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1959年秘访庐山
2010-12-31贺伟
湘潮 2010年7期
1959年8月5日,新华社乌鲁木齐电:“越南劳动党主席、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2日上午由赛福鼎、郭鹏、陶峙岳、张仲瀚等陪同到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垦区参观,受到男女职工的热烈欢迎。”电文中没有说胡志明是从哪儿到新疆的。
几十年过去了,揭开历史的面纱,人们终于得知,胡志明是从庐山机场直接飞往新疆的。1959年7月26日至8月1日,胡志明秘密访问庐山,与正在庐山开会的中共领导人会晤。
专赴庐山
1959年7月下旬,胡志明结束在苏联的休假,在回越南途中来到了北京,想和中共领导人见面。当时,中共领导人都在庐山开会。胡志明却执意要与中共领导人见面。最后中共中央同意,请胡志明秘密前往庐山,对外不报道。
7月26日上午,送胡志明的伊尔-14专机降落九江十里铺机场。身穿白布褂子、头戴灰色布帽、脚穿黑色布鞋、长须飘髯的胡志明率先走下飞机。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时任江西省副省长汪东兴迎上前去,热烈欢迎胡志明的到来。胡志明操着熟练的汉语有些意外地说:“不是说好不来接的吗?你们怎么又来了。一家人,客气什么?开这么大的会,你们一定很忙。”杨尚昆紧握着胡志明的手,说:“毛主席、周总理派我们来接胡主席,陪胡主席一道上山。”杨尚昆还特意将同来的一位青年干部介绍给胡志明,说他是庐山交际处副处长陈先喜,胡主席在庐山的日常生活由他具体负责。胡志明亲切地握着陈先喜的手,说:“要给你添麻烦了,谢谢你。”
杨尚昆等人陪同胡志明在庐山管理局驻九江招待所稍事休息,吃了午饭后便驱车上山。由于胡志明希望能尽快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见面,杨尚昆把胡志明送到下榻的别墅后,杨尚昆马上向毛泽东报告。
胡志明下榻“394”号别墅。别墅里的工作、服务人员都聚集在别墅门口,欢迎胡志明的到来。胡志明端详了一下“394”号别墅,不由脱口赞道:“好漂亮的别墅。”“394”号别墅是一栋别致、浪漫的美式别墅,一层石构,坐东朝西,建于1915年。别墅主立面为矩形,左边却转了一个弧形,显出了线条的摇曳多姿。别墅长廊的护栏板图案繁琐精美,屋顶为几个“四坡水”和“人”字形组成,十分生动。
当晚,刘伯承、叶剑英、杨尚昆、罗瑞卿都来看望老朋友胡志明,江西省党政领导杨尚奎、邵式平、方志纯、汪东兴也来拜访胡志明。杨尚昆告知胡志明:毛泽东、周恩来第二天上午特意安排专门时间,在“美庐”别墅与胡志明会晤。胡志明听了非常高兴。
兄弟会面,长者为尊
第二天上午,陈先喜陪同胡志明乘车来到毛泽东下榻的“美庐”别墅。“美庐”别墅原是蒋介石在庐山的官邸,别墅庭园的一块巨石上,刻有蒋介石1948年8月最后一次离开庐山前手书的“美庐”两个大字。毛泽东也十分喜爱这栋典型的英式风格的别墅。
陈先喜引领胡志明穿过别墅庭院,毛泽东、周恩来早已在别墅前迎候。胡志明伸出双臂,先与毛泽东紧紧拥抱。胡志明1925年在广州举办越南干部学习班,不久后,便与在广州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毛泽东相识。胡志明在领导越南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军和法国侵略军时,十分注重研究毛泽东的军事思想。1951年2月,他在越南劳动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说:“依靠中国的革命经验,依靠毛泽东思想,我们进一步懂得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这是我们越南革命者应该牢记和感谢的。”胡志明和毛泽东的感情是极为深厚和真挚的。他和毛泽东相拥后,又和迎上来的周恩来紧紧拥抱。他和周恩来认识更早,1920年他在法国加入共产党,组织在巴黎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青年成立各民族联合会。不久后,前来法国勤工俭学的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蔡畅等人便结识了胡志明,亲切并尊重地称他为胡大哥,经常与他在一起探讨马列理论,探讨民族革命之路。1924年后,在广州的胡志明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接触密切。1925年,他还参加了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婚礼。
