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新形势及对策
2011-01-01刘明坤
银行家 2011年5期
跨国经营是我国商业银行将来扩大规模、实现盈利增长的方式之一,也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对外发展的战略方向之一。我国银行业是金融业对外投资的主力军,但跨国经营仍处在初级阶段。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面临着国内外的新形势,尽管其中不乏挑战,但和过去相比,新形势带给我们的更多是机遇。合理应对新形势将使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迈出坚实的一步。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新形势
中国企业“走出去”
中国企业“走出去”并非新现象。但是从变化趋势来看,近些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上升幅度在扩大(如图1)。2009年以来,国家大力实施“产能输出和资源进口”战略,推动产能过剩行业对外投资,支持资源型企业到境外设立战略资源供应基地,进一步加快了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步伐。根据国资委2010年底公布的数据,占“走出去”企业近七成的中央企业共有海外企业和机构5900多家,资产总额达4万多亿元,接近央企总资产的1/5,实现利润占中央企业利润总额的1/3,该趋势还将持续。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达沃斯论坛上指出,中国将以人世十年为起点,实现更加的开放,从2011年开始,企业到海外投资是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中国企业客户一般倾向于选择我国商业银行服务。但近些年来,我国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走出去的步伐远远落后于非金融类对外投资增长的步伐。银行境外机构网点少、人员不足、产品单一。在业务种类方面,随着中国企业日益从采购、销售全球化发展到投资、生产全球化,其银行服务需求也相应发展变化,从存款、贷款、结算等传统服务向多元化、综合化发展,衍生出巨大的公司金融和投行服务需求,但国内银行在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方面经验有限。这种种因素使得企业需求很难得到有效满足,许多客户因为无法选择我国商业银行而转向外资银行,造成了客户资源的流失。
后金融危机时代
从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可以看到,单独的经济体很难避免经济周期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但如果将风险分散到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盈利的成长性与平稳性的平衡。例如,危机中汇丰仍能维持盈利,而其他主要国际大银行都经历了亏损,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汇丰的机构分散在全球各处,在亚太新兴市场的盈利弥补了其在欧美市场的亏损。包括美国银行这样长期专注于本土经营的银行在内的美国大型银行,通过危机也深刻认识到局限于本土的缺陷,意欲更加关注全球性成长,扩展新兴市场业务。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跨国发展也是分散风险的重要选择。
危机后国际银行业变化给中资银行的跨国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首先,危机后国际银行业监管规则中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显著提高,并且加入了杠杆率作为监管工具。为了适应新的资本金监管要求以及去杠杆化,欧美银行在一定程度上要收缩新兴市场业务,从而给中资银行留下了市场空间。第二,随着金融监管的强化,金融业的经营模式从高杠杆、高交易收入的盈利模式向更多依赖传统业务的模式回归,金融产品创新也更加审慎。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衍生品等创新业务方面受到的国内监管一向比较严格,相对外资银行发展滞后,而在传统业务方面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所以,国际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变化有利于我国银行海外业务的开展。第三,在市场进入方面,危机中多数银行受到冲击,市场估值明显下降,并购成本大大降低;同时,金融危机后,各国对外资准入政策变化不大,部分国家的银行业受到冲击,对外资的需求大大增加,反而导致准入的门槛有所降低,这无疑给我国银行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海外投资、收购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但危机后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也给银行的跨国经营带来了诸多挑战。在金融危机之后,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刺激政策相继退出,主权债务的风险也显著扩大,金融监管全面强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泛滥等因素使全球经济复苏面临较大不确定性。虽然我国一贯采用超前监管的思路,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达标难度不大,但资本金压力大于过去,对外股权投资会变得更加慎重。不过人民币的升值客观上会大大降低我国商业银行开设海外机构或进行海外并购的成本。同时,随着各国对银行业监管的加强,会对我国银行在境内子机构的资本金、流动性、业务操作、零售业务产品合规等方面会提出更严格的监管要求。
人民币国际化
近两年,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在对外贸易方面,2009年7月1日,《跨境贸易人民币试点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标志着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正式启动。2010年6月,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2011年1月,商务部等相关部委决定,将贸易结算试点领域的出口企业,从365家扩容百余倍至6.7万家,进一步做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另外,央行于近期提出,将争取在2011年将跨境人民币试点扩大到全国范围。根据汇丰的预测,如果保持目前的趋势,预计3~5年内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贸易额至少一半将以人民币结算。这将意味着每年将有近2万亿美元的贸易将以人民币结算,而人民币也将由此成为全球三大贸易货币之一。在对外投资方面,央行1月公布的《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规定,境内非金融企业在设立、并购、参股境外企业和项目时,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资金。
