imi-online.de/download/Nuclear Posture Review.pdf.

3 JAN VAN TOL.Airsea Battle-A Point of Department Operational Concept[R/OL].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Budgetary Assessment.(2010-08)http://www.csbaonline.org/publication/2010/05/airsea.battle.concept.

4 American Department of Defense.Nuclear Posture Report[R/OL].(2010-04)http://www.defense.gov/qdr/2010.pdf.

5 RUMSFELD.Transforming the USMilitary[R/OL].(2001-12)http://www.defense.gov/specials/transform/transforming.

6 M G Mullen.The National Militar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R/OL].(2011-02)http://www.wenku.baidu.com/view/816caf4f61fb7360b4c65a2.html.

7 MARK GUNZIGER.Sustaining America's Strategic Advantage in Long-Range Strike[R/OL].(2010-10)http://www.csbaonline.org/publications/2010/09/amercias-strike.

8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R/OL].(2010-02)http://www.defense.gov/qdr/2010.pdf.

9 刘克俭.美国未来作战系统[M].2009增订版.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0:389-390.

10 ALBERTSD S.信息时代美军的转型计划[M].李耐和,李盛仁,李欣欣,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414-415.

11 US National Space Policy[R/OL].(2006-08)http://www.globalsecurity.org/space/library/policy/national/us-space-policy 060831.pdf.

猜你喜欢

力量常规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常规之外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别受限于常规
怀疑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