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中国金融营销奖评点

2011-01-01

银行家 2011年5期

  编者按:
  2010年既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年,又是中国人均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的一年。百年来国富民强的梦想一直萦绕在我们心间,如今梦想变成现实。金融兴,国家兴;金融亡,国家亡。在这个重要时刻,有必要回顾与展望我国金融业的角色,认真思考其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尤其是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要摒弃西方传统的唯股东论,而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之重托。2010年4月17日,《银行家》杂志在北京举办“中国金融营销奖”以搭建金融产品与服务交流平台,加强人和人之间的真诚沟通,更好满足投资者、企业及广大的消费者对金融盛宴的期待,为建设更加和谐社会贡献最大力量。
  
  王松奇:2010中国金融营销发展梳理
  
  值此“中国金融营销奖”颁奖典礼之际,我代表主办方《银行家》杂志和活动组委会,向光临颁奖典礼的各位嘉宾致以诚挚的问候!向“中国金融营销奖”的获奖机构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评选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专家评委,向热情关心支持评奖工作的金融机构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鼎力支持本次活动的金融监管机构、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合作媒体等各有关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代金融服务业,机构间竞争已日趋白热化,金融产品所特有的同质性、易模仿、虚拟化等特征则更加彰显金融营销在金融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因此,传统的营销理念及方式略显跟不上竞争时代的步伐,在风险可控之余,差异化定位、精准营销并尽快占据市场份额是其提升业绩的不二法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各金融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营销意识、理念不断深化、强化,营销实践也日渐丰富。2010年,在收紧银根的情况下,各大上市银行均取得增长20%以上的优异成绩。除了其精准的市场定位,金融营销能力的大幅提升也功不可没。
  四年来,《银行家》杂志始终坚持跟踪把握国内外金融业发展脉络,致力于不断完善、改进评选工作,力求全貌展现我国金融业的实践、发展趋势及学界的最新发展成果。本届“金融营销奖”,在奖项的设置上秉承了上一届的传统,但在评选标准上做了一定的调整且更为严格,而且在网上进行了相应的问卷调查并将其结果做为最后评选的参考标准之一。此外,我们还参考了北京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关于“金融产品与服务营销”的市场调研报告。这一系列举措的目的在于确保评选结果更专业,更公正,更科学,并进一步提升“中国金融营销奖”的影响力。本次评选中,我们一共收到各种案例200多份,绝大多数参评案例均秉承前几届案例的“写作规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传统特点,堪称我国金融企业年度营销的精品教程和集大成者。此外,从这些案例可看出我国金融营销发展的端倪:
  首先,“金融营销的地位日趋提升”在各大金融机构中已达成共识。例如,有的参评案例集企业定位、自身形象、社会责任、金融产品等于一体,将金融营销的思想渗透至各分支机构,甚至是员工的日常行为准则和工作实践中。
  其次,金融营销的理念越来越成熟。“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已经根植于银行员工心中。交叉营销、整体营销、服务营销等理念始终贯穿于金融营销的全过程,并有效带动了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的创新。
  第三,金融营销向纵深化发展。从参评案例来看,其基本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产品覆盖范围广泛,热点多样化。例如,服务民生、服务中小、低碳经济概念、节能减排概念、各种理财产品等。此外,很多金融机构开发出针对特定客户群的特定产品,也彰显了金融机构细分市场的强大功力,这其中相当一些具有标本意义的优秀案例,均来自于规模较小、营销经验相对薄弱的城市商业银行。从总体来看,我国金融产品开始呈现差异化定位,金融营销进入深耕细作时期。
  在取得上述让人欣慰的成绩之余,我们也应看到我国金融营销的不足。由于我国金融营销起步晚,基础薄,金融营销整体仍处于粗放发展阶段,未来的路更为艰辛,需立志于推动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耕耘者们蹈厉奋发,不断进取。
  各位来宾,中国金融营销奖反映我国金融营销的卓越成就,将伴随我国金融业的深刻发展而不断壮大。基于金融业的发展潮流,《银行家》杂志举办“中国金融营销奖”活动,就是要“给先进者以鼓励,给成功者以荣誉”。
  感谢金融营销的卓越实践者们,在你们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不仅是呐喊助威的观众,不仅是忠实的见证和记录者,我们更希望通过我们的劳动,搭建金融营销交流平台,成为我国金融服务质量提升的积极推动者,为我国金融业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
  
