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本科翻译课程动态素材的设置和应用

2011-01-05顾秀丽

关键词:字幕译文动态

顾秀丽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杭州310024)

一、翻译课程动态素材设置的基本现状及问题

(一)动态素材研究现状

在本科教学中提及的动态素材,一般非多媒体课程教学中动态影像素材,而是指“反映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材料、新成果的知识载体。动态素材的形成必须依赖网络平台,以本专业的专家为成员,收集的新知识,经过一定的整理形成”[1]。有的专家也把此类动态素材称作“时新教学材料”,如韩玉民认为:“选用一些时新材料作为辅助教学材料,使实际教学能够与时俱进,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2]。

动态素材在教学中的价值毋庸置疑,国内学术界在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教学中对动态素材的实际应用远远早于理论研讨,但国际上对此领域的研究更多集中在中小学的教学上,对大学课程中动态素材的积极作用研究相对滞后。笔者在始于2006年的浙江省高校翻译教学研讨年会上多次与专家同行们讨论过动态教材的价值、作用及其应用,专家同行们在翻译教学中选材也一直是“基本素材”(指现有的翻译教材)+“动态素材”(一般为教师自己收集整理)的模式。但迄今,在有关翻译教学的学术论文中,这个领域涉猎甚少。

(二)翻译课程基本素材存在的问题

与动态素材对应的是基本素材,亦即我们惯常采用的教材材料。笔者调查了浙江省20所左右普通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的教材选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翻译课教师认为翻译课仅仅采用基本素材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一方面,因为教材编写周期较长,教材中的素材略显陈旧,新知变旧知,新闻变旧闻。另一方面,教材中的素材往往都附有参考答案,学生对参考答案的依赖性过强,导致教学目的无法有效完成。

教材是课程实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载体。近五年来,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材每年以5—6部的数量增长,但因为教材建设模式不完善、教材出版周期较长、教材编写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现有的翻译教材在内容上往往略显陈旧,难以满足学生对及时信息的需求以致削弱学生对翻译学习的兴趣。

作者随机统计了现有翻译教材20册,以一册教材中的一个章节为单位,统计出现在这个章节中的翻译语篇素材来源。考虑到应用文翻译中,新闻、演讲、影视等素材更具有时效性,统计的章节集中在新闻、演讲、影视、旅游等领域。见表1。

从统计中可以看出,3—5年和6—10年前的素材占到百分之七十以上,六年以上的素材超过百分之五十,足见翻译教材中的基本素材在时效性上的欠缺。

表1 翻译教材基本素材的时效统计

(三)翻译课程设置动态素材的重要性

笔者所在的学院,英语本科专业课程在设置之初,翻译课程由著名的翻译家郭建中执教。他所用的翻译资料90%以上出自自己的翻译实践,翻译课程作品涉及小说、散文集、科幻、百科全书等各个领域,所用的素材都是动态的,其深入浅出的教学风格使学生们受益匪浅。在此教学风格影响下,本学院翻译教师把翻译实践看成是翻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精选动态素材也成了翻译课优秀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此说明动态素材对本科翻译课程的不可或缺。

动态素材作为基本素材必要有益的补充,其价值和作用不言而喻。首先,动态素材是各个领域中最时新的,非来自课本的材料,具有先进性的特点;其次,动态素材的趣味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翻译是英汉两种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面对刚刚上映的电影字幕翻译,学生的表现欲和求知欲最大程度地被激发了出来[3]。同样,温家宝两会上的记者招待会翻译,公共场合最新的公示语译文,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翻译兴趣。

二、翻译课程动态素材的类型

那么我们如何构建和设置动态素材,哪些动态素材可以应用于我们的翻译课程中呢?以下我们做具体的分析。

(一)影视翻译动态素材

1.人名地名的翻译

明星云集的《建国大业》获得2009年第三十届大众电影百花奖,2009年10月参加过第2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2010年又参加了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第二届万象华语国际电影节。然而,这部电影的字幕翻译中就出现了很多硬伤,最典型的是人名地名的翻译。片中出现了诸多历史人物,其中包括:毛泽东、蒋介石、李宗仁、冯玉祥、宋庆龄、宋美龄等。字幕翻译这些人名分别为“Chiang Kai-shek,Mao Zedong,Feng Yuxiang,Li Zongren,Song Qingling,Song Meiling”。我们看到,除了“蒋介石”的翻译为中国1979年前用于人名和地名翻译的主要英译系统威妥玛拼音外,其他的都用了汉语的普通话拼音。事实上,汉语普通话拼音是新中国成立后,于1955—1957年文字改革时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1958年2月11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的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所以,《建国大业》中出现的人名,应该使用与“Chiang Kai-shek”统一的威妥玛拼音,即“Mao Tse Tung,Feng Yu-hsiang,Li Tsungjen,Soong Ch’ing-ling,Soony May-ling”。同样,片中的地名南京(Nanjing)、广州(Guangzhou)、青岛(Qingdao)应该分别改为“Nanking,Kuangchou,Chingtao”。

