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扁平化管理在中心城市办学中的运用

2010-12-31王大义

经济师 2010年12期

  摘 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已经进行10年,现已完成总结性评估,已经由试点转为常规。作为中心城市省级电大对于“空间距离”的教学点,由松散式管理转化为扁平式管理已经成为必然。
  关键词:扁平化 中心城市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062-02
  
  1999年秋,沈阳广播电视大学作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的首批试点单位之一,经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批准,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两个本科专业。时至今日沈阳广播电视大学共设了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17个。由208名学生发展到在籍生21014名。由最初的主校办学,发展到今天的8个分校,4个教学点,9个学习点。作为中心城市的省级电大本系统的若干个办学单位如何进行监督和管理,使之成为符合中央电大要求的县级电大、教学点、学习点。经过近10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总结出:将扁平化管理运用到中心城市的办学管理之中,解决系统内各办学单位的困难,实现在中心城市中主校对系统内各办学单位的教学过程管理,实现以教学全过程的程序化管理为重点,完善督导、检查、评价和反馈制度四个教学管理环节,形成开放教育闭环可控的质量保证体系的教学管理模式。
  一、扁平化管理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教学点的产生
  沈阳市是国内比较大的中心城市,占地面积较大、人口多。要想解决开放教育学生的集中学习问题十分困难,空间距离的矛盾十分突出,为了解决空间距离的矛盾,在1999年秋,主校设置了皇姑教学点、铁西教学点、公用事业学校教学点,这三个教学点分别处于“皇姑区”“铁西区”“东陵区”境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基本上满足了首批学生的学习问题,解决了空间距离的矛盾。但是,随着开设专业的增多,求学者的增多,原有的教学点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随之教学点和学习点增设到13个。
  (二)教学点存在的问题
  教学点的产生解决了原有的矛盾,但出现了新的问题。
  1.师资队伍。由于教学点所开设的专业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增设了本科专业以后,教师问题明显表现出来。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专职教师、兼职教师难以配齐。
  2.技术队伍。随着开放教育试点的不断深化,远程教育的特点越来越加明显。各种现代远程教育的手段、技术、设施不断更新,对于技术人员要求越来越高,教学点自身的技术队伍难以适应远程开放教育的技术发展需要。
  3.管理队伍。随着教学点开设专业的增多,学生数量同时在增大,而对于以学生为中心,搞好教学支持服务这种新的模式,要求管理队伍要与之相匹配。传统形式的管理与现代开放教育的管理在内容、方法、技术手段等方面都存在着区别。
  4.办学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是教育部委托中央电大进行的一项项目研究,它是通过开放教育探求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教学点要有明确的办学方向,不是简单的追求办学效益,更应侧重考虑社会效益和模式的探索。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经过教学检查,办学条件检查和各教学点的自检自查,我们归纳出了以上四个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配置任课教师。主校统一选派专业教师到教学点授课,解决教学点师资不足的问题。
  2.召开教研例会。每学期定期召开期初、期中、期末三次教研例会,集体备课解决辅导课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
  3.电教部技术支持。为了提高教学点技术人员的技能,主校责成电教部负责对教学点的技术人员的培训,先后组织了五次培训活动,培养了大批符合开放教育技术要求的技术人员。
  4.人事处培训活动。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明确办学方向,解决定位问题,主校责成人事处进行了多项培训活动。例如,教学点负责人的培训会,教务主任培训会,导修主任培训会等。
  (四)扁平化管理方法的形成
  1.探索阶段。1999年—2002年。这个阶段未形成完整的扁平化管理方法,只是在探索如何加强对教学点的管理,解决一些表面的问题。例如,针对上面所提到的教学点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只是针对性地去一一解决,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形成阶段。2002年至今。经过教育部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中期评估,我们充分的认识到,要想做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研究工作,不仅需要完善主校的自我发展,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好教学点的建设。主校责成科研处、教务处等单位,在理论上总结试点以来我们对教学点管理的具体做法,提出了“中心城市的系统办学管理方法问题”,在2004年4月份主校提出了教学点的管理采用扁平化管理的方法。
  二、扁平化管理形成的基础
  我们认为中央电大的“五统一”是对教学点实行扁平化管理形成的实践支撑,现代管理理论中的扁平化管理与宝塔化管理是对教学点采用扁平化管理形成的理论基础。
  1.中央电大对44家省级电大的管理实行的是“五统一”管理,即统一课程名称,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和统一评分标准。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较好地完成了对全国电大系统办学的全过程监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而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央电大对44家省级电大的扁平化管理。
  2.扁平化管理与宝塔化管理模型如下图所示:
  宝塔化管理这里提而不论。扁平化管理是指管理者直接有效地对被管理者的管理。其核心问题是管理的对象数量和管理的中间环节。我们利用这一理论解决对教学点的管理问题。扁平化管理能够保证主校的信息快速准确的传达到教学点,能够加强对教学点的监控,能够解决教学点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三、扁平化管理的结构
  扁平化管理的实行,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组织结构,我们的扁平化管理机构包括主校督学室、主校基层指导科和学校派到各教学点的督导员。其组织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1.扁平化管理的基本框架图;
  (上接第62页)
  2.扁平化管理组织结构图:
  四、扁平化管理在沈阳电大系统办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七统一管理
  1.统一招生。由主校招生办公室统一负责全系统的招生工作。招生计划的分配,招生广告的设计,招生工作的起始时间和报名学生证件的统一审核。
  2.统一学籍管理。由主校学生处统一负责全系统的学籍管理工作。各教学点和主校学生处形成二级管模式
  3.由教务处统一进行教学管理。实现以教学全过程的程序化管理为重点,完善督导、检查、评价和反馈制度四个教学管理环节,形成开放教育闭环可控的质量保证体系的教学管理模式。
  4.统一配置教师。由基层指导科根据各教学点的实际情况统一配置辅导教师,安排双向视频课程,网上实时答疑活动,网上在线测试等。
  5.统一教研活动。每学期在网上进行定期教研活动。统一备课,解决面授辅导课中的重难疑点问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互动教学的各项活动。
  6.统一考试。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考试工作的安排,主校对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及考场,监考人员、巡考人员、检查人员统一安排。
  7.统一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开题工作到毕业论文的答辩验收工作由教务处统一安排。指导教师和答辩教师由主校统一选派。
  (二)召开系统工作会议和现场工作会
  为了统一各阶段的认识问题,或者为了推动某一项活动,主校每年不定期召开一次系统工作会议。
  (三)选派督导员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教学点的管理工作,及时处理教学点的“例外”事情,主校为教学点选派了督导员,督导员每周要在教学点完成一个工作日的工作,督导员由督学室统一管理。
  (四)对四支队伍的培训
  四支队伍的培训工作由人事处统一管理。每学期安排对四支队伍的定期培训工作,培训内容结合中央电大的阶段性工作内容进行,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五、扁平化管理模式的反思
  要搞好中心城市电大系统建设的扁平化管理,笔者认为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第一,坚持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二,坚持督导员两头见面的原则;
  第三,坚持总校为主分校为辅的原则;
  第四,坚持七统一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沈玉顺主编.现代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