  曾俭华:建设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经验
  
  我愿意结合建行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就银行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谈几点看法,与大家探讨交流。
  第一,企业社会责任实际上是一个企业道德观的问题。
  一个好的企业,应该是一个讲道德、讲诚信、讲责任的企业。对银行来说,追求利润最大化、创造价值、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努力回报股东和社会,是本质属性和基本要求。但是,作为社会的一员,作为企业公民,赚钱的同时要考虑到社会和公众,赚钱后还要积极回馈社会。银行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很好地统一起来,否则,就不可能可持续发展,也不可能基业长青。因此,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主动履行对社会及公众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仅是国有控股大银行开展业务应遵从的基本准则,也是提升核心竞争力、降低信贷风险、构筑良好品牌形象和信誉优势的有效途径,应该把它提升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层面来认识。
  第二,将全面履行社会责任融入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之中。
  作为金融改革的先行者,建行股改上市以来,坚持稳健经营、科学发展,在兼顾国家、客户、股东和员工利益的同时,努力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支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广大客户提供一流的金融服务。
  一是稳健经营,为国家和社会多创造价值。自股改上市以来,建行加大战略转型和结构调整,着力提升客户服务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盈利水平和经营业绩持续提高,累计向国家缴纳税金、分红等合计6912.33亿元。2010年实现净利润1350亿元,平均资产回报率、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32%、22.61%。
  二是履行大行责任,促进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近年来,建行自觉执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把支持国民经济增长与自身业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为促进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主动服务“三农”,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截至2010年末,涉农贷款余额7707亿元,比年初增长了39.18%;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5852亿元,比年初增长了28.65%。
  三是推行绿色信贷,大力支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行积极推行绿色信贷,加大对低碳经济、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根据国家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有关政策要求,制定了54个基本涵盖高耗能、高污染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的审批指引;严控对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信贷投放。2010年,建行绿色信贷项目贷款余额1958亿元,比上年增长8.12%;退出不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污染及其他高风险或限制性行业贷款的累计金额达到1045亿元。
  第三,支持公益事业是金融企业回报社会的重要途径。
  上市以来,建行深切地感受到,建行重组改制的成功离不开国家和各方面的扶持,良好经营业绩的取得也离不开广大投资者、客户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始终不忘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努力教育广大员工了解国情民意,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为建设和谐企业、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并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回馈社会。
  
  杨再平:向企业家营销社会责任
  
  金融营销奖与其是奖励企业家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贡献不如说是在向我们的企业家营销社会责任,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就银行业的社会责任我想做三点点评。
  一是我们的银行家,在社会责任方面应该说这些年来,做出了很积极的工作。有统计以来银行业的社会慈善捐赠每年都是以翻番的速度在增长。2009年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银行扶贫帮困项目一共是1647个项目,金额是34.82亿元,涉及人数是61万多人,由此可以看到我们银行业在社会责任方面这些年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是我觉得我们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应该在社会责任方面要做得更好,它应该在所有的行业中做得最好,为什么呢?因为银行就是靠公众存款,公众信心支持的,所以银行或多或少是准公共机构,其行为活动直接关系到社会利益,关系到公共目标,所以银行业具有特殊重要性。
  三是我们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还应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应该既要对自己负责任,也要对社会负责,反过来社会要对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负责,这叫做双向双重责任。社会责任过去讲的是社会慈善捐赠、社区行动、帮贫扶困等,但是更重要的在于我们应该把社会责任纳入我们的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当中,不能以牺牲社会利益为代价,来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银行做每一件事情都要考虑到社会后果。比方说,是有利的我们就应该多做这样的事情,有些可能是有损社会利益的,那这样我们就不应该去做,或者说既有利又有损,我们两者之间要权衡,看它对社会的净福利是不是最大化。社会责任不是简单的这种外在的东西,应该是拿到我们的目标函数中间成为我们内在的追求,而不是一个外在的好像是政治任务做表面文章。树立企业形象,不应该停留在这个层面,而应该成为我们内在的追求,就是我们每一项行动,都要考虑到它的社会后果。银行要对利益相关者做出贡献,比如说首先是客户,然后社区及你的员工,最后更大的就是社会范围。总之我觉得对我们的社会责任应该有更深入的认识,使我们的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更加自觉,更加内在,作为一种内在的追求。
  
