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开放型 阅读教学势在必行
2011-01-01贾秀菊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1年6期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开放型课堂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旋律。为此,我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确立开放型阅读教学的理念
传统的阅读教学通常存在注重教、忽视学,重分析、轻领会等弊端。为此,我们必须确立新的开放型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明确新时期开放型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1.加大情感熏陶力度
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一条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要尊重多样文化。这就是说,在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要加大对学生个人情感的熏陶力度,强化民族感情,尊重多样文化所反映出来的多种民族的情感内涵,为学生营造健康、丰富、积极、向上的情感世界,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2.开拓文学鉴赏领域
开放型阅读教学,既要继承以提高学生文学鉴赏水平为目的的传统,又要开拓文学鉴赏的新领域。教学中应该以课本为主干,以资料为繁枝,以学生见解为茂叶。要允许和鼓励学生有多角度、多层次的见解。事实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任何课本都只能精选极少的一部分来介绍,单靠学习课本去领会是很困难的。同样,不管对哪种文化现象,文献资料中的见解都是见仁见智的,要让学生知道,这些见解只能拿来作为参考,旨在启发个人的思考。
3.培养人文批判精神
我们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科学尤其是人文科学的精神,要以人为本,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定论,又不能迷信定论,要带着批判的眼光引导学生学习,体现教学的自主性。只有这样,主体的人文主义气息才能体现出来,阅读教学才能做到血肉丰满。
4.练就语言表达技巧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让学生感悟到语言表达技巧的优劣与语言表达效果的好坏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加强训练,达到“文通字顺”“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的要求,造就良好的表达能力。
二、营造开放型阅读教学的环境
任何事物的生存与发展都有其相适应的环境。当然,开放型阅读教学也需要有相适应的环境才行。
1.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是教育改革的基本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有识之士从国外带回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同时,教育界也对国内教育现状作了深刻的反思,素质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而这些正是教育形式丰富多样的前提。
2.创新考试内容与形式
素质教育只有在考试形式大胆创新的前提下才能施行。我们应该消除语文考试中僵化的考试内容与形式,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交际等能力。
3.评价标准多元化
3793dea1aa31034cc1660089b250baaa 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健全一系列公正、科学的教学与考试评价标准,才能推进素质教育实践的长足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教学与考试的评价标准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已经逐步出现,这些都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化。
三、开展开放型阅读教学的实践
开放型阅读教学理论正确与否,关键是看它能否通过实践的检验。为此,应该做到:
1.改变保守的“圈养式”的阅读教学,开创开明的“放养式”的阅读教学,努力拓展阅读教学基地
传统的阅读教学特点是“圈养式”,教学内容控制在极其有限的篇目里,导致学生视野狭窄。尽管有课外语文读本,但是认真读的学生并不多,这样就很难提高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实行“放养式”,教师要在课本和语文读本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利用图书、报刊等来增加阅读量,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分析能力。“放养式”阅读教学法应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2.改变机械的“知识型”的阅读教学,开创互动的“智能型”的阅读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的对象具有创造性。开放型的阅读教学方式正是为了更多地培养创造型人才。为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思辨、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多向分析、放心解答。这样,学生阅读的能动性才能得以激发,鉴赏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训练和提高。
3.改变抽象的“理论性”的阅读教学,开创具体的“实践性”的阅读教学,充分挖掘语文学习潜能
传统的阅读教学强调理论系统知识的介绍,教师在学生脑袋里塞满了系统的理论知识。殊不知,考试时,学生却不能灵活运用,教学都是事倍功半。鉴于此,我们应该着手开创一种新的方法,追求“实践性”的阅读过程。以教师创设问题和学生发现问题相结合为前提,以学生在阅读中寻答案、在答案中求理论、在理论中见能力为中心,生动活泼地组织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才能得到开发,他们的语言文字功底才能日渐深厚。
(责 编 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