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辅导模式的研究
2011-01-05余晓波
余晓波
(九江学院护理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高职护理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辅导模式的研究
余晓波
(九江学院护理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干预模式对高职护理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42名被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8人,对照组30人,实验组接受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对照组不接受辅导。采用自制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自编团体活动反馈表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被试在干预后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总分与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订规划、问题解决五个维度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意义(P<0.01)。同时,他们对团体活动过程、团体气氛及活动内容评价较高。结论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干预模式,能有效地提高高职护理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职业决策 自我效能 辅导模式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理论最早由Taylor和Betz于80年代提出,他们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定义为:个体对自己完成择业相关任务所需能力的信心程度[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是影响个体职业选择过程和活动的重要的主体性因素,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高的个体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更具坚持性,努力程度更高,因此成功的几率也更高。许多研究[2-4]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可以通过有效的干预得到提高。团体辅导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干预形式,但团体辅导难以深入地处理每个个体的问题。本研究尝试采用团体辅导结合个别辅导的模式对高职护理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进行干预,以弥补单纯团体辅导的缺陷,提高辅导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小组成员由笔者课堂上通过口头宣传进行招募,均为大二高职护理学生。应征学生112名,通过面谈对应征学生进行筛选,共选取学生58名,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28名,对照组30名。实验组平均年龄20.43岁。对照组平均年龄20.97岁。两组被试者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基于伦理上的考虑,在辅导结束后,为对照组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职业辅导讲座并领取一份纪念品作为补偿。筛选标准:(1)自愿报名参加,有改变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强烈愿望;(2)愿意与他人交流,并具有与他人交流的能力;(3)能坚持参加团体活动全过程,并遵守团体的各项规则。
1.2 研究工具 (1)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该量表系彭永新参照Betz和Taylor“职业生涯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依据对学生的访谈资料和学生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编制而成,共39个题项,由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等5个维度构成。采用五级计分方式,每个项目共有五个选项,即“完全没有信心、有一点信心、有一些信心、比较有信心、完全有信心”。问卷在各个因素上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677 4~0.809 8,总问卷的a系数为0.936 6;各个因素的重测信度均在0.511~0.601,总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656。同时量表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都较好;(2)自编团体活动反馈表:团体聚会结束后用来评估成员对团体活动效果的主观感受。包括15个项目,分别反馈团体成员对团体过程、团体气氛以及活动内容等三方面的主观体验。采用1~7等级评分,分数越高,团体活动效果越好。
1.3 研究方法
1.3.1 团体辅导 本次团体训练活动方案的内容是根据Taylor和Betz所提出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理论制订,同时融合了Bandula的自我效能来源理论及相关职业发展理论。团体为结构式、发展性团体。活动名称:梦想会开花;活动单元分别为:
1.3.1.1 “相见欢” 目标:(1)引发个人参与团体的兴趣;(2)认识并接纳团体成员;(3)了解团体的目的、内容及进行方式。主要活动:指导者发言、寻找我的另一半、建立团体规范、生涯幻游。作业:用一句话记下参加本次活动的建议。
1.3.1.2 “我是谁” 目标:(1)协助学生认识并接纳自我的同时认识并接纳他人;(2)协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以及兴趣与职业、休闲、发展的关系;(3)协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主要活动:20个我是谁、个性发现、我喜欢什么——生涯兴趣探索。作业:完成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了解自己的职业人格类型。
1.3.1.3 “拍卖场” 目标:(1)协助学生澄清个人价值观;(2)强化成员分析、批判事物的能力;(3)提升成员从事“做决定”的能力。主要活动:分享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结果、假如我有一百万、工作价值探索。作业:完成价值观探索练习。
1.3.1.4 “职业探访” 目标:(1)增进成员对专业及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相关工作的了解;(2)培养对本专业的兴趣;(3)了解护理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主要活动:职业信息能力核查、头脑风暴(搜集职业信息的方法和途径)。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必须进行一次护理界人物生涯的访谈。事先拟好访谈提纲,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参与。
