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院五十年舰船科学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2011-01-15陆建勋
陆建勋
(中国舰船研究院,北京 100192)
建院五十年舰船科学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陆建勋
(中国舰船研究院,北京 100192)
以纪念性文章方式,回顾了建院五十年来舰船科学技术发展的简要历程,回顾了其间对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环节。通过对新军事变革的影响分析,展望今后舰船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方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回顾;展望;新军事变革
0 引言
1961年6月7日,中央军委下令成立第七研究院,到现在正好是50周年。抚今追昔,虽然从行政隶属和领导关系上这中间经历过多次变化,但舰船科学技术则是多年来从未间断,不断发展壮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船舶、动力、武备、电子和有关各专业学科多年来同舟共济,通力合作。半个世纪以来和其他国防科研单位一样,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舰船科学技术从人才成长、科研能力、基础设施到科研成果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国防和经济建设的需求以及外部环境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任务更加艰巨,我们显然还存在不少的差距,使命感和紧迫感使我们要瞻望未来奋起直追,努力争取跨越发展。为了纪念这光辉的五十年,作为一名从建院就参与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在这里试图从回顾中汲取我们艰苦创业、团结合作、奋力拼搏的精神;从展望中发挥我们锐意进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断创新的意志。虽然我的知识面有限,但五十年的经历和对这个科研群体存在的深厚感情,促使我做这一大胆尝试,以纪念这一光辉的发展历程。
1 发展回顾
1.1 从仿制到自力更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1961年建院开始只有9个研究所,技术人员2 400多人,都是从海军、一机部、三机部调来的,人员弱,底子薄,缺乏经验,居住都很困难。当时主要任务是消化和仿制“二四协定”的苏联转让产品,由于当时苏联专家撤退,资料不全,主要是把留下的图纸进行翻译、复制、修改、补充,下厂解决技术问题等,一切基本从头开始,但同时也极大地锻炼了这支年青的科研队伍;到1964年全院已发展到15个研究所、100个研究室,专业技术人员7 000多人,开始进入自力更生、自行研制的道路,“65护卫舰”就是第一艘自行研究设计的标志性产品;到1986年建院25周年之际,全院已发展到23个研究所,科技人员12 700多人(在职管理和工厂人员29 000余人),专业设置基本配套,已经能研究设计各种导弹驱逐舰、核潜艇、远洋调查船和各种民用船舶了;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有了更大的研究、设计、生产能力,给国防和民用领域可以提供更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了。
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1985年前基本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科学研究全部按照计划执行,经费由国家拨款,由七院再划拨到各研究所,职工薪金都按事业单位标准发放,研究任务主要是军品,科研成果转交工厂生产,虽然当时隶属于船舶工业总公司,但科技和生产仍然是两张皮,社会舆论也在呼吁科研人员走出“象牙之塔”。早在1982年,全院在扬州开会就在讨论进行科技改革的问题,此后进行了多次酝酿,逐步进行改革,例如开始放宽民品开发的研究,国家准许每年有1个月的薪金额度作为奖励。1984年,七院开始试行所长负责制和经营承包制,七院院部进行了与各研究所所长签订总承包合同等一系列试点工作。1985年,中共中央正式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总方针,指出“在运行机制方面改革拨款制度逐步推行技术合同制,开拓技术市场以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国防科研机构应当建立军民结合的新体制,加速军用技术成果向民用的转移,大力开展民用产品的开发研究”等一系列“军民结合,保军转民”的方针。在这次重大科技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全院科研生产面貌有了重大的变化,在计划经济的1984年,全院由国家拨款1.56亿元(军品收入0.97亿元,民品收入0.2亿元,其他为行政经费),到1994年全院总收入16.3亿元,比十年前增加了10倍,(军品收入4.47亿元,民品收入9.97亿元),民品收入显著增加,(民品中含横向军品,是通过主动开发、竞标等争取承担的其他军品开发任务)。到2010年科研单位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100亿元,说明舰船科学技术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50年来科技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舰船科学技术创造的价值得到极大的发挥。
