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图力:小说叙事的内驱动力

2011-01-01许建

求是学刊 2011年6期


  摘 要:文章提出区别于西方行为叙事理论的“意图叙事”概念。该理论概念将人的行为动力——意图纳入叙事活动的分析过程中,探讨故事形成的潜藏动因。文章发现,文本中存在作者意图、叙述者意图、人物意图三种类型,三者分别处于故事、结构、导领的不同层面,表现出由具象到抽象的不同功能,并在叙事过程中时隐时现、缺位互移、相互补充、交替转换。这些生态及功能在小说人物意图所构成的意图力结构(主意图力、同意图力、反意图力、调节意图力)关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作者意图力通过行为选择、意图力嵌入等形式表现出独有的统领、汇合功能,形成诸意图合力,不同意图力的合力是故事叙述的内驱动力。
  关键词:意图叙事;意图力结构;叙事逻辑;叙事内动力
  作者简介:许建平,男,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郑方晓,女,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从事明清、近代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明清小说意图叙事与意味形式研究”,项目编号:08BZW043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1)06-0112-07 收稿日期:2011-09-23
  
   当西方的叙述学理论引入中国后,
   人们愈来愈发现它并不那么适用于研 究中国的叙事文本,于是探寻适合于研究本土叙事文学的中国化的新叙事理论便成为学界同人一致的努力方向。本文提出的区别于西方行为叙事理论的“意图叙事”概念,正是朝这一方向前行的大胆探索。其基本思路是将人本主义理论引入科学主义的行为叙述学,以修正西方行为叙述学的封闭和狭隘。
   本文所言“意图”是指行为者活动前萌生的想要达到某种目的性的图景,是具体化的生活欲望。由于人都是有生活欲望的,“人若没有情欲或愿望就不成其为人”[1](P170),而人的行为无不来自于人的意欲,“由意欲产生动机,由动机产生活动”,“没有动机,那意志活动就决不能出现”[2](P228)。清醒状态的人行为前都有其想法、计划、意图,有行为能力的人也都会采用相应措施克服困难去实现其意图①。于是从意图入手可以说明人的一切活动的动机、原因和过程,也可以说明文本中故事叙述和人物活动的动力。
   在分析文本的叙述意图时,首先遇到一个问题:谁的意图?由于叙述主体身份的差别,随之出现不同身份者的意图。除了文本创作者(作者)的意图外,还有一个虽非作者却帮助作者完成叙述任务的叙述者的意图。宋代以降,随着说话艺人以讲故事为生的职业出现,故事讲述便成为作者之外的另一代替作者完成故事叙述的独立活动,叙述者——讲书艺人便有了自己明确而独特的身份地位。从目前见到的宋元话本来看,话本不过是讲叙人所参照的底本,而实际的讲述可能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细化,否则难以吸引住观众。且这种身份随着说话文本的文人化、阅读化虽有削弱却并未完全退出叙事场,于是在作者之外又出现了另一身份的叙述者(这一点虽与西方讲故事类小说有相似处,但功能与差异也是明显的)。同作者的写作行为产生于一定的意欲与设想一样,叙述者的叙述行为也有着自己的打算和想法(如吸引花了钱进场的听众或买书的读者一直听/读下去的兴趣等),而写作者与讲述者的意图总是通过主要人物的行为故事、人生命运即行为意图——人物意图来表现和完成的,于是一部叙事作品往往包含着三种类型人的意图:作者意图、叙述者意图和主要人物的人生意图。这三类意图间的关系如何,便成为意图叙事分析首先遇到的一个难题。
