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离性能小车有多远?

2011-01-01

汽车与运动 2011年6期

  在上海吸引无数车迷的“中国超跑嘉年华”盛大开幕,总价上亿的豪车云集,足以显示出中国市场的无限热度和巨大潜力。不过在这份喧嚣背后,流行欧洲的性能小车却依旧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主流,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一大缺憾。
  豪车所带来的乐趣毋庸置疑,但很少会有人在城市道路上来展现它们的优势,因为赛道和专业场地才是它们应该呆的地方。对于更多的消费者而言,价格上触手可及的性能小车才是他们玩乐的最佳伴侣,而且以中国大城市的现状,性能小车的使用便利性远远要超过那些豪车。
  很多厂家都在犹豫,认为性能小车在中国的市场太小,贸然进来会得不偿失。我只能在心底鄙视一下他们,一边高喊着“中国市场重要地位不可取代”,一边却不愿意为中国汽车文化的发展出那么一点点力。虽然中国玩车族群确实弱小,但是其活力和前景xkgMoVsqsVnkz6E1y0t5bJoZQAF80bsUvQLJ8N+4Wmw=都不可小觑,只是现在厂商还没有给他们提供足够多的选择和机会罢了。对于那些只想着在中国市场淘金的厂商,我认为他们最后还是会被市场淘汰的。
  其实目前国人对于小型车的认知已经逐渐改变,逐渐步入理性的小车价位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乐于去接受它们,除了之前被认为性价比不高的MINI、smart在街上日益增多外,像是嘉年华、新P010这类车型也逐渐成为主流,而豪华车型也逐渐开始把小型车投入中国市场,比如奥迪A1、宝马1系和奔驰A-Class。
  而对于很多具备一定汽车文化素养的消费者而言,他们需要更加充满激情的高性能小车,希望看到嘉年华ST、Polo GTl以及菲亚特500abarth这种“小钢炮”。我—直期待,有厂家可以把高性能小车的首发放到中国,给中国消费者一次和世界接轨的机会。
  其实在小车流行的欧洲,高性能小车也不是盈利的工具,厂家基本上也是靠这些车在提升自己的品牌和知名度。既然如此,为什么到了中国就完全是“金钱至上”了呢。我想这还是一些厂商认为中国汽车文化单薄,从心底轻视中国消费者汽车素养的表现。
  如果能有更多的厂家把旗下的高性能小车引入中国,那无论是对于消费者还是厂商而言,都是一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