1.3 从单机到系统,从单舰到编队的发展
恩格斯早在1878年就说过:“现代的军舰不仅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同时还是现代大工业的缩影”。在建院初期主要解决的是我国舰船科技的从无到有,当时国家工业也是百废俱兴,舰船科学技术处于仿制、消化、练兵阶段,各所按专业分工只是保证本身提供的设备能正常运转,即所谓“单机单控”的时代,舰船总体设计也是负责把这些分散的设备适当的布置到舰艇上,做到“跑得动、连得上”已经算是不错的了。由于国家基础工业薄弱,加工能力、电子器件、特殊材料等满足不了需求,使我们经常处于“有艇无雷、有艇无弹”,甚至某型潜艇已下水,惯性导航设备还处于攻关的尴尬地步,舰艇总体作战能力的发挥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随着国力的增强,广大科技人员的奋力拼搏,我们迅速弥补了这一缺欠。只是由于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各专业研究所作为“配套所”为“总体配套”的观念还是延续了很长的时间,发展到专业独立,各自为政,重复开发、横向联合相当薄弱,无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作战需求及市场作用的推动,“系统”成为发展的主题,尤其计算机和指挥自动化C4IKSR的出现,把信息系统、武器系统和指挥作战联在一起,使舰船作战能力倍增,产生了质的飞跃,其他导航、机电、动力、内通、损管等纷纷进行计算机管理和控制,计算机和各种总线,纷至杂陈,很难统一。进入21世纪,一体化联合作战成为主要目标,加之舰艇编队作战的需求与发展带来编队联合作战、武器协同、数据分发、指挥控制等诸多问题的提出,给舰船科学技术带来许多新的需求和发展机遇。这些一方面代表了时代的进步、国力的增强和舰船科学技术总体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也暴露出在舰船科学技术上出现的无序竞争,预先研究以及管理协调机制的缺失,带来不少严重的后果。
2 发展展望
2.1 新军事变革的影响与发展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产生、交换、传递、控制与利用发生了质的飞跃,信息化程度迅速提高,社会正在步入信息时代。军事战争也从冷兵器、热兵器、机械化走向信息化战争的时代,这就是国外所谓的新军事革命(我们称新军事变革),我国也在建设和完善机械化的同时开展信息化战争的积极准备。作为舰船科学技术,随着我国海洋权益的发展,建设蓝色海军的提出,对舰船科学技术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微电子、计算机、软件、光纤和无线电、光学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这些技术为核心的系统集成使军事力量和功能大幅提升,改变了武器装备建设的重点从硬杀伤武器建设转变为以信息武器为主的软杀伤武器建设,作战理念上把机械化顺序作战转变为信息化的扁平作战,指挥体制也将从垂直树状结构改变为扁平网状结构,把联合作战推向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更高层次,所有这些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对于舰船科学技术在我国重大军事变革中的地位带来很好的发展机遇和严重的挑战,这些都应给与密切的关注。
信息化战争最初可以理解为以机械化为基础、信息化为主导的战争,但是到1992年美国提出“信息战”概念开创了信息战争的先河,美国国防部1996年将信息战定义为:“通过影响敌方信息、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同时防御己方信息、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以获取信息优势而采取的行动”。美国经过多年实践和发展,首先通过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到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等一系列战争的实践,实现了以信息化为主导作战模式的实战检验,基本实现了三军信息作战的联合与统一;其次,发展了非对称、非接触、非线性作战、精确打击作战、全频谱作战、网络中心战等一系列作战理论;最后得到了“信息优势将成为取得战争优势的关键手段”的结论,从而将信息维的作战提升到和陆、海、空、天维同样重要的程度。近年,信息战争又有了“赛博空间”和“赛博战争”的提出。赛博空间(CYBERSPACE我国译为网络电磁空间)按美军的定义是:“信息环境中的一个全球域(与陆、海、空、天相同),包括互相依赖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网络,这些网络包括因特网、通信网、计算机系统以及嵌入式处理器和控制器”。赛博作战的定义是:“对赛博空间能力的运用,其首要目的是在赛博空间中或借助赛博空间达成目标。