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山西省高校竞技健美操教练员基本情况的研究

2011-01-11

长治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教练员山西省竞技

钟 臣

(晋中学院 体育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对山西省高校竞技健美操教练员基本情况的研究

钟 臣

(晋中学院 体育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山西省15所本科高校竞技健美操教练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教练员的学历结构不是十分理想、科研水平差、理论水平高于实践能力。

高校竞技健美操;教练员;基本情况

教练员是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具体执行者、组织者、设计和管理者。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根据既定的训练目标来实施训练计划,起到主导作用,是运动员的指导者和教育者,帮助运动员通过积极主动的训练来掌握健美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一支优秀的教练员团队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先决条件,因此他们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将直接影响训练目标的达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山西省61所普通高校中,抽取15所高校的健美操教师及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如表1所示。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1.3 数据处理方法

数理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山西省高校健美操教练员的年龄与性别情况

如表2-1显示,山西省高校健美操的男教练员占到调查人数的33.3%,女教练占调查人数的66.7%。整体上看,男教练相对比较偏少。主要是因为健美操在中国起步较晚,只有20多年的历史。虽说在参加比赛时男女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参加比赛,但在国内的普通高校的校园内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健美操是女生专利的氛围,导致各个体育院系健美操专业的学生女生占到了绝大部分,所以毕业后到各个高校从事健美操教学和训练的女性自然也就占到了绝大部分,这也是为什么山西省的普通高校女教练多于男教练的主要原因。

表1 15所高校一览表

国内的著名专家赵洪州的研究指出,大部分的技术人才是在25-46岁这个年龄段做出重大的科研成果,其峰值是在37岁。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教练员的最佳执教年龄是在35-45岁这个年龄段里。这个阶段的教练员精力充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并且具备善于思考、稳健和经验相对丰富的优点。对山西省高校健美操教练员的年龄调查结果如表2,教练员年龄以30以下年龄段为主,占到调查人数的57.1%;31-35岁岁年龄段占调查人数的23.8%;36-40岁和41岁以上年龄段占19.1%。从结果中不难发现,山西省高校健美操教练的年龄处于36岁以上的相对偏少,教练员年龄偏低也是符合健美操项目特点的要求。但由于年龄偏低,导致教练员缺乏应有的实战和执教经验,还有部分教练是刚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学生,相对的执教能力就更加的匮乏。山西省各个高校应当尽可能的给予年轻教练员培训和参与组织比赛的机会,促使其积累深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尽快提高训练水平。

表2 山西省高校健美操教练员年龄和性别情况统计(n=21)

2.2 山西省高校健美操教练员的学历与职称情况

调查时把教练员的学历等级分为四个不同的等级:大专(主要指具有专科学历的教练)、本科(获得学士学位的教练)、硕士(获得硕士学位的教练)、博士(获得博士学位的教练)。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目前山西省普通高校健美操教练队伍具有本科学位的占调查人数的79.1%,多数为工作5年左右的年轻教师;具有高学历(硕士以上)的教练相对偏低,占调查人数的20.9%,这与国家教育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规定以教学为主的本科高等学校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达到60%以上的要求相差很远。

图1 山西省高校健美操教练员学历和职称情况圆柱图

职称结构是衡量教练员集体素质状况的尺度之一,是反映教练员队伍训练和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练员的学术水平和训练成绩。在调研中了解到有些学校对从事教练员工作的教师在评职称时,将其运动训练的成绩作为评定职称的指标,但比重并不大,主要还是靠科研能力。本次调查的山西省高校健美操队教练员中,占调查人数17.7%的教练员是副教授以上职称,43.8%的是讲师,38.5%的是助教。统计结果所反映的山西省健美操教练员高级职称的比例低现象,说明了山西省健美操教练员的科研能力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山西省普通高校要想提高健美操运动竞技水平,教练员还应当不断的通过学习来提高学历和职称,进而加强科研意识,通过研习世界竞技健美操的最新竞技动态和信息,训练手段的合理化,掌握先进的训练技术,运用综合化科学训练手段开辟出一条适合当地环境的健美操训练体系。

2.3 山西省高校健美操教练员的专业、运动等级与执教年限情况

通过对山西省高校竞技健美操教练的调查,结果显示,非健美操专业的教练员占到调查人数的57.1%,健美操专业的只占调查人数的42.9%。健美操专业的教练员虽说占到调查人数近一半,但这部分中绝大多数教练员都来自于体育院系的健美操专修学生,这就造成山西省健美操教练员队伍的理论水平高于实践能力。而对于培养竞技运动员来讲,来自体育院系的教练员要比来自专业运动员的教练员实践经验要少很多。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健美操教练员必须也亲自参加实践训练,并通过实践获取丰富的实践经验,因为这些经验是很难从课本中学到的。另外调查显示,高水平的专业运动员缺乏,其中达到国家健将级水平的仅占调查人数的4.7%,一级的占调查人数的28.6%,二、三级占调查人数的比例最多,达到了66.7%。这些都与优秀教练员相比有较大差距,这也是山西省高校健美操整体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3显示了山西省高校竞技健美操教练员的执教年限在一年以内和1-5年占调查人数的52.4%,6-10年占调查人数的42.9%,10年以上的占调查人数的4.7%。从整体上看,山西省高校竞技健美操教练员的执教年限与其他项目比较相对较短,很多教练员参加比赛的次数和机会也就相对较少,使得教练员很难通过比赛学到先进的训练技能,对最新的健美操竞技动作也知之甚少。