  李卫平:工商银行品牌建设和品牌价值提升的经验
  
  品牌经济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主流,国际品牌的竞争,实际上是国家间经济综合实力的竞争。一个国家是否拥有国际著名品牌,拥有多少国际著名品牌,已经成为衡量该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品牌作为一家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中国民族品牌能够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品牌竞争中异军突起,充分展示了中国企业的成熟和壮大,折射出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工商银行作为其中一员,也在由一家本土银行成长为全球市值、盈利、客户存款和品牌价值第一的商业银行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品牌建设和品牌价值提升的成功道路。
  第一,以雄厚实力奠定品牌地位。实力铸就影响力,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一直凭借其超群的实力,吸引着全球的关注。截至2010年末,工商银行的总资产近13.5万亿元人民币,客户存款余额已超过11万亿元人民币,银行卡发卡量已达3.5亿张,个人网上银行和企业网上银行客户总数分别增至9600万户和240万户,托管资产净值达到2.9万亿元。
  第二,以稳健经营夯实品牌基础。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信誉是银行的生命,也是银行品牌的基础。一家银行品牌价值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公众对银行的信赖程度。在这次肆虐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不少国际著名的金融机构由于深陷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风险,导致品牌的根基发生动摇,百年老店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而工商银行却始终恪守稳健经营的原则,秉持对存款人、客户和股东负责的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夯实品牌基础,巩固了“可信赖的银行”品牌形象。
  第三,以优质服务提升品牌价值。决定品牌价值的关键因素,除了信赖,还有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和推荐程度。这与工商银行将品牌建设定位于一个与消费者“心灵对话”的过程,“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来为客户创造价值,进而提升品牌价值的做法不谋而合。
  第四,以科技创新支撑品牌创建。产品和服务是银行品牌的最重要载体,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也就意味着品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正是因为产品和服务不断地推陈出新、丰富和完善,才使得消费者的品牌忠诚能够永远地延续下去。而在当前的信息社会中,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如果没有强大的信息科技平台作为支撑是不可想象的。
  第五,以跨国经营推进品牌延伸。打造国际知名品牌,需要时刻关注客户的走向和需求,提供全球的服务。只有坚定地走出去,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中国的企业才有成为国际主流品牌的机会。
  第六,以回报社会丰富品牌内涵。工商银行的愿景是成为最盈利、最优秀、最受尊重的国际一流的银行。其中,建设最受尊重的银行就是要赢得更加广泛的品牌公信与美誉。因此,工商银行始终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加强品牌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以回报社会丰富自身的品牌内涵。
  品牌的创建没有捷径,优秀品牌的建立,必将是一个长期积累的漫漫征途,幸运的是在当前中国经济崛起所带来的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中,中国企业面临着实现品牌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机遇。天道酬勤!相信在未来的全球品牌中,能够看到越来越多中国金融企业的身影。
  
