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2011-01-01刘彬
职业时空 2011年1期
摘要:后现代主义已成为一种国际化的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对当前研究生的冲击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但后现代主义特有的一些基本观点也为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提高研究生质量、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造精神等提供了全新视角。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研究生教育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逐年扩大,研究生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目标追求日趋多元化,在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思潮的碰撞下,研究生的价值观念、文化态度和行为模式日益受到流行于社会和高校校园的不同文化影响。在各种文化的冲击下,研究生也会自觉地以自己的方式审视社会以及周围的人和事,同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后现代主义(Post-modemism)起源于20世纪中后期的西方国家,并很快风靡全世界,成为一种国际化的文化思潮。其作为一种社会氛围和文化精神,渗入了一贯以社会文明先导著称的高校校园文化精神当中,它对当代大学生(包含研究生)产生的巨大冲击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本文辨证地看待这一问题,认为对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可以加以控制,而后现代主义推崇的一些积极思想可为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拓展新的视野,对高等教育转型时期高校的教育者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重构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研究生群体文化建设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及其特征
后现代主义起初是一种以抛弃普遍性、背离和批判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发展到指在文学、艺术、哲学、教育学甚至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中具有类似倾向的思潮。后现代主义崇尚多元化,强调差异性,推崇平等对话,它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越来越多的社会文化现象被吸附到它那里,形成了巨大的思想文化景观。正如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Fredric Jameson(美)说:“这个既源于美国又已经扩散到世界各地的后现代文化现象……笼罩着世界上的所有文化”。这种文化倾向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崇尚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强调对事情的多元化理解,反对一种思想统领另一种思想,提倡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异己,提倡去中心、解构主体性,希望重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后现代主义的去中心和解构主体性反映在教育领域包括学科的去中心和教育权威的解构。但它强调的解构和去中心是积极的分解和拆分,同时这种分解和拆分一般是建立在重建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同时它也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一面。
2.强调差异性
后现代主义肯定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怀疑普遍性,强调不确定性和人在认识世界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是相对的,强调要以怀疑的态度看待知识的有效性,反对通过一次学习掌握普遍性的知识,反对单一的方法和单一的理念、倡导从传统的同一性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对任何一种前提和假设产生怀疑,驱使人们尽可能从广阔的视野和多样的视角中重新审视过去,并以开放的思维面对新问题、新态势。这种思想有利于推动科学的发展。众所周知,历史上很多重大科学成果的发现都是在不断的怀疑和否定中发展起来的。
3.推崇平等对话
在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下,人们强调主体对客体的利用、控制和占有,而忽视各自尤其是客体一方的特殊性,双方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而后现代主义认为人与人是平等的而不是对立的,人与人之间不分主次,竞争不是基本法则,合作才是基础,和谐才是根本。每个人都应该给与尊重和理解,它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民主的对话,这种对话并不表现为一种态势压倒另一种态势或者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改变双方的观点最终达到一种新的境界,它更多的是强调一种对话和文化及思想的交流。
二、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对当前研究生的影响
1.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后现代主义怀疑一切的精神和否定思维定式必将加剧反权威意识,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可以引发研究生的求异思维,是学术上创新意识的源泉。在新世纪,知识经济蓬勃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更多地表现为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竞争。创新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发展速度,更关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作为社会和高校校园里最具创新能力的群体之一——研究生在此方面必然受到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的积极影响,并在研究生的科研和学术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2.有利于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得以排解
要透视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下研究生的种种行为,就要切实从当前研究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探索和思考。在市场经济、社会价值观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冲击之下,经受比本科生更长时间的高等教育并付出大量成本的研究生成为社会最关注的群体,但却面临着生存、就业、渴求成功带来的种种困惑。他们会感到焦虑、迷茫,并怀疑这个社会,而成人的意识又促使他们刻意掩盖这种失重状况。正是在这种状态之下,后现代主义文化成为研究生追求自我排解、自我解压,进而满足其心理需求的一种文化形态。积极地看,如对这种文化倾向进行积极的引导,是有利于排解研究生心理压力的。
3.研究生叛逆意识增强