1.3.1.5 “我的未来不是梦” 目标:(1)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未来职业的热情、兴趣和幻想;(2)发现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的距离,树立目标;(3)初步对自己的生涯进行规划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主要活动:白日梦、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个人行动计划表)、时间流水账。作业:发给成员简洁版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各自完成。
1.3.1.6 “不屈不挠” 目标:(1)明确自己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障碍;(2)增强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3)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主要活动:暖身活动——肌肉放松训练、榜样示范、我的5个成功、我的情绪我做主。作业:每日至少练习两次肌肉放松;每日找到自己的或别人的一条非理性信念进行辩驳。
1.3.1.7 “明天会更好” 目标:(1)帮助成员整理团体经验所得;(2)了解别人对自己的回馈和自己在团体中的表现。主要活动:10年后的同学会、秘密大会串(生涯困惑集体讨论)、互道祝福、结束活动。
1.3.2 个别辅导 对于不适宜在团体中进行讨论的问题,笔者采取的方法是在团体活动即将结束的第七次聚会上,让同学们将团体中仍未澄清或不宜在团体中讨论的问题写在小纸条上给自己,另外安排1~2次个别会谈。本次活动中共为5名同学安排了个别会谈。个别辅导同样遵循Taylor和Betz所提出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理论、Bandula的自我效能来源理论和相关职业发展理论以及心理咨询理论。
1.3.3 实验设计
1.3.3.1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28名,对照组30名。一般主张发展性团体以12~20人为宜[5],因此,实验组分两个小组进行训练,每小组14人。
1.3.3.2 对实验组成员进行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
2 结果
2.1 两组成员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中的前后测得分比较(表1)
表1 两组成员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中的得分比较(±s)
表1 两组成员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中的得分比较(±s)
t P自我评价 实验组 19.71±3.76 24.32±4.02 -5.388 0.000因子 组别 前测MSD 后测MSD***对照组 21.20±3.87 19.46±4.22 1.506 0.143 t -1.482 4.219 P 0.144 0.000***收集信息 实验组 29.75±5.84 35.93±5.25 -4.756 0.000***对照组 31.63±4.77 30.70±5.18 0.674 0.506 t -1.349 3.812 P 0.186 0.000***选择目标 实验组 28.57±5.67 34.75±5.44 -4.813 0.000***对照组 29.60±5.37 28.50±5.41 1.075 0.291 t -0.710 4.386 P 0.482 0.000***制定规划 实验组 25.94±4.32 29.21±5.20 -3.000 0.006***对照组 26.53±5.24 26.16±4.99 -2.141 0.573 t -0.449 2.279 P 0.655 0.026*问题解决 实验组 23.18±6.31 27.21±6.12 -4.672 0.000***对照组 23.17±5.30 23.24±5.66 -2.468 0.616 t -0.008 2.567 P 0.994 0.013*总体均分 实验组 125.32±22.39 139.57±13,14 -3.586 0.001***对照组 131.93±19.28 129.40±19.54 -2.109*0.062 t -1.201 2.536 P 0.235 0.014*
2.2 实验组成员在团体辅导结束后对团体活动效果的反馈(表2)
表2 实验组成员团体活动的反馈结果
3 讨论
在对大学生职业决策效能辅导研究中,多见单一辅导形式。本研究将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对常态大学生人群进行辅导则尚未见报道。
实验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所有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而干预后实验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各个维度及总分上均有了显著或极显著的提高;在后测中,实验组在各个维度及总体水平上的得分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被试的得分。《团体活动反馈表》的统计结果显示,团体过程、团体气氛及活动内容都得到了成员较好的主观评价及肯定(均分范围:5.36~6.71)。
本研究所用心理辅导机制有:团体辅导使人感受团体氛围、并提供人际互动的场合,学生能够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建立自信。成长中的大学生有着共同的人生发展课题,他们更认同同龄群体的肯定与欣赏[5]。团体辅导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它是参与式、体验式的。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活动,并对活动引发的感受进行讨论和交流,激发自己深入地思考,从而深化对自我和职业的认识,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尽早进行职业规划,提高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增加获得职业成功的机会。成员对团体活动反馈表的评价结果证明,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团体的优势和特点,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团体辅导在实施的过程中将基本职业理论寓于活动和游戏中。团体活动按照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内涵来设计。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包括5个维度即自我评团体辅导每周1次,每次90min,共7周。个别辅导安排在团体辅导结束后的一周内。
1.3.3.3 团体辅导由笔者和另一指导者共同带领。笔者负责辅导,另一指导者负责观察记录团体形成发展过程。个别辅导依然由该两名指导者分别对成员进行个别会谈。对照组不予处理。
1.3.3.4 辅导前对两组成员进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问卷的测试,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均结束后再次对两组成员进行该问卷的测试,同时填写团体活动反馈表,对团体辅导效果进行主观评估。