  吴念鲁:企业形象引领银行整体素质的提升
  
  金融业作为一种为社会提供金融产品服务的行业,打造品牌竞争优势,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企业品牌,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的营销中,让消费者熟悉企业的价值特征。金融企业重在价值的传播与沟通,强调产品服务以外的感情和心理认同,在企业品牌的统领下推出的,各具特色的产品在标志上、内涵上,有显著特色,逐渐被市场所熟悉、认同。随着企业的定位,产品的出台,尤其是能提供特色的优质服务,使之成为名牌产品,为客户乐于接受并树立良好的形象。可见企业的品牌和形象,就意味着信誉、质量、服务、安全和效益。下面,我分别就获奖银行作简要点评。
  工商银行2007年末,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2008年首次获得全球最赚钱银行的桂冠,2009年,2010年至今保持全球盈利最多、客户存款第一、品牌价值最高的上市银行。工行在品牌锻造中,真正的落实了“以客户为中心,始终注重强化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这一宗旨,打造出成熟、稳健、透明、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
  招商银行2002年以来,在国内推出第一个面向高端客户的金融产品——金葵花理财,发展至今势头良好。2010年发卡50万张,成为零售银行业的重要品牌。在专注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时,还提供多元化的非金融增值服务,举行了“金葵花杯”少儿钢琴比赛,这一赛事为客户和子女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中信银行多年来在体育领域频频出手,遵循创新的发展战略,收获影响有目共睹。这次提供的中信银行与中国网球公开赛的案例,获得了公众认同和认可。通过精彩的体育赛事,吸引了国内网球体育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中信在网球项目上的投入不仅取得良好的经营效果,也使中信银行的品牌形象大大提升。
  富滇银行业务定位为零售银行,我十分赞赏它“做大小企业业务、做实个人业务、做强公司业务”的战略目标。该行在业务定位和客户定位上,目标明确有追求,但又很务实。富滇银行的“心至远,富泽滇”的形象用语,寓意该行志存高远,以惠泽云南造福百姓为己任,既立足云南,又面向全国,展望国际的视野和雄心,因此富滇银行的品牌形象越来越被云南大众所知晓认同。
  上海银行是国内首家以城市冠名的商业银行,自1995年以来快速发展,在银行体系当中,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在2010年11月,上海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正式成立,服务更趋专业化、精细化、品牌化,并出现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上海银行积极倡导市民银行的经营特色,努力开通个人业务,满足广大市民对金融服务的全方位需要。随着上海银行业务多元化快速发展和以后公开上市,上海银行的企业形象,上海银行的品牌形象,以及它在业内和国际的知名度将会大大提高。
  北京银行是一个上市的城商银行,该行秉承了“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收益,为员工创造未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宗旨,15年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树立了良好的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北京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鲜明的市场的定位,凭借着差异化、特色化、精细化的营销服务和管理理念,大大提升了企业品牌形象。
  湖州银行建行13年来,秉承“立足地方,面向中小,服务市民”的市场定位,提出“富达五湖,诚信九州”,“立足湖州,辐射长三角”。富达五湖,是蕴含着为服务大众共同创造财富的价值为己任的共赢的文化;诚信九州,则是诚实守信,真诚服务为客户的为主旨的信用文化,这体现了遵纪守法、稳健经营的合规文化,因此,该行的经营理念值得赞许。
  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树立社区零售银行的市场定位,“立足滨海,面向全市,辐射我国的中西部服务三农”,该行提出五创新,三年来取得很大的进步,企业的形象品牌也大大提升。在这里,我建议把农村商业银行改为农商银行,据统计,北京的一产农业产值不到GDP的1%,三产服务业占了70%,基本上跟西方发达国家都持平,二产制造业也很发达,约占30%。我想天津情况大致相同,因此,农村商业的农村内涵和外延就小,但农商的外延和内涵就大,名称更改后,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不变,但是,更多的客户应该是非三农,而且应该进一步推进和促进滨海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桂林银行,它的企业定位是“打造地方政府企业市民最满意的银行,广西最有特色的银行,和最具竞争力的银行”。围绕“‘走出去’发展、管理提升、特色经营”的三条主线,强化“风险就是生命线,效率就是竞争力”的经营理念,着力打造“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市民银行”、“三农服务的特色银行”、“旅游服务的特色银行”,提出“立足桂林,根植八桂,花开全国”,2010年又提出,“漓水春风”服务行动,借漓水来比喻服务要像漓水那般清澈,春风一般和熙亲切,我也借此送给桂林银行一副对联:桂林山水喜迎八方宾客,桂林银行荡漾漓水春风。
  柳州商业银行更名以来,重新塑造新的企业品牌和形象,该行定位为“市民银行,社区银行,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潜心“服务市民,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坚持“心服务,诚相伴”的服务理念,立足柳州,服务广西,面向全国。我也很赞赏该行提出“内外兼修,提升打造品牌形象的行动”,内就是内在的银行创新精神,积极的社会观价值观,外就是对外的形象。易经里面曾讲:柳者,易生之木也,我祝愿柳州银行像柳树那样,落地生根茁壮成长,提高综合实力,打造成为有特色的城商行。
  上海农商银行在三年规划当中明确提出“做强郊区,拓展城区,立足上海,辐射周边的市场”定位,我觉得这也非常实在。该行是上海地区的小额贷款客户金额最多的银行,也是全国电子渠道最齐全的区域性银行之一。以世博理念打造便民银行,这里特别要提出它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和社区,设立了“金融便利店”。最近我又去了台湾,台湾有个“seven店”,店里除了卖生活必需品外,还提供一些生活便利服务,这种便利店对老百姓很方便。上海农商银行的“金融便利店”24小时服务,建立了电子银行、现金、个人理财、个人贷款、小企业贷款、社区金融宣传等六大平台,也受到群众的欢迎。
  青岛银行的愿景是“打造特色鲜明的服务领先有影响力的公众银行,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主要支持银行,以打造专业的中小企业为特色,成为经营区域内的中小企业的领军银行,成为青岛市民的首选银行”。青岛银行十分注重品牌建设,我认为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品牌的经济,消费者往往并不在意产品由哪个国家生产、哪个地方生产,而是在意它的品牌,因此,我觉得青岛市在品牌建设方面,就做出突出的成绩。比如说它有海尔,海尔就是青岛银行的大股东,此外还有青岛啤酒、海信、四方机车等国际知名企业的知名的品牌。
  最后就是讲一讲石嘴山银行,石嘴山银行开业以来,在当今西北重工业基地,塞上湖泊水乡的热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该行提出“和谐共生,互助双赢”的经营理念,把石嘴山银行办成“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中小企业成长的好伙伴,市民依赖的金融超市,员工成长的温馨家园”,提出了“客户至上,用心服务”,即“爱心、真心、热心、诚心;眼到、心到、口到、手到”的宗旨。重视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形象和品牌,是个很有朝气的银行。
  