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对研究生也存在负面的影响,其怀疑一切的精神和否定思维定式,则易引发研究生的逆反心理和叛逆意识,其外在表现就是表现出高度自我、玩世不恭或干脆反其道而行之。比如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对学校的管理模式和课程的设置等提出质疑,不服从组织管理,甚至公然抵制和违反社会与学校的相关规范、秩序。这种叛逆意识还会促使研究生反价值、反理性、反文学行为的出现,而网络的广泛普及使这种具有叛逆意识的研究生宣泄自己压抑的欲望得以实现。
4.个人主义增强、社会责任感萎缩
受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的影响,个人主义成为研究生潜意识的选择,在权衡机会成本、兴趣爱好和个人需求及发展方向之后,很多研究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个体化的活动当中。越来越多的研究生认同“享受孤独,追求物质利益和实现自我幸福”。部分研究生对除和自身利益相关之外的事情表现出无所谓和漠不关心的态度,不愿意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对班级和学校的公共活动不太关心,社会参与度降低、社会信任度下降、社会责任感萎缩,他们虽然也认同一些传统的观念但是却并不愿意为此而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三、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很大程度上是在社会工业化之后并进入信息技术革命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它不是作为高校主体文化的替代而出现的,而是特定时期对主体文化的丰富和补充,与主体文化存在着趋同、矛盾、对抗等多种关系,就总体而言,后现代主义文化呈现出创新性和时代性等特点。对其负面影响我们要积极关注研究生群体中出现的新现象、新特点,特别是研究生群体的思想意识、言语行为和价值观念的新变化并做出良性引导,把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的负面影响视为一次机遇,并以当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采取扬弃的态度兼收并用,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研究生群体文化氛围,为研究生教育服务。
1.积极调整研究生教育定位,创新研究生教育观念、探索研究生教育的新方法
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强调的正是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改革中我们应强调反思批判,调整研究生教育定位;承认个体差异,创新研究生教育观念;提倡多元思维,探索研究生教育的新方法。目前各个学校的确都存在着很多监管、控制和规范对研究生的身心健康起着良好的培养和教育作用,但也不能否认部分管理阻碍了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育行为中,应尽可能地减少对研究生不必要的控制,而在教育政策的制定中,应以促进研究生发展和其创新意识的培养为目标,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需要,坚决反对忽视学生个人意愿的强制性的教育措施和手段,同时还应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方式去发挥个体的主体性,从而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2.推崇平等对话,构建新型和谐的研究生人际关系
后现代主义推崇平等对话,目的是倡导不同观察者和认识者之间的平等交往关系,培养人们“倾听他人”、“学习他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的美德。研究生在生活和对知识的学习及追求中,会经常与其他研究生甚至老师或学校的管理者发生意见或观点上的分歧,后现代主义文化主张人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和管理者应融入学生中,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应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和理解,注重学生批判精神的培养。教育和管理中应当消解教师和管理者的绝对权威,建立起一种平等对话的新型关系。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知识的传输方式已发生很大的改变,教师已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后现代主义将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理解为一种相互作用的交往关系,而交往追求的应是相互理解,应把师生关系塑造成为一种共生关系。当然,这里也并不否认教师和管理者在教育及管理中仍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和管理者是“平等中的首席”。
3.积极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作用,建设和谐健康向上的研究生群体文化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教育永远不能偏离传承人类文明、发扬优秀传统、改进精神世界的轨道。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环境中,更需要坚定地承担起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我们的研究生群体文化建设要始终不渝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当前研究生,引导他们把实现国家强大、民族振兴和个人的长远发展有效结合,建设和谐健康向上的研究生群体文化。在研究生群体文化建设上要积极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的宣传作用,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对中西方各种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兼收并用。同时我们的研究生群体文化要实现真正的超越还应强化其社会化的功能,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不断充实和完善校园文化的内涵,提高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建设一个多层次、多元化、开放性的校园文化格局,勇于承担其弘扬、传播和促进中国及世界先进文化发展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鲁满新.高校校园亚文化与研究生群体文化关系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
[2] 刘淑华.反思与超越: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高校组织文化景观[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3] 谢延龙.后现代主义对我国教育管理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4,(4).
[4] 詹明信,陈清侨,等(译).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批评理论文选[M].北京:三联书店,1997.
[5] 丛峰.高校校园文化与核心竞争力[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
[6] 陈红桂.后现代语境中重思马克思哲学方法——兼评后现代方法及晚期马克思主义对之的“接合”[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6).
[7] 史蒂文·康纳,严忠志(译).后现代主义文化:当代理论导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8] 李社教.对话与交往: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师生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