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盈余管理、诉讼风险与审计费用溢价

2011-01-05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福建泉州362021澳门大学管理学院中国澳门

关键词:合谋溢价审计师

(1.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福建泉州362021;2.澳门大学管理学院,中国澳门)

○吴泽福1 吴 捷2

盈余管理、诉讼风险与审计费用溢价

(1.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福建泉州362021;2.澳门大学管理学院,中国澳门)

○吴泽福1吴 捷2

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6-2008年经验数据,运用完全信息非对称动态纳什博弈模型,考察了公司客户在诉讼风险约束下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溢价的作用机理。实证结果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诉讼风险不对称性会导致上市公司减少(增加)收入的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溢价负(正)相关,正向盈余管理比同幅度负向盈余管理产生较弱的审计费用溢价效应,高增长型客户正向盈余管理导致的审计费用溢价效应在诉讼风险环境中被扩大。这表明审计师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充分考虑了公司诉讼风险的不对称性,修正了审计的风险判断。

盈余管理;诉讼风险;审计费用溢价

在审计市场激烈竞争的生存压力下,审计师在客户购买审计意见的诱惑中倾向与公司管理当局达成某种共谋,然而我国2004年以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蕴藏的审计风险没有反应在审计定价中。如伍利娜、漆江娜等研究发现处于微利或配股区间的公司支付的审计费用较低,[1]39王振林、李爽等从非主营业务利润比重的角度计量盈余管理幅度,也发现客户盈余管理迹象与审计定价负相关。这主要原因在于仅仅用权益报酬率哑变量和非主营业务利润比重不足以充分计量上市公司针对2001年监管新政以后的盈余管理行为。同时在对高质量审计需求普遍匮乏的市场环境中审计定价主导权掌握在客户手中,对客户盈余管理迹象所蕴藏的审计风险无法在审计定价中得到及时、充分和适当反应。

2005年推行风险导向型审计框架后,随着审计市场环境的风险意识逐步转变,在当前过渡型市场诉讼风险约束中,审计合谋的利益分配机理研究凸显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近年有关审计合谋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审计定价与盈余管理幅度关系的研究,如宋衍蘅、冯延超、张薇等的实证研究[2]75只分析盈余管理的正向操纵,并未涉及审计定价对特定诉讼风险条件下不同性质盈余管理的响应,也没有将诉讼风险因素作为独立因素加入审计合谋利益分配的研究中;第二类是审计收费与盈余管理关系博弈的研究,如龚启辉、余玉苗、刘锦芳从单期静态三方“囚徒困境”博弈到跨期动态条件贝叶斯精炼博弈,构建利益均衡模型寻求审计合谋的有效治理策略,但没有提供审计合谋利益分配机制的经验证据。

鉴于此,本文在Bedard的盈余管理风险假设的基础上,使用财务报告决策中可操控应计的管理度量盈余管理的性质与幅度,同时考虑正向与负向盈余管理的对偶状态,探析在诉讼风险约束条件下不同性质的盈余管理对审计师对价行为模式的影响。主要贡献在于率先实证分析审计师在进行审计风险评估和事后审计费用确定时,因诉讼风险不对称性而导致对正向与负向盈余管理产生不对称的反应,给出高市盈率公司的盈余管理会扩大审计费用溢价幅度的直接证据;首次运用博弈论构建诉讼风险条件下审计合谋利益分配的微分模型,分析非对称诉讼风险条件下审计费用溢价的定价机理,为上市公司审计监管部门治理审计合谋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一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在既定的诉讼风险条件下,审计师的审计收费对正向或负向盈余管理的反应是否对称,国内外的研究结论不一。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审计收费与正向盈余管理的单向相关关系,大多认为两者具有正相关关系,如Barron、Heninger、赵国宇、王迪等[3]58。对于审计收费与盈余管理的双向关系的研究发现存有较大差异,如刘运国借鉴了S imunic的审计收费模型研究发现,审计费用与调减收益的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而与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正相关关系不显著[4]74。DeFond、Heninger,Subramanyam等证明了增加收入的异常应计同事后审计诉讼之间呈正相关,审计诉讼可能性依赖于盈余管理的重要性程度和方向,审计师预期损失评估会随着审计判断结果是使盈余收入增加还是减少的不同而不同[5]111,[6]249。一般轻度向下盈余管理导致的审计师无法查出重大财务报表错漏报的审计风险更高,需要审计师付出更多审查时间和使用高级审计方法,因而审计师要多收取比中度向下盈余管理所产生的审计费用溢价。由此,我们提出:

