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物流业发展利弊因素分析
2011-01-01汤向东
经济师 2011年1期
摘 要:伴随深圳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深圳物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文章通过对于深圳物流业发展的过去发展情况分析,总结出深圳物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也指出深圳物流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从而为深圳物流业未来的发展提出参考。深圳在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过程中,应该利用已有的基础和条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针对目前的问题和不足,深入研究解决办法;并根据中央和广东省的基本思路,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深圳物流业 过去发展 有利条件 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241-02
伴随深圳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深圳物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已基本建成了以海陆空综合运输网络和邮电通讯网络为依托、以专业化物流企业为运营主体、以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为运营手段的区域物流系统。通过对于深圳物流业发展的过去发展情况分析,总结出深圳物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也指出深圳物流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从而为深圳物流业未来的发展提出参考。
一、深圳物流业过去发展的因素分析
1.综合运输网络初步形成由于政府的重视,深圳的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等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运输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进一步巩固了深圳的进出口运输枢纽地位。
(1)港口建设。经过30年的建设和发展,深圳港口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初步确立了华南地区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到2009年末,深圳已累计投资350亿元建成了蛇口、赤湾、妈湾、东角头、盐田、福永、下洞、沙鱼涌、内河共9个港区,建成500吨级以上泊位125个,码头岸线总长17km。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6个,5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10个。形成货物吞吐能力4700万t,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210万TEU,客运吞吐能力450万人次。
(2)公路网建设。公路网络是物流中心集疏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至2009年底,深圳市公路通车里程为3499km,公路网密度达173km/100km2。其中,高速公路373km,占10.6%;一级公路832km,占23.8%;二级公路182km,占5.2%。按行政等级分,国道186km,省道462km。2009年,深圳市公路在建和新开工项目主要包括机场到荷坳高速公路西段、盐田至坝岗高速公路A段、坪山至西冲一级公路葵涌至南澳段、龙岗区第二通道、宝安区观澜至公明一级公路东段、鹤洲至石盐一级公路、公明至羌下一级公路等,项目总里程172km,投资总额达58.5亿元。这些都表明深圳市的公路建设正进一步向高等级化迈进,为把深圳建成现代化物流中心城市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3)机场建设。深圳机场1991年底建成使用,1993年开通国际航班。从1996年开始空运量跃居全国第4位,2008年客流量达515万人次。目前定期航班通航城市56个,每天进出航班100多个,拥有基地航空公司两家,营运航空公司23家,航线近100条,其中国际货运航线3条,由3家外国航空公司营运。1999年,全球最大的航空速递公司Fedex在深圳机场建设南中国地区航空货运门户,深圳机场与敦豪商谈建设亚太分拨中心的计划也在积极进行。
(4)铁路建设。深圳境内现有广深、平南和平盐三条铁路,沿线共设有深圳北、布吉、平湖、深圳西、西丽、坂田、木古、妈湾、赤湾、蛇口、横岗和盐田等12个货运场站。广深铁路连接京广、京九线,在平湖建有大型编组站;目前,深圳铁路货运场站的总装卸能力约为2500万t/年。
2.物流总量持续稳定增长。据有关资料计算,2007年深圳市物流总量为36697.5万t。按不同的分类统计口径,深圳市物流总量的构成分布特点是:(1)按运输方式分析,公路货运占74%,水运占20%,铁路货运占5.9%,航空货运占不到0.1%。表明公路货运在现有物流结构中仍然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2)按空间范围分布,深圳与国外货物往来形成的国际物流占38.4%、深圳与内地间货物往来形成的区域物流占41.3%、深圳市内货物空间移动形成的本地物流占20.3%。国际物流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国内一般城市,表明深圳已经具备外向型、区域化的物流中心雏型。
2009年深圳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94亿t,在国内沿海港口中排第二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25.01万TEU,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二,在世界20大集装箱港口中列第6位。目前21家中外船公司在深圳港开通了42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每月挂靠深圳的各类班轮超过100艘次,基本形成了以欧洲、美洲等远洋班轮航线为核心,以国内沿海和东南亚航线为基础,遍布全球12大航区的班轮航线网络,成为国内沿海港口中远洋班轮最多的港口。
3.商贸业发展迅速,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交易方式开始出现。目前深圳市已建成农产品、电子、钟表、家居装饰、花卉、海鲜、汽车展示及零配件、服装等各类专业批发市场上百家,并形成一批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批发市场,如布吉农批、赛格电子配套市场等。深圳还规划建设电子、钟表、玩具等十大批发市场,对深圳商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良好基础。近年来深圳外贸出口额一直在全国位居榜首,高新技术出口也开始成为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外贸出口的持续发展有助于吸引内地企业以深圳为出口基地,从而尽快构筑良好的转口贸易体系。深圳对传统商品交易方式进行了大胆创新,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交易方式开始出现。
4.物流对整体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大。由于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是深圳的主导物流,物流产业对深圳整体经济的贡献显得特别突出。2008年,深圳交通运输、邮电、批发、零售等物流相关行业的总产值达603.5亿元,占全市GDP的15.79%。随着深圳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中心城市地位的逐渐形成,这一比重还会进一步升高。现代物流将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二、深圳发展物流业的有利条件分析
1.经济基础优越、经济腹地广阔。特别是近年来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创新型高附加值产业的蓬勃兴起,为深圳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提供了理想的外部环境。以航空运输为例,正是近几年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使航空运输逐渐成为深圳物流快递的重要途径。据测算,2008年深圳地区生成的航空运量约为210万t,预计到2009年深圳地区生成的航空运量、货值、辐射效益将分别达到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