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业务协同机制认证体系的设计与分析
2011-01-12吴仙丹王喜富沈喜生
吴仙丹,王喜富,沈喜生
(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北京 100044)
国际贸易业务协同机制认证体系的设计与分析
吴仙丹,王喜富,沈喜生
(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北京 100044)
以国际贸易商务协同理论为基础,以基于管理的协同商务的服务联盟模式思想、体系与方法为对象,设计国际贸易业务协同的机制认证体系,并重点研究分析国际贸易业务协同认证体系中的安全、集成、协调、整合机制,以确保国际贸易企业实体间商务的安全高效实现,并满足各个企业实体间内外资源的协同需求。
国际贸易;业务协同;机制认证体系
1 国际贸易业务协同机制认证体系概述
国际贸易业务协同的基本理念是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企业间的协同环境,建立业务协同服务系统使国际贸易中的各个参与实体能够共享信息,并且使有关的业务流程实现自动连接,从而使其能够协同工作,确保国际贸易企业决策的准确性和整体运作的高效性。
业务协同机制的应用是为了解决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业务实体如何协同工作的问题。国际贸易业务协同服务系统要以协同机制为前提,以协同技术为支撑,以信息规范与共享为基础,从系统的全局观出发,促进国际贸易领域中各个企业实体内部和外部协调发展,提高国际贸易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从而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我国国际贸易业务协同服务系统一方面要满足国际贸易企业实体间商务的安全、高效地实现,另一方面要满足各个企业实体间内外资源的协同需求,即整个国际贸易商务链的协同需求。因此,业务协同机制的研究首先要满足系统的安全性需求,才能保证服务系统顺利运行;其次要满足企业实体间不同层面的协同需求,才能保证协同过程顺利进行,实现系统的建设目标。
2 国际贸易业务协同机制认证体系的设计
我国国际贸易业务协同机制的研究,要以如何实现业务协同过程安全进行为前提,采用必要的安全机制。并且要针对国际贸易企业实体间各个层面上协同的特点采用与其适应的相关机制。
通过对当前业务协同技术中应用的典型业务协同机制研究,结合我国国际贸易业务协同的特点和要求,所设计的适用于我国国际贸易领域中的业务协同机制体系共由四个机制构成,分别为:保证协同过程顺利进行的安全机制、实现信息层面协同中的信息集成机制、实现业务层面协同的协调机制、实现组织层面协同的整合机制。该机制的基本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3 国际贸易业务协同机制认证体系的分析
在业务协同服务系统中,安全机制是系统顺利平稳运行的基本保证;信息集成机制促进各业务主体之间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协同,是实现信息层协同的关键所在;业务协调机制是为了在业务层面上建立有效的沟通、协商与协调机制,是保证业务层协同的必要条件;整合机制是用来指导各业务主体间组织层面协同的必要机制,是实现组织层协同的重要过程。
图1 国际贸易业务协同机制
3.1 安全机制—系统运行基本保证
安全机制是信息协同顺利平稳进行的基本保证。由于各业务主体本质上还是各自独立的实体,当他们之间还没有达到战略合作伙伴模式的情况下,无法保证他们之间协同过程的安全性。为了避免整体效益受到损害,保证各业务主体能够放心的与其他成员企业进行合作,必须通过安全认证和访问控制等机制建立业务主体的安全性评价和信用评价体系,通过入侵监测和密钥管理等手段确保业务主体发布信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认证机制。认证机制是为了保证各业务主体身份的真实性和所发布信息的有效性,以及感知层和网络层中各节点的合法性和所获得信息的可靠性。首先,通过安全认证和访问控制建立各业务实体的安全性评价和信用评价体系,判断各业务主体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其次,通过可靠的节点认证机制建立感知层和网络层中各节点的认证体系,确保非法节点不能接入网络,保证节点信息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2)访问控制。访问控制主要为了保证高强度的数据机密性和完整性。在互联网环境下,各业务主体之间的信息流相互交织,存在大量机密的信息,采用可靠的访问控制机制是物联网数据安全的必要保证。首先,通过建立访问控制机制,按用户身份及其所归属的预定义组来限制对某些信息的访问,或限制对某些控制功能的使用,确保只有授权实体才能访问相关机密信息。其次,通过数据标签、数据加密、纠错码、检错码等方法实现信息传递的完整性。
(3)入侵监测。入侵监测主要为了保证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以及对恶意指令的分析和防范。入侵检测可在不影响业务协同系统整体性能的情况下,通过监视和分析用户的活动,对商务协同系统的构造和弱点进行分析,自动识别已知进攻的活动模式并向相关人员报警,对异常行为模式进行统计和分析,并自动识别反安全策略行为等手段,对系统进行一体化的分析、跟踪、监测和管理。
(4)密钥管理。密钥管理机制是为了保证各业务主体进行系统间通信时的机密性和安全性。通过密钥协商共同建立会话密钥,保证传感网通信的机密性。密钥管理是对密钥从产生到最终销毁整个过程相关问题的管理,包括密钥的产生、存储、备份、恢复、导入、分配、保护、更新、泄露、撤销和销毁等内容。通过公钥基础设施(PKI)技术和密钥协商等手段建立各业务主体之间的会话密钥,来保证系统间通信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业务协同服务系统中应用安全机制是系统顺利平稳运行的基本保证。由于业务协同链中各企业本质上还是各自独立的实体,当商务链协同管理没有达到战略合作伙伴模式的情况下,无法保证系统中各企业间协同过程的安全性。为了避免业务协同链的整体效益受到损害,保证各个企业实体能够放心的与系统中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必须通过安全认证和准入机制建立企业实体的安全性评价和信用评价体系,确保企业在系统中发布的信息的安全有效,确保各个企业实体间系统链接过程安全。
