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中新课改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
2010-12-31朱莉琴
考试周刊 2010年56期
摘 要: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必然会给高校的英语教学带来挑战。高职院校将如何面对这种挑战并进行调整与改革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新课改 高职高专英语 教学改革
我国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体系改革自1990年开始起步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又进一步推进了改革。但随着教育部普教司2003年组织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布,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将面临新的挑战。河南省于2008年9月正式开始高中新课改,那么明年我们高职高专院校将迎来第一批完全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培养的高中毕业生。他们入学时的英语水平与现在高中毕业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在进行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随着《课程标准》的实施而带来的生源英语水平变化的因素,即现在的改革应与《课程标准》有一定的衔接性和连贯性,并具备一定的超前性。
一、教学目标的改革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与终点,教学活动就是在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目标、评价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更加完备的教学目标、再将之实施……如此反复,以至无穷。所以教学的改革首先是教学目标的制定。《基本要求》就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总目标,它为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但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在今后的几年将面临一个新的问题。《课程标准》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它对高中毕业生的英语能力要求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并超过了《基本要求》的目标。以单词为例:《课程标准》要求到高中毕业时学生应掌握3000个单词,而《基本要求》的标准则是A级的3400个单词,B级的2500个单词。我们很难设想,已经具备了高中英语八级水平的学生,在经过高职高专阶段的几年英语学习后,他们的词汇量只增加了400个(A级)或甚至减少了500个(B级)。至于《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语音、语法、阅读、写作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均是《课程标准》高于《基本要求》。[1]当然,《基本要求》是课程教学的总目标,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设计的,它居于整个教学目标系统的最顶端,我们无法改变。但是这个教学总目标还需结合各级各类学校的特点和需要加以具体化,由此形成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目标。接下来的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及课时目标都要由一线教师自己设计完成。所以,我们不能盲目照搬总目标,要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需要等实然状况与课程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应然状况之间的差距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并对学习内容进行组织与调控。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随着《课程标准》的实施,原来大学里的基础阶段英语学习,将有望在高中阶段里部分或全部完成。我国著名语法学家章振邦曾明确提出:“需要对我国外语教育作战略性的调整,要点是把普通英语教学任务全部下放到中学阶段去完成,以便学生进入高校时便可专注于专业英语的学习。”所以说,在大学阶段再开设那么多的基础英语课程,则是教学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改革的第二步就是要压缩基础英语,开设专业英语。关于开设专业英语(ESP),本身就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应用型实用人才。高校英语教学迟迟不与专业挂钩,怎能要求学生毕业后走上需要专业英语的工作岗位,能够胜任工作?
另外,英语的教学内容要和专业的发展动态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英语环境下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教师可以使用双教材,一是基本教材,二是专业配套辅助教材。教师可阅读近期内专业领域的新闻,提取本专业内的新生词汇;也可将现在最热门的专业话题、最新的技术作为专题讲解,使学生了解本专业最前沿的技术和最新发展的动态。此外,将专业英语的课程内容与就业岗位的要求紧密联系起来,即学生就业岗位用到的英文的产品说明书、电路原理图及应用软件等都可以作为我们的教学素材。
此外,与不同专业的教师一起进行教学研究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作为基础课教师,我们和专业课教师一样面对着同样的学生,要达到的目标都是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那么我们的教研活动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英语科目的教研活动,而应该走到所教学生的专业教研室,和专业老师一起探讨学生的专业以及他们的专业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英语教师能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相关知识,更好地在英语授课中渗透专业知识,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
三、教学行为的改革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合理选择与实践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也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英语是一门技能,必须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更新教学方法,教师应转变传统难破、习惯难改的定型论观念,树立标新立异的创新观念;将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课堂内外多采用启发式,通过模仿的语言技能训练来启发和引导学生;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断进行新的教学实践,重点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把英语教学改革延伸到课外,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培养和提高其应用语言的能力。学校还可以不定期地把学生拉到社会上去(如涉外企业、交易会等)进行实践锻炼,以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四、教学评价的改革
虽说学习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但是英语作为一门课程,对学生进行成绩的评定是必不可少的。用传统的卷面笔试的形式,让学生对语言知识死记硬背,是与课程要求不相符的。以下一些评价方式可以弥补传统考试方法的不足。
1.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开卷考试的内容可以是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科技资料的翻译,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来完成翻译任务。开卷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知识更新的重要性,终身教育的观念也被大家普遍接受,学校教育不再是单纯地获取知识的过程,归结到底应是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摆脱过分依赖老师的习惯。开卷这一考试方式正是考查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2.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英语教学往往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翻译能力,而忽略了对他们的听说能力的培养。增加口试的考核,正是要改变这一现状,真正体现出语言的交际性原则。口试的内容不仅要涉及常用会话,更要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起来。
3.课堂与实地相结合。考试的地点并不一定总要选在教室里进行,实验室、实习车间、机房等都可以是用作考核学生的场所,而且这些场所更能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考核的内容也可以是根据书面的英文说明或教师的口头指示来完成相应的工序操作或者是某个实验,还可以结合专业特点,设置模拟招聘现场,让学生充分体验英语语境氛围。[3]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需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行为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入手,改革任重而道远。理想与现实、理论和实践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距离,这不仅需要广大的一线英语教师勇于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同时也需要教学管理层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证教学改革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仿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施后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J].平原大学学报,2005,(3).
[2]马慧东.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思考[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3]郭曦.改进高职院专业英语教学的对策与思考[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