H1:在诉讼风险约束条件下,减少(增加)收入的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溢价负(正)相关。

正向盈余管理与负向盈余管理导致的诉讼风险程度存在差异,正向盈余管理产生的诉讼风险明显高于负向盈余管理形成的[7]449,而且鉴于审计市场的过度竞争和买方主导问题,审计师面对正向盈余管理产生的诉讼风险而需要增加审计风险溢价时,会相对于减收溢价更为谨慎保守,而且负向盈余管理通常是为了平滑当期利润用以未来扭亏或保住“保牌”或“保配”资格或进行亏损大清洗,对于外部投资者或利益关系人的直接损害较小,所承受的道德过失性质也较轻。同时由于向下盈余管理通常是管理者借助账外经营、复杂关联交易、变更会计政策、隐瞒重大事项等较为隐蔽的手法蓄意操作的,审计师按照标准的审计程序未必能够揭穿问题根源,且所承受的审计职业道德责任和诉讼风险成本也相对较低,因而负向盈余管理所导致的审计费用溢价的减少幅度大于同等程度的正向盈余管理所产生的审计费用溢价增量。由此提出:

H2:非对称诉讼风险会导致正向盈余管理比同幅度负向盈余管理产生较小的审计增溢。

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高成长型公司借助高市盈率夸大公司自身的市场价值而蒙蔽现实与潜在的投资者,为其提供审计鉴证业务的审计师必然蒙受比客户负向盈余管理情形更大的诉讼风险损失。因而需要投入更高的审计成本来降低审计风险,同时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以弥补潜在的未来诉讼风险损失。Barron详细考察实际管理中会计政策选择和事后审计师的审计收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发现客户盈余管理面临的诉讼风险会因处于高风险的经营环境而增大;Dechow发现高增长型(或高市盈率)的公司通常更倾向于用大额应计项目来管理盈余,高增长型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是为了满足盈余增长预期和避免消极的盈余下降[8]227;Skinner指出高增长型客户倾向于正向盈余管理,而误报盈余预期更可能引起未来诉讼而受到投资者最严厉的惩罚。由此提出:

H3:高增长型(或市盈率)的客户正向盈余管理导致的审计费用溢价会因诉讼风险而增大。

二 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

本文运用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弈建立基本分析模型,考虑审计师与客户均知道对方策略空间的分布情况且由客户主导审计合谋溢价的分配博弈,在诉讼风险约束条件下从双方的联合收益方程求解出能够使双方获取最大收益的最优合谋溢价分配方案,从而使盈余管理的审计费用溢价的对价博弈达成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研究假设审计师和客户都是效用最大化者且彼此之间存在合谋关系,合谋溢价分配方案由客户提出而审计师可以对此分配方案进行讨价还价。

审计师和客户作为博弈双方的合谋收益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策略,也取决于博弈对方策略的选择。本文假设客户对审计师的要价有一个合理的预测,其分布为公共信息且密度函数为f1,该假设是基于客户与审计师彼此了解,能够较准确地预期对方策略的范围与可能性。审计师对客户的出价有一个合理的预测,其分布是公共信息且密度函数为f2,两个分布的取值应该大于Smin且小于γ(E-λQ2),其中E代表合谋的超额收益,λ代表合谋遭受诉讼的风险概率系数,Q2代表客户对合谋溢价的要求,γ代表客户市盈率倍数因子;记Smax代表客户在既定的诉讼风险条件下盈余操控合谋收益所能支付的上限,Smin代表审计师合谋收益的最低对价,Q1代表审计师对合谋溢价的要求,则在合谋契约条件下有:Smin