2.字幕的翻译

张艺谋执导的2010新片《山楂树之恋》,成为2010年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后,2010又获得夏威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的殊荣。尽管影片好评如潮,但据说是由张末把关的影片英文字幕翻译中也出现了很多错误。

西坪村的张队长在村口迎接来自八中教材编写组的师生时,手里举着一张纸,上面写着“欢迎市八中教育革命实践小组”,英语字幕翻译为“Welcome to the City Academy No.8 Secondary Education Revolution Team”。这个译文其实是完全错误的。首先,英语中“Welcome to…”的结构完全把主体和客体搞混淆了,应该改为“Welcome all the guests from…”,其次,“市八中”的译文“City Academy No.8 Secondary”也是错误的。“City Academy”是“城市学院”,而非“第八中学”的意思。所以,我们应该把纸上表示欢迎的话译成“Welcome the Education,Revolution and Practice Group from No.8 Secondary School”。影片开头还有一句话“为了响应毛主席‘开门办学’的号召”,字幕中“开门办学”译成“build classrooms in the fields”也是错误的。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史,“开门办学”意为“下乡、下厂、下连队,学农、学工、学军”,所以,联系本影片的背景,正确的译文应为“to be educated in the countryside”。

此外,错误的译文还包括“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字幕翻译为“our political party is better than heaven and earth”,作者改译为“The communist party is better than anyone else in the world”。“咱们学校的走资派又不止一个”,字幕翻译为“There is more than one capitalist at our school”。我们知道,“走资派”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用语,即“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而非“资本家”,所以作者认为宜改译为“Your father is the not the only advocate of capitalism”。

(二)公示语翻译动态素材

作为应用文的一种,公示语(public signs)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形式,有告知、警示、感召、宣传等作用。随着中国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的奥运和中国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圆满闭幕,中国公共场所的英译公示语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外来宾、媒体的关注,同样,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学者、学生也对这一领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例如,2005年和2008年我国翻译界分别举行了首届和第二届公示语翻译研讨会。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也分别举办了多届“公示语纠错大赛”,对推广和规范汉语公示语的英译起了积极的作用[4]。

在应用文翻译教学中,身边的汉语公示语英译图片,如有条件拍摄到的话,英美国家的英语公示语图片,是一种最直观、最有效的动态教材。

例如,在全国60个特色文化广场之一的杭州西城广场,总是会在国家或城市热点活动期间挂上“……加油”的横幅表达心声。比如北京奥运期间,“北京,加油!奥运,加油!”的汉语横幅下为英语译文“Beijing,Fighting.Olympic,Fighting”。笔者为此特意查阅了一些著名的报刊杂志和著名网站:我国唯一一家英文日报《中国日报》(China Daily),就一直直接用汉语拼音“jiayou”来翻译“加油”。它采取的是拼音和意译相结合的方式。例如,说“牙买加,加油”时,既用“Jamaica jiayou”,也说“Go,Jamaica”;《泰晤士报》网8月18日“加油,加油”为“jiayou,GO!GO”;美联社网8月22日“加油,巴西”为“jiayou,Brazil,let’s go Brazil”;《纽约时报》网8月24日“中国,加油”为“Zhongguo,jiayou.Go,China”。三个著名媒体都毫不例外保留了“jiayou”。笔者还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一些国外BBS上,都直接用上汉语拼音“加油”来表达“加油”的意思。另外,据新浪网报道,很多关注奥运的外国人都认为“jiayou”容易发音,节奏感强,是奥运期间最佳的传入世界的中国元素。因此,我们不妨以奥运为契机,自豪地说“Jiayou,China”。

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和直辖市,总门店数达到近4千家的世纪联华超市,在杭州市各个门店的某个柜台装修期间,总会有这样一条公示语“装修中.....请注意安全”。笔者连续两年看到此超市不同门店不同柜台的装修告示条幅,同样的汉语“装修中.....请注意安全”。下面是同样的英译“Be decorating,please pay attention to safety”。中英双语,充分体现了该超市的国际视野和杭州市国际旅游城市的形象。遗憾的是,英文译文完全暴露了我们很多中国人学了英语,但在翻译的时候却会错误地用机械对等的翻译手段。借鉴英语国家同样情况下的公示语,应为“Decoration In Progress.Sorry for Any Inconvenience Caused By the Construction Work”。