   所谓“叙述者”,简单理解就是“讲故事的人”,替作者完成故事叙述且使接受者信以为真的人,即作者的代言人。这个代言人具有特殊的功能——充当连接作者与读者桥梁 ,作者的意图是让读者对他所写的故事信以为真,而自身却难以完成这个任务。父母给幼儿讲故事时,他必须改变自己的大人的身份、理性思维和说话的口吻,而改用听故事的幼儿的身份、形象思维、口气和神态。为什么要这样改呢?直接地说,就是为了让孩子喜欢听,听了信。刘兰芳讲《岳飞传》,不断地模仿故事中人物的声腔音调,一会儿金兀术,一会儿岳飞,这种模仿就是在作者基础上的再创造。由此可见,叙述者就是听众化、读者化了的作者。不过,如果我们站在另一个角度,从“创作”和“讲述”方面对叙述者和作者的关系进行理解的话,可以这样说:如果作者是负责创作作品的人,那么叙述者就是负责讲述作品、对内容进行评价的“人”——“指点干预”或“叙述干预”①的人。叙述者意图就是指这个“人”对于某个故事,某个人物甚至某个细节所讲述的目的所在,而作者意图,则是更高一层地对整个作品框架的设计与把握,以及对作品创作目的的设定。作者是为作品搭骨架、定方向的人;而叙述者则是负责添血加肉、使作品成型、丰满的“人”;作者负责宏观调控,叙述者则负责中观调控。人物意图指文本中的主要人物的人生意图(一个或若干个行为意图的总和)。譬如《西游记》中主要人物孙悟空的人生意图就是由使猴子们“长生不老”意图、做“齐天大圣”意图、“西天取经”“成正果”意图构成的。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意图生发出一系列实现其意愿的行为(事件、故事等),而其他人物的意图及其实践行为则是为表现主要人物意图的生成实践过程而设立的。诚如李渔所言,“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3]。于是,主要人物意图一方面成为全书主要故事情节的生成源和推动力,另一方面也成为作者意图与叙述者意图的鲜活载体。诚如赵毅衡所言,“从叙述分析的具体操作来看,叙述的人物不论是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都占有一部分主体意识”[4](P23)。
   人物意图、叙述者意图与作者意图在叙事过程中的内在关系究竟如何,尚须进一步加以分析。首先是三者间存在着具有相通性的必然逻辑关系。人物的意图体现着或小于叙述者的意图,而叙述者的意图又体现着或小于作者的意图,即作者的意图是借助于叙述者意图、人物意图而得以体现的。②
   其次,三类意图有具象与抽象之别,且分处于三个不同叙述层面。例如《金瓶梅词话》中的王婆。她的人生意图不过“求财”二字。吊西门庆迷恋美色的胃口,为他设十件“挨光计”是为了银子;事发后,怂恿奸夫淫妇害死武大郎是为了保命,而保命也不过是为长远地得到财利;当后来吴月娘让她将潘金莲带回家里变卖,为了狠狠赚一大笔(竟要到105两白银的高价钱),迟迟不出手,武松付了如数的银子,她钱迷心窍(“绑着鬼,也落他一半养家”)[5](P1838),竟将她送入了武松的刀下。然而王婆“求财”并非叙述者意图的全部。叙述者讲王婆故事,更重要的设计是为了借王婆其人完成潘金莲人生开头与结尾的两个重要环节:将潘金莲从武大手中夺出,送至西门庆府;再送至武大的弟弟武松手上,结束她的生命。同样,使王婆完成一进一出的接力棒的角色,也并非作者的全部意图内涵。作者写王婆其人的设想,一方面借《水浒传》中王婆故事开场,继而借王婆将潘金莲送入西门庆府而结束《水浒传》故事,重新展开《金瓶梅词话》的故事;另一方面小说在将近结尾时,让潘金莲重新回到王婆茶馆,表现出“世间一命还一命,报应分明在眼前”[5](P1842)及一事一报的轮回报应观念。由此可见,三者意图虽有一致处,但并不处于同一层面,人物意图处于故事化层面,叙述意图处于文本叙述结构层面,而作者意图则处于统领文本叙事全局的思想中枢层面。
  
   第三,处于三个层面的三类身份的意图,在叙事过程中,此起彼伏,交替出现,相互补充。这种相互补充的情形,在我们回答人们“意图叙事能否涵盖到所有人”或者“是否所有人的行为都是有意图的”的问题时,会有更深切的体认。因为,的确如人们所疑问的,并非所有小说中的人物的行为都有明确的意图,不少事情对于行为主体来说是意料之外的偶然性事件。譬如《红楼梦》中的傻大姐拾到绣春囊这件事,她事前并没有设想,只是无意间的事,当她无意间捡到那个绣着“两个妖精打架”的劳什子后,也无意要去向谁告密,更无意要在大观院内掀起一场是非风波。但傻大姐的无意图,正是作者的意图所在,作者写傻大姐捡绣春囊,就是借这位小人物来转换情节,以便自然而然地引出下一个大关目:抄检大观园。由此可知,在一部叙事文本中,人物、叙述者、作者的意图可能在某一故事中出现“缺位”,但缺位的背后,总会体现出另一方的意图,总有一种或隐或现的意图存在着。