  郑新林:股份制银行与中小银行的合作与创新
  
  近年来,我国逐步形成了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以及外资银行、合资银行在内的多层次银行体系,各类银行机构在各自领域发挥优势、各显神通。例如广大的农村金融机构,以服务“三农”为主要职责,在广阔的农村金融市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兴业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以经济中心城市为主战场,客户定位为中型企业与中高端零售客户。因此,可以说尽管商业银行的基本功能大体类似,但又存在着市场定位、客户定位、竞争策略的较大差异,这就为商业银行间突破恶性竞争循环、创新合作范围创造了空间。
  另一方面,各类银行机构经营发展情况分化严重,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国内中小银行类金融机构在资本规模、资金实力、业务资格、管理能力、技术系统、网点布局、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有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均存在一定落差。同时,中小银行又具有独特的地域优势,在其所在地域有分布齐全的网点和大量终端客户资源。中小银行先天缺陷与独特优势并存,也为不同类型银行之间开展互补合作带来机遇。
  从合作的方向来看,除了资金融通、资产转让等传统银合作领域外,股份制银行还可以与中小银行在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创新合作:
  第一,产品研发。中小银行在部分业务领域存在较高的准入门槛和资格限制,如第三方存管、基金、外汇业务、贵金属交易、理财产品开发等,同时,中小银行研发能力也普遍较弱。股份制银行可在监管机构允许的框架内,积极发展各项代理业务,中小银行也可借此弥补自身产品线不足,拓展潜在客户,巩固客户基础,改善银行自身的财务收入结构。
  第二,IT系统建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建设投入所需成本巨大,研发难度较高,如核心系统、各类业务管理系统等,一般中小银行依靠自身力量难以研发,也难以承受研发成本,就连能跟上监管部门要求的系统都相当吃力。大中型银行可通过系统集成、软件租赁、代理接入等方式为中小银行提供服务。
  第三,渠道网络。中小银行大多网络局限于其所在地域,服务难以延伸至所在地之外的区域,且服务渠道单一,以柜面为主,鲜有网银、电话银行等渠道,近年来众多中小银行纷纷开始跨区域设立机构,但仍然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健全网络。股份制银行可利用业已建成的全国各主要经济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的骨干网络与中小银行的区域网络相结合,形成覆盖全国的庞大服务网络,为本行客户和中小银行客户提供服务。
  第四,先行样板。股份制银行在其成立初期也经历过地方性银行发展阶段,经过多年发展,已普遍在治理结构、机构建设、业务管理等方面走在国内银行前列,其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技术、文化、流程对于中小银行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都可以作为可输出的产品向中小银行传导,中小银行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也需要吸收先进银行的成功经验避免走弯路和重复建设。
  
