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力资源视角的大学推动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2011-01-01王敏回莹
职业时空 2011年4期
摘要:大学自其产生以来,就与所在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以人力资源的视角为切入点,研究创新型城市和大学功能,并结合驻廊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地方与高校人才共享的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联盟,就此提出了如何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和智力资源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源;大学;城市
大学自其产生以来,就与所在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大学对所在城市的政治和文化方面,以及城市社区的发展方面,大学的独特功能和资源及潜力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经济界、产业界和城市政府的青睐。为加快城市发展的步伐和增强竞争力,理论界研究和探讨了各种各样的发展道路,但无论哪一种模式都不可忽视而且极力借重大学功能的发挥。可以说大学已经成为当今城市进一步发展不可或缺的主体。
一、创新型城市及大学功能研究
所谓创新型城市就是指通过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这些创新要素驱动城市的发展,并带动和引领其它区域或所在城市群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结构的根本性调整,其核心就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建设,从而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和城市竞争力。
由此可见,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性城市的建设从根本上来说离不开科技人才,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整合配置来发挥人才的最大效用,并形成人才的集聚效应,从而实现城市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和人才创新系统的不断更新及良性循环。而优秀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和稳定都需要大学的培养和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般情况下,传统大学主要有三大基本功能,即传道、授业、解惑,现代大学突破这三种基本功能,形成了新的功能和作用,即现代大学应该是“创造源”、“人才库”、“孵化器”。其中,人才库是大学的核心功能,创造源和孵化器分别是人才培养功能的重要载体和延伸。基于人力资源视角的大学功能就主要体现在:
1.人才培养。人力资源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保障,城市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人才资源和大众素质的提高,而人才的培养势必会依赖于以知识传授、知识生产和研发为主要特征的大学,依靠大学的引领和推动。如果没有人才,即使有再先进的设备,再尖端的科技,也只是一堆毫无用处的废料。培养人才,是现代大学促进城市发展的最根本的价值表现形式,是大学本质的根本体现。
2.人才甄别。人才甄别是指要全方位塑造并突出学生间的差异。人才甄别可以有以下几种标准:第一,强调在学年限的差别,因此,招工用人可以以学位作为基本条件。第二,专业差别,由于不同的职位需要不同的人才,所以大学在学生入学之前就做好了各种专业的划分以备学生选择;同时也会节省企业在招聘时的筛选时间和工作。第三,突出大学间的差异。国外有研究性大学或教学性大学,我国大学也有985、211、国家重点、省重点等之分,不同的高校培养出不同素质的人才。最后,大学生个人间的差别,从优等生到一般毕业生,再到没有学位的毕业生,直至不能正常毕业的学生,也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招人的标准。
3.人才输送。现代大学不仅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人才库,也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输送机。每年临近毕业,高校都为社会和企业输送大量的人才。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目前只有10%的高校毕业生符合跨国公司的用人要求,因此人才输送的功能任重道远。
二、廊坊市和驻廊高校现状
目前驻廊高校主要包括有西小区高校区、东方大学城和华航、河北工业大学及燕郊的华北科技大学等高校,其中西小区高校区又包括有廊坊师范学院、廊坊石油管道学院、廊坊电大、廊坊炮兵指挥学院、廊坊武警学院等。这些高校每年为廊坊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
三、地方与高校人才共享的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联盟
人力资源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保障,那么人力资源如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何能为企业所拥有并控制,如何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带来正面效益?这就需要在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一种合作模式,即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美国是最早实现产学研合作的国家,目前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形式主要有:
1.产业和研发机构依托大学优势学科群、学科链入驻周边,充分发挥高校知识技术外溢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推进产业的升级。
2.大学与企业形成战略联盟。这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大学自办生产企业,即大学自行组织生产、自行管理调控以实现科学技术的产品化、商品化和产业化。二是在产学研联盟中,大学处于主导地位,把自己掌握的重大项目的科研成果,作为企业的核心技术力量提供给企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种模式下的大学与企业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三是混合型的产学研联盟,即既有产业和研发机构依托大学吸引其入驻其周边,也有大学与企业签订实质合同为企业提供科研成果所形成的合作联盟关系。
3.人才培养与交流。通过人才培养和交流实现产学研合作,一方面鼓励大学通过各种途径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也为大学培养教师、培训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在这种模式下大学教师可脱产到各大公司、企业进行“内地留学”,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四、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大学的人才和智力资源
目前我国地方企业普遍存在着缺乏核心技术、研发投入明显不足、粗放生产、国际竞争力低下、企业过度多元化、企业家素质不高等缺陷,所以迫切需要依靠大学,充分发挥和利用其资源优势来主导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1.大学自办经济实体。大学自办经济实体是指大学自行创办科技产业或建立实验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实现产学研结合。它们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这种方式寓教学、科研、城市发展于一体,大学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技术、先进的设备,还为企业培养了更为优秀的人才,使高校和市场、城市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目前廊坊市的高校还没有实力进行自办经济实体,因此我们在进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快高校的建设,不能让教育的落后成为制约廊坊创新型城市竞争力提高的瓶颈。
2.建立大学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相结合的一种产物,是产学研相结合的一种典型方式,既可以以大学为主把科研成果提供给企业,也可以以企业为主与大学签订合作协议。硅谷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办的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科技园区,我国也建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等。通过这种产学研的合作方式可以直接把高校的科研成果外溢到科技园中的企业里,不仅使高校的资源和人才与社会上的资金、生产能力紧密结合起来,而且也有利于高校开辟财源,促进自身发展,使高校和企业达到“双赢互利”的局面。廊坊大学城是廊坊高校比较集中的地域之一,大学城里的高校可以与开发区的企业或其他企业进行联姻,建立廊坊自己的科技园区,推动廊坊市的创新型城市发展。
3.鼓励高校人才柔性外流。人才合作是产学研合作的关键,通过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工人、技术人员进行交流,也可为学生提供实习场地,逐渐形成“人才柔性流出体制”,实现企业与高校的“双赢”。廊坊各高校应该建立“人才柔性流出体制”,推动人才柔性流动,鼓励内部人才有序柔性外流,在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人才的同时促进自身软实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希胜,王雁,段永瑞,张勤.以大学为主导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2).
[2] 王文岩,孙福全,申强.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类、特征及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08,(5).
[3] 杨羽.浅析大学功能对城市发展的作用[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1,3(1).
[4] 张希胜.大学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7).
[5] 崔旭,邢莉.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制约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6).
[6] 陈萍.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必然选择[J].当代经济,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