   第四,正因为三类意图在故事叙述中可能出现缺席,那么人物意图的缺席与作者、叙述者意图的缺席会产生怎样不同的艺术感染力度,哪一个缺席更具有价值呢?人物意图的缺席,总是生成意想不到的事件、场景,令人意外惊喜或紧张,促使故事发生突转。如蒋兴哥意外见到陌生酒友陈大郎穿在身上的珍珠衫而休妻;因杀人而逃亡的鲁达在陌生地意外与自己舍身救出的金老汉相逢而化险为安;武松在阳谷县城万万想不到竟会遇到日夜思念的哥哥,而转向潘金莲故事;等等。与人物意图缺失功能所不同的是,叙述者意图的缺失,可以缩短读者与故事中人物的距离,使读者实现与书中人物面对面的情感交流,进而沉溺于生命世界中与之同悲乐。如《红楼梦》中宝黛爱情的纠葛,卖油郎秦钟夜宿花魁绣房,诸葛亮草船借箭等。不过,作者意图的隐与显的艺术效果最为明显,可以呈现出三个层次分明的阶梯。有的叙事文本作者意图常常处于潜身隐藏状态,叙述者的意图也是隐形的,即作者、叙述者的意图潜隐于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的意图及其实践意图的行为之中,小说主要通过人物自身行为承载着幕后者的一切的情绪、兴趣、观念、意图。我们将这类小说称之为人物意图叙事类小说,如《红楼梦》、《儒林外史》、《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婴宁》等。第二类则是作者总爱跳出来评头论足,或将自己写作的用意反复陈说,令人有一种作者在驾驭着整个故事、整篇小说的感觉,即使在艺术上的巧合、弄假成真、轮回报应等叙述方式也同样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影响,我们称这类小说为作者意图支配式小说,如李渔的《无声戏》、《三言》、《二拍》或大量的笔记类带有较强作者意图的小说。第三类则是以人物行为意图的叙述为主,叙述者或作者往往在故事的开头、结尾或中间有规律地站出来说话类的小说,我们称之为叙述者意图闪现型小说,如《金瓶梅》、《水浒传》和拟话本小说、笔记小说中的大量作品。有意味、艺术引力较大的作品则往往是第一类(人物意图叙事类)小说。
   正因为作者、叙述者愈是将自己的意图隐藏于小说人物意图行为中,小说引起读者兴趣且被感动的艺术力量就愈强,那么,文本中人物意图行为的叙述——主要人物自身意图力以及与其他人物意图力之间的关系便成为意图叙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意图叙事理论中的意图力分为三 大类:其一为主意图力——主要人物人 生意图与实践意图的形势、能力以及与主要人物意图相同的同意图力。其二为反意图力——与主要人物人生意图相反的人物意图力(包括与主要人物意图相对抗的反意图力、与主要人物意图不一致的侧面撞击力)。其三为调节力——具有调节人物意图力与非人物意图力关系的力量。在此需强调的是,意图力和非意图力所归属的行为主体均是指文本中的人物,而非作者或叙述者。意图力与反意图力的关系是相对的,而非固定的。当文本中某个人物被确定作为研究对象后,那他的意图力就是正方向的意图力,而与之相对抗的其他人的意图力,就是所谓的反方向的反意图力。例如,《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白娘子的人生意图是与许宣结百年之好,厮守终生,而法海禅师的意图则是替天行道,救护许宣,降伏白娘子,拆散许、白婚姻。那么法海的意图力相对于白娘子的意图力来说就是反意图力。而至于调节力,指的是在意图力与反意图力产生冲突,或者人物意图的发展偏离了方向需要加以限制时所使用的一种起到缓解冲突作用和调整方向的力量。其来源的主体并不一定是文本中的人物,也可以是作者或者叙述者。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有时其他人物的意图力会成为主要人物意图产生矛盾时的调节力;有时也会是叙述者或作者在人物意图发展即将“出轨”时,采取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前者如《喻世明言·滕大尹鬼断家私》中,滕大尹为求财而断案的意图力就成为化解倪家兄弟之间矛盾的调节力;后者如《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李甲、孙富同时泊船于瓜洲口岸时的“江风大作,及晓,彤云密布,狂雪飞舞”,便是作者安排的具有调控作用的调节力。如果不是作者安排这场大雪来阻止李甲,使之继续前行的意图被迫转变成“泊船等雪停”的分意图,那么孙富就没有机会得见杜十娘的动人花容,他求娶杜十娘的意图也就没有生成和实践的可能,而李甲携杜十娘回家的意图也就不会发生突然转变,不会有“怒沉百宝箱”的悲壮结局了。
