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壳记》创作谈

2011-01-01庞善强

红豆 2011年6期

  直至现在,我的眼前还浮现着一位怯懦卑微的小伙子形象。他总是在我的面前晃来晃去,再晃来晃去,似乎依然有许多未尽的话要对我说;似乎依然有许多的压抑和无奈请求我去帮他发泄喧嚣;似乎依然期待有很好的作品能为他伸张正气,去解救他被无形的魅影挟持在挣扎无望的瓶颈。这便是写作《破壳记》的初衷。
  我喜欢与人攀谈,借此了解人们内心隐忍的痛苦和欢乐。由于生活的不同,每个人的素质及性格不可能相同,有人收敛一些,有人却似一张漏眼的筛子,还没等你触及其内心,他自己却早已倾诉无遗。《破壳记》中的原型就属后者。前些时,有个小伙子来我们公司购买一些避孕套,在那里磨磨蹭蹭地不断砍价。也许是一块多一点的价钱还达不到他的理想程度,他竟开始喋喋不休大诉其苦。他说他来这座城市流浪了半年才找到了一份在娱乐城打杂工的工作。娱乐城本来张扬性大,隔三差五就会有各类检查人员上门检查。当然每每这样的检查,老板会少不了花销打点。这部分费用,老板焉肯自讨腰包?所以往往借各种理由扣罚工人们的工资。小伙子买避孕套与娱乐城没有丝毫瓜葛,他是用来制作所谓的工艺品“葡萄”,然后拿到街上去卖。我曾见过这种工艺品,把避孕套吹起了气,拧成一粒一粒的葡萄状,外表着上鲜艳的紫色,竟然与真品不差上下。问题是,不管是多好的工艺品,也不能用避孕套之类当做制作材料,怎么说也会让人感觉到一种恶秽。但我没理由去阻止他如此做,我只知道他几乎身无分文,也许他只有用这种特别廉价的东西经过加工去换取他惨淡的希望。尽管小伙子的表述有些粗浅混乱,但是我还是被他迷离的眼神戳刺得心痛万分。有了这份撞击,我写下了这个短篇小说。
  在这篇小说里,我想写的是生活在底层的一类人,其生活及生存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他们是徘徊在法治社会边缘懦弱无知的个体;他们是某些官商相互勾结利益兑换的牺牲品。主人公“我”是一位渴望打拼,以期能做一个真正的人,但他终因工作无望居无定所,而转变为一条希望依靠别人施舍而苟活的“狗”,为此他不惜使尽了可悲的伎俩以祈求别人的认可。然而,当他真正流落到更可悲的地步,他并不能保障自己的应得权益,相反自己的生命都随时面临着危险。我们向往和谐的生活和环境,但首先要关注他们。当然,靠一篇小说不能解决什么,但这篇小说的真正想法是想让人们关注他们,关注他们也是关注我们自己。
  写完这篇小说,我还是不知道我创作的初衷能在小说里实现几分,而带给读者的思考又能有多少。我认为,一篇好的短篇小说,首先其作品内涵要具备悲悯的情怀和对社会对民生蕴有积极向上的责任心。
  感谢《红豆》杂志编辑老师刊用这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