定理1:①限于篇幅,本文各定理和推论的证明及推导过程不再详细列出,如有需要,可向作者索取具体证明过程。考虑诉讼风险约束条件下的审计师风险收益为R1=min(S1,Smax)-Smin,给定谈判参数ξ值时,审计师审计费用溢价对价的最优约束条件为:

定理2:在相同的谈判参数ξ条件下,客户对审计费用溢价支付的最优策略满足:

推论2:在条件均匀分布下,客户的最优策略解为:

推论3:由推论1和2可得,满足条件均匀分布和诉讼风险约束时审计费用溢价的均衡对价为:

推论3的结论表明:审计师与客户在合谋框架下可以按照各自的对价策略进行博弈,可以达到双方利益最优化的均衡状态;在不同性质的盈余管理情形下审计费用溢价与诉讼风险遵循同步变化关系,这表明不对称的诉讼风险条件下审计费用溢价与盈余管理性质的作用关系发生变化,即在正向盈余管理情形下审计费用溢价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而在负向盈余管理情形下审计费用溢价与盈余管理成负相关关系;正向盈余管理情形下审计费用溢价与客户市盈率倍数因子γ成正相关,支持了假设3关于在既定诉讼风险约束下高市盈率客户的正向盈余管理比低市盈率客户同幅度同性质盈余管理会导致更高的审计费用溢价。

我们运用大唐电信的财务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模拟,图1反映了在合谋条件下不同谈判参数时的审计费用溢价动态变化。当诉讼风险λ逐步增大时,审计师所获的审计费用溢价也逐步增加;当E取5百万时,处于水平方向最低端的曲线代表诉讼风险最低的审计费用溢价博弈情形。由图1可知,随着λ的逐步增加,审计师所获的溢价逐渐增加,但增加速度逐步减慢,审计师处于谈判优势条件下的审计要价明显高于劣势条件。

图1 正向盈余管理产生的审计费用溢价模拟分析

三 实证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自CS MAR审计收费数据库,并与RESSET金融财务数据库、巨潮资讯网相同指标字段进行印证,同时根据上市公司年报、董事会决议报告以及相关公告手工补充部分数据。随机选取2006-200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覆盖12个主要行业类别,剔除金融保险业、新上市、已退市或未披露审计费用数据的部分公司后共取得862个有效样本。

(二)变量定义(见表1)与研究模型

盈余管理的度量方法主要有应计利润分离法、具体项目法和分布检验法,本文采取应计利润分离法和选用可操控性应计作为衡量盈余管理程度的替代变量,通过截面修正Jones模型计算操纵性应计利润,即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等于总应计利润(TA)减去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NDA),且总应计利润(TA)=净利润(N I)-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因而修正Jones模型表达为式(1)和(2):

式(1)中TAt为第t年的总体应计利润,NDAt为第t年的非操控性应计利润,At-1为第t-1年的总资产,ΔREVt为第t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与第t-1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之差,ΔRECt为第t年的应收账款与第t-1年的应收账款净额之差,PPEt为第t年的固定资产,ξt为残差,a1,a2,a3为模型系数,式(1)中的各项系数与式(2)中的各项系数相同,叠代求出不可操控应计利润估值数后,直接得出可操控应计利润

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溢价影响的实证分析是依据S imunic模型[9]161和修正的Jones模型计算出衡量盈余管理程度的可操控性利润DA,然后利用审计费用溢价分配模型(式3)对假设进行检验。

表1 模型变量含义与选入依据

四 实证结果分析

(一)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因变量和自变量的简单描述性统计(见表2)数据显示,各公司审计收费的标准差较大,说明年度审计收费存在较大差距,最低5万元而最高693万元;公司期末总资产因行业差异分布较为分散,持续性审计意见变量均值0.77表明所选样本大部分公司存在与审计合谋的条件;独立董事比例均值36.8%刚好满足中国证监会最少规定30%,且标准差偏小显示各家公司对独立董事的设置情况基本相同,样本中包括的ST公司数目占总样本的比例接近10%,为公司盈余管理和审计合谋铺设基本分析平台;子公司数目离散程度较大,说明选取的样本公司的集团规模与结构差异较大,而海外子公司占比均值4%表明样本公司中只有少部分公司设立了海外子公司,且设立的海外子公司数量仅占所有子公司数目的较小一部分;对外担保对数和存货加应收/总资产代表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盈余管理程度度量指标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均值0.12和标准差0.07,说明不同样本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相似。