表2 3山西省高校健美操教练员的专业、运动等级与执教年限情况统计 (n=21)

2.4 山西省高校健美操教练员参加培训与从事教练的动机情况

从表4不难看出,被调查的山西省高校竞技健美操教练员中,接受过1-2次培训的占调查人数的47.7%,3-4次的占调查人数38.1%,5次以上的占调查人数的14.2%。仅仅通过简单的几次培训很难满足教练员的需求,很难对新规则和技术动作加以了解,很难掌握健美操运动的最新训练规律,就更别说提升自我的执教能力了。而且健美操发展的变化的速度很快,其编排的动作会不断的超越极限,规则也是每四年就会更新一次。所以,短短的几次培训难以促进教练员成长,对于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是极为不利的。由于现代的运动训练已逐渐演变为一个拥有多学科综合利用的运动形式,我们的教练员也必须具备更为全面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因此,学校应采取各种有利条件组织教练员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学习健美操的裁判员培训、最新规则、音乐编排和健身指导员培训等多种形式的知识。

通过对山西省高校竞技健美操教练员从事教练员动机的原因进行调查,排在前三位的原因分别为:爱好健美操事业占调查人数的47.7%;接受单位的工作安排占调查人数的38.1%,成就个人事业占调查人数的9.5%。从选择教练员的原因情况分析,可以了解高校教师从事教练员的动机,良好的动机是事业成功发展必不可少的诱因之一。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真正因为爱好健美操事业而选择从事教练员的人员仅占一般人次。还有部分是接受单位的工作安排才从事教练员工作的,这就很难调动起教练员训练的积极性,自然也就会影响到整个训练计划的实施。如何能吸引高水平的教练员主动从事学校教练工作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建议将教练员的训练成果和比赛成绩算入科研成果,将教练员的训练和比赛时间换算成工作量,并以此作为评定职称的参考标准,按照《教练员奖励试行办法实施细则》以及学校的有关规定给与教练员特殊政策,可破格晋升职称。

表4 山西省高校健美操教练员参加培训与从事教练的动机情况统计 (n=21)

2.5 山西省高校健美操教练员周训练次数和每次训练时间情况

图2 山西省高校健美操教练员周训练次数和每次训练时间情况柱状图

通过对山西省高校竞技健美操教练员的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山西省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周训练次数各个学校的差异性很大,比例最多的是3-4次,占调查人数的65.4%,5次以上的训练占调查人数的30.3%;每次训练的时间也不相同,占比例最多的是3-4小时,占调查人数的52.1%,1-2小时的训练时间占到调查人数的35.6%。研究者通过大量的研究,认为高水平的健美操运动员平均每周的训练时间至少要达到15小时以上,否则就很难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也就是说,即是优秀的运动员如果没有充足的训练时间作保证,其竞技能力也会不断的下降。而从山西省高校竞技健美操的运动员的训练次数和时间来看,周训练时间都远不及15个小时,因此,训练次数和每次训练时间的不足是导致山西省高校竞技健美操整体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

2.6 山西省高校健美操教练员的科研情况

图3 山西省高校健美操教练员的科研情况饼状图

通过对山西省高校竞技健美操教练员科研情况的调查可知(图3),山西省普通高校竞技健美操教练员的科研情况不容乐观,科研能力相对执教能力来讲显得十分的薄弱。近7年发表的论文大多集中在2篇上,占到调查人数的45.8%,这其中的部分原因是由于评定职称是需要发表两篇相关论文的硬性指标的作用,发表在3篇以上论文的仅占调查人数的28.4%,甚至还有部分教练员没有发表过任何科研论文。科研能力的低下会给教练员平时的训练带来极大的困难,这主要是由于教练员撰写健美操科研论文的过程也是对竞技健美操理论知识及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重新学习的过程,将能很好的将自身的研究成果付诸于实践,进而能不断的提升训练效果。

3 建议

山西各高校应依据自身情况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参与健美操理论和技术培训,尤其是提升非专业和运动等级不高的教练员的专业素养;多组织参加一些高级别的健美操比赛,使得教练员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执教和临场指挥能力;在职称评定时应给予教练员以灵活的评定模式,对有突出贡献的教练员应破格评定。

[1]于长菊.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5(13):25-27.

[2]赵媛媛.广州体育学院竞技健美操队训练及管理体制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16(8):24-26.

[3]朱瑛.从比赛看我省大学生健美操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J].山东体育科技,2002,11(2):66-68.

[4]秦云华.大学生运动队训练与管理工作的思路[J].体育学刊,2005,10(6):21-24.

G807.4

A

1673-2014(2011)02-0091-04

2011—01—05

钟 臣(1981— ),男,广东兴宁人,硕士,主要从事体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 王建华)

猜你喜欢

教练员山西省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竞技精神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花与竞技少女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