   意图的实践过程通常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个人在其意图实现的过程中势必要受到他人意图实现的干扰。往往在同一事件中会涉及到不同的人物,这些人物的意图是否能够各自实现,那就要看他们意图力之间的“联合”与“斗争”。这里我们不妨借用物理学中有关力学的知识:一个力在向同一个方向作用时,如果没有任何外力对它施加作用,那么它就会保持这个方向运动直到终点。那么,我们可以将人的意图力视为这个运动着的“力”,而将意图实现的目标视为这个力所要达到的“终点”。如图一所示。
   如果没有任何外力作用给甲的话,那么甲会一直向前走向预定的目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若有另一种意图力加进来的话,则会出现至少四种情况,如图二至图五所示。
   图二至图五表明了一个意图生成过程中遭遇另一个意图力影响的最简单的情况。图二中,若乙的意图力(可以是一个人物也可以是若干人物)与甲同一方向,乙可以称之为“帮助者”,也就是说乙群帮助甲的意图完成,那么甲的意图力便会增强,从而可以更快地达到终点,完成自己的目的。如唐玄奘到西天取佛经的意图,因得到如来佛祖、观世音菩萨以及孙悟空、沙僧、八戒、小白龙等的支持形成一组同意图力,同向前行,从而能克服种种企图阻止其西行的各类非意图力的阻挠,最终达到其取回佛经的目的。图三中,乙(群)的意图力方向与甲相反,即反对甲的意图的完成,但其力量较弱,无法阻止甲力继续前进,只能延缓甲力前进的速度,甲到达目标的过程自然也要曲折一些,时间也会延宕。唐僧西行途中来自众妖魔和非妖魔的阻抑力量就是属于这类弱反向意图力。图四中,乙(群)的意图力方向同样与甲相反,但是力量却大于甲很多。这使得甲力不但无法到达自己的目标,而且在乙力的作用下会被拖得越来越远,最终根本没有实现自己意图的可能性,行动就此失败,出现悲剧。所有的悲剧小说中的主人公都属于这一类。如《白娘子永镇雷锋塔》中的白娘子、《霍小玉传》中的霍小玉,等等。图五中,甲的意图实现过程中,遇到了另一种意图力(乙群力)的侧面撞击,使其改变了原运动方向,增加了意想不到的曲折。也许在这一次改变后,甲力努力调整方向,重新回到轨道上继续朝目标前行;也许在这一次改变后,甲力又接二连三地遭受插入意图力——丙力、丁力等不同方向的撞击,不断改变方向。《水浒传》中“武松打虎”所叙述的主要人物武松,原本的意图是回清河县去探望哥哥,却因不断遭受插进来的侧意图力撞击而跑到了阳谷县,在那里做了都头。
  
   第一次撞击来自于景阳岗打虎。武松来到阳谷地界的景阳岗,其意愿是过岗到清河县去寻哥哥,而并不是打虎。
   ……小弟在那清河县,因酒后醉了……今欲正要回乡去寻哥哥,不想染患虐疾,不能够动身回去。……柴进、宋江两个都留他再住几时。武松道:“小弟因哥哥多时不通信息,只得要去望他。”[6](P3-6)
  打虎是在两次非意图力的侧面撞击下而意外生成的新意图。一次来自于酒店的店小二阻止武松喝超过三碗量的酒,并劝阻他不要单身过景阳岗。另一次来自于上山途中所见到的两条确定山中有大虫的重要信息。这两条信息的用意指向甚明:警示并阻止企图单身上山的客人。这两种意图力虽出乎武松预料,从侧面延缓了他回清河探望哥哥计划实现的速度,但却都是出自不要误伤了性命的善意。按常理武松当接受这个善意的阻劝,但他的多疑心与争强好胜、不服软的性情,使得他不接受那两个善意的劝告(“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鸟大虫唬吓我?”)。不过第二次侧面的冲击力特别是那张出自县衙的“印信榜文”,的确发挥了作用,几乎改变武松上山过岗的打算,“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但怕遭人耻笑,随即改变了心中的那一念:
