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缘何胃药治好了慢性咽炎?

2011-01-01

祝您健康 2011年6期

  我是位退休教师,患慢性咽炎多年。常有咽干、发痒、咳嗽等症状。同时还烧心、反胃。服了不少消炎止咳药都无效。后来到消化科做了相关检查,被诊断为“胃食管反流性咽炎”,服一段时间胃药后慢性咽炎也痊愈了。请问胃药为何治好了咽炎?
  湖北 罗金柱
  
  罗金柱读者:
  慢性咽炎是教师、演员、播音员等人群的“职业病”。该病的主要诱因是用嗓不当、咽部长期遭受粉尘或有害气体刺激以及风寒侵袭。但胃食管反流也是慢性咽炎的致病因素,这却鲜为人知。这是因为食管是中空肌性管道,在食管下端有一环形括约肌,起着单向开关的作用。吞咽食物时开关开放,让食物顺利通过。平时括约肌关闭,以防止食物、胃液反流到食管。
  然而,当各种原因(例如老年人机体发生了退行性病变,韧带、肌肉张力下降)导致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单向开关作用失灵时,胃内酸性消化液、食物就会反流到食管甚至到达咽喉、气管等部位,于是出现咽部不适、异物感、慢性咳嗽等症状。尤其在饭后、平卧等情况下,胃酸反流机会增加,胃食管反流性咽炎的症状就更加明显。
  因此,若慢性咽炎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应考虑到胃食管反流的可能。进行24小时食管pH(酸碱度)测定,动态监测食管远、近端pH值变化以及食管测压显示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有助于确诊。本病应用抗菌消炎药物往往无效,可在医生指导下,单独或联合应用洛赛克、西沙比利等抑酸药,吗叮啉、胃复安等促胃动力药,硫糖铝等黏膜保护剂。经内科治疗无效,也可试行抗反流手术治疗。
  做好生活护理也很重要:平时注意避免饮食及睡前进食,戒除烟酒,不吃会降低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的食物(如巧克力、咖啡、汽水、薄荷等)及高酸性食物(如柠檬汁、番茄酱等);起居有常,坚持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保持心情愉悦,不穿紧身衣裤,高枕卧位,抬高床头。这些都有助于减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