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女性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2011-01-01孙运宏

理论观察 2011年3期

  [摘要]面对农村女性贫困问题的日益突出,学术界对农村女性贫困问题的研究渐趋活跃,本文围绕农村女性贫困问题的现状展开了研究,分析了农村女性贫困的原因,并对农村女性反贫困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女性;贫困;综述
  [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1)03 — 0069 — 02
  
  一、引言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消除贫困始终是人类追求社会正义平等的理想。我国的反贫困工作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贫困问题依然严峻,特别是农村的贫困问题仍然相当突出,反贫困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长期的任务。贫困问题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学界也从理论与实践等层面对我国的贫困问题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在这其中关于性别与贫困的研究引起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关注。
  二、农村女性贫困的现状研究
  对农村女性贫困现状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农村女性贫困的类型学研究。叶普万和贾慧咏认为农村妇女的贫困主要是物质贫困和人文贫困,体现在就业、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和卫生保健等方面。〔1〕王婧通过对广州贫困妇女的研究,指出了单亲特困母亲、未实现再就业的农转居妇女和利益受损的农村出嫁女这三类农村女性贫困群体。〔2〕有学者把女性的贫困区分为“暂时性贫困”和“持续性贫困”。〔3〕蒋美华将已婚女性的贫困现状分为:政治的贫困、文化的贫困、经济的贫困、婚姻家庭生活的贫困、精神的贫困、对贫困的感知。〔4〕
  二是对农村精神文化贫困的研究。农村女青年精神扶贫是学界与扶贫工作中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陈慧论述了农村女青年的精神贫困主要是知识贫乏、自卑心重、人格缺陷和精神空虚。〔5〕杨静如则认为文化贫困是所有其它贫困的根源,文化贫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知识贫困;二是文化生活单调落后;三是平等意识和参政意识淡薄;四是人生观、价值观落后。〔6〕
  三是对贫困地区女性人口素质的发展现状的研究。杨冬霞研究了农村贫困女性人口素质的发展现状:教育投入不足;健康存量不佳;非农化转移的滞后。〔7〕有学者指出女性人口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文化素质低;早婚私婚严重,生育率有所上升;心理素质差;女性人口流动率低;女性人口社会地位低下;女性人口的就业构成不尽合理。〔8〕
  三、农村女性贫困的成因研究
  一是农村女性精神文化贫困的成因。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是制约我国农村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陈旧思想观念的影响、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文化设施的落后和文化建设的经费短缺等。〔9〕对于贫困问题的关注与解决莫不与制度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