3.2 信息集成机制—实现信息层协同
基于流程集成的国际贸易业务协同管理系统中的信息集成机制是为了满足各业务主体之间信息实时的分析与过滤、汇集与整合、动态集成和高效交换,在整个动态联盟中进行统一规划,促进各业务主体之间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协同。
(1)信息过滤。在互联网环境下,存在海量的感知和传输节点,获取了大量的具有冗余特性的信息,并且各业务主体之间的信息流相互交织,要实现信息的有效协同,必须利用云计算和数据网格等技术对其进行有效分析与过滤,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2)信息汇集。信息汇集机制是为了对系统间极度分散的海量物流信息资源进行汇集,保证信息的有效集成。在互联网环境下,大量信息资源被分散存储到地理位置各异的网格平台整合的各企业共享的硬件设备组成的网络虚拟存储器上,必须将这些分散信息资源汇集成可伸缩的、可靠且安全的信息资源,才能进行高效的传输、分析与应用。
(3)信息整合。信息整合机制是为了对系统间分散异构的多种信息源实现统一的访问,实时地、智能地将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分析系统或其他应用系统,进行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利用信息的整合机制可以将物流供应链上的企业联系起来,统一计划,统一数据模式,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综合利用。
(4)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机制是为了消除各业务主体间的信息孤岛,并使他们协调一致,协同工作。信息协同是建立在双向信息流的基础上,这意味着信息协同必须以各业务主体间信息的整合、集成与共享为前提。运用信息共享机制能够将各业务主体进行统一规划,构建他们之间的信息协同环境,实现信息的集成与共享。
业务协同在信息层面的协同是建立在双向信息流的基础上,这也就意味着业务协同必须以协同平台上各方的信息共享为前提。因此系统运行中需要运用信息共享机制,将协同服务系统上的接入企业联系起来,统一计划,统一数据模式,形成动态企业联盟和信息共享。并且要求平台上设立基于安全的企业准入机制,保证信息协同平台上的信息真实、有效,促进我国国际贸易企业实现互动、公平、多赢的局面。
3.3 业务协调机制—实现业务层协同
业务协调机制是为了在业务层面上建立有效的沟通、协商与协调机制,保证业务层面协同的顺利进行。通过建立核心业务、辅助业务、增值业务和应用业务的规范化流程,建立各业务主体之间的业务合作信任机制、沟通与协调机制,保证各业务主体的有效沟通与协调。
(1)业务流程规范化。流程集成技术的应用,改变了现有的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丰富了现有的国际贸易业务体系。并且由于各业务主体是不同类型的企业,他们的业务流程规范不统一,导致业务流程整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了形成业务的一体化、集成化,确保信息协同的有效进行,需要建立物联网环境下的业务流程规范。
(2)业务合作信任机制。业务合作机制是企业联盟顺利运作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各业务主体是相对独立的实体,他们之间的协调难度非常大。业务合作信任机制可以增强各业务主体之间的透明度,使各方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合作,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3)沟通与协调机制。由于各业务主体在组织规模、管理理念、运作模式、组织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使业务层面的协同不可避免的产生冲突,这就需要各参与实体进行有效沟通和协商,以便服从整体利益。
总之,业务协调机制是国际贸易商务企业联盟顺利运作的前提和基础。尽管信息和网络技术为顺畅沟通提供了载体,但是对于重大业务问题沟通的渠道和协调机制更为重要。在国际贸易实体间实现业务协同的过程中,完备的协调机制可以使分歧得到迅速解决,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保证业务协同带来的最大化利益,实现整体最优。
3.4 业务整合机制—实现组织层协同
整合机制是用来指导各业务主体间组织层面协同的必要机制。在物联网环境下,各种资源分散在地理位置各异的不同角落,并且各业务主体在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必须建立有效的整合机制,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对各业务主体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进行适当的整合与调整,确保组织层协同能够高效进行。
(1)资源整合。在当今互联网环境下,各种资源非常分散,必须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和有机融合,使其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应用价值,提高资源管理的高效性、实效性、经济性,并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2)组织结构整合。各业务实体必须对自身的组织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或重建,通过调整或重建组织指挥系统,对职能分工进行有效整合,以保证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实现组织结构整合的协同效应,降低内耗,提高整体运作效率。
