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急财政管理

2011-01-16叶青

决策 2011年6期
关键词:预备费财政管理财政支出

应急财政管理

近年来,我国各类公共危机事件不断出现,从2003年的“非典”疫情,到2005年的禽流感疫情,直至2008年的南方地区冰雪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在这些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置和善后工作中,政府财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所谓应急财政管理,是指各级政府应对各类公共危机事件,所采取的财政政策措施和财政管理手段的总称。成熟、适用的应急财政管理体系应该包含这样一些内容:应急预算管理、应急财政支出管理、应急财政政策安排、应急财政监督以及应急财政绩效评估。

从本质上说,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就是一种公共物品,其外在表现就是成本由财政支付。财政作为掌管社会资源再分配的重要部门,应当通过完善制度,调整支出结构,整合资源的方式,保证危机管理准备和救援工作资金。在预算管理中,政府拨款可分为预算拨款、专项拨款和总预备费三类。总预备费一般按照预算支出的1%-3%的比例提取。

从2003年的“非典”疫情,到2005年的禽流感疫情可看出,在公共危机事件爆发蔓延后,政府在资金保障、政策保障和措施保障三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不仅动用大量中央预算中的“预备费”,各级财政部门还安排了逾百亿元的“专项基金”和各类经费支出。同时,各项税收减免措施也纷纷出台,这些隐性的财政支出与中央和地方的各项财政拨款一起,在危机应对机制中发挥着主要的财力保障作用。

当前,财政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按照“一案三制”建设的有关要求,财政部于2004年制定了《突发事件财政应急保障预案》,规定了应急管理中财政部门的具体职责及工作程序。

同时,加大危机管理工作投入,保障危机管理能力建设。中央财政投入大量资金,重点加强了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装备、灾害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建设、灾害恢复重建能力建设等工作。财政部门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危机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需求,推进危机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支持应急队伍建设。

另外,初步建立了部门协调机制。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财政部门按照“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原则,推进应急管理制度建设,明确职责定位。

■叶 青

目前的问题,一是体制上的欠缺。一方面是由于宏观上我国危机管理体系的欠缺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又受限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本身的缺陷。

二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由于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当突发性公共事件爆发后,财政支出骤然增加,使得相应年度财政支出的压力骤然增大。

我国应急财政资金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即在财政资金总量有限甚至不足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程度的资金浪费现象

三是,预备费流量式管理不利于年度间的调度和平衡。我国预备费实行的是与年度预算一同安排的流量式管理,而非可累积的基金式管理,这样造成了预备费不能在年度之间进行调度和平衡。

四是,监督机制与效益评价机制缺位。我国应急财政资金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即在财政资金总量有限甚至不足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程度的资金浪费现象。

例如,在内地许多县都在想办法把县宾馆卖给私人经营、避免亏损的情况下,新北川宾馆因其1.8亿元的耗资,引来了众多网友的质疑。网友认为盖“如此豪华的宾馆”太过奢侈,“1.8亿的资金可以造多少民房啊”。我当时就想:为什么不能让私人来投资这种项目?

应急财政管理,下一步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完善:加强应急财政管理的法制、体制和机制的建设,为财政应对公共危机提供制度保障;完善预备费制度,合理调整应急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重要的是加强绩效管理和资金监管,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作者为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猜你喜欢

预备费财政管理财政支出
从新冠肺炎疫情看我国预备费法律规制的完善
论我国应急财政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基于预备费视角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与税收在财政管理服务中的运用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总理的“私房钱”怎么用
我国财政管理内部控制研究述评与建议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及制约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现代财政管理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