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院校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探讨

2011-01-01董宗然

计算机教育 2011年3期

  摘要:软件项目管理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针对课程中理论知识抽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文章结合笔者教学改革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方法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重点论述先进软件平台辅助下的项目导向型学习过程。
  关键词:软件项目;项目管理;教学改革;项目导向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作为软件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对培养工程化的软件人才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早期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对学生的软件开发工程化教育主要由软件工程课承担,但随着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项目的规模、复杂度等大大增加,同时对软件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等约束又要求有更严格的控制。在此背景下,只依靠软件工程课作为学生软件工程化教育的支撑已经无法达到培养合格软件工程师的要求。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作为培养应用型IT专门人才的院校,2005年开始在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中开设软件项目管理课程。课程安排在三年级下半学年的软件工程课之后、四年级的项目实训之前,讲授软件项目管理知识,在巩固软件工程课所学知识的同时,对后续的实训项目开发和毕业设计又进行了知识和技能储备。
  虽然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作为本科生课程学习还有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软件项目管理概念抽象、知识点众多,学生不愿记忆,学习没有兴趣。
  2)在校学生缺少实际项目经验,对于课程中的工程概念不易理解,学习难度大。
  31授课教师往往缺乏工程项目经验,照搬书本,授课过程枯燥乏味。
  4)学生认为学习软件项目管理没有学习编程语言那样直接的效果,学习动力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实践,我院在授课内容设置、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1 教学内容设计
  
  软件项目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往往更强调理论知识的识记,致使学生感觉概念难于理解,无法指导实际项目开发,理论脱离实际。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学时比重设置为1:1,更加强调实践,对理论知识做有重点的讲授,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1.1 理论教学抓重点
  在授课内容上首先不能一味追求全面,因为受到课程学时及学生能力的限制,要想在教学中涵盖PMBOK的9个知识领域,即项目综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和采购管理,并且讲得较为深入细致是不可能的。为此课程中我们选择项目管理的4个核心知识域重点讲解,包括项目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占理论学时的3/4。对于4个项目管理的辅助知识域(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和对各领域管理进行有机整合的项目综合管理则作介绍性讲解,占理论学时的1/4,要让学生了解相关概念,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再结合项目渗透讲解。
  软件项目在管理知识域上可以分为9部分,但如果授课过程仅按各部分割裂讲解,学生必然不会对各项管理间的联系以及各项管理该如何进行实施有清楚的认识,所以按时间顺序把项目分成启动、计划、执行和控制、收尾各个阶段,授课时在各阶段结合具体知识域讲解,如表1所示。
  
  
  1.2 实践教学抓工具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诸多行业都引入了软件工具的支持,软件项目管理这个软件产业的指挥棒更是不例外。学习项目管理软件的使用能让学生形象地认识到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和过程是如何应用的,因此在实践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学习使用经典项目管理软件。
  业界用来进行软件项目管理的工具软件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微软的MS Proiect软件(当然MS Proiect可以用在各类项目的管理中),这个软件相对简单,对于有Office使用经验的学生,在学习了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后比较容易掌握。MS Proiect主要是项目计划的工具,不适合于软件开发整个过程的管控。
  IBM作为业界领先的软件服务解决方案专家,在2008年推出了基于Jazz平台的工具解决方案Rational TeamConcert,简称RTC。RTC平台整合了软件项目中不同的阶段性工具,使得软件项目过程的各阶段和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能在RTC平台上进行操作和控制,保证了开发过程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如图l所示。RTC平台有专门供学习者使用的免费版本,教学过程中通过带领学生学习在RTC平台下进行项目开发,能够让学生直接感受到软件项目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在进行软件项目开发的同时深化学生对软件项目管理理论的理解。
  
