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思维
2010-12-31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2010年7期
向印度学习领导力
和中国企业主要靠廉价代工的模式不同,印度企业的内生增长质量过硬,其国际知名企业的数量远多于中国。沃顿商学院的四位教授联手进行了一场空前庞大的研究,对全印度最大的100家企业的一把手逐个进行了面对面的调研。所有这些受访者中,没有一位认为企业的成功是因为自己战略制订得当或者领导团队出色。这些企业领导者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自己的竞争优势源自公司内部,也就是员工。这听起来似乎有些故作姿态,但研究数据确实有力地证明了印度企业投资人才的独特方式。与西方同行相比,印度领导者和他们的公司大多持有着眼于内部的长远观点,他们用培养使命感、增强透明度和责任感、通过沟通授权、巨额投资员工培训这四种方法来激励员工。相比之下,沉醉在廉价劳动力优势中的中国企业真的应该警醒了。
亚洲的全球性品牌将迅速增加
亚洲经济正逐渐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但在开创品牌方面,亚洲地区尚未开始产生重大影响。在Interbrand发布的最具价值百强品牌榜单中,只有8家亚洲企业上榜。一个因素在于,企业需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才能获得业绩表现和产品质量方面的声誉,然后熟练掌握设计和舒适性等更加软性的概念。亚洲的许多企业尚未达到这个阶段,致使它们的品牌在本国之外没有得到同等认可。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营销学教授阿米塔瓦-查托帕迪亚预期,知名亚洲品牌的数量将迅速增加。他认为,企业开始是获取制造能力,当它意识到只依靠制造无法获得(最高的)利润时,就会努力打造品牌。下一批全球性品牌最有可能从中国和印度涌现,这两个国家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其企业到海外探险之前可以先在国内磨炼技能。
避免群体动力扼杀创新
沃顿商学院的研究表明,“群体动力”是试图开发出独一无二的新产品、制订与众不同市场营销战略的企业的敌人。研究者发现,比起单纯的团队导向型群体讨论来,一种“拼合程序”所产生的创意数量更多,而且创意的质量也更好。在这种拼合程序中,人们在与同事讨论自己的创意之前,有一段时间要对自己的创意进行头脑风暴。研究者认为,如果无法认识到某个创意有多么出色,那么提出再绝妙的创意也没用。个人通过头脑风暴过程所产生的大量想法是非常有价值的,是没有任何偏见的观点,千万不要因为群体动力而被过早扼杀。群体动力有“积聚”的倾向,也就是提出相似创意的倾向,这个倾向为创新设置了障碍,会使创意只在一个小圈子里打转。差异是创新的朋友,如果你只是依赖群体规范,那么群体就会扼杀差异。中国中老年消费者爱“装嫩”
专家指出,较为年长的中国消费者对自己的心理认知年龄要低于实际年龄,这将改变指向这些消费者的营销战略。据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50%的受访者实际年龄在50~59岁之间,但只有33%的人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这个岁数”。总体来看,有52%的受访者对自己的心理认知年龄要低于其实际年龄。这项研究表明,如果—项产品的销售对象位于这个年龄段,明智的做法是避免声称这是—个针对老年人的产品。现在的人能比以往活得更久,所谓“中年”的概念砑芏转变,营销者应该使用更加充满活力、年轻的主题来推销产品。如果有—件产品可以让这一类目标消费着感觉自己变得年轻,他们就会有更大的可能去购买它。同时,另一项研究表明,中国的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给自己—个较为年轻的心理认知年龄。
建立、保持高效的组织结构
作为营销整合者,品牌经理、分类产品经理等在错综复杂的业务舞台中心扮演着主要角色。然而,随着企业向更多样化的消费者销售更多品种的产品、消费者了解产品的方式激增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开始了似乎永无休止的结构重组。其结果是,品牌经理丧失了其作为集成者的角色定位,需要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各种会议上,而不是用来做自己的工作。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两个步骤:一是尽可能精简和合并组织结构。只需取消两个管理层级,就可以使品牌经理花费在会议上的时间从80%减少到54%。二是确保担任协调角色的人具有各种技能(如谈判技能和网络技能),这将使他们在无需增加更多组织结构的情况下也能获得成功。这两个方法双管齐下,就能使企业获得最佳市场机dcl083IZhBBHVduQqbF7DA==会,长期保持高效的组织结构。
选用更具说服力的信息表达方式
即使是本质上一样的信息,也会由于人们用词的不同(倾向于表达想法或是表达感觉)而产生不同的说服力。研究者发现,用“我觉得”开头的人们会传递一种情绪导向的信息,而用“我认为”开头的人们,则是传递认知导向或思维导向的信息。那些倾向于情绪导向的人对“我觉得”开头的表述印象更加深刻,也更容易被说服。而那些倾向于认知导向的人则更加喜欢“我认为”的表达方式。研究还发现,倾向于自我认知的女性比男性更加情绪化,所以“我觉得”句式对她们更有说服力。最后,这种“认知vs感觉效应”可以使不同品牌或产品的宣传更有效率。例如,IBM的标志一直是“Think”,因此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联想就是“认知”与“理性”;苹果电脑的广告强调的是创意,因而与消费者的情感交流就更多。
从数字营销中获得更多价值
消费者在采用他们认为适合自己的数字技术的过程中,他们作出购买决定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了解这种变化的企业正小心翼翼地让数字互动进入自己营销战略的核心,重新思考自己的优先要务和预算分配,并对自己的流程和技能进行改造。成功的数字营销商将注意力集中在管理四个核心价值源上:首先,它们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协调,使消费者全程参与日益流行的数字化购买之旅。其次,它们利用消费者对其品牌的兴趣,在各种媒体上发布有助于消费者树立自己个人营销身份形象的内容,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当品牌大使。再次,它们认识到,在管理为产品、细分市场、渠道和促销活动所创作的数量惊人的内容时,需要像大规模的多媒体出版商一样去思考。最后,它们需要从战略上谋划,如何收集和利用如今已经多到泛滥的数字数据。
开发新产品的成功之道
在对北美和欧洲28家企业的300多名员工进行调查后,麦肯锡的研究者发现,具有最佳产品开发记录的企业在三个方面比它们的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第一,它们在项目早期就确立了对项目目标的清晰认识。明确了解项目要求的产品开发团队能在产品性能与诸如成本、上市时间和项目风险等因素之间更好地进行综合权衡。第二,它们在自己的团队中培育出了强有力的项目文化。第三,它们在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始终与客户保持着密切联系。在业绩优异的项目团队中有超过80%的人表示,他们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定期测试和验证客户的偏好(在业绩落后的项目团队中只有43%的人这样做)。这使得他们能更好地确定并尽早调整设计思想,尽量减少对项目的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