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季进补话人参

2011-01-01孟景春

祝您健康 2011年1期

  冬季进补话人参
  孟景春
  
  人参是一味名贵补药。因其补益作用大,故有“补药之王”的美称。其补益作用早在二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可见其补益功效的发现历史悠久,现在已经飘洋过海,远销国外了。
  关于介绍人参补益的文章,报纸、杂志屡见不鲜。但大多数仅写明其补益的功效如何如何,而对其服法如何?哪些人不能服,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服等,多语焉不详。因此导致有些人服后不见功效,也有的人服后产生副作用(现称之为人参综合征)。
  人参的功效概言之为“大补元气”。所谓“气”,它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人体各系统器官的生理功能,而“元气”则意味着系统器官功能的原动力。而人参所补的“元气”,又主要是指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之“元气”。中医学把这两个系统的生理功能,简称为肺气和脾气,尤其是脾气,称它谓“后天之本”。所以人们若具有肺气虚或脾气虚者,都可以服用人参。
  肺气虚的表现:语言短气,活动时易于气喘,声音低弱,严重的有语言不续,面色苍白等。
  脾气虚的表现:易感疲劳,尤其是四肢疲乏;或四肢清冷,或全身畏寒;或腹胀肠鸣,大便稀溏(不成形),面色萎黄等。
  若不具备以上表现者,则一般不宜服用。但作为教学工作者以及演员、作家、科研工作人员等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不具备以上明显的表现也可服。祖国医学认为“思虑多”易伤脾气,语言多易伤肺气。所以教师在上课前,喝一杯人参汤,可以提高讲课的效率。平时喝1-2次,亦能提高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疲劳感。这些功能在中药学中称它为“开心益智”、“令人不忘”、“治虚劳内伤”等。
  人参虽有补益作用,但是要得益,必须要掌握剂量,一般一次用3-5克,少则无效。服用的方法,可以煮数沸,顿服;亦可泡汤、顿饮。最后将参嚼服吞下,以免浪费。亦可将参切成小方块如骰子大,在口中含化片刻。用温水送下。这对动则气喘者最为适宜。
  人参的补益作用虽大,但必须对症。如有阴虚,内热者(下午低热、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或有肝阳上升者(头痛头晕、目赤多眵、性躁易怒),或咳嗽痰多,或感冒发热,或食积停滞等,均不宜服。俗话说“吃了人参不受补”就是指这些情况而言的。
  人参味甘、微苦,性温,故在寒冷的冬天,服之更为适宜。若气虚较甚,有明显畏寒现象者,与羊肉同煮(将羊肉煮熟后,再加人参适量同煮30~40分钟),每500克羊肉可加人参10克,效果更好。金元时名医李东垣曾说:“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人参补气、羊肉补形。”故两者相合,能取得相得益彰的功效。
  由于人参性温,故夏令一般不宜服用。
  人参,目前市场有不同品种,如白参、生晒参、红参、朝鲜产的高丽参等,其功效基本上大同小异。人参也有伪品,故购买者,必须到正规的中药房去购买。
  
  妙用阿胶进补
  何志彦
  
  一般说来,阿胶是针对体质、病证来采用,只要属于血虚阴亏,一年四季部可以服用。进补食疗按不同的人群、症状、用途,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方法效果会更好。
  补血——阿胶加牛奶将阿胶粉碎成细粉状,每次取3克置于牛奶杯中,取200毫升热牛奶,边加入边搅拌,使阿胶粉充分溶于牛奶中。温服。口味纯正,老少皆宜。
  气血双补——阿胶黄芪粥阿胶20克、黄芪20克,和红糖、糯米熬粥。适用女性气血亏虚,表现为气色不佳,气短不爱说话,疲倦乏力,容易出汗者。
  滋阴补肾——芝麻核桃阿胶膏 阿胶150克,砸碎,黄酒350毫升,浸泡一周。待阿胶呈海绵状,略加水炖化,加入黑芝麻、核桃仁适量,加冰糖250克,蒸1小时,不断搅拌,冷却后即成冻膏,每天早晚各1~2匙,湿开水冲服。适用于腰酸腿软、耳鸣、阴虚和肾亏等症。
  润肺清火止咳——银耳阿胶汤将阿胶1块砸碎,加冰糖、银耳、梨各适量,用水煎煮,持续炖服。清燥、润肺、止咳,适用于秋冬季咳嗽缠绵不愈者。
  便秘——阿胶葱白煮蜂蜜 阿胶6克砸碎,葱白13根,蜂蜜2勺。先用水1碗煮葱白,沸后捞去,加入阿胶、蜂蜜炖化,睡前温服。
  通常情况下,阿胶本身并不引起上火,但是阿胶在制作及食用的过程中,往往加入较多的糖,及其他一些辅助药物,所以会上火。易上火者要引起注意了:食用时不放糖,或稍放点盐;嗜甜食者宜用冰糖;取陈年阿胶服用,一次的量不要过大;食用阿胶期间,多吃蔬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