  艾民:民生银行个人零售服务的经验
  
  今天我用服务来做主题,跟大家一起分享,我讲五个主题:
  一是服务定位。所谓服务的定位就是一家银行如何与别人区别开来。中国的银行界现处在后经济危机时期。在进行紧锣密鼓的宏观调控这么一个背景下面,金融机构原来的战略还有效吗?就民生银行而言,去年我们总行做出三大定位,第一就是做民营企业的银行,第二是做小微企业的银行,第三是做高端客户的银行,就是要解决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是为了谁的问题。
  二是服务理念。零售银行还包括很难归于个人银行,但是以个人形态经营的一大群企业。小微银行的理念就是两条价值定理,第一条就是大数定律,第二就是价格覆盖风险。小微企业就像汪洋大海,全国有3800万户,对我们的银行来讲,确实是非常庞大的一个客户群。小微企业就个体来讲,单笔小,风险大,生命周期短,但是它作为一个大的群体来讲,如果找对方法之后,它的风险实际上是可控的,个体的风险可以被大量的样本摊薄。
  三是服务态度。服务态度就是金融机构准备在什么条件下给客户提供服务,或者说在资金非常充裕的条件下给客户提供服务,在情况不好的条件下还要不要提供服务;客户提供良好担保物的时候可以服务,在没有担保物的时候要不要给他服务。这取决于有三个条件,人质理论;蜜蜂理论;精装理论。
  四是服务方法。民生银行的服务方法是一圈两链,紧紧抓住商圈这样一个核心,然后从价值链、产业链出发,做批量的开发、规模化的经营和标准化的运作。
  五是服务的终极形态。其本质是超越服务,就是把服务变成一种伙伴,把我和你变成我们。
  
  欧明刚:银行战略与产品创新
  
  首先,本次金融产品奖案例的整体特点表现为:一是体现出“小”的特点。即小企业类(包括农户)金融产品案例成为热门。这反映了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视。银行对小企业以及“三农”融资不仅着眼于商业利益的考虑,而且着眼于社会责任的考虑。二是体现出“新”的特点。即在低碳金融、物流金融、企业年金、对公对私理财业务、网上银行、银行卡、个人授信业务等新型业务上进行产品创新。
  其次,结合本次金融产品类获奖项目从产品创新角度提出如下看法。一是银行战略决定产品战略。银行的产品创新来源于产品战略。而产品战略受制于银行战略。银行战略是最高的指挥棒,决定银行的发展目标和路径。因为产品创新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决策层的态度,而决策层的态度取决于银行战略。产品创新是需要大量投入、是需要冒险的、是需要着眼于长远利益也就是战略利益考虑的。如果银行决策层觉得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从战略高度去重视,决策层在资源分配和考核机制上有所倾斜,显然结果将大不一样。二是差异化是产品创新成功的关键。战略定位的差异化决定产品的差异化。要做到差异化就要准确地了解客户、了解自身、了解对手。银行产品毕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要在大同小异的产品中寻求竞争优势,需要了解对手和客户,更在于了解自身,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推出扬长避短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最后,就我国金融产品创新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产品创新要解决好创新的机制设计问题;
  二是产品创新的市场调研工作一定要做扎实;
  三是产品创新要以客户简单便利为提前,不能搞繁琐哲学;
  四是产品创新要有好的品牌和营销来实现最大价值。
  
