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岩田尾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2011-01-06黄定文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石炭浅海船山

黄定文

(中国建筑材料地质勘查中心福建总队,福建 福州 350001)

龙岩田尾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黄定文

(中国建筑材料地质勘查中心福建总队,福建 福州 350001)

本文综述了田尾矿区水泥用灰岩矿的赋存层位、矿体形态、产状及规模、矿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自然类型等特征,并分析了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石灰岩;地质特征;成因;龙岩田尾

田尾矿区水泥用灰岩矿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该区交通条件便利,矿体规模大,矿石质量好。

1 矿区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闽西南坳陷带南西部的广平—龙岩坳陷内,龙(岩)—漳(平)复式向斜的近核部,政和—大浦深大断裂的西侧。

1.1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有下石炭统林地组、上石炭统船山组、下二叠统栖霞组、文笔山组及第四系(见下图)。

田尾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地质图

下石炭统林地组(C1l):出露于矿区东、南部。主要为浅灰、紫灰色中、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与粉砂岩、泥岩互层夹石英砾岩、粗粒石英砂岩。

上石炭统船山组(C3c):出露于矿区中东部。主要为浅灰—灰白色厚层—巨厚层状细晶灰岩,上部夹白云质灰岩,是水泥用灰岩矿主要赋存层位。与下伏林地组呈断层接触。

下二叠统栖霞组(P1q):出露于矿区北部、中部及南部。根据岩性组合特征,栖霞组地层可分为五个岩性段。

第一岩性段(P1q1):为灰—深灰色薄层—中厚层状燧石结核灰岩,燧石条带灰岩和白云质灰岩。

第二岩性段(P1q2):为浅灰、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微晶灰岩、细晶灰岩、含燧石灰岩。本段是水泥用灰岩主要含矿层位之一。

第三岩性段(P1q3):岩性为灰—深灰色燧石灰岩、燧石条带灰岩和泥灰岩互层。

第四岩性段(P1q4):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状含燧石灰岩,本段是水泥用灰岩含矿层位。

第五岩性段(P1q5):为深灰—灰黑色中—厚层状硅质灰岩、含灰岩角砾硅质岩,间夹薄—中厚层泥质条带灰岩、含白云质灰岩和钙质泥岩。栖霞组地层与下伏船山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下二叠统文笔山组(P1w): 出露于矿区中部、北西部和南西部。为浅灰、紫红色中薄层状泥岩与粉砂岩互层。与下伏栖霞组地层呈断层接触。

第四系(Q4):主要为残、坡积物。

1.2 构造

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有5条断裂,依次编号为F1~F5。

F1断裂:位于矿区东南部,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55°左右,长度约3km。为一正断层,断层上盘为上石炭统船山组,下盘为下石炭统林地组。

F2断裂:位于矿区中部,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5°左右,长度约3km。为正断层,断层上盘为下二叠统文笔山组,下盘为下二叠统栖霞组。

F3断裂:位于矿区中部,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80°左右,长度约1.8km。为正断层,断层两侧地层产生位移,沿走向上不连续。

F4断裂:位于矿区中部,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55°左右,长度约1.5km。为逆断层,断层两侧地层产生位移,断层上盘为下石炭统林地组,下盘为上石炭统船山组、下二叠统栖霞组。

F5断裂:位于矿区北部,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80°左右,长度约0.8km。为正断层,断层两侧地层产生位移,沿走向上不连续。

1.3 侵入岩

矿区的侵入岩主要为花岗斑岩和辉绿岩。

花岗斑岩:分布于矿区北东部,呈脉状侵入于上石炭统船山组(C3c)和下二叠统栖霞组(P1q)地层中。共见两条,一条在平面上呈近南北向似长条形展布,产状:走向近南北,倾向270°,倾角60°左右,长度约700m,最大宽度90m,破坏了矿体沿东部倾向上的连续性。另一条在平面上呈近东西向似长条形展布,产状: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北西,倾角70°左右,长度约240m,最大宽度约80m,破坏了矿体沿走向上的连续性。

辉绿岩:在矿区内呈北东向分布, 呈脉状产出,与地层倾向相同,规模较小。

花岗斑岩和辉绿岩对矿石质量影响不大。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体形态、产状及规模

全区共圈定水泥用灰岩矿矿体3个,编号为KT1、KT2、KT3。

KT1矿体:赋存于上石炭统船山组(C3c)地层,分布于矿区中东部,沿走向北东长约1 050m,东西宽10~500m,出露最高标高670m,最低标高580m。其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倾向300~320°,倾角20~40°,近北东向展布,呈一单斜构造形态,层状产出。其中夹有十一层含泥炭质燧石灰岩、燧石灰岩、含白云质灰岩夹石层。矿石主要化学成分CaO 48%~55.60%(平均53.31%)、MgO 0.04%~2.98%(平均0.77%)。