表2 样本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二)实证分析结果

表3中模型1回归结果中有关公司治理因素的控制变量含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占比、董(监)事会会议次数、监事会中财务背景专家数,同审计收费之间的相关关系除董事会会议次数(在模型4中被弃除)外均与理论预期相符但并不显著,这表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推行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从形式上的套用转变为切实为提升公司治理效率服务;有关经营效率变量包括连续两年亏损、营运资产的规模、子公司数目与海外子公司经营规模和公司总资产的估计系数均与理论预期符号相同,且均与审计收费呈显著的相关关系,特别是子公司数目、总公司规模的影响程度更高,这表明连续两年亏损的公司财务状况已经严重恶化,迫使公司管理层为保住上市资格趋向于进行盈余管理,导致审计师花费更多的投入进行财务报表审查和承担更多的审计风险,从而收取比经营状况正常的公司更高的审计费用溢价;营运资金占比以及对外担保额均与审计收费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这与张艳、张继勋的结论相符,上市公司流动资产占比越大反映出客户的流动资产状态越复杂,特别是存货和应收账款是重大财务舞弊的集中隐匿点,而对外担保额度通过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间接增加了审计风险,均需要更多的审计时间与成本投入;公司规模与子公司数目同审计收费呈高度正相关关系,海外子公司数目占比与审计收费也有较明显的正向相关性,这主要是由于规模越大、集团结构越复杂,有海外子公司的上市公司所需要的审计投入和审查风险越大。

表3 不同诉讼风险条件下审计收费对盈余管理的分组回归分析结果

上述控制变量约束下的正向盈余操控与审计收费的相关系数显著为0.285,与理论预期符号相符,表明正向盈余操控同审计费用呈正向相关关系,同时负向盈余操控与审计收费的相关系数为-0.541,与理论预期方向相同,表明负向盈余操控同审计收费之间呈负向相关关系,证实假设1的结论,说明正向盈余管理与负向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溢价的反应是不对称的。负向盈余管理的幅度越大所导致的诉讼风险越低,主要由于审计师对客户负向小幅盈余管理行为所需耗费的审计成本和承担的审计风险较高,因而需要收取较高的审计费用。模型5为高市盈率的样本公司在不同诉讼风险条件下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溢价的回归结果,数据显示正向盈余操控同审计费用之间的正向关系比负向盈余操控与审计费用的负向关系更为显著,而且正向或负向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溢价的相关系数均比模型1中全样本状态下的回归系数值大,说明高市盈率的上市公司因正向盈余管理所导致的诉讼风险高于负向盈余管理产生的诉讼风险,证实了假设3,即市盈率高的客户的正向盈余管理倾向导致的审计费用溢价效应由于自身处于较高的诉讼风险约束而被扩大。负向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溢价的回归系数绝对值大于正向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溢价的回归系数,这表明在谈判均衡状态下负向盈余管理幅度增大所导致的审计费用溢价减少量大于同幅度正向盈余管理所产生的审计费用溢价增加量(假设2获证),这根源于我国审计市场主导权由买方控制。