   “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鸟!且只顾上过去看怎地!”[6](P14)
   足见,上山过岗是一种无奈,他心中更没有要打死猛虎的意愿。后果然遇到猛虎,反吓出他一身冷汗(“武松被那一惊,酒都作冷汗出了”)。猛虎的出现,才使武松的意图真正被迫改变为打死老虎。可以说打虎的意图是突然产生的、被迫的。特别需指出的是,正是打虎意图的实现,又改变了他回清河县探寻哥哥的初衷——猎户将他抬到阳谷县并做了步兵的都头。诚如武松自己心中所想,“我本要回清河县去探望哥哥,谁想倒来做了阳谷县都头”。从对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文本中主要人物的意图已经通过不同的外力撞击而不断地发生改变,偏离了其最初意图。而正是在这种不断撞击下的偏离中,形成了故事叙述中的新发现、突转、起伏多变、奇趣横生,令读者为之神往感动。正如荷兰叙事学家所说,“每一个帮助者形成一个必不可少的但本身并不充分的达到目的条件,反对者必一个个地加以克服,但这种克服的行动并不能保证一个满意的结局:任何时候一个新的对抗者都可能露面。正是帮助者与对抗者的不断出现,使得素材充满悬念而精彩纷呈”[7](P35)。
   上图所标示的是简单(基本)叙事 序列中的意图力作用结构图。而当人物 的一个意图完成后,可能会打破原有的平衡而产生新的不足和欲求。新的不足(缺失)和欲求一旦找到解决的方法途径,便会演进为具体的行为意图,于是意图就成为人物下一步行为的动力和目标,成为贯穿于一段故事情节中的脉络。《西游记》中孙悟空以石猴身份成为花果山的猴王后,与群猴日日快乐,一日却突生忧患,闷闷不乐。众猴惊问其故,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由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住天人之内。”[8](P5)这说明这位猴王心中产生了生命不能长久以及无法使生命长久的缺憾和痛苦,于是便产生填补缺失的想法(欲求):使猴子们都不受死的困扰。知识渊博的老猴子(猿猴)告诉他有三种人与天地同寿:“乃是佛、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老猿的提醒,使猴王求长生的想法转换为可以操作的具体意图——外出求仙访道,学个长生不老之术。猴王道:“我明日就辞汝等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8](P5)“学一个不老长生”的意图是孙悟空人生的第一大意图。这一意图(欲求)成为他漫漫二十年岁月行为的动力,每遇到困难,都是这一欲求力(意图力)推助他克服困难、闯过难关的。同时,“学一个不老长生”也成为他二十年行为的理想目标,成为叙述者关注的焦点,形成叙述的长度。孙悟空在这一阶段的行为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强的意图力(始终不放弃目标的决心、毅力、韧性;勤苦、耐劳,不惧艰难的进取心;聪明、敏捷的超常悟性等)。反意图力多来自于自然、社会环境:十年行程的遥远路途,语言、生活习惯、礼仪上的巨大差异,七年做洒扫杂活的时间与心理的磨炼,菩提法师敲他头三下、关中门等暗示对他悟性的考验等。不过这些力量并未能与其强大意图力相抗衡,于是,二十年后他终于实现了“学一个不老长生”的意图。就叙事者来说,完成了一个叙述的最基本结构——故事序列(意图的生成—意图的现实化过程—意图现实化的结果)。
   然而,当其求不老长生意图变为现实后,下一个意图的生成存在着若干可能性的选择,譬如与花果山众猴日日快乐,满足于做永久的花果山之主;或者开辟另一座猴山,扩大统辖的范围;或者像普提法师一样,开馆授徒、广招弟子等。而孙悟空最终选择了使众猴不老长生,大闹地府,删去了生死簿上花果山所有猴子的姓名,以至于使得龙王与阎王将其告上法庭,从而引起其大闹天宫,要做“齐天大圣”的意图。从几种可能发生的意图的走向中选择后者,虽是人物——孙悟空的行为,却体现着作者的意图:让孙悟空成为齐天大圣,并为后来的取经埋下伏笔。作者的意图主要体现于文本的韵文特别是诗词中(每个事件后,常伴有诗词,以表达作者对出现事件的态度和评价);作者的上述意图,在石猴做出求仙访道的打算时,便特意借一首诗写出,其中一句云:“顿教跳出轮回网,致教齐天大圣成。”