  张海涛:创新营销、整合产品,构建手机金融平台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为建设成现代金融企业的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商业银行也作为一支有生力量,纷纷提出经营战略转型的要求,其中尤以个人零售业务作为经营战略转型的产品研发方向和核心内容,银行零售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提供差异化零距离服务的主要途径,成为打造知名品牌的主要工具,成为创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鉴于此,我行高度重视零售业务的发展,积极拓展零售产品种类,先后推出了丰富的银行卡产品、个人理财产品、新型个贷产品、各类代收代缴类中间业务品种以及各类保险、理财产品的代理销售业务,在有效满足广大客户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也为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产品的推出创造了条件。
  
  手机金融业务的发展及其营销策略
  作为拓展泰安市商业银行电子银行服务渠道和服务功能的又一新举措,泰山方付通手机银行自2009年11月面市以来,凭借其强大的功能、便捷的服务和安全操作性能得到了广大客户的推崇与青睐。在安全性方面,泰山方付通手机银行无需上网,采用超强加密方式有效保证了客户资金的安全。在兼容性方面,该产品不限制手机型号及操作系统,支持95%以上的手机类型。在移动性和随时性方面,手机银行卡由于采用了短信的交互方式,只要能够发送短信就可以操作手机银行。
  在营销宣传方面,借鉴相关市场的成功营销经验,以内促外,以点带面,重点突出“服务营销”,不断创新营销模式,利用多种营销方式主动出击,依托核心业务寻找突破口,打造多维度服务体系。
  
  手机金融业务未来展望
  首先借助现阶段手机银行特点,进一步完善手机金融业务。安全至上的服务品质、便捷高效的服务方式使得泰山方付通手机银行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也为我行手机金融平台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体为:增加支付种类,完善移动支付业务;发展互补产品,丰富手机金融产品功能;拓展增值服务种类,打造“移动金融助手”。
  其次结合城商行特点,全力构建手机金融平台。作为一个城市商业银行,我们的手机金融产品品牌知名度相对较小,手机金融产品的营销、宣传及科技投入的成本相对较低,产品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及人员投入相对较弱。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利用城商行自身灵活性的特点,加强手机金融平台功能建设,通过一个稳定的运营平台,将各项业务相互关联起来,使之能够相互支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将更多的资源投向手机金融产品整体的建设,保证整个产品体系能有一个统一的形象,从根本上提升手机金融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发展手机金融业务是高科技背景下客户和银行的共同需要,是应对未来同业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泰安市商业银行将继续立足自身特点,放眼未来前景,从多层次、多角度完善手机金融业务、整合手机金融产品,践行“移动银行改变生活”的产品服务宗旨。
  
