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员+研员=教研员
2011-01-01卞恩鸿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1年6期
教研员首先是教学人员,即“教员”,其次才是研究人员,简称“研员”。“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研因教而生,教因研而活”。只有构建在教学人员基础上的研究人员才是真正的教研员。教研员具有双重身份,也就是俗话说的:教研员“既是运动员,又是教练员”。
一、教研员首先是教学人员
教研员有专职、兼职之分。专职教研员是指在教学研究机构中专职从事某个学科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等领域研究的专业人员。
教研员无论从编制、性质还是待遇来说,都明确是教师,不是公务员。所以,教研员无论何时都应该承担教师的职责。当然,承担的是教师的部分职责。教研员大多是从优秀教师成长过来的。但如果离开课堂教学,教研员的研究还有基础和生命力吗?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院长张人利谈到教研员推进教改时说:“教研员永远不能离开‘教’。”他认为,教研员要在课堂里推进教改。如果远离了课堂教学,教研员的教研活动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注定空洞苍白。教研员参与教学实践可以采取“边上课,边教研”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上一段时间课,再做一段时间教研”的方式。他还认为,在基础教育中,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由大学的研究机构担负,具体教学工作由中小学教师承担,教研员其实就处在理论与实践的“中间地带”。基础教学理论需要创新,而基础理论应用于实践也需要创新;教研活动需要教研员来主持,教育理论向教学实践的转化需要教研员的引领。他强调,教研员的出路是拿起粉笔,在教学第一线获取实践经验,然后传导辐射,担当起教改“导师”的重任。目前,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如何将新的理念、教材、课程设置等,转化成教师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