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企业安全投入结构研究

2010-12-31

经济师 2010年12期

  摘 要:我国煤矿企业安全投入除了量的不足之外,主要还存在投入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安全投入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企业正常运行并对安全效率有着决定性作用。由于企业投入不足、缺乏安全意识和观念、疏于安全监管、重利益轻安全等这些原因,导致煤矿企业安全投入结构的失衡。文章首先对煤矿企业安全投入结构进行研究,然后利用模型予以调整,最后通过实例进行证明。
  关键词:煤矿企业 安全投入 投入结构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007-03
  
  安全投入,指对安全活动所作出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总和。一直以来我国煤炭安全事故都高居不下,一般认为,造成这些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安全投入的不足,而安全投入结构的不合理、低效率导致了资金的浪费,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安全投入资金的紧张状况。加强安全投入的资金量,并同时加强结构比例的合理分配,成为煤矿企业现今在安全问题上面临的难题。
  一、煤矿企业安全投入结构现状
  煤矿安全投入结构,是指一定时期煤矿安全投入总量中,所含各要素的构成及其数量比例关系。如何在有限的资金下,合理、定量地对投入结构进行分配,决定着煤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行的状况和安全效益的大小。从不同层面、不同方法、不同角度将安全投入结构的构成要素分成以下两大类:
  1.从安全投入资金来源渠道上分类:(1)国家预算安排,其包括基建费、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三项费用等;(2)国家银行及信用社贷款,其包括国家银行职业安全卫生专项贷款、信用社职业安全卫生专项贷款等;(3)企业自筹,其包括项目投资计划和更新改造资金、生产运行或发展资金、征收危险源致害罚金的反馈资金、职业安全健康公积金等;(4)社会集资,其包括资助金、集资互助金、捐赠、保险基金提取等。
  2.从安全投入资金去向上分类:(1)主动投入,包括安全措施费、劳保用品费、保健费、安全奖等;被动投入,包括职业病诊治费、赔偿费、事故处理费、维修费等;(2)硬件投入,包括安全技术、工业卫生、辅助设施等能产生安全实物产品的投资;软件投入,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安全宣传、保健和治疗等。
  我国煤矿企业安全投入除了量的不足之外,主要还存在投入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煤矿企业每年对于安全投入的资金绝大多数都是自筹而来,说明反映安全投入资金来源的结构是不合理的,而很多企业不能或者不愿意去筹集这部分资金,从而成为安全投入资金不足的一个隐患因素。
  二、影响我国煤矿企业安全投入结构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国大多数煤矿企业安全投入结构失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安全投入总量水平偏低。我国煤矿近年来普遍存在着安全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重大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安全投入严重欠账。2006年,我国煤炭企业累计有500多亿元的安全欠账,这欠账是历史上由于安全投入不足而积累下来的,特别是国有煤矿,一些矿务局安全基础设施欠账不是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的问题,有的矿务局甚至欠账上亿元。许多关注煤矿安全生产的代表委员指出,要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必须尽快加大煤矿安全投入,解决安全投入欠账太多这一老问题。(2)生产设备落后、老化,安全保障能力不足。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技术和安全保障水平低,抵御事故灾害的能力不足。不仅是开采方式落后、设施设备简陋、从业人员素质低的小煤矿,即使是国有重点煤矿,安全体系也相当脆弱。安全监管局调查显示,全国国有煤矿中,40%的高瓦斯矿井还没有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大多数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局限于监测方面,缺少监控功能;1/3的国有煤矿产能瓶颈是通风系统能力;多数国有地方煤矿通风系统存在问题,包括通风机老化、通风断面小等;机电和运输设备老化,保护装置不齐全,防爆性能差。以东北某省四大矿业集团为例,其主要设备超期服役率已高达40%,其中上世纪50年代设备竟占到30%。
  2.意识薄弱且其观念存在问题。安全意识差,认识不到位,重利益轻安全,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安全投入的重要性和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少数管理者漠视弱势群体,许多人对预防为主不以为然,“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几乎就是应付上级检查的一句口号。几年来,许多煤矿企业长期停顿整顿,实际上是听而待整,各煤矿企业没有生产效益,造成投入损失,使其对政策和整顿失去信心,导致部分煤矿企业一旦生产就以减少安全投入来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提高效益,以求尽快收回成本。同时许多企业管理者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概率发生小,而忽视对安全的投入,而事实上,根据大量的研究和统计资料得知:各种灾害事故的发生有一定随机性和偶然性,从而导致安全投入工作被忽视。另外许多煤矿企业“重硬投入,轻软投入”的思想盛行,导致投入不均衡,投入结构不合理。
  3.缺乏正确的监督管理。虽然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加强安全投入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问题,但加强安全投入的同时需要加强安全监管。许多煤矿企业都存在制度不落实、安全管理、劳动组织管理和系统不健全等问题,而各企业对其煤矿长期存在的安全生产和组织管理等问题疏于管理、监察力度不足。
  三、煤矿企业安全投入结构合理化
  安全资源的投入,是发展安全事业,提高人类生产、生活安全水平的物质保证。投资太少,会影响安全事业的发展;投资太多,分配不合理,将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那么,安全投资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对于一个国家、地区、行业或部门究竟多大才合理?如何确定安全投资的最佳比例?如何合理分配安全投资?这些都说明安全投入结构对安全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3年初组织鉴定的《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课题对“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根据抽样调查数据统计,有如下结果:(1)工业企业安全总投入水平占GDP比例为0.703%;(2)安全措施经费投入水平占GDP的比例为0.412%;企业人年均安全措施经费为335.2元/年;(3)防护用品费用水平:企业个人劳保用品费用占GDP的值为0.26%。(4)企业安全措施费投入与个人防护用品投入之比为1.58:1;企业安全措施费与职业病费用值比为12.4:1。这些数据说明了我国安全投入结构的不合理性。因此,煤矿企业要提高安全投入效率、质量,就必须确保安全投入结构的合理化。
  安全投入结构的研究主要目的是煤矿企业在投入各个环节中,做到合理分配和最佳组合,安全投入结构合理化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安全措施费中各项安全费用的比例关系。从更新改造费中提取的安全措施费,分为安全技术费用、工业卫生费用、宣传教育费用和辅助设施费用等。每年的投入怎样合理的分配,是提高企业安全效益的基本保证。
  第二,安全技术性费用与辅助费用比例关系。安全技术费是指实现本质安全化的投入,如执行“三同时”的安全设施费用;辅助费用即使辅助设施等作为外延性、辅助性的安全投入。第三,安全硬投入与安全软投入的比例关系。硬投入指安全设施、设备、用具等,软投入指管理、教育等活动。怎样来合理分配这两类活动的投资比例,是提高安全效益的重要方面。第四,主动性投入与被动性投入的比例关系。主动性投入指安全措施费等事前的投入,而被动投入则指事故抢救、事故处理等事中和事后的投入。即研究在掌握当前事故水平条件下,主动性投入的规模和数量,做到有效地进行安全投资。
  
  四、煤矿企业安全投入结构模型
  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煤矿企业投入多少才能达到最佳投入?各投入结构占多大比例才算合理?从经济学角度看,安全投入是否合理,主要在于有限的安全投入是否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最佳的安全效益点。从理论上讲,当安全费用与事故损失费用为最小时,投入值是最佳投入点,但它的约束条件是要达到社会所要求的安全水平。
  从定量科学的角度,安全的定量其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对系统安全性的确定,称安全度,用S表示,而安全度与风险度具有互补关系,风险度用R表示,两者关系S=1-R。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