伴随人民币国际化的是大量人民币存贷款和结算等需求,而我国商业银行必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具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借助跨境人民币业务,拥有外资银行所不具备的独特竞争优势,如在人民币代理清算、人民币跨境金融市场、人民币海外融资等领域建立全球领先优势,从而实现跨国经营的跨越式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由于传统的专业分工,走在跨国发展的最前列;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也在股改上市之后大大加快了海外发展的步伐。另外,一些股份制银行在近几年也开始进行海外扩张。截至2009年底,中国银行主要通过内生增长的方式在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的境外一级分行及子行共3l家,另外有4家控股子公司。香港和澳门是其海外业务的主体,中国银行在当地具有发钞行的优势地位。工商银行的跨国发展起步较晚、进展很快。通过并购与内生增长相结合的方式,截至2010年6月末,工行已在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4家境外一级营业性机构,初步建成了跨越亚、非、欧、美、澳五大洲的全球经营网络。建设银行目前在海外共有9家分行,3家实体经营性子公司,亚洲尤其是香港是其海外业务主体。招商银行目前拥有香港分行、永隆银行、纽约分行、伦敦代表处4个海外分支机构。另外交通银行、民生银行等也在海外亦有布局。
海外发展的进程使我们看到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实力的提升,风险控制的强化,并购经验的积累,以及对市场盈利水平把握的提高。但我国商业银行在跨国经营上与国际大银行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整体而言,还处于以本土为主体的海外业务网络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海外业务发展时间较短、机构数量不多、网点不足。在布局方面,绝大多数资产和利润来源都集中在亚洲,尤其是港澳地区。例如,2009年,中国银行海外利润对集团利润的贡献率为24.7%,而扣除港澳地区的贡献则为3.6%;工行80%的海外利润来自香港。在非洲、拉美、中东欧地区,虽然存在大量的业务机-会,我国银行的机构布局却几乎是空白。
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急待优化。目前除了在香港的机构,多数海外机构的业务条线很不完善,以批发性资产业务为主,零售业务薄弱,中间业务占比较低。客户对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同时,这些海外机构往往在当地实力弱小,品牌尚未完全得到认同,主要面向中资机构和海外华人,难以吸引国外高端客户。
在经营和服务能力方面,海内外机构严重不平衡。我国银行海外机构的融资能力弱,资金的自我平衡能力不足,主要依靠从总行拆借,在当地较为严格的资本金监管条件下,必然会制约当地业务的开展。海外产品较为单一,不仅缺少针对当地开发的产品,甚至国内的产品线也有很多没有放到海外。国际化人才稀缺,尤其是缺乏熟悉当地语言、监管环境和市场规则的管理人才。
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对策
扩大新兴市场业务
在地域选择上,新兴市场应当成为我国银行在下一阶段海外扩张的重点。首先,新兴市场蕴含着极大的发展空间。根据IMF预测,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总量的占比于2015年将达到51.9%,首次超越发达经济体。在未来几年,新兴市场平均GDP增长速度将保持在6%~7%的水平,而发达经济体仅为2%~3%。第二,我国银行海外机构实现本地化经营需要逐渐建立起在当地的品牌和声誉,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之前必经的阶段是充分依托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投资,也就是以服务中外贸易企业和对外投资的我国企业为主。而从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分布(如图2)来看,中国外贸和投资目前主要集中在新兴市场。第三,亚洲新兴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经济往来密切。除贸易往来外,东南亚国家企业往往跟中国企业在制造业中处于同一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合作紧密,所以我国银行在这些国家具备一定的优势。
长期来看,新兴市场必定是下一个国际银行竞相追逐的目标。所以我国银行在新兴市场要抢占有利位置,需利用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的长期友好关系积极取得牌照、布局机构。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潜力,我们应该以巩固并增强在亚太地区优势为主,同时积极拓展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
抓住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市场进入机会
在市场进入方面,由于金融危机后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都对外资进入银行业放松了管制,一些国家的市场在多年以来首次对外资放开,这给我国银行海外扩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例如,工商银行抓住机遇,于2009年收购了泰国ACL银行,2010年相继完成了加拿大东亚银行和美国东亚银行控股股权的收购。并且如前所述,在经历金融危机后,外资银行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出售了部分新兴市场股权,并且会有一段时间调整期,这也为我国银行在新兴市场扩张创造了机会。这些金融危机后新出现的机遇使得我国银行在特定的国家和地区布局成为可能。但海外进入毕竟风险很高,所以需要坚持审慎理性的原则。
