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体间性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向

2011-01-01桑雷

职业时空 2011年1期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本问题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以教育者为主导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现实中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社会交往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主体间性理论为实现由传统单一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向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
  关键词:高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向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本问题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教育者为主导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现实中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积极吸纳社会交往理论的成果,用“主体间性”解读思想政治教育,进而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意义,可以还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本来面目,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以新的姿态走向开放和融通,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主体间性理论的基本内涵
  主体间性是20世纪哲学中出现的用以建构交往理论范式的核心范畴。严格来说,主体间性范畴正式成为哲学话语,始于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以后开始成为存在主义、哲学解释学、语言分析哲学、社会学一般理论关注的主题。主体间性又称交互主体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对话、交往,意味着主体间的权利的平等、尊重、互善和多元的价值依存。主体间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主体、主体性。具体来说,主体间性要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人不成为主体,不具有主体性,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主体间性。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发生联系时,就产生了主体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主体间性意味着超越了在主客关系中占有性的个人主体性,把主体性置于主体与主体之中。主体间性下的主体是超越主体任何一方、又包容了双方的“公共主体”或“交往主体”,是主体突破封闭的“自我”,走向“他我”并与之构成互为主体或互为主客体的一种存在关系。而作为主体间关系的规定,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主动对话的交往特点和关系,是不同主体间的共识和不同主体通过共识所表现出的一致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理解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中,和谐共处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共同作用于教育客体而构建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关系属性。它突破了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只抓住其中的一个关系即“主体——客体”关系,而忽视另一种关系即“主体——主体”关系的缺陷,体现了“主体——主体”关系和“主体——客体”两种关系的整合与统一,具有更强的人本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地说,基于主体间性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主体共生的关系。传统单子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主体——客体”的存在方式,即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塑造、征服,是主体与客体间的活动,这样就把受教育者客体化、物化、非人化,抑制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显然有悖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不合理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受教育者不再是被驯服的对象,而是与教育者处于平等地位的有思想、有要求的另一主体。他们把教育资料和相互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作为共同客体,从而构成一种新形式的“主体——客体”的关系。这样,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体现为“主体——客体——主体”的关系结构。这充分体现了对受教育者的尊重,从而能更好地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达到受教育者在自育中实现个体的独立和自主的发展,从而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互动交流。传统单子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往往是教育者的单边活动,往往否定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忽视了二者的共同经验和可交流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则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彼此都是与他人共在的自我,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是一种教育双方共享知识、情感共鸣、智慧共建、意义共生、精神觉解的过程。
  3.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共同塑造思想道德。传统单子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硬性填鸭的方式来实现的,一定程度上存在“主体——客体”关系的矛盾。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要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凭借对共同客体的掌握实现知识的共享和智慧的共建,从而在互动中达到思想道德共育的目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解决了以往单子式主客取向的主体性教育缺陷,在新的基础上还原了教育的本质。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确立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再是教育者施教和受教育者受教的机械叠加,而是意味着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这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同为基础,融合人在主客关系中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有机融合,从而实现了对既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的超越。
  1.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深化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教育过程的认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将目光投射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间的交互活动,关注双方间的交互关系,深刻认识双方间的互动过程,也就深刻认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过程。
  2.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各主体主体性的形成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其中体现出来的“主——主”关系的主体间性,使受教育者拥有了认同自身主体身份和地位的机会。同时它在主体间关系上倡导的和谐共处原则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尤其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实际上也就从外部进一步强化和固化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此外,受教育者对自身价值被肯定和认可的感受,也有助于激发他们焕发出积极进取的精神与动力。
  3.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指导政治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既是一种科学活动,同时又是一种艺术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所认同的复数教育主体和所开辟的“主——主”关系,客观上消解了二元论在人与人之间设置的对立,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中语言的对话性意义,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摆脱“我——它”的格局,进入“我——你”格局扫清了障碍。
  四、高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和发展,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借鉴。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表现出的主体间性,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必须增强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发展他们的主体能力,塑造他们的主体人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正确的理想信念深入人心,才能培养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从而提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加强教育与实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生活世界。“生活世界”一词最初是由胡塞尔提出的,是针对“科学世界”而言的。由于受到科学世界的宰割和技术理性的支配,高职院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某些方面失去了生活的底蕴。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脱离实际,搞“两张皮”,导致学生缺乏对教育内容的切身体验,对思想政治教育心怀质疑,甚至产生“无用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一方面,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虽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但它本身应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以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为基础,同时又是对日常生活世界的一种提升。也就是说,正是在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提炼中,才产生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理论、方针、政策。离开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要密切联系日常生活、关注日常生活,真正把日常生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出发点,不断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现实经验的营养,关注和回答人们日常生活中提出的实际问题,把远大理想和社会现实统一起来,把“应是”和“实事”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教育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融通。另一方面,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思想教育活动,应在实践中进行。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教师在课堂上教出来的,也不仅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出来的,更重要的是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建设中,不仅要搞好第一课堂教学,在其中渗透德育思想,解决学生的成长、发展等共性问题,而且要开发第二课堂,用各种交往活动、实践活动,满足学生成长中的个性需求。
  