(3)管理制度调整。由于各业务主体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必须对管理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整体上具有健全和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实现运作过程中的系统性与和谐性,确保组织层协同能够高效进行。
综上可知,整合决策机制是用来指导国际贸易实体间组织层面的协同必要机制,对主导因素的把握以及对协同组织间相关关系的量化分析是该机制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组织层面的协同过程如果缺乏整合理论模式的支撑与基本关系的量化描述会引来诸多问题,例如:①国际贸易商务链上的企业对资源整合过程中的主导因素认识不够明确,难以把握关键要素,致使投入的整合成本不能收到有效的回报。②由于整合过程缺少必要的量化决策分析,企业不了解在决定自身运作水平的各主导因素方面投入多少整合成本,也不了解自身的运作水平同系统所期望的整体运作水平之间的差距,从而在整合成本的投入方面产生偏差,无法实现整合的高效性。
现实中制约国际贸易业务协同下资源整合的原因还有很多,但是整合决策机制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整合过程中的系统性与和谐性,保证国际贸易各实体间的组织层协同能够高效进行,满足各实体当前及长远利益。
4 结束语
我国国际贸易领域中的业务协同机制的内容有:保证协同过程顺利进行的安全机制、实现信息层面协同中的信息集成机制、实现业务层面协同的协调机制、实现组织层面协同的整合机制。
安全机制是系统运行的基本保障,集成机制是实现信息层协同的关键,协调机制是完成业务层协同的必要条件,整合机制是达成组织层协同的重要过程。这四个机制缺一不可,它们集合为一体,为国际贸易业务协同系统服务,使贸易各实体间的协同能够高效进行,满足长远利益。
[1]曹堂哲.公共行政执行协同机制-概念、模型和理论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10,(1):115-120.
[2]韩斌.企业战略联盟技术创新协同机制构建研究[J].商业研究,2009,(7):36-39.
[3]赵正德,杨立朝.网络工作流中协同机制的研究与实现[J].同济大学学报,2009,(1):111-114.
[4]张浩.基于混沌理论与协同学的企业战略协同机制优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5]肖威.工作流管理系统中流程协同机制的研究和实现[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6]李夏琴.适应性企业战略协同机制机器运行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7]王晓华.网络协同工作流模型、引擎与协同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上海:上海大学,2006.
[8]王宁.电子化供应链管理协同机制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6.
[9]孟琦.战略联盟竞争优势获取的协同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10]金常飞.基于供应链的烟草物流协同体系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9.
Design and Analysis of Mechanism Authentication System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Collaboration
WUXian-dan,WANGXi-fu,SHENXi-sheng
(School of Traffic&Transportation,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100044,China)
Taking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collaboration theory as the basis and the management-based service alliance mode as the study object,the paper designs a mechanism authentication system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collaboration,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afety,integration,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in the system.
international trade;business collaboration;mechanism authentication system
F740
A
1005-152X(2011)02-0045-03
10.3969/j.issn.1005-152X.2011.02.015
2011-01-2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H46B0402)
吴仙丹(1987-),女,辽宁沈阳人,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系统工程;王喜富(1963-),男,内蒙古赤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系统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