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炉气制甲醇装置中A TR仪表设计浅谈

2011-01-12

石油化工自动化 2011年2期
关键词:跳车焦炉仪表

余 博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 230024)

0 引 言

自热式转化炉(ATR)主要用于甲醇装置和合成氨装置中合成气的制取。在焦炉气制甲醇装置中采取ATR技术,主要目的为提高工艺气转化率,制取更多的合成气,提高产能。采用纯氧自热式部分氧化转化制合成气,与蒸汽转化法工艺采用转化炉辐射段间接加热的结构形式不同,只需采用体积较小的加热炉和转化炉,而不需一段转化炉;反应速度快,利于强化生产,燃料气消耗低,焦炉气利用率高。反应所需热量由CH4和 H2的燃烧提供,出口温度高,副产蒸汽更多。

由于ATR流程中工艺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参与反应的O2又属于助燃气体,反应的压力为2.0~4.0 MPa,转化炉出口工艺气温度在900~1 100℃左右,因此需要较高的安全仪表系统来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

1 工艺流程简述

氧气经换热器加热至100~200℃,再从ATR转化炉顶部烧嘴进入炉膛;焦炉气脱硫后经过饱和塔增湿,进入加热炉,将增湿焦炉气加热到400~500℃后,从纯氧转化炉侧面进入。在炉膛内焦炉气与氧气混合并燃烧,再经催化剂床层反应后生成转化气,再进入下游压缩单元后到甲醇合成塔制取粗甲醇。ATR流程如图1所示。

2 仪表选型

2.1 温度测量仪表

该工艺中主要有进/出转化炉工艺气温度、氧气管线温度需要测量。进转化炉工艺气温度达400~500℃,可采用 K型热电偶;出转化炉工艺气温度达900~1 100℃,应采用S型热电偶;氧气温度测量主要在进/出氧气换热器管线上,均采用热电阻Pt100。

图1 ATR工艺流程

温度仪表一般考虑采用带外套管的铠装热电阻或热电偶,套管材质不低于管道材质。其中与氧气介质接触的温度计套管需考虑耐氧化性的材质,需禁油脱脂处理。对于工艺气出口的高温介质,温度计套管需要考虑抗氧化性较好和耐高温的材料,可选用镍基合金等,常用的如Inconel 600等。

在测量纯氧转化炉出口温度时需注意温度计套管选材和插入深度,出口管道内工艺气温度很高,工业炉选用的管道结构较为复杂,内层采用刚玉砖,外层采用耐压高温钢,在耐压高温钢外面还有水夹套管,因此在设计及选型时需与工业炉专业沟通好,应在管道上预埋温度计安装接管,安装接管需穿过水夹套、耐压高温钢及刚玉砖,可采用密封套管,也可采用敞开套管,敞开套管需采用抗氧化性较好和耐高温的材料。温度计套管的插入深度需考虑伸出工业炉配套的敞开套管50~100 mm即可。

2.2 压力测量仪表

该工艺流程中主要有进/出转化炉工艺气压力、进/出氧气换热器氧气管线压力和差压、进转化炉工艺气和氧气差压、中压蒸汽压力需要测量。

一般情况下,集中压力检测的仪表采用智能型压力(差压)变送器。压力仪表比较常用,需要注意与氧气介质接触的变送器应做禁油脱脂处理。在选用介质为氧的变送器填充液时需采用惰性液,如卤代烃。

进转化炉氧气和焦炉气差压测量安装时需注意不能采用三阀组,防止氧气和焦炉气两介质串气引起爆炸。

2.3 流量测量仪表

该工艺流程中主要有进ATR氧气流量、进氧气换热器蒸汽流量及进ATR保护蒸汽流量,其均可采用标准孔板配流量差压变送器测量,进ATR夹套水流量可采用转子流量计。对于冷氧流量用孔板测量时,节流元件材质需注意,建议采用Monel 400或Inconel 600。

2.4 液位测量仪表

该工艺流程中主要为A TR夹套水位测量及液位开关。液面小于1 500 mm,液位测量可采用浮筒液位计。水夹套的液位开关可采用浮筒式液位开关。

2.5 阀门仪表

阀门仪表作为ATR的控制和联锁的最终执行元件,在工艺控制中很重要。主要有氧气管线上的冷氧调节阀、冷氧切断阀、冷氧放空切断阀、热氧上游放空调节阀、热氧上游切断阀、热氧下游放空切断阀、热氧下游切断阀、进氧气换热器蒸汽调节阀、进ATR蒸汽保护调节阀、ATR夹套液位调节阀。

对于冷氧调节阀,可采用普通的单座阀,在阀体和阀内件的选材上,需考虑氧气的温度、压力和流速,工艺管道材质为304不锈钢,但不能简单地考虑阀体采用304,需根据氧气管道系统规范,选用该温度、压力和流速下对应的材质,但是在实际选型中,由于采用的是globe阀,流经阀芯的氧气流速可能无法计算,这就需要咨询相关阀门厂家。此阀要求在开车工况下应可调,开车工况流量比正常工况流量低很多,因此阀门的可调比应尽可能大,能满足开车工况。

蒸汽选用套筒阀,阀内组件至少为不锈钢。氧气切断阀,按工艺要求选用快速切断阀,一般采用球阀,其泄漏量等级至少为ANSI ClassⅤ,采用硬密封。所配电磁阀要求采用可靠的、满足装置的安全等级,一般不低于SIL2,可采用ASCO直动式隔爆电磁阀。氧气切断阀根据工艺要求,开关时间有一定要求,氧气主管线上切断阀从全开到全关要求2~3 s,氧气管线放空阀从全关到全开要求2~3 s。采用弹簧返回气缸式执行机构,保证在故障情况下,阀门处于安全的故障位置。对于纯氧介质阀门,阀门材质可参照《OXYGEN PIPELINE SYSTEMS IGC Doc 13/02/E GLOBALL Y HARMONISED DOCUMENT》文件选型,该工艺系统的氧气切断阀阀体材质首选Monel合金或Inconel合金。