[8](P5)说明作者把石猴学不老长生,跳出轮回网,看做成为齐天大圣的先决条件,换言之,此处写他去学长生不老意图,就是为以后让其成为“齐天大圣”。而当石猴告别安乐的花果山要登筏漂洋过海时,作者又在一首诗中写道:“漂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8](P6)这个“建大功”则不再是指“大闹天宫”,因大闹天宫是造反,扰乱天庭,是犯罪而非建功。建大功只能是他后来的保护唐僧到西天取回真经。而所谓“立志潜心”的主体,显然不是石猴,不是石猴“寻仙道”之前就想到将来要去西天取经。唯一解释是作者叙写这件事,是为写后来孙悟空西天取经而设想好的。由此可以发现四点:其一,人物意图体现着作者或叙述者的意图;其二,人物的人生意图是作者或叙述者叙述意图的部分表现;其三,作者的意图总是规定、驾驭着叙事者的意图,诚如J. 希利斯·米勒在《解读叙事》一书中所言,“小说的作者是文本中所有语言的来源和保障。它是无所不包的意识”[9](P21);其四,叙事的动力往往是人物、叙述者、作者三者意图力的合力。这种合力又总是体现出一定的发展逻辑,不管故事本身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逻辑的轨迹却总是或隐或现地存在着的。即作者、叙述者、主要人物意图的合力总按照一定的逻辑轨迹运行,当这一逻辑的发展遇到困难,难以直接演进下去时,叙述就会出现新意图力(新人物、新意图和实现意图的故事)的插入,使原来的叙述情节发生大的转折、起伏、震荡,最终回到原来的逻辑轨道之上,布雷蒙等叙事学家称其为“改善的序列”。①或原来的叙事逻辑是处于故事的暗处运行,由于某人物或事件的插入,使潜伏的逻辑浮上叙事的主体层面,与表层逻辑相冲突,并最终取代表层逻辑,从而改变故事叙述的走向,按照潜在逻辑发展。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形,有一点是共有的——新意图力(人物或事件)的插入。而这个插入部分的设计主要体现着作者或叙事者的意图。逻辑叙事正是这一合力作用的结果。分析者只要找到一部(篇)作品意图力的合力及其运行逻辑,也就解剖和把握了全部作品的内在结构及其精神指向。
  
   前一种情形还以《西游记》为例,猴王在快乐中想到了不能长生的缺失,于是萌生求长生的欲望和“漂洋过海寻仙道”的意图。个人长生不老意图实现后,进而通过除妖、练兵自卫、讨兵器、闹地府等过程而实现使众猴长生的意图。按照逻辑的发展则是寻求实现将佛经传入东土,使东土众生长生不老的更大意图(猴王长生不老—花果山众猴长生不老—东土众生长生不老)。然而由第二个意图到第三个意图的实现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它需要成为最大神权者共同的意图,并需要找到实现其意图的执行者方有可能),于是作者设计了“大闹天宫”的情节,将其插入这一叙事逻辑中来。“大闹天宫”情节是后来大半部书故事的生发源,没有大闹天宫这个插入的“主脑”——核心事件,就不会有西天取经的故事。这个插入的故事也是孙悟空第二意图到第三意图实现过程的一座桥梁。不过,尽管是插入的故事,也合乎着叙事的逻辑:孙悟空因闯龙宫、闹地府,而惹恼了龙王与阎王,二者一起发力,将其告到最高的神权中心——天庭,天庭先招安笼络,后动之以兵,致使孙悟空生出要做“齐天大圣”的欲望,乃至依据“皇帝轮流做”之理,要取玉帝而代之。孙悟空的这一欲望遭到了神权体系的极大阻抑,特别是如来佛祖的镇压而最终失败。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天庭的反意图力无法阻止孙悟空取代玉皇大帝的欲望时(必须阻止,方能回到原来的叙事逻辑轨道上去),作者又插进一位重量极人物——释伽牟尼,以便实现作者的两种意图,一是阻止孙悟空膨胀了的意图(将其压在五行山下),二是由孙悟空的野性生发出通过传经来改变东土人野性的意图——传经意图②。而传经意图将孙悟空西天取经纳入进来,从而回到故事叙述的原逻辑,完成孙悟空将佛经传入东土使东土更多人长生的最终意图。大闹天宫故事与如来佛祖的两个插入正体现着作者和叙述者的意图,同时也完成了主要人物——孙悟空人生意图的发展逻辑,是作者、叙述者意图与人物意图合力作用的结果。