毛泽东、周恩来将胡志明迎进别墅的会客厅,胡志明一眼便看见厅旁的书案上放着一根又长又粗、做工极精细的透雕象牙。别墅的管理员余宝山向胡志明介绍道:这根整象牙长1.2米,整体镂空透雕,不但有山水、楼台、树木,还有很多动物隐身其间。这根世间罕有的象牙工艺品是1942年2月蒋介石访问印度时,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甘地、尼赫鲁赠送给蒋介石的。胡志明听完介绍,极有兴趣地辨认牙雕中的动物,很快就发现了两个小猴和一头猛虎。毛泽东不由抚掌笑道:“你一看就看到了猴和虎,我这个人身上,猴气有一半,虎气也有一半,都让你给看透了。”
毛泽东、周恩来、胡志明亲切地交谈着,会客室里不时爆发出爽朗的笑声。临近中午,毛泽东请胡志明就在“美庐”别墅里吃饭,刘少奇、朱德也过来作陪。胡志明请毛泽东坐上席,毛泽东摆摆手,说:“我们今天是兄弟会面,兄弟们在一起吃饭,长者为尊,我们今天就按长幼排坐位。”朱德年龄最大,坐了首位;胡志明比毛泽东大3岁,紧挨朱德坐下。
众人说说笑笑,亲密无间地饮酒吃菜。毛泽东夹起一筷子石鸡,放在胡志明面前的碟子里,边介绍道:“这是庐山的特产——石鸡,就是长在山沟沟里的青蛙,比田里的个头大,味道鲜美。我们以前在井冈山也常抓来打牙祭。”说着,毛泽东又从另一个盘里夹了几块腊肉放在胡志明面前的小碟里,继续说到:“这是湖南的烟熏腊肉,是湖南来开会的同志带来的。他们晓得我的脾气,从不敢给我送什么礼,带几块自家熏的腊肉给我解解馋,那我还是要笑纳的,在北京吃不到这么地道的熏肉。不知胡主席吃得惯吃不惯这烟熏味?恩来就吃不惯。”餐桌上的亲密无间,充分显示了胡志明著名诗句的内涵: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
陈先喜陪同吃过午饭的胡志明回到别墅。胡志明仍是兴致勃勃,不停地讲述着他和中共领导人的情义。
第三天上午,胡志明还专程去“124”号别墅看望刘少奇,两人亲切地交谈了2个多小时。
当天晚上,刘少奇偕王光美、朱德偕康克清、周恩来偕邓颖超、李富春偕蔡畅,一起前来“394”号别墅看望胡志明。胡志明看到这么多老朋友一道前来,喜不自禁。他对邓颖超说:“小超,这么多贵客,我应该怎样来招待?”一声“小超”,叫得周恩来、邓颖超心里热乎乎的。1924年前后,胡志明在广州便常听见周恩来“小超”、“小超”地叫,他便也跟着叫-,一直叫到现在。邓颖超说:“我们就是想喝胡大哥亲手煮的咖啡。”众人都拍手叫好。胡志明在几十年极为艰辛、紧张的斗争经历中,为了提神,养成了喝咖啡的习惯,并练就了一手煮咖啡的好手艺,每次招待贵客,都要亲自煮咖啡,常赢得来客的赞赏。在这个凉爽宜人的庐山夏夜,咖啡的浓香穿过“394”号别墅,在山谷、密林中飘荡……
参访庐山越南少年学校旧址
在秘访庐山的7天里,胡志明不但频繁与中国党政领导人会面,还尽情游览了庐山的著名景点。初上庐山的胡志明对庐山并不陌生,他早已从众多的中国古典诗文中熟知了庐山,而就在几年前,他还亲历过一件与庐山有关的大事。
上庐山的第3天下午,胡志明问陈先喜,庐山是否办过一所越南子弟学校。陈先喜点头说:是啊,几年前办过一所越南学校,来了1000多名越南少年。胡志明说他想去原校址看看。陈先喜心想胡志明怎么也知道这事。
胡志明当然知道庐山越南学校自q事,这事还是他亲手促成的。
1953年6月,越南人民抗法救国战争正处在最艰苦、最激烈的阶段。胡志明深谋远虑,为了培养大批抗法战争结束后建设祖国的人才,他亲自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写信,请求中国能为越南创办几所学校,尤其是创办一所越南干部子弟学校。中共中央克服新中国百废待兴、抗美援朝战争还在进行的巨大困难,毅然同意了胡志明的请求。不久,中共中央决定在江西庐山创办一所越南干部子弟学校。胡志明闻讯后,十分高兴。同年7月9日,越南教育部部长阮文萱签署了在江西建立庐山越南少年学校的决定。8月下旬,1200余名越南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的子女和部分烈士的子女分8批陆续来到庐山,其中大的15岁左右,小的只有八九岁。中国方面配备了大量工作人员、教师、服务人员为这批越南少年儿童服务。后因庐山冬天很冷,而当时的保暖条件又有限,使在亚热带地区生活的越南学生难以适应,一年后越南学校整体迁往广西桂林,1956年后陆续迁回越南。
越南学生分住在“牯岭美国学校”和相邻的庐山大厦。陈先喜带胡志明先来到美国学校大楼。陈先喜告诉胡志明,庐山虽出名了几千年,但牯岭山城却是从1895年才开始由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开发、建造,距今不到百年。这栋大楼建于1921年,当时庐山已有几百栋别墅,长年居住着几千名外国人,美国人专门建立了这所学校,可容纳几百名学生。接着,陈先喜又带胡志明来到庐山大厦。他告诉胡志明,这栋6层大楼是蒋介石亲自选址,亲自审查建楼图纸,于1936年建成,主要是为了举办庐山军官训练团所用,可容纳七八百人居住。