首先,海外扩张要符合银行的中长期战略和实际情况。不是所有银行都必须或者适合将海外发展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之一。即使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的银行其路径和具体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我国银行在做进入海外市场的决策时要考虑是否符合海外布局,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条件下是否会给自身造成太大的压力。如果从长期来看,海外投资都很难收回投资成本或者不能促进国内业务的发展,那么投资的合理性就值得商榷。第二,在采用投入和风险更高的并购方式进入时要控制好风险,严格履行内外部控制和审批程序。在交易前,充分做好可行性研究和尽职调查工作,利用国内外第三方专业中介开展规范化、市场化的调查,同时密切跟踪当地市场走势,合理把握投资时机。交易后,对于获得的收购目标进行包括公司治理、组织结构、盈利模式、人员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有效整合。
实现联动拓展海外业务
在海外申设或者并购之后需要尽快开展业务,而海外业务的开展在一段时间内主要通过内外联动、外联动来实现。在国内外业务关系上,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集团化内外业务联动机制。目前由于海外业务收入和利润在我国银行整体收入和利润中占比较低,除中国银行外,该比例基本都在3%以下,所以海外机构相关指标几乎没有纳入到银行的考核体系,这必然会影响境内部门和机构支持境外机构发展的动力。从国际银行的经验可以看出,全球机构的有机联动是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的必要环节。例如汇丰集团就有一套有效的转介客户机制,分布于不同国家的机构经常把客户介绍给业务相关的位于其他国家的汇丰子机构。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为了促进总行和海外机构、海外机构之间的联动和资源共享,一是需要建立合理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最大化地发挥内外业务的协同作用,增强海外业务的竞争实力:一方面通过利润的核算分配对各方贡献给予肯定和鼓励,另一方面在对人员的考评中加入业务联动指标。二是需要将部分中后台业务进行集中,尤其是对IT、风险管理等职能进行整合,发挥规模优势、提高效率。
在海外的同一区域内,应当充分发挥现有机构的延伸功能。现有机构通过在海外开展业务,逐渐积累起丰富的经验,对当地的制度环境和市场比较了解,增设机构的成功率较高,并且机构延伸的成本较低,占用资本金少、审批简便、实现盈利快。因此,充分利用原有的机构在当地扩展新的机构可以大大提高海外机构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另外,如果区域内各国的制度文化相似,可以考虑设立区域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各国的机构,以充分发挥区域内机构的互补性,利用其获得的不同牌照,在区域内实行协同作战,尽量最大化发挥现有资源的效用。
提高服务和产品创新能力
提高我国银行在海外的服务水平需要从客户需求人手。首先,对于中国“走出去”的企业客户而言,在境外开展业务,除了有商业银行业务需求外,还存在较大的投资银行、保险、咨询顾问等业务需求。所以我国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对客户需求的深度挖掘,逐步完善服务能力,满足客户对金融产品的多种需求,避免因不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而导致客户的流失。其次,
“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多为集团企业,在多个国家或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我国银行可以针对集团客户提供更为高效和全面的服务。例如,可以建立统一授信的机制,提高对同一客户在全球范围内的服务效率。同时,需要培养、建立起一支全球客户经理队伍,充分协调集团客户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机构,并统一跟银行进行沟通。
我国银行在海外的产品创新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商业银行长期面临的监管环境比较严格,产品创新受到一定限制。所以,在发达国家市场,我们不能局限于国内的产品线,而应该利用当地较为宽松的监管环境并针对当地情况开发新产品。在新兴市场,虽然目前客户的需求比较低端,但市场的成长性好,有大量需求有待挖掘,可以结合我国企业的贸易和投资逐渐扩大产品线。
在人民币业务领域,汇丰、渣打之类的外资银行在香港等境外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产品创新能力和境外客户优势能够较容易地延伸到人民币业务上,所以我国银行需要借助人民币资金实力和清算能力等优势争取客户,同时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以保持竞争优势。例如,人民币利率、汇率的市场化,人民币持有者为了规避汇率风险,必然对人民币产品产生大量需求。如果我国商业银行能够发挥人民币业务优势开发人民币汇率和利率方面的衍生产品,一方面能够更好满足客户需求,另一方面也将增强其在境外的竞争力。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银行加快了海外扩张的速度,但与任何一项投资决策一样,在考虑跨国发展可能带来需回报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包含的高成本与高风险。纵观国际上较为成功的大银行,既有跨国银行如花旗、汇丰,亦有专注本土经营的银行如美国银行、富国银行。因此海外发展并不是所有银行的必由之路。即使在充满机遇的大环境下,不同企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也不尽相同。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业务性质来确定是否能够把握机遇。确定了跨国经营战略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采取正确的进入战略,实现内外、外联动,加强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来抓住新机遇,从而实现跨国经营的跨越发展。
责任编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