本文将正(负)向盈余管理样本中应计项目按照数据绝对值进行大小排序,剔除正向盈余管理应计项目较小的后10%和负向盈余管理应计项目绝对值较大的前10%,在解释变量不变条件下单独与审计费用溢价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模型2与3)与全样本的结论基本一致,但是显著性水平提高至95%,这说明去除低额正向盈余管理与高额负向盈余管理能够降低性质严重的盈余管理,如“扭亏为盈”或“亏损大清洗”等对本文研究结论的干扰。对模型1分别去除海外子公司占比变量和存货加应收/总资产变量后形成模型4与5,相应的参数估计值和模型的拟合度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而且多重共线性检验的方差扩大因子(V IF)值均小于2,排除了海外子公司占比与子公司数目,以及存货加应收/总资产与总资产变量间的共线性问题。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增加本文结果的稳健性,笔者识别大所(国外“四大”或国内“十大”)审计并按照行业不同分类口径重新配置样本,然后分别对假设1至假设3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与上面的结论基本一致,这说明“大所”在审计合谋利益分配中没有收取与事务所规模相应的额外溢价,而且研究结论具有跨行业的适应性。同时为了克服现场审计阶段增加的费用无法反映审计收费与应计项目管理的关系问题,进一步区分出被出具过非标审计意见的样本,并视为增加的审计收费不是源于诉讼风险溢价而是现场审计阶段增加的审计投入,由此回归结果显示与前述结论一致。

五 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在不对称诉讼风险条件下双向盈余管理对审计师审计费用溢价行为的作用机理,使用可操控应计和历年诉讼违规次数分别度量盈余管理幅度和诉讼风险程度,发现减少(或增加)收入的盈余管理会导致审计费用溢价的降低(或提高),正向盈余操控对审计费用溢价的影响程度小于负向盈余管理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正向操控性应计导致的审计增溢效应对高市盈率的公司更为显著,审计师的这种“保守偏见”行为是源自正向与负向盈余管理所导致的审计诉讼风险不对称,此种诉讼风险不对称效应意味着诉讼风险作为审计师审计意见的主要影响因素能够维持较高的审计质量,而当审计师过度关注正向的盈余管理到达一定程度时,诉讼风险对应的审计费用溢价补偿反而对整体财务报告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结论弥补了传统审计风险模型没有充分考虑审计计划与投入阶段诉讼风险因素的缺陷,而存在的不能完全定价诉讼的可能损失问题留待未来进一步研究。

[1]伍丽娜.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分析[J].会计研究,2003,(12).

[2]冯延超,梁莱歆.上市公司法律风险、审计收费及非标准审计意见[J].审计研究,2010,(3).

[3]赵国宇,王善平.盈余管理、审计收费与审计独立性[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3).

[4]刘运国,麦剑青,魏哲妍.审计费用与盈余管理实证分析[J].审计研究,2006,(2).

[5]Heninger.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uditor Litigation and Abnor mal Accrual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1,(76).

[6]Subramanyam K R.The Pricing of Discretionary Accrual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6,(22).

[7]Barron O J Pratt,J D Stice.MisstatementDirection,Litigation Risk,and PlannedAudit Investment[J].Journal ofAccounting Research,2001,(39).

[8]Bedard J C,KM Johnstone.EarningsManagement Risk,Corporate Governance Risk,and Auditors’Planning and PricingDecision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4,(79).

[9]Simunic D.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18).

Earnings Management,Litigation Risk and Audit Fee Prem ium

WU Ze-fu1,WU Jie2

(1.College ofBusinessAdministration,Huaqiao Univ.,Quanzhou 362021,China 2.Faculty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University of Macau,Macau,China)

The paper analyses the processmechanism between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audit fee premium under asymmetry litigation risk environment,using 2006-2008 data on A-stock companies listed on SZ and SH Stock Exchange,and complete information dynamics game model.The results disclose that income-increasing(income-decreasing)discretionary accruals are positive(negative)relevant with audit fee premium,audit fee premium created from negative earning management is larger than that from positive earning management,as well as audit fee premium effects resulting from a client’s propensity to manage earnings upward are magnified for clients within greater litigation risk environments as identified by high-growth clients.

earnings management;litigation risk;audit fee premium

F234.3

A

1006-1398(2011)03-0061-09

2010-09-20 基金项目: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基金(10BS105)

吴泽福(1971-),男,福建泉州人,管理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司财务与审计实务研究。

【责任编辑 吴应望】

猜你喜欢

合谋溢价审计师
审计师驻村“治未病”桐庐“纪审联动”延伸至村 打通“最后一米”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网络特征下工程招投标合谋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
审计师轮换类别与审计结果
——基于“关系”的视角
两市可转债折溢价表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两市可转债折溢价表
两市可转债折溢价表
两市可转债折溢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