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部审计的角色定位
2011-01-01侯晏
经济师 2011年2期
摘要:文章主要从内部审计的角色定位出发,从管理需要和治理需要两个层面,分析了经理层领导下的审计模式和董事会领导下的审计模式的特点,得出了在我国现阶段,采用董事会领导下的审计模式比较合理的结论。
关键词:内部审计 管理需要 治理需要
中图分类号:17239.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2-189-02
内部审计已经成为当今经济生活中极为重要的构成,其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得到认可和重视。那么内部审计的角色应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如何定位,组织模式应如何选择,是我们目前应思考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定义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内部审计功能、目标及服务对象的基础
1990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关于内部审计职责的声明》中,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个组织内部为检查和评价其活动和为本组织服务而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活动,它要提供所检查的有关活动的分析、评价、建议、咨询意见和信息,以协助本组织成员有效地履行其责任。”
在1999年6月26日,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理事会对内部审计进行了重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比较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前后两次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新定义既反映了过去一段时间内部审计职业界在实务中的一些变化,同时也代表了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新旧定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1.内部审计的性质由原来的“独立评价活动”变为“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这里的“保证”活动,不仅包括评价活动,而且还包括评价之外的服务活动,包括:信息可靠性和完整性的保证、内部控制结构有效性的保证、风险控制有效性和充分性的保证等。这里的“咨询”活动。指内部审计为了增加组织的价值,在风险管理方面、公司经营方面等提供管理咨询建议。
2.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及职责有所变化,由“检查与评价本组织的活动和为本组织服务”变成“为组织增值和改善组织经营”,明确了工作内容为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有效性。显然,新定义将内部审计的职责内容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它不再仅仅是一种检查和评价工作,而更多的要利用自己的监督评价工作,为公司提供有效建议,为改善组织经营发挥更重要的管理作用,帮助公司规避风险、改善管理。这是内部审计新定义的一个显著发展。
3.内部审计的目标亦有所变化,由“协助本组织成员有效地履行其责任”变为“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后者将内部审计的目标定义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在这种理念下,内部审计在公司管理中,不再是辅助角色,而成为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内部审计的工作目的要以增加公司价值、帮助实现公司目标为出发点,这一变化把内部审计推向更广阔的领域和更高的境界。
二、内部审计的角色定位
从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可以看出,内部审计的目标决定了其角色定位的出发点是实现组织目标,那么应采用何种方式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目前通常有两种内部审计结构方式选择。
1.经理层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模式,从管理需要出发。经理层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模式,即内部审计机构向公司经理层负责,对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审计、评价、监督,并向经理层报告、提出建议。
内部审计的总体目标就是最有效地帮助管理者管理组织的业务活动,达到组织目标。这一总体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保护公司的利益。第二、增加公司的利益,包括为改善各种业务活动提供建设性意见。企业的管理当局希望通过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使内部审计的目标不仅限于查错防弊和保护资产,更重要的是对经营管理领域存在的控制缺陷提出富有建设性的、符合成本效益要求的改进措施和方案,以帮助各级管理人员更有效的履行职责。从这个角度出发,内部审计应该为管理层服务,相应的内部审计机构应设在总经理的领导之下,这样可以更直观地体现内部审计为管理层服务的目标。经理层领导下的审计机构设置模式如下图所示(图中单线表示隶属关系,空心线表示审计关系)。
从这个机构图可以看出,为经理层服务的审计模式设置的特点为:能够更加密切地配合经理层的工作,使得经理层能够更好地为所有者提供服务;但是其也有天然的弊端,那就是:由于置身于经理屡的领导下,内部审计部门将丧失本身的独立性,由于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所在,如果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丧失了,内部审计工作将偏离其职责目标。
2.董事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模式,从治理需要出发。藏事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模式,即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董事会或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由独立董事负责),对公司经理层及其他下级管理机构的公司管理活动进行全面的评价、监督,向董事会报告,对董事会负责。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如何处理好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有效维护所有者利益的问题日益凸显。内部审计的出现,给所有者提供了一个有效手段,但是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却是此手段发挥作用的关键。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所有者对受托经营的经理层的监督”,因此内部审计只有直接对代表所有者利益且又参与企业主要经营决策的董事会负责,才能实现这一监督。因此,内部审计应隶属于董事会下设的、由独立董事负责的审计委员会,以经理层及下级管理机构为监督对象开展内部审计活动。
董事会领导的内部审计模式。能够克服经理层领导模式的天然缺点,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该模式设立的出发点是在公司治理中最大限度地保障所有者的利益不受侵犯的观点,能够从治理的层面上最大程度地解决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能够使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成本降到最低。虽然这种模式克服了经理层领导下的缺点,但这种模式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由于内部审计部门设在董事会下,这无疑就会加大董事会的权利。董事会也只是股东利益的代表,他们并不是所有者,所以如果董事会没能很好地履行股东所交付的任务,而内部审计部门又是向董事会负责,这也会使得所有者的利益受到侵害。
经理层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模式和董事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模式,其不同的出发点决定了其各自的优缺点,但是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来看,董事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模式无疑更为可行,更能维护所有者的利益。帮助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企业目标。
三、我国内部审计的角色定位选择
我国审计署于1995年7月14日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的直接领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本部门、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对本单位及下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本单位领导人负责报告工作。”
2003年3月4日李金华审计长签署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第4号令),对我国现行内部审计定义的新表述是:“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前后两个定义的变化,揭示出我国的内部审计在从单纯监督职能向评价职能、促进经济目标实现功能的转变。新定义强调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评价职能。和在新的经济时期对主体经济目标实现的促进作用。这是目前阶段公司内部审计的角色定位的基础依据,也是现阶段内部审计角色定位的主要内容:即立足独立性的监督,对日常经营生活进行真实、合法、效益的评价,提供有效的建议,促进组织加强管理和实现目标的角色。
明确了角色定位后,如何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以更好地完成内部审计目标,就落在了内部审计模式的选择上。2002年初,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要求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作为上市公司企业治理结构完善的一个主要方面,这给了我们一个较为明确的界定。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由独立董事负责,而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审计委员会。能够较好地保持其独立性和监督评价职能的发挥。所以,在我国现阶段,内部审计采用董事会领导下的模式,更为合理有效。
综上所述,现代公司组织结构的变化,带动内部审计模式的更新,企业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内部审计目标的重新定义、内部审计角色的转变,而内部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在当今经济生活中显得日益重要。
参考文献:
1.张晖解读内部审计新定义中国内部审计,2003(5)
2.叶锦华.评独立董事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机构.审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