1.3.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统计方法包括成组t检验、配对t检验。α值取0.05作为检验水准,P值均为双侧的概率。价、收集信息、目标设定、制订规划、问题解决。每次团体聚会的目标均围绕这5个维度设定。如自我认知维度通过“我是谁”、价值观拍卖两次主题活动实现。目标设定和制订规划维度则通过“我的未来不是梦”一次活动实现。而收集信息和问题解决则分别通过“职业探访”、“不屈不挠”、“明天会更好”等三次主题活动来实现。同时,在各个活动中还融合了Bandura的自我效能来源理论。Bandura认为,自我效能的形成受到以下4个因素的影响:成功体验、榜样学习、言语说服和情绪唤醒[6]。(1)成功体验:在团体活动中通过“20个我是谁”、“个性探索”、“完成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价值观拍卖”、“职业访谈”等活动,帮助成员成功地完成自我评价和职业探索活动。成员通过“白日梦”、“一步一个脚印”、“时间流水账”等活动成功地形成了职业目标并制订计划。从这些活动中,成员均获得了成功体验。在“我的五个成功”活动中,成员回顾自己以往的成功经验,增强了自信;(2)榜样学习:在“秘密大会串”活动中,大家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可以促使成员反思自己的行为,成员们会有这样的想法:“他行,我也行”,并产生模仿他人行为的愿望和行动。此外,课后对职业成功人士的访谈中,他们的成功经历也给了成员很好的示范;(3)言语说服:在团体活动中,领导者不断鼓励每个成员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会以及通过活动所体会到的想法和情感与全体成员分享。随着团体动力的深入,对于成员中出现的不自信、不接纳自己等状态,成员之间就会相互鼓励,向成员传达“其实你很棒!”的信息。同时,团体进程中,领导者的关注、倾听并加以言语的鼓励,不断强化“你们能行!”的观点,给成员以积极的支持与鼓励[7];(4)情绪唤醒:领导者教会成员松弛技巧,通过“我的情绪我做主”活动,帮助成员改变不合理的信念和思维方式,学习用新的观念和价值来判断和理解事情,直到产生新的情绪和行为,从而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生理感觉。
团体咨询虽然有着种种好处,但难以深入地处理每个个体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团体辅导的同时,对一些在团体中尚未澄清以及不适合在团体中讨论的问题,则根据情况再安排1~2次个别会谈。在个别会谈中,同样综合运用有关职业发展理论和心理咨询理论,进一步帮助成员澄清自己的困惑,最终获得问题的解决。笔者体会,团体辅导之外的个别会谈是很重要的辅助手段,它既可以弥补团体辅导有可能造成的深入不够,也可以有效地处理自我暴露和保护当事人隐私之间的关系。
正是在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的共同作用下,提高了实验组护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进一步的研究应将该干预模式与其他模式进行对比,如与单纯团体辅导进行对比。同时由于时间关系,笔者没有对干预的长期效果进行追踪。今后的研究可对其做长期效果的考察,以进一步完善本研究体系。
[1]Km taylor,Ne betz.Applications of self-effi-cacy theory to the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ca-reer indecision[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98,52(1):63-81.
[2]Luzzo,Darrell Anthony Funk,Dylan P.Attributional retraining increases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J].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1996,44(4):378-387.
[3]Michael R.Maples,Darrell Anthony Luzzo Evaluating DISCOVER’s Effectiveness in Enhancing College Students’Social Cognitive Career Development[J].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5,53(3):274-285.
[4]王金良,张大均,吴明霞.团体训练对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有效性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9):85-109.
[5]樊富铭.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6]Bandura.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Psychofogical[J].Review.1977,84(3):119-215.
[7]李彬.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32.
Study of career decision making self-efficacy counseling model for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Yu Xiaobo
(NursingcollegeofJiuJinagCollege,Jiujiang332000)
Objective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career group counseling combined individual on the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MethodA total of 42students were selected in the experiment,The stud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experimental group(n=20)and no-treatment control group(n=22).The experimental group
group-counseling and individual counseling.The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scale.and self-designed feedback inventory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vention of group counseling combined individual counsel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ResultThe experimental group’s total scores,as well as the scores of the 5dimensions-self-evaluation,information collection,planning and problem solution of the self-efficacy of career decision test have been elevated(P<0.05)or extremely elevated(P<0.01).The member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ated comparatively higher in the effectiveness and acceptability of the group actives.The study also indicated that students are satisfied with group process group atmosphere and group activity.ConclusionThe intervention of the group counseling combined individual counseling emerges being effective in enhancing the self-efficacy of career deci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Group-counseling Individual counseling
2008年度江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项目号:XL0807)
余晓波(1978-),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护理心理
R471
A
1002-6975(2011)21-1926-04
201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