  2.增进教育与理解,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在传统单子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人们在强调教育者绝对主体地位的同时无形中把受教育者置于一种绝对客体的地位,教育者以“物”的方式来对待人。而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讲,应该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所谓人文关怀,就是要关注每个个体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关注个体生命的尊严、意义与价值。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的转向,就是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从人的主体存在出发来重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在教育中关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理解。这种理解是主体对主体的理解,是一种双向互动的理解,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情感活动。这种理解不仅是对话之间的理解,它更多的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灵魂深处的理解与交流,不是—个说服与被说服的过程,而是双方的情感、意识、人格力量沟通的过程。这就要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改变在传统教育中的那种居高临下的形象,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成为—个不断理解的过程。
  3.注重教育与对话,提高语言对话交流的艺术性。主体间性理论的核心部分就在于强调它的交往性。哈贝马斯把交往看成是“达到理解为目标的行为”。所谓交往,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而交往、沟通的实现,对话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与工具。这里所说的“对话”,是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它强调的是双方的“敞开”与“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精神互通、共同去创造意义的活动,它是符合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本质要求的一种心与心的交往活动。回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一方面,教育者与高职学生之间通过对话与交往达成意义共识、德性共进,这样的交流与对话应是以人格平等、相互尊重为基础的。另一方面,教育者与高职学生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交流双方的语言对话艺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交流对话的双方获得德性知识增长与品德素质提升的满足感与幸福感,从而达到精神的建构与意义的理解。只有这样,高职学生才能将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人生信念,成为品德知识结构组成的一部分,不仅能够知性化育,而且还能躬行实践。
  4.倡导教育与交流,增强网络资源的信息共享。在高度开放的现实世界,人们交往的深度和广度在无限扩展,人们的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交往活动开始突破地域、时空限制。网络化的认识系统,扩大了人的认识范围,增长了人的知识创新能力,促进了人的思想观念乃至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也扩展了人的交往能力。联系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阵地,使其有可能利用这个阵地来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一方面,在网络社会,人人都是主体,人人都有发言权,人人都是平等的,这些特点使教育者能利用网络最大限度地调动高职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为自我教育提供平台。另一方面,网络上丰富的共享信息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巨大的信息资源,高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这种信息共享性,加强和教育者的交流,缩短在现实生活中的距离,吸收新的内容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有所提高,加强其主体性。但网络同时也是把“双刃剑”,尤其对尚未完全成熟的高职学生而言,网络上不良信息极易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作为教育者要重视这种情况,及时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帮助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他们学会选择和自律,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念,不断强化网络伦理意识。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刘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涵义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6,(12).
  [2] 闫艳.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内涵及其确立的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7,(10).
  [3] 杨芳.论主体间性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湖北社会科学,2008,(2).
  [4] 周建军.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间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3).
  [5] 周丽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及途径分析[J].职业时空,2009,(1).
  [6] 邵庆祥.论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J].中国青年研究,2009,(3).
  [7] 马万宾.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建构[J].理论导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