KT2矿体:赋存于下二叠统栖霞组第二岩性段(P1q2)中,分布于矿区中部,沿走向北东长约1 900m,东西宽25~210m,出露最高标高735m,最低标高565m。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倾向300~320°,倾角20~40°,近北东向展布,呈一单斜构造形态,层状产出。其中夹有两层含泥炭质燧石灰岩、含白云质灰岩夹石层。矿石主要化学成分CaO 48%~55.58%(平均52.42%)、MgO 0.12%~2.98%(平均1.04%)。

KT3矿体:赋存于下二叠统栖霞组第四岩性段(P1q4)中,分布于矿区的北东部、南西部。

北东部矿体沿走向北东长约830m,东西宽15~90m,出露最高标高765m,最低标高680m。

南西部矿体沿走向北东长约710m,东西宽40~80m,出露最高标高620m,最低标高570m。

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倾向300~320°,倾角20~40°,近北东向展布,呈一单斜构造形态,层状产出。其中夹有两层含泥炭质燧石灰岩夹石层。矿石主要化学成分CaO 48.27%~54.92%(平均51.04%)、MgO 0.41%~1.9%(平均1.02%)。

2.2 矿石特征

2.2.1 矿石矿物成分

矿石的矿物成分以方解石为主,含量90%~95%,次为石英、白云石、燧石、泥碳质物和生物碎屑等。

方解石:呈它形粒状,粒径在0.001~0.02mm间,颗粒之间紧密镶嵌,常见后期方解石脉充填,后期方解石脉晶粒较大。

石英:呈它形微粒状,稀疏嵌布在方解石间或呈细小集合富集。

白云石:呈它形粒状均匀或不均匀散布于方解石粒间。

燧石:呈结核或团块状沿层面断续分布,大小在1~5cm之间。根据岩矿鉴定报告燧石成分为石英质,fSiO2主要为微晶石英。

泥碳质物:呈零星状不均匀散布在方解石颗粒间或富集沿缝合线分布。

生物碎屑:呈碎片状被方解石集合体所胶结,大多已方解石化。见有海百合茎、有孔虫等。

2.2.2 矿石结构构造与类型

矿石结构:主要为隐晶—微晶结构,微晶—细晶结构两种。

矿石构造:主要为中、厚层状至块状构造,缝合线构造,团块状构造。

矿石类型:根据矿石的矿物组合特征,矿石自然类型可分为隐晶—微晶灰岩、微晶—细晶灰岩、含燧石灰岩三种。

3 矿床成因

本区在晚石炭世末期至早二叠世,经历了二次海侵海退旋回。在晚石炭世末期,本区开始下降,接受第一次海侵,形成较大范围的浅海沉积盆地,沉积了一套厚度较大岩性较均一的船山组碳酸盐岩建造。进入早二叠世,有一次短暂的海退时期,沉积环境由浅海相变为亚浅海相,陆源物质增多,形成一套硅质含量较高的栖霞组第一岩性段灰岩建造;之后第二次海侵到来,沉积环境由亚浅海相恢复至浅海相,但时间较短,形成栖霞组第二岩性段灰岩建造,又一次短暂的海退时期,沉积环境由浅海相变为亚浅海相,陆源物质增多,形成一套硅质含量较高的栖霞组第三岩性段灰岩建造;之后第三次海侵到来,沉积环境由亚浅海相恢复至浅海相,但时间较短,形成栖霞组第四岩性段灰岩建造;再一次短暂的海退时期,沉积环境由浅海相变为亚浅海相,陆源物质增多,形成一套硅质含量较高的栖霞组第五岩性段灰岩建造;最后第四次海退开始,沉积盆地逐渐缩小,沉积环境由浅海相变为亚浅海相、滨海相,海相沉积物减少,陆源物质增多,沉积文笔山组泥岩—粉砂岩建造。故本区矿床应属浅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矿床。

4 找矿标志

本矿床属浅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矿床,赋存于上石炭统船山组—下二叠统栖霞组地层中,其上覆地层和下伏地层分别为下二叠统文笔山组和下石炭统林地组,故直接找矿标志为船山组—栖霞组地层,间接找矿标志为文笔山组和林地组地层。

P619.225

A

1007-9386(2011)06-0048-03

2011-10-08

猜你喜欢

石炭浅海船山
浅海环境下海洋锋对低频声能量传播特性的影响
为什么浅海海鲜比深海多呢?
新疆富蕴县扎河坝凹陷石炭—二叠系烃源岩特征及生烃条件分析
浅海油田试油、完井技术及应用效果分析
《张船山 社日朴园斋中咏燕》
银—额盆地上古生界油气勘探地质意义
民国时期《船山学报》办刊宗旨发覆
沁水盆地南部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划分与聚煤作用
和谐文化与船山学研讨会暨2008年船山学社理事会综述
“气”与船山心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