这类作战行动包括计算机网络战,以及全球信息栅格的运行、进攻和防御的各种作战行动”。事实上,赛博作战是信息时代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攻击与防护、平时与战时、军事和民事、对称与不对称等军、民信息网络在内的更宽广的范畴。2009年6月23日,美国国防部在战略司令部下正式成立美国赛博司令部(USCYBER COM),该司令部由四星上将担任司令,美国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都先后成立了赛博司令部和相应机构(海军又称第10舰队),统一归美国赛博司令部领导。美国国防部又于2010年11月3日宣布,美国赛博司令部已经实现全面运行能力(FOC),这标志着世界已经真正进入信息战争的时代了。日本在2011年发布的《防卫白皮书》中强调:“确保网络空间中的行动安全已经成为各国军队生死攸关的问题”,足见其重要程度。信息战争对舰船科学技术的未来影响将是十分巨大的。
2.2 新技术与新武器提出的新问题
进入21世纪,舰船科学技术在国际上发展十分迅速,很多新概念武器和技术层出不穷,例如,除了针对舰船的雷达隐身、声隐身、红外隐身之外,现在又提出电磁隐身(尤其潜艇特殊低频电磁频谱的辐射会辐射很远距离)、隐身材料(负折射材料,所谓隐身斗篷)等新概念技术;舰船新能源与新动力、电磁弹射与电磁炮、电磁脉冲弹、激光武器以及信息作战等接连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涉及舰船科学技术领域发展的大量新技术层出不穷。这些都涉及新技术、新理论、新材料。现实使我们对恩格斯说过的:“现代的军舰不仅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同时还是现代大工业的缩影”有着更深刻的理解。现代军舰涉及的高技术、新理论不是造船工业的科研单位和造船厂能够全力承担的,要依靠全国的科学技术的支撑。因此,要做到跨越式发展必须在思想和理念上有重大跨越,我们必须更加开阔视野,放眼世界,立足全国,更新观念,加大内外合作力度,提高创新能力,才能保持主动。中央提出“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构建完整创新体系,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给我们指出了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对现有技术的综合集成达到总体性能的提高是创新;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重大改进提高也是创新;新技术、新理论的创造发明更是创新。社会赋予科学技术研究队伍的职责与首要任务应当是“创新”,创新才能发展,发展才能创造财富和能力。虽然创造财富有多种途径和不同分工,但科学技术队伍只追求财富的增长而忽略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实际就是“舍本求末”,这是我们科学技术研究队伍的失职。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
2.3 无人化与智能化的发展
高技术武器的报道现在是日新月异,信息化战争究竟如何打,各方面理解都不同。但是从科学技术角度讲,我认为无人化与智能化是重大发展方向,二者也是紧密联系的。航天早已无人化,航空的AUV也在迅速发展并有显著成效。而水上、水下的AUV、UUV、水中兵器、水下警戒和防护系统等虽然有部分成果,但总体讲我们对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从国内看,凡自主研发看准方向的领头单位,虽然开始艰苦,但最终都能取得重大发展和支持,成为专业的“领头羊”,出现许多领军人物。对从事舰船科学技术的科研群体而言,我们在AUV、UUV等方面专业齐全,有许多先天优势,又是发展急需,品种繁多,关键是大家真正做到通力合作,联合攻关,发挥集体力量,一定会迎头赶上。
无人化必然要智能化,但智能化范围涉及许多领域,还涉及一系列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相信不同专业领域在掌握后会有重大的创新成果。据报道,美国海军正在为其舰载EA-18G电子干扰机实施下一代智能化干扰机(NGJ)研制计划。该计划包括在伊拉克成功试验的“舒特”技术。该技术具有在捕获敌方防空雷达信号后经回波注入病毒,控制对方的计算机并接管计算机管理员的功能,可以控制对方雷达波瓣方向,使之不照射自己并控制导弹的发射等。这种思路据说可用于无线电、数据链等接入系统中。由此可见,未来的智能化不仅是自动化的发展,已经进入代替对方神经中枢的作用,这一切值得我们深思。
3 问题探讨
3.1 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应平衡发展
在国防科学技术中,“需求牵引”代表了使用方的需求,在市场竞争环境下,需求方掌握经济与需求的主导权,“需求牵引”成为各研究所主要的经济来源,有巨大的吸引力,显然在舰船科技领域里占据了主导地位,市场主导本无可厚非,但科学技术依靠的主要是所掌握的新技术,研究所“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能力应当平衡生长才能可持续发展。由于社会浮躁空气的弥漫,以经济增长指标作为考核的压力成为社会的主流,巨大的“需求牵引”占据了研究所绝大部分的精力,而技术储备原有的已大量消耗,“技术推动”功能严重缺失,显然产生了极大的不平衡。新的技术研发和储备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入,部分研究所忙于合同任务,重视不够,从而产生质量事故或时间拖延现象,社会上个别人在科学技术上弄虚作假现象也时有所闻,个别单位的“专业特色”技术储备严重缺失,有的只剩下“综合集成”的能力了,加之分散独立的研究所所储备的技术满足不了大型系统工程的要求,因此只能在人家抓总的大系统工程下打工,这种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
