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2011-01-01杨旭东
职业时空 2011年4期
摘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与社会需求对接,不仅要研究经济、行业的发展动向及企业的岗位需求,还应根据生产技术变化的要求,动态地对专业方向、课程群、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同时,还要加强与企业共建,走出一条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双元制”教学模式之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设置;产学结合
如何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高职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希望通过对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实现的对接,针对工作岗位优化课程结构的课程设计及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双元制”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索,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发展。
一、专业设置应与社会需求动态对接
1.专业设置应当瞄准社会需求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应是高职院校设置专业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它不仅是专业建设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学生就业的前提和保障。这里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当前市场缺什么样的人才,即“现实需要”的问题;二是未来几年内,市场又将需要哪类的人才,即“未来需求”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都具有很强的市场特征,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需要认真把握与研究的。
具体讲,从宏观层面看,需要对世界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只有把握好趋势,才能更好地了解市场,了解企业,有利于把握社会人才“未来需求”的发展动态,从而为专业建设提前布局提供服务。从微观层面看,高职院校需要对国家特别是学校所在地区的产业规划和布局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需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和用人趋向,深度对企业用工情况进行调研,为准确把握人才“现实需求”(人才现实需求的最终体现是企业工作岗位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一手资料提供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前沿研究、审视现实、全面规划,实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真正动态对接与良性互动。
2.专业设置要突出行业特征、突出专业方向与工作岗位(工种)对接
在设置专业前必须综合考虑社会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认真进行行业的分析,然后再确定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所开设课程的性质和内容,专业理论知识也应根据职业和岗位的需要进行系统化。可以考虑由行业主管部门参与专业设置方案的制订,面向行业设置和按行业归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应根据市场的需求来颁布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性专业目录。应当指出的是,今后按工作岗位(职业工种)开展专业建设与教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3.专业设置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多变性,进行动态建设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迅速,技术的规范、标准不断变化,职业岗位的内涵不断更新。这就客观上要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适应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行业的需要,密切关注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技术结构的不断升级而带来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多变性特征,动态地调整专业建设内容,准确地把握专业方向选择,优化专业方向下的课程群内涵。
二、课程设计应突出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1.针对工作岗位,优化课程结构
高职院校课程结构优化的重点应当是构建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依托的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更明确地说应以工作岗位实际技能需求为目标,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和市场的变化,特别是根据生产技术、工作岗位实际技能的具体情况,将课程分类组织成若干模块,进行课程的重组和调整,对课程进行科学、合理、有机的综合安排,做到“理论够用,技能实用”。这就要求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做到:结合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结构的不断升级,不断调整和充实课程内容,充分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体现实用性和先进性。
2.围绕“够用与实用”设计好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
按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对课程设置及时地进行调整、补充、修订乃至更新。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现代内容和传统内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关系,认真研究各类课程的结构、比例和权重,以满足学生从业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3.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设计学生人文素质课程
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将面对的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文化环境,如果学生社会适应力比较差,就会直接影响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认可度,最终高等职业教育的活力就难以维持。为此,要在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敬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吃苦耐劳能力、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等的企业文化内涵的培养。
考虑到高职教育课时的局限性,应更多地把学生人文能力实训实践与专业技能实训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专业技能实训实践中融入人文能力的培养。
三、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双元制”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在教学模式上应该尽快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过去的以学科为中心,片面追求理论系统性、完整性的教学模式,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转变。二是由注重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关键要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1.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个板擦包打天下的状况,一方面要在校内创造“仿真”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另一方面要组织学生深入到实践一线,通过顶岗实训,提高其从事相关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
为适应教学模式的转变,高职院校应当重视与真实职业情境直接相关的学习场所的创建,结合学校实际加强校内实训室、实习基地包括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同时,还要尽可能做到:从实训设备、实训工具到现场工况都按照实际的职业情境不经过加工而直接使用,把学习情境塑造成“现场实践”的“真实存在”的状态,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提高技能、增长知识。
2.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建立行业、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的运行机制
紧密依托行业和企业,共同建立行业、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的运行机制,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对接。高等职业教育走产学结合的道路,是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能否真正办出高职特色的关键所在。
为提高企业及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兴趣,高职院校要主动出击,积极与企业及行业组织取得联系,努力为企业及行业组织提供服务。如,可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为企业员工培训提供场地、师资,帮助企业节省培训的时间和费用,从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而共建培训基地、实训基地,使培训基地、实训基地二者合一,互惠互利。这样从企业的角度看,省时、省力、省费用地建设了企业员工培训场所;从学校的角度看,产学更加紧密。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有利于引入企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同时邀请到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帮助学校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这种合作或共建,对企业和职业技术学院是互补的,能达到企业和院校的双赢,从而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海琼,黄文倩.加强高职教育研究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0,(6).
[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科学教育出版社,2007,(1).
[3] 张方明.中外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及思考[A].甘肃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