(三)新闻翻译动态素材

2008年5月,美国现任国务卿希拉里在与奥巴马竞选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失败后,给支持她的选民写了一封题为“我想让你们知道”(I Want You to Know)的信。这封信发表后,网络上及时出现了一个中译文,遗憾的是,这个中译文无论从词的理解,语篇的衔接连贯,还是简洁通顺的角度,都有很大的问题。例如:

Over the course of the last 16 months,I have been privileged and touched to witness the incr-edible dedication and sacrifice of so many people working for our campaign.Every minute you putinto helping us win,every dollar you gave to keep up the fight meant more to me than I can everpossibly tell you.

网络译文:在过去的16个月竞选过程中,我被给予特别恩典和感动,亲眼所见如此多的人为竞选工作所做出的难以置信的贡献和牺牲,你们每一分钟都全力地帮助我们胜选,你们支持我们战斗所投入的每一美元,都意味着多于我能告诉你们的。

以上译文中,“I have been privileged and tou-ched…”,译成“我被给予特别恩典和感动“,译者没有意识到中英文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主动和被动的区别。英语中有大量的被动句式,翻译成汉语应该符合汉语读者的表达习惯。“meant more to me than I can ever possibly tell you”的译文也一样,网上译文拘泥于原文的格式,忽略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式差异,是一个典型的恶性西化的中文译句。

本文作者改译为:在过去的16个月的竞选过程中,亲眼见证这么多的人为竞选工作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和感动。对你们全力帮助我们胜选所付出的每一分钟,支持我们竞选所投入的每一美元,我的感激无以言表。

学生表示,通过对此类动态素材的改译,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对自身翻译综合能力提高的欲望增强。

三、翻译课程动态素材类型的校本分析及教学效果

学生对翻译课程是有些期望的,他们希望能学有所获。所以我们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应该及时更新和调整。我们应该在高校本科翻译课程学术性的基础上,更注重职业翻译的实用性。更具体地说,教学内容不应该是固定的教材上的内容。众所周知,一本教材从取材、编写、试用到出版至少历经数年,跟不上目前信息化、高效能的需求。除了内容需要动态的,教学手段也要与时俱进。另外,从动态教材中,学生主动从以往传统的翻译课接受者角色,渐渐转变为动态素材的参与者,甚至是动态教材的编写者。例如,06级学生在教师影视动态教材的影响和鼓励下,以小组为单位,举一反三,对一些热门电影如《非诚勿扰》、《功夫熊猫》、《喜洋洋和灰太郎》的字幕翻译提出了很多意见以及建议,甚至学会了使用软件嵌入自己翻译的字幕并配音,制作了一系列兼具学术性和趣味性的影视短片。教学相长,这些动态教材的选用也迫使应用文翻译课程的教师不断学习更先进的教学手段,选用更及时的教学内容。

就翻译课程而言,独立学院的学生更注重实践,注重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接轨。翻译课动态素材的应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翻译的热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翻译动态素材设置和应用前后教学效果对比见表2。

06、07级的学生在公示语动态教材的直接影响下,积极参与浙江省首届和第二届外语公示语纠错大赛,取得了同类院校第一的好成绩。我们期望,翻译课程动态素材的应用,能为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

翻译课程中动态素材的设置和应用,给学生架起了从高校教学翻译通向职业翻译的桥梁。翻译课程的动态教材如果能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比如,与旅游部门、影视机构、相关网站合作,对于授课教师,将可以拓宽动态教材的来源途径,对于学生,将可以增强对应用翻译实用性的感性认识,甚至将会使更多优秀学生以后因此走上职业翻译的道路。

表2 翻译动态素材设置和应用前后教学效果对比

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动态素材的设置和合理应用,应该成为普通高校的翻译课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动态教材因为它的动态性和时效性,需要设置者最大程度地挖掘自身的潜能,但无疑,常规教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学生的需求,动态素材的设置和应用,应该成为翻译课程建构的常态。

[1]周翼翔.高职专业课“基本素材+动态素材”的教材建设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51):33-35.

[2]韩玉民.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时新教学材料选用的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8):123-124.

[3]肖维青.学术性·职业性·趣味性——“影视翻译”课程教学探索[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3):65-66.

[4]顾秀丽.汉语公示语英译问题及其应对策略——以杭州市公示语为例[J].外国语文,2010,(4):92-94.

猜你喜欢

字幕译文动态
国内动态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Word和Excel联手字幕添加更高效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译文摘要
动态
I Like Thinking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