2.6 控制系统

系统主要包括DCS和SIS。针对ATR部分的DCS可以和整个装置一致,无特别要求,可满足生产、监控、优化与管理需要。

A TR的SIS要求也和整个装置一致。建议采用进口产品,所供产品应有在类似装置上的使用业绩。系统安全等级应得到 SIL3认证,所有 I/O卡、CPU单元和继电器等也必须得到SIL3认证。系统应具有毫秒级事件故障报警功能(SOE),系统扫描速度应小于200 ms,以便对系统本身和过程发生的每一个故障,或导致过程停车的因素都能及时地和按实际发生的时间记录下来。系统必须具有完备的冗余、容错技术,所有设备和部件必须为冗余容错结构。

3 复杂控制

在ATR中有一个复杂控制回路——氧/碳比与ATR出口温度控制回路,是一个前馈控制,需要考虑ATR出口温度的滞后对氧气流量调节的影响。

该控制回路不是简单的温度串级控制回路,氧气流量的变化与A TR进口的工艺气流量和ATR出口温度有关,是一个既有前馈控制又有反馈控制的复杂控制回路,需要氧气流量与工艺气流量的合理匹配才不会引起ATR出口温度的大幅度波动,确保A TR工艺在操作过程中负荷变化时的平稳操作,减少工艺气流量变化导致ATR转化炉出口温度过高而引起的ATR和整个装置的联锁跳车。具体的控制回路如图2所示。

图2 氧/碳比与ATR出口温度控制回路

该控制回路:a)A TR出口温度控制器输出0~100%作为因数;b)最大允许的氧气与工艺气比乘以ATR出口温度控制器的输出因数,即得到氧/碳比,因为氧/碳比高,会导致A TR联锁跳车,因此在设定最大氧/碳比时一定要注意,这样才能保证氧气流量的调节在合理的范围内;c)需要的氧气流量,根据氧/碳比乘以工艺气流量得到,作为氧气流量给定值送给氧气流量的控制器。

4 联锁逻辑

纯氧转化炉联锁逻辑:ATR跳车联锁与氧气系统切断联锁都属于安全联锁,一般在 SIS内完成。

4.1 ATR跳车

ATR跳车作为一个重要的安全联锁,保证了整个装置开车、运行和停车处于安全状态。

ATR跳车输入原因:氧气流量低低联锁;工艺气加热炉跳车(在工艺气进入ATR流程前需要给工艺气加热的加热炉);紧急停车按钮(控制室辅助操作台上);进ATR原料气水碳比低低联锁; ATR进口工艺气温度低低联锁;氧/碳比高高联锁;ATR出口转化气温度高高联锁;水夹套液位低低联锁。

ATR跳车输出结果:加热炉跳车;氧气切断联锁;工艺气进料阀关闭;打开ATR吹扫蒸汽阀;打开工艺气放空阀;合成回路跳车。

4.2 氧气系统切断联锁跳车

因氧气介质的特殊性,所以在联锁设置上要求可靠。

氧气系统切断联锁输入原因:ATR跳车; ATR进口氧气流量低低联锁;A TR工艺气进口温度低低联锁;冷氧与进A TR热氧差压低低联锁;工艺气流量低低联锁;热氧放空阀为开的状态。

氧气系统切断联锁结果:ATR跳车;ATR烧嘴吹扫启动;切断进入ATR的氧气。

氧气系统切断跳车对冷/热氧阀的动作时间有要求,在设计中,一定要按工艺要求进行阀门选型,保证阀门在规定的时间内打开或关闭。

5 注意事项

a)设计时需要考虑仪表的防爆要求,采用本安型仪表或隔爆仪表。对于氧气介质仪表设计、安装、清洗需要根据相关标准严格执行。

b)在开车前一定要做好前期工作,如装置的吹扫、试压、联动试车等,防止管道内的焊渣等污物卡在阀芯处而不能关闭,造成被迫停车。

c)开车及调试要熟悉并掌握整个系统的联锁条件和跳车后的相关阀门的设备动作情况。逐个联锁进行联调,检查现场仪表信号动作后SIS是否有相应的反应,同时检查联锁动作后相关阀门、电气设备的动作情况。

d)在开车投料时,积极配合工艺操作人员做好对联锁的旁路及投用工作,并认真做好记录,不得随意修改或旁路联锁。

[1] JMC.Autothermal Reformer Control and Trip System[G]. England:BDS2921-CONT01,JMC,2007.

[2] JMC.Autothermal Reformer Operating Instructions[G]. England:BDS2921-OPIN01,JMC,2007.

[3] 陆德民,张振基,黄步余.石油化工自动控制设计手册[M]. 3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4]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SH3005—1999 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9.

[5]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SH/T3092—1999 石油化工分散控制系统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9.

[6]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HG/T20505—2000 过程测量和控制仪表的功能标志及图形符号[S].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

[7]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HG/T20507—2000 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定[S].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

[8]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HG/T20511—2000 信号报警、安全联锁系统涉及规定[S].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SH/T3018—2003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10]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M].4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跳车焦炉仪表
SWDJ673型捣固焦炉技术特点及应用
◆ 仪表
仪表
桥头跳车现象处治措施研究分析
意外
桥头跳车研究
桥头跳车现象防治措施
奔驰E260车行驶过程中仪表灯熄灭
焦炉烟道气治理的难点分析
浅谈冬季140t/h干熄焦炉年修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