  罗威:银行转型与数据利用
  
  我国银行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虽然我们目前正在经历宏观经济的调控,在未来的十年到二十年期间中国的GDP仍然会快速增长,同时我们会超越美国,成为全国第一大经济实体。在这种宏观背景条件下,意味着我国在未来很短的时间内,一定要建立起一个与我国的经济实力相匹配的,非常强建的心脏——金融系统,这决定了我国银行面对更加动态的市场,面向更多增值业务的市场,需要做到精细化管理,不能再凭经验,而是要依赖数据,需要依赖信息,在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数据利用在银行的转型以及我们的营销中发挥哪些作用;二是银行如何充分利用数据的这些作用。
  首先数据利用怎么发挥作用呢?第一层面是宏观管理。银行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们进入到精耕细作的年代。这时我们必须分析哪个产品、哪个业务、哪个行业板块占用最稀缺的银行的资源并且可以真正盈利。这些衡量就逼到我们要引入非常先进的概念——经济资本、经济附加值及包括风险调整后收益的概念。这些具体风险可计量的前提,就是需要利用到非常强大的历史数据,行业数据,以及我们银行自身的这种数据,因为数据是核心也是重中之重,只有在真正掌握了数据,真正利用到数据的时候,我们的银行才能真正地计量风险、规避风险、管理风险、运营风险。这个现代化的管理的理念成为可能。
  第二层面就是微观管理。银行现在是一个服务业,要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营销理念一定要从4P理论发展到今天的31理论。只有形成一个信息系统,形成很好的回忆录,银行营销才能从推送营销发展到基于关系型的营销系统。
  第三层面就是业务创新。数据对银行创新有什么作用,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信用卡,信用卡是美国在1960年发展起来的,之所以发展起来就是背后有一个非常大的环境——数据挖掘技术的飞速进展,有了数据挖掘技术以后,银行可以用非常廉价的成本去解决一个大规模的数据不对称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能够以廉价的成本对客户公正、客观的评分与评级,区分出好客户坏客户,可以做到对风险客户不同的定价,带来真正的利润,所以数据可以帮助大家做到业务创新。简单说数据在银行的转型中,在宏观管理微观管理以及我们的业务创新中都可以发挥很强的作用。
  其次就是如何做。银行经过电子化和目前的我们第二代数据大集中之后,可以处理更大的交易量,能够支撑更大的用户。如果不构建第三代的数据平台,也就是智能化平台的话,银行永远不能做到越来越明智的选择,所以数据的智能化平台,是我们提出的一个可以帮助银行从客户分群、客户细分、战略风险管理的一个解决方案。
  
  黄升民:沟通——银行界的营销本质
  
  银行界的营销奖是非常专业的一个评奖,我的感受是,在品牌宣传这一块,银行业的进步很大。最早的第一个广告是中国银行做了一次文化的一个广告,做了以后引起很大的轰动,银行业的人不太认同,认为我们不需要做这样的广告,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大量的CI系统以后,银行业改换包装,尤其今年工商行的服务广告,的确很振奋,作为一个世界大行,背后是中国的经济和国家的实力,因此需要一个非常大气的广告来去做,以下我谈三点感想:
  第一,做形象就是要往心里走。非常大气的形象宣传之后,我们的差异性在哪,我们的持续性的东西在哪,这非常关键。仅是一种外观上的美和力量是不够的,每个银行的宣传要落实到它的文化和历史,这个时候真正形象的差异化从现在才开始。我们看到中国各银行的形象,在整个气势建构方面都是足够的,但是我们再往前延伸,已经处在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上,没有一个重要的统领,没有一个精细的未来发展的规划,没有对自己整个历史延伸的回溯,那么要做出很有血肉的,很有力度的这个诉求的形象,是很难的,如果形象不能持续的话,这个形象就是简单的表面包装而已。
  第二,这次有两个营销案例与众不同,值得观摩。一个是民生银行的商贷通,这个广告不是简单的自己宣传问题,它真正做到一个沟通,它知道对象在哪,它的需求在哪。另外泰安的手机银行的广告,它把一些陌生的高科技东西,很通俗地表达出来。因为营销不是单方的,是一个双方沟通的过程,沟通过程成为营销的系统。如果对象不清晰,对象不理解,或者对象不知道你的产品的话,这个营销是失败的。所以我们必须从对象需求的角度,去把握我们的沟通,我们的品牌传播,那么在这点上,我觉得谈到形象的问题,产品的问题,我觉得实际上核心的问题,是一个沟通的问题,今年的确是有很多银行产品,比如说针对老年人、女性的服务。在市场的细分方面,也有很多银行着重做中小企业的、农村的、农业的,都有各自的产品的细分和定位,有自己的策略,我觉得从自身的出发这是没有问题,但是一定要学会一种对方的反馈,对方的理解,和对方的接受,这是比我自身的出发点可能是更加重要的东西,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我们的再好的策划,再好的产品是行不通的。
  最后一点是银行金融的营销,因为其高度的同质化,所以广告传播很难。其实银行的金融,它不是产品,不是某一项非常具体的、高科技的东西。其核心是人和人的沟通,人和人的沟通是银行业最根本的东西,所有高科技的东西其实都是表面的,人对你的信任,人对你的依赖,你对人的服务,你对人的关心,其实构成了银行业最根本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