进入“十二五”,中央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这是值得我们很好学习和深思的重大问题。只有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把“技术推动”基础打得牢固,不断有重大的新技术、新产品问世,促进需求才能争取主动,做到可持续发展。所幸的是,我们不少研究开始有所感悟,积极谋划,加大人才聚集和培养,把目光转移到加大科学技术基础和技术储备上来,这是十分可喜的。但是如何克服各所独立奋斗状态,加大联合技术储备和承接重大课题任务上还是当前的软肋。尽管如此,我相信总有一天舰船科学技术的“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这2个发动机会平衡地转动起来,那时我们将会奋起腾飞。
3.2 加强科学技术的“顶层研究”是当务之急
现代国防科学技术,除传统的纵向任务外,综合性大系统工程的需求十分迫切,已成为军工和民用市场的主流,没有综合总承包能力和大系统前瞻发展的技术储备是无法承担的。大型系统工程包括多种学科,综合性很强,需要多方合作,掌握大系统工程就能掌握系统方向的主导权,促进舰船科学技术的提高。舰船科学技术虽然本身就是典型的大系统工程,我们已经有多年合作的经验与分工体系,有一定市场,但是现代已不是50年前简单的飞机、军舰、坦克、导弹几种大系统工程的固定分工了,跨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市场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新技术层出不穷,各种综合性大工程比比皆是,市场竞争也更趋激烈。“预则立、不预则废”,“顶层研究”实际就是大型综合系统的前期预先研究和策划设计,这说明依靠集体的先期合作,已经成为争取市场主动权的十分重要措施,单项技术、单独机构已经不能胜任。但是,目前舰船科学技术研究的单位分散独立和本位主义倾向严重,缺乏联合,很难开展横向合作,虽然大家都在呼吁加强顶层研究,建立相应机构,但实质又存在各种利害关系和各种疑虑。减少烟囱加强扁平化不但是世界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必经之路,对科学技术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加强横向联合,加强“顶层研究”在舰船科学技术发展中举足轻重,不但艰巨,更是当务之急。
4 后记
建院50年,弹指一挥间。回顾过去舰船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光辉成果人所共知;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前途光明,但问题也不少。发展探讨自认并非杞人忧天,回顾不是为了倒退,展望是为了革新。
祝愿舰船科学技术继续发扬光大,出重大成果、出拔尖人才,为海军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Retrospection and expectation of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n the 50thanniversary of CSRDA
LU Jian-xun
(China Shi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ademy,Beijing 100192,China)
This paper retroacts briefly the development of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the 50thanniversary of CSRDA and some key effective points on of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uring the time in a memorial manner.After analyzing the affects of the new military transformation,the paper expects main courses of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discusses some issues that should be emphasized.
retrospection;expectation;new military transformation
F407.474
A
1672-7649(2011)06-0003-04
10.3404/j.issn.1672-7649.2011.06.001
2011-05-06
陆建勋(1929-),男,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长、中、短波及水下无线通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