   后一种情形,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为例加以说明。李甲由父亲花钱援例入国子监读书,意在求取科举功名,后遇京师名妓杜十娘,沉溺于情色。此后小说的叙述按两个逻辑展开,一个是李甲与杜十娘的情爱发展逻辑(初识—热恋—从良—婚姻),另一个是李甲与父亲关系的逻辑(相合—对立—冲突—相合)。后一故事逻辑是潜在的偶尔在前一叙事逻辑中闪现,当李甲带着杜十娘愈是走近家乡接近实现婚姻的意愿时,两种逻辑便愈走向碰撞,原来处于潜伏状态的叙事逻辑便逐渐浮出且占居主要地位。作者巧妙地设计插入一个新意图力(孙富将杜十娘买到手的意图和实现意图的行为)成为杜十娘意图的反意图力。这个反意图力恰恰是用潜逻辑力量,改变了主体逻辑发展的方向。使李、杜婚姻的意图失败,形成悲剧。由此,我们发现主要人物的意图力与其他人物的意图力受制于叙述者和作者的意图力,而外意图力——作者、叙事者意图力与内意图力(故事内主要人物意图力)的合力是文本叙述的动力,并推动故事叙述按一定逻辑发展。
   由以上分析可知,面对众多而复杂的人物关系与繁多的情节,我们还是以主要人物的人生意图为抓手,把握主要人物的人生意图(包括人生意图的分意图),以此为纲,分析其他人物的意图属性的归属(同意图力、反意图力、侧面冲击力、调节力),以及在主要人物意图实践过程中的实际作用力与功效。因为,作者意图、叙述者意图是借用主要人物的意图为载体并通过它表达、完成的。具体说,主要人物的人生意图潜藏、渗透着作者、叙述者的叙述意图,而反意图力、侧面冲击力、调节力则更多地体现着叙述者和作者的意图,故而,文本中人物的意图力正是由主要人物的意图力与作者、叙述者的意图力共同操纵着的并最终取决于隐身于人物背后的作者的叙述意图。作者叙事意图不仅体现于主要人物的人生意图,同时体现于不断插入的新意图力,从而形成以作者意图力为导向的包括叙述者和主要人物意图力的合力。这个合力依照一定的叙事逻辑完成情节的叙述,从而成为明清小说叙述的内动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 神圣家族[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 叔本华.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 李渔. 闲情偶寄,杜书瀛评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7.
  [4] 赵毅衡.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叙述学导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5] 刘辉,吴敢. 会校会评金瓶梅[M]. 香港:香港天地图书出版公司,1998.
  [6] 施耐庵. 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金圣叹删改[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7] 米克·巴尔. 叙事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 吴承恩. 西游记[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
  [9] J. 希利斯·米勒. 解读叙事, 申丹译[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杜桂萍]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Intent Strength in Narrative Text
  ——Narrative Text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as a Case Study
  
  XU Jian-ping1,ZHENG Fang-xiao2
  (1. School of Human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