  
  2 教学过程设计
  
  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好的教学内容,也离不开有效的教学过程控制。在教学过程方面主要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统软件项目管理教学主要以教师理论讲解,学生倾听为主。这种教学过程即便是教师讲的再好也难收到好的学习效果。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为此我们的课堂提倡以学生为中心,践行“做中学”的学习模式,教师只讲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并且只是在需要的时候讲。现代工程教育理念CDIO强调以项目为中心,提倡团队协作,软件项目管理课程为实践这种教学理念提供了土壤。
  
  2.1 项目导向型的分组教学
  在学习软件项目管理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先修了软件工程、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语言等课程,具备了完成软件项目开发的基本条件。为此软件项目管理课程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分组教学,以具体模拟项目开发为导向的教学过程。分组即将班级中的学生按5~6人一组划分为团队,每个团队中有项目经理1人、技术总工1人、开发人员2人、测试人员1到2人组成。在学习过程中,各团队在RTC平台控制下完成各自模拟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每位同学在完成各自任务的同时,与团队成员共同学习RTC平台的用法,感受项目管理理论是如何在RTC平台上体现的。
  在模拟项目的选型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控制。模拟软件项目要源于企业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但又要“适合”学生学习开发。模拟软件系统项目应该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可用于教学的软件项目,即软件项目是经过教师“裁剪”后的,因为学生时间和精力有限,不适合开发业务、逻辑过于复杂的大系统。
  2)项目要有先进性,即选择项目的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要与企业要求相一致。
  3)选择的项目在开发时要便于组员间协作,便于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4)选择有多种解决方案的项目,以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问题解决路线。
  
  2.2 教师与学生共同的讲台
  软件项目管理中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给学生。这些理论知识是学生项目实践前的基本准备,对学生理解软件项目有指导作用。很多项目管理的概念比较抽象,例如“基线”、“配置项”等。教师如何能够结合自己的经验,用形象的语言给学生解释清楚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积极思考的。在笔者单位,遴选软件项目管理课教师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教师要有软件项目开发及管理经验。理论知识的集中讲解过程一般安排在每次课的前半段,内容上要与后半段的项目实践相联系,以便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将来要从事的软件开发工作是一个特别注重沟通的职业,课堂教学过程要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为此教师在课程中设计若干个软件项目管理的问题案例。每个团队选择其一,并对此案例深入准备,对案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分析。之后在教师指定的课堂时间内,由团队成员配合完成案例的讲解,形式不限。这种尝试不仅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让学生开始思考如何在团队中沟通协作,如何在大家面前展示自我。
  
  3 考核方法设计
  
  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核,但科学的考核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习更有效果。本课程的成绩考核采用如下方式:
  学生成绩=期末考试(50%)+实践项目作品(30%)+课堂表现(10%)+团队贡献(10%)-缺勤、迟到扣分。
  其中,期末考试主要是考察学生对项目管理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解决案例问题的能力,采用闭卷笔试。实践项目作品是指在RTC平台下学生团队完成的模拟项目,与以往团队作品容易产生无法衡量个人工作量的困难不同,RTC平台能够准确记录每个合法用户的工作,包括完成的文档、代码,操作及时间。教师可以通过RTC平台检验项目,并核实团队成员的工作量。团队贡献成绩是指教师按每个团队在课程学习中的表现给0~10分的一个成绩(m分),假设团队有n个人,则团队就有m×n的总分,然后由团队负责人按组内成员贡献分配分数(每人不得多于10分),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励团队成员多做贡献,且较为真实。课堂表现主要是记录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课堂提问等环节中的成绩。对于学生缺勤和迟到等行为,则通过扣分的方式给予惩戒。
  
  4 结语
  
  通过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这种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在应用型院校本科软件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普遍反映这种理论与实践并重,以模拟项目开发为导向,辅助先进软件开发过程平台,强调团队协作精神的授课模式,让大家在学习软件项目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够更多地了解企业环境下的软件开发和管理过程,做到了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蒋国瑞.IT项目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6.
  [2]宁德军.奏响软件交付的爵士乐:Jazz平台实践者之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5.
  [3]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1-6.
  [4]杨少波.J2BB课程设计:项目开发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