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
2011-01-01范丛山唐明军
职业时空 2011年4期
摘要: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党建工作的实际出发,对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在坚持党员标准、规范党员发展程序的前提下,实行全程培养教育管理,确保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
长期以来,大学生党建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任务,大学生党建工作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党员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发展、质量控制,努力构建完善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是摆在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党员发展数量,忽视党员发展质量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各院校党组织从党的事业需要出发,不断加强发展新党员的力度,使学生党员发展比例逐年增大。部分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将大学生党员发展数量作为学院或者系部学生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从而造成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片面追求党员发展数量的提升,而忽视了党员发展质量的提高。
(二)注重入党前的培养考察,忽视入党后的继续教育
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党的基层组织注重抓好入党前的培养考察工作,对预备党员的继续教育和管理缺乏主动性与实效性。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入党后思想上懈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没有发挥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忽视社会实践教育
党校培训、政治理论学习是对大学生党员理论教育的方式,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是提高他们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的有效途径。但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缺乏创新,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缺乏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党员发展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积极主动、保证质量地做好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时代赋予高校党组织的责任和使命,是新形势下高校体制改革对学生党建工作的客观要求,更是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进一步夯实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努力构建完善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建工作,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大学生党员队伍,对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优先发展,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确保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1]
三、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保证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必须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相关规定,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全面把握和严格坚持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注重政治引导,加强培养教育,规范党员发展程序,健全党员培养教育管理制度,全方位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
(一)注重启发引导,做好新生入党启蒙教育
鉴于高职院校学制较短的特点,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重心前移,使入党积极分子尽早接受党校理论培训。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举办新生初级党校,开展党的基本知识及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政策教育,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积极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通过查阅新生档案,观察他们入学阶段参与班级管理工作、集体活动的表现,及时发现思想表现好、有培养潜力的好苗子,尽早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入党申请人队伍,夯实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基础。
(二)加强培养考察,严把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入口关”
入党动机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在入党前和入党后都要深刻思考的问题,也是党组织要重点考察的问题。[2]入党动机正确与否,关系到党的纯洁性和党组织的战斗力。党组织在保护申请入党者积极性的同时,应加强对其入党动机的正确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对入党申请者进行培养考察既是党员发展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党员发展质量的关键。党组织对入党申请人的考察是多方面的,除了考察其入党动机以外,还涉及到入党申请人的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工作学习、群众基础等。新生入党启蒙教育结束后,党组织应及时派人与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大学生进行谈话,了解其思想动态。同时主动与班主任辅导员、任课老师沟通交流,全面掌握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现,结合学生申请书中对党认识的深刻程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基本素质好、入党积极性高的优秀团员、学生骨干吸收到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来。考察工作内容多,周期长,但各个方面的考察都是重要和必要的。考虑到大一新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未完全形成,我们在严把大学生党员发展“入口关”的同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有意识地培养、锻炼和考察。
(三)规范发展程序,把握好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全过程
规范党员发展程序,严格履行入党程序是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保证学生党员质量的关键。大学生入党是每一个要求入党的大学生在追求入党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过程。主要包括:递交入党申请书、党组织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定期书写思想汇报、培养人填写考察意见、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团组织推优、参加发展对象培训班、群众座谈会、民意测评及民主评议、综合政审、支委会确定为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支部大会讨论、组织员谈话、上报上级党组织审批等。每一个程序都不能简化,更不能省略。
1.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跟踪考察,实施全过程教育
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以党支部为主,指定党员作为联系人,建立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档案,从政治思想、学习工作情况、群众基础与评价等方面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综合考察,指出其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明确改进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在考察过程中,要采取党校培训、吸收其参加党内活动等培养教育措施,强化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培养联系人要有责任意识与组织观念,全程跟踪指导联系对象,及时总结、汇报联系对象的教育培养情况,认真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真正使培养联系工作落到实处。
2.认真履行发展程序,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
对于条件比较成熟的入党积极分子,根据团组织推优以及联系人的情况汇报,及时召开支部大会讨论确定为发展对象。[3]坚持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尊重民意,及时召开群众座谈会,认真开展民主测评,同时进行严格的政治审查,全面掌握审查对象家庭和社会关系情况。在召开支部大会讨论接收为预备党员之前,对发展对象在一定范围和期限内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仔细审查发展对象的详细材料,正常履行党员发展手续和程序。
(四)健全管理机制,做好预备党员培养教育管理工作
1.落实预备党员教育培训制度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中普遍存在“轻视学生党员入党后再教育”的现象,应充分发挥院、系两级党校在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的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切实加强大学生入党后的教育,实现大学生党员组织入党和思想入党的统一。入党后,要对预备党员加强理想信念、权利义务、党性修养、党风党纪、廉政文化的培训教育,不断增强其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激励其继续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
2.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育
对预备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和最佳党日活动,在实践中提高思想觉悟,磨练意志品质,增强党性修养。鼓励学生党员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他们可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4]
3.健全学生预备党员考核制度
学生预备党员预备期内应坚持每季度向党支部提交一份书面思想汇报,定期与入党联系人汇报思想动态,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和实际锻炼,认真完成党支部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入党联系人要定期向学生党员的班主任、辅导员以及任课老师了解情况,同时应主动关心帮助学生党员成长。党支部每季度要讨论一次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同本人谈话。每半年对其思想表现、学习情况、工作表现、群众关系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推行党员自评、群众评9Ydolyr7dIwWW9bwyNClUA==议、党员互评以及支部评议等活动,不断完善和健全学生预备党员考核制度,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明确差距与不足,促使他们不断加强学习,增强党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4.建立学生预备党员奖惩制度
建立学生预备党员奖惩制度是确保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措施。对于各方面表现优异,考核优秀的学生党员,要进行通报表扬,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以此来树立党员良好形象,增强党员的示范作用。对于预备期内表现较差、考核不合格者,必须严肃处理,或要求其整改、或延长其预备期、或予以党内警告处分,视情况严重可以劝其退党,以保持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结束语
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党员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党员队伍的质量和党的先进性,关系到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也关系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应该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开拓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的新局面,全面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来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09,(4):137.
[2] 贝淳,秦为民,郭爱华,罗华.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初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82.
[3] 韩亚斌.高职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工作机制研究与探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4):75.
[4] 王清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