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说明文语言的形象美
2010-12-31陈文革
考试周刊 2010年56期
摘 要: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说明文教学难度较大。要使学生把握好说明文,教师在说明文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把握这种语言形象生动美的特点,给人以别样的审美感受,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到文化知识,了解科学原理,受到科学美趣味美的熏陶,而且能充分激发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并逐步提高观察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 说明文 语言 形象美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说明(包括科学小品),为了客观地说明事物主要表达手法在于说明。“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力求用最简练、最严密、最准确、最恰当的语言把事物说明清楚。在这之中能恰当地配合一些形象的记叙和描写,则会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情趣盎然,使人读之如饮甘泉、如嚼佳肴。教师在说明文教学中如能充分引导学生把握这种语言形象生动美的特点给人以别样的审美感受,则不仅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文化知识,了解科学原理,受到科学美趣味美的熏陶,而且能充分激发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并逐歩提高观察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为此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紧扣教材,使学生在阅读中深入体会说明文语言在特定的语境中所具有的准确性、简明性和形象性。
准确简明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征,形象生动则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色。可以说,简明平实的语言风格活泼有趣,吸引读者,二者相得益彰。如:《中国石拱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平实居多,《看云识天气》、《苏州园林》形象居多。例如,《看云识天气》中一段语言:“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在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胎,满满的盖住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作者抬头看天空,美自空中来,这段话以生动形象语言说明了云的形象变化,看云可以识别天气的特征。句中的词语:“峰恋,河川”概念具体形象,“雄狮、奔马”具有动态的特点,更能突出云彩的形象,云块变幻飘动的实况,具有生动美。这段话既准确生动地概括了看云识天气这一事理的本质特征,又表现出了云的形态美。
作者俯首望海洋,美从海上来。如《海洋与生命》一文中有一段话:“辽阔的海洋,无尽的碧波在荡漾,在金色的阳光下,像无数面银镜在闪闪发亮。海渐进,天渐进,海洋在远方和蓝天相接。”阅读学习这样的文章,感到在作者笔下的海洋是那样浩渺无垠,有气象万千的美感。
《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有一段话: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融化”河水解冻,写出了冰雪的动态,滴答滴答的清脆入耳,暗示着春暖花开的美景,透露着暖暖的春意。“翩然”写出了小燕子轻盈飞舞、活泼伶俐的情态。“孕育”拟人,将植物写活了,形象地写出了夏季植物的茂盛、茁壮之态。 教师在讲授这类文章时,充分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说明语言生动形象和准确严密一样都是写好文章的共同要求,都能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
二、寓审美教育于说明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词语能力和形象感知能力。
说明文作品虽以抽象思维为主,但未尝不可以“以情感人、以形象感人”。好的说明文是闪耀着文采的。在教学中教师充分把握这种美的特点,师生共同开展审美活动,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气氛中领会文章内容,并得到美的享受。例如《蜘蛛》一文写得小巧隽永、情趣横生。文章开头就写得富有生活气息、自然亲切,引人入胜。尤其是第三自然段介绍蜘蛛捉披甲飞将的经过,用绘声绘色的描募,写出各种具体情状。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分析这段精彩的语句:“有时候缚了几转,又被它从网里滑脱,啪的一声跌在地上了,蜘蛛只好怅然地在网上上望一望。”这里“缚了几转”、“啪的一声”和“怅然”绘声绘形地写出了蜘蛛在捕捉披甲的飞将时吃力的情形和失望的神情,显示出语言的图画美、形象美,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状。在分析中学生踊跃发言,气氛活跃,足见其语言的形象感染力。又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在说明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时,师生可着力地分析这两段话:全桥(赵州桥)结构均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古人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万状,惟妙惟肖。这两段不但说明准确,而且如诗如画,令人拍案叫绝。在分析中学生既领会到桥的和谐美、古朴美,又领略到语言的形象美,从中国石拱桥引发出民族自豪感,进而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再如《苏州园林》说假山全用太湖石堆砌而成,有的巍峨雄浑,有的瘦削娟秀,嵌空玲珑,盘旋曲折。说建筑物的颜色,也是形成美感的重要因素。梁柱、木床、栏杆是暗红色,墙壁是白色,水磨方砖是浅灰色,周围草木是绿色,这些颜色非常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从而使人有一种“安静闲适”的感觉。全文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读这样的说明文,既可以丰富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受到一次生动的审美教育,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由此看出说明文中巧妙运用的以语言文字之美来打动读者的心,使文章能产生强烈的艺术的效果,而师生由此展开的审美活动,更能吸引学生去深刻领会文章的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文章是靠语言来表现的,语言形象生动和准确精当对文章都是至关重要的。尽管同是说明文但在语言的运用上却笔触有别,风格迥然,各具特色。但优秀的说明文作品都十分讲究语言的运用,它们往往文采斐然,笔底生辉,能给人以语言美的享受。在教学中既可以让学生掌握这种语言特征,培养学生的形象感知能力,又可以通过语言剖析去发现课文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这是在说明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点。
参考文献:
[1]白晶,牟晓慧.说明文教学之我见.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11.
[2]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语文课堂互动中的文化透视.语文教学通讯,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