胡志明在庐山大厦里逐层浏览,陈先喜告诉他,几年前办的越南学校是庐山的一件大事,庐山人民从各方面尽力配合学校工作。1953年冬季特别寒冷,庐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居民宁肯自己挨冻,也要优先保证越南学校的煤炭、木材供应。每当下大雪,庐山人民便扛着大扫把、铁锹,把越南学校四周的积雪、冰冻打扫得干干净净,决不能让从未见过冰雪的越南儿童摔着。胡志明听了,连连点头说:中国人民给我们的帮助太大了,这批儿童将来就是国家的栋梁,他们不会忘记中国、忘记庐山的。
在胡志明参观庐山大厦时,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插曲。
当胡志明正与大厦里的工作人员挥手告别时,忽然听到有人用越语高声喊道:“胡伯伯,胡伯伯!”胡志明不由一愣,只见一位中年男子来到他的身旁,激动地用越语说道:“胡伯伯,能在庐山看到您,我太高兴了!”陈先喜忙向胡志明介绍道:“他是我们庐山著名的越南籍的老八路阮文仁。”胡志明一听,忙伸出双手,和阮文仁紧紧相握,微笑着问他的经历。阮文仁告诉胡志明,他生于1928年,1943年进入与中国云南交界的河江市一家公司做工,秘密向中国境内输送大批抗战物资,后被日本人察觉,他便逃入中国境内,1944年10月在山东正式参加了八路军。1952年他随军入朝作战,后来受了重伤,被送回庐山脚下的解放军第171医院救治,康复后就转业来到了庐山工作,现在庐山大厦管理后勤。胡志明听了后,高兴地直点头,亲切地对他说:“中国人民是越南人民的亲兄弟,给了越南人民太大的帮助,你能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和经济建设出一分力,我很高兴。你要把中国当成是自己的祖国,好好干,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为祖国人民服务!”阮文仁激动地说:“我一定要记住胡伯伯的话,一定好好干,用好成绩向胡伯伯汇报。”胡志明高兴地与阮文仁单独合影留念。
书写“庐山好”
在庐山的7天,胡志明总是处在欣喜之中,总是笑逐颜开,但陈先喜也看过胡志明有一次浓眉紧锁、凝神深思,印象极深。
那是7月29日,陈先喜陪同胡志明去庐山东南麓的秀峰游览。秀峰是庐山东南麓山水总称,秀峰美景如画。胡志明深深陶醉在山水之中,他走热了,干脆脱下布鞋、布袜,将裤腿挽得高高,把双脚浸泡在清凉的山泉之中,面对着开先瀑布,大声吟诵李白的千古绝唱:“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同行的警卫、医务等工作人员都深受感染。
秀峰景区内不但景色迷人,秀峰寺四周的碑刻也堪称一绝。汉学造诣深厚的胡志明自然不会放过欣赏的机会。他细细观摩清朝康熙帝及皇子胤初以及历朝诸位王公大臣的题刻,细细观摩颜真卿、米芾、苏东坡、黄庭坚、王阳明等人的碑刻,不时点头赞许。胡志明在龙潭石壁上看到一幅石刻“笑啼岩”,不由有些费解,陪同的当地官员告诉他:“笑啼岩”是韩国的爱国志士李宁斋所题。这位因日本侵略而流亡中国的高级官员在游览秀峰时,触景生情,想起家乡的好山好水。面对眼前的美景,他不知是该笑还是该哭,因此特题“笑啼岩”3个大字。胡志明听后,频频点头,默然了很久,笑容也渐渐从脸上消失。也许他想起了越南长期饱受日本和法国侵略军的蹂躏,越南南方至今还在法国人的统治之下,什么时候才能实现祖国的统一,人民的富强……
直到离开秀峰,返回庐山的途中,胡志明才渐渐恢复了常态。
8月1日是中国解放军建军节,也是胡志明在庐山的最后一天。上午,他去向正在紧张开会的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人简单地辞行。下午,他特意请邓颖超、康克清、蔡畅、王光美、汪荣华等几位夫人到别墅作客,纪念中国的建军节。大家像兄弟姐妹一样,倾心畅谈。吃晚饭时,胡志明请各位夫人多喝几杯酒。邓颖超知道胡志明的誓言,越南南方不解放决不结婚,就对他说:“希望下次能喝您的喜酒。”胡志明捋捋飘洒的长须,仰天大笑说:“南方解放后,一定请你们喝喜酒。”
众夫人告辞后,庐山管理局的几位领导特意来看望胡志明,征求他对庐山接待服务工作的意见,同时请他为庐山题字留念。胡志明欣然同意为庐山题字,陈先喜赶紧备好笔墨、宣纸。胡志明来到桌旁,提起毛笔看看,觉得小了点,于是,就用右手食指往砚台里一蘸,在宣纸上写下了“庐山好”3个汉字,然后用毛笔题上“1959年8月 胡志明”的边款。胡志明的手指书法,使在场的人都很惊奇,连声说:“写得好!写得好!”
而今,胡志明住过的别墅已成为庐山“庐山好”宾馆的主楼,胡志明手书的“庐山好”3个大字招牌高高地悬挂在马路旁。当入住的客人和游人问起宾馆名称的来历时,庐山